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侧河道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95487发布日期:2020-10-28 15:45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旁侧河道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旁侧河道净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净化河流的水质,人们采用了各种有效的方法,比如投掷定点浮床、原位湿地净化系统、旁路离线净化方法等,可参考cn207512028u、cn102976546a、cn206940696u;但浮床的治理面积和效果有限,而原位净化和旁路离线净化系统的构建都比较复杂,不易实施,相对来说旁路离线净化系统更容易构建,方便有效,但目前的旁路离线净化系统对河水的净化效果有限,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旁侧河道净化器,避免对河水的净化效果不足的问题,取得整体结构紧凑、治理成效高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旁侧河道净化器,包括河水转移装置和曝气降解池,所述河水转移装置与曝气降解池连通以便通过河水转移装置将河水转移到曝气降解池中实施处理;所述曝气降解池还依次连接沉淀吸附池和精滤池以便河水可依次流经各池并被有效净化,所述精滤池设有排水口以便处理后的河水回流;所述河水转移装置与曝气降解池底部的第一进水口相连,曝气降解池上部的第一出水口与沉淀吸附池底部的第二进水口相连,沉淀吸附池上部的第二出水口与精滤池底部的第三进水口相连;曝气降解池内设有曝气装置和含微生物的填料层,所述填料层横设于曝气装置的上方并位于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之间;沉淀吸附池内横设有沉淀层和位于所述沉淀层上方的水生植物层,所述沉淀层和水生植物层均位于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之间;精滤池内横设有若干过滤层,所有过滤层均位于第三进水口和精滤池上部的所述排水口之间。

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曝气降解池、沉淀吸附池和精滤池的池底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在竖向上,第一出水口高于第二出水口,第二出水口高于排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曝气降解池、沉淀吸附池和精滤池为一体结构,曝气降解池、沉淀吸附池和精滤池均为矩形,沉淀吸附池的一侧池壁与曝气降解池共用并形成为第一共用侧壁,所述第一出水口开设在第一共用侧壁上,第一出水口位于沉淀吸附池内的一端连接第一布水管道,所述第一布水管道朝向沉淀吸附池的底部延伸且其末端形成为所述第二进水口;沉淀吸附池的另一侧池壁与精滤池共用并形成为第二共用侧壁,所述第二出水口开设在第二共用侧壁上,第二出水口位于精滤池内的一端连接第二布水管道,所述第二布水管道朝向精滤池的底部延伸且其末端形成为所述第三进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河水转移装置包括水泵,水泵的出水口通过入水管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相连,水泵的入水口连接有泵水管道以用于连接至低水位的河道;所述入水管上,沿水泵至第一进水口方向依次设有截止阀和旁路支管以便可关闭该截止阀并将旁路支管用于连接至高水位的河道;所述旁路支管上也设有截止阀以便选择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层包括附有微生物的生态基。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层包括砾石和\或炉渣粒状滤料,厚度不小于八十厘米;水生植物层包括若干黑叶轮藻,所有黑叶轮藻在沉淀层上方布设且每平方米不少于五十株。

进一步地,黑叶轮藻栽培于独立盆中,每盆不少于两株。

进一步地,精滤池内自下而上横设有三层过滤层,自下而上分别为第一石英砂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和第二石英砂过滤层;第一石英砂过滤层和第二石英砂过滤层的厚度均不小于二十厘米,活性炭过滤层的厚度不小于五十厘米。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旁侧河道净化器,通过多重处理,保证对引入的河水的净化效果,净化之后的净水再回流至河道。通过微生物降解、沉淀处理、植物吸收和过滤的多重方式,能够有效解决水体富营养化,去除或减少水体中的n、p等营养盐含量,通过水质净化有效改善了水环境之后,能够有效减少河道藻类和水华大面积爆发的概率;适时对原料进行更换或清洗,可将处理水体的水质净化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质甚至更优。

2、本实用新型的旁侧河道净化器,对水体的治理时间短,效果好。传统水质净化生物处理时间至少在6-8小时,本净化器水质净化生物处理时间能够缩短到3-4小时;整体结构紧凑,可节约土建成本和电力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的旁侧河道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河水转移装置1,水泵11,入水管12,泵水管道13,旁路支管14,曝气降解池2,第一进水口21,曝气装置22,填料层23,第一出水口24,沉淀吸附池3,第一布水管道31,第二进水口32,沉淀层33,水生植物层34,第二出水口35,精滤池4,第二布水管道41,第三进水口42,第一石英砂过滤层43,活性炭过滤层44,第二石英砂过滤层45,排水口46,第一共用侧壁5,第二共用侧壁6,均匀出水装置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具体实施例的旁侧河道净化器,包括河水转移装置1和曝气降解池2,所述河水转移装置1与曝气降解池2连通以便通过河水转移装置1将河水转移到曝气降解池2中实施处理;所述曝气降解池2还依次连接沉淀吸附池3和精滤池4以便河水可依次流经各池并被有效净化,所述精滤池4设有排水口46以便处理后的河水回流;所述河水转移装置1与曝气降解池2底部的第一进水口21相连,曝气降解池2上部的第一出水口24与沉淀吸附池3底部的第二进水口32相连,沉淀吸附池3上部的第二出水口35与精滤池4底部的第三进水口42相连;曝气降解池2内设有曝气装置22和含微生物的填料层23,所述填料层23横设于曝气装置22的上方并在竖向上位于第一进水口21和第一出水口24之间;沉淀吸附池3内横设有沉淀层33和横设于所述沉淀层33上方的水生植物层34,所述沉淀层33和水生植物层34在竖向上均位于第二进水口32和第二出水口35之间;精滤池4内横设有若干水平重叠的过滤层,所有过滤层在竖向上均位于第三进水口42和精滤池4上部的所述排水口46之间。

