臭氧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33220发布日期:2020-11-25 14:3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臭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塔本体(10),所述反应塔本体(10)包括反应腔(11)、进液口(12)以及出液口(13),所述进液口(12)用于送入待反应液体;

气体分布器(20),所述气体分布器(20)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反应腔(11)内,用于与气体发生器相连接,以将用于与所述待反应液体反应的臭氧送入所述反应腔(11);

催化剂填料层(30),所述催化剂填料层(30)设置在所述反应腔(11)内,且与所述气体分布器(20)间隔设置,用于填充催化剂;

其中,所述催化剂填料层(30)位于所述进液口(12)和所述出液口(13)之间,所述气体分布器(20)设置在所述反应腔(11)靠近所述进液口(12)的一侧,以使所述臭氧与所述待反应液体接触后通过所述催化剂填料层(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腔(11)为圆形腔,所述反应塔本体(10)的高度与所述反应腔(11)的最大直径之比的范围为5:1~12:1,或,7:1~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腔(11)包括投加区(111)、预反应区(112)以及加强反应区(113),所述预反应区(112)位于所述投加区(111)和所述加强反应区(113)之间;

其中,所述进液口(12)和所述气体分布器(20)的至少部分均位于所述投加区(111),所述出液口(13)和所述催化剂填料层(30)均位于所述加强反应区(1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臭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反应区(112)的高度占所述反应腔(11)的高度的比例范围为40%~60%,或45%~55%。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臭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布器(20)包括:

布气管(21),所述布气管(21)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反应腔(11)内,用于与所述气体发生器相连接;

曝气盘(22),所述曝气盘(22)与所述布气管(21)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臭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反应器还包括:

布水管(40),所述布水管(40)与所述进液口(12)相连接,所述布水管(40)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其中,所述布水管(40)位于所述曝气盘(22)的上方,所述催化剂填料层(30)位于所述布水管(40)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臭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填料层(30)包括:

填料支撑板(31),所述填料支撑板(31)设置在所述反应腔(11)内,且与所述反应塔本体(10)相连接,用于放置所述催化剂;

水帽(32),所述水帽(32)设置在所述填料支撑板(3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臭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塔本体(10)上设置有冲洗口(14),所述冲洗口(14)用于与冲洗装置相连接,所述冲洗口(14)与所述反应腔(11)相连通;

其中,所述冲洗口(14)位于所述填料支撑板(31)的下方,且位于所述气体分布器(20)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臭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塔本体(10)上设置有填料口(80)和操作口(16),所述填料口(80)和所述操作口(16)均位于所述填料支撑板(31)的上方,且所述操作口(16)相对于所述填料口(80)靠近所述填料支撑板(31)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塔本体(10)的底部上设置有排污口(17),所述反应塔本体(10)的顶部设置有呼吸口(18)以及排气口(19),所述反应塔本体(10)的侧壁上设置有仪表接口(70)和视镜(60)。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臭氧反应器,臭氧反应器包括反应塔本体、气体分布器以及催化剂填料层,反应塔本体包括反应腔、进液口以及出液口,进液口用于送入待反应液体;气体分布器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反应腔内,用于与气体发生器相连接,以将用于与待反应液体反应的臭氧送入反应腔;催化剂填料层设置在反应腔内,且与气体分布器间隔设置,用于填充催化剂;其中,催化剂填料层位于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气体分布器设置在反应腔靠近进液口的一侧,以使臭氧与待反应液体接触后通过催化剂填料层。催化剂填料层上的催化剂发生臭氧催化氧化反应,以此强化臭氧氧化效果,提高臭氧利用效率,从而提高对废水的氧化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方忠海;何姣;程麟杰;刘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美景华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07
技术公布日:2020.11.2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