实施例的的旁侧河道净化器,通过多重处理,保证对引入的河水的净化效果,净化之后的净水再回流至河道(可通过泵送)。通过微生物降解、沉淀处理、植物吸收和过滤的多重方式,能够有效解决水体富营养化,去除或减少水体中的n、p等营养盐含量,通过水质净化有效改善了水环境之后能够有效减少河道藻类和水华大面积爆发的概率;适时对原料进行更换或清洗,可将处理水体的水质净化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质甚至更优。

其中,所述曝气降解池2、沉淀吸附池3和精滤池4的池底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在竖向上,第一出水口24高于第二出水口35,第二出水口35高于排水口46。

这样,保证水体的流动,保障处理效果,减少电耗。

其中,所述曝气降解池2、沉淀吸附池3和精滤池4为一体结构,曝气降解池2、沉淀吸附池3和精滤池4均为矩形,沉淀吸附池3的一侧池壁与曝气降解池2共用并形成为第一共用侧壁5,所述第一出水口24开设在第一共用侧壁5上,第一出水口24位于沉淀吸附池3内的一端连接第一布水管道31,所述第一布水管道31沿池壁竖直向下朝向沉淀吸附池3的底部延伸且其末端形成为所述第二进水口32;沉淀吸附池3的另一侧池壁与精滤池4共用并形成为第二共用侧壁6,所述第二出水口35开设在第二共用侧壁6上,第二出水口35位于精滤池4内的一端连接第二布水管道41,所述第二布水管道41沿池壁竖直向下朝向精滤池4的底部延伸且其末端形成为所述第三进水口42。

这样,整体结构紧凑,可现场构建,也适于运输形治理。实施时,在第一出水口24、第二出水口35和排水口46处可对应设置均匀出水装置7,第一布水管道31和第二布水管道41的末端也可以连接分水器,形成多个出口,以达到均匀布水的效果。

其中,所述河水转移装置1包括水泵11,水泵11的出水口通过入水管12与所述第一进水口21相连,水泵11的入水口连接有泵水管道13以用于连接至低水位的河道;所述入水管12上,沿水泵11至第一进水口21方向依次设有截止阀(图中未示出)和旁路支管14以便可关闭该截止阀并将旁路支管14用于连接至高水位的河道;所述旁路支管14上也设有截止阀(图中未示出)以便选择使用。

这样,河水转移装置1具有将河水按设计流量均匀转移到净化器的作用,当河道取水位高程高于净化器所在河道旁侧高程时可采用无动力转移,即关闭入水管12上的截止阀,打开旁路支管14上的截止阀并通过旁路支管14连接河道用于引水;当河道取水位高程低于净化器所在河道旁侧高程时采用有动力转移,即关闭旁路支管14上的截止阀,打开入水管12上的截止阀并通过水泵11、泵水管道13连接河道用于引水。

其中,所述填料层23包括附有大量微生物的生态基;实施时,可以按需采用的预制框架作为原料的承载基体并固定在池内,曝气降解池2长宽比可选择1:2~1.5;河水在曝气降解池2中的停留时间不宜小于三小时;填料填充比例不宜小于该池容积的30%,填料比表面积不宜小于2000m2/m3;曝气装置22曝气强度选择控制在8~15m3/m2•h;曝气降解池2中有大量不同类型的微生物,主要有厌氧微生物、兼氧微生物和好氧微生物。

其中,所述沉淀层33包括砾石和\或炉渣粒状滤料,粒径宜采用6~15mm,总厚度不小于八十厘米;水生植物层34包括若干黑叶轮藻(也可以选择其它繁殖能力强、除污效果好的本土水生植物),所有黑叶轮藻在沉淀层33上方布设且每平方米不少于五十株;黑叶轮藻优选栽培于独立盆中,每盆不少于两株,以保障对水体中营养盐的吸收效果。

其中,精滤池4内自下而上横设有三层过滤层,自下而上分别为第一石英砂过滤层43、活性炭过滤层44和第二石英砂过滤层45;第一石英砂过滤层43和第二石英砂过滤层45的厚度均不小于二十厘米、所含石英砂的粒径为1~3mm;活性炭过滤层44的厚度不小于五十厘米,活性炭碘值不宜小于800mg/g,吸附率不宜小于60%,以保障过滤效果。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