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臭气的无动力生物滤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79890发布日期:2021-01-30 00:36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去除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臭气的无动力生物滤池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去除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臭气的无动力生物滤池。


背景技术:

[0002]
在污水处理领域,污水处理设施经常会有nh3、h2s等恶臭气体产生,影响人居环境,往往需要进行除臭。生物除臭具有彻底性、环保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的特点。滤池生物除臭主要通过培养在生物滤池内生物填料上的微生物代谢将恶臭气体分子吸收、分解去除。恶臭气体经填料上生物膜吸附后,由生物膜内微生物吸收降解成为无毒害的无机物,实现恶臭气体去除的目的。常规生物滤池除臭需用添加动力元件,如:供气气泵、布水喷淋器等,需要产生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去除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臭气的无动力生物滤池,能够使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气体自然通风经过装有湿润填料和植物的生物滤池,由填料上微生物去除恶臭气体,无需添加动力元件,节能,除臭效果好,雨水经填料的污水不泄漏。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去除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臭气的无动力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池外筒、承托盘和托盘盖,承托盘设于滤池外筒中,托盘盖设于承托盘上,滤池外筒设有填料,填料设于托盘盖上,承托盘设有分隔板,分隔板分隔承托盘形成集水腔和通气腔,托盘盖设有滤网,滤网设于集水腔的上方。滤池外筒内放置多层疏松的填料,如木质填料、农作物杆茎等,通过设施使填料保持松散和湿润,培植出相应生物膜,设置填料的孔隙度满足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产生臭气自然通过滤池。恶臭气体先经过填料吸附,溶于填料内水分中,在由填料上生物膜吸收净化。将污水处理设备的排气接入通气腔中,而后气体在通气腔中均与分配再进入疏松的填料间隙,在湿润填料孔隙表面与水相溶,填料表面的挂膜的微生物吸收其中的恶臭成分进行分解。集水腔通过降雨自动存水,也可通过处理水回用等方式补充蓄水,保持滤池填料较为湿润。集水腔通过如下方式保证填料同时具有疏松和湿润效果:采用松散填料,使疏松孔隙通气与进气通量保持协调,使填料的孔隙度满足臭气自然通过滤池的要求。分隔板起到分割的作用,使得集水腔中的水不会进入通气腔,而通气腔的气体可以从分隔板的上方计入集水腔的上部从而从滤网处进入填料中,采用该种设计,能够避免填料中的污水落入通气腔从而从通气腔中漏出。通过在填料内添加多束毛细吸水作用比较强的丝状或海绵状填充物,栽种根系比较发达的湿生景观植物保持湿润。集水腔内的水通过植物根系吸收、毛细吸水、水分挥发等方式保证了填料内的长期稳定的湿润程度。承托盘上加托盘盖,托盘盖一方面有滤网结构可以实现填料与集水腔的分层,保证下部通气的流畅性。另一方面,托盘盖具有遮蔽结构,可以确保在降雨情况下,雨水在重力作用下经填料后完全进
入蓄水槽,而不会经通气腔的气孔漏出形成污水泄漏。
[0006]
进一步,承托盘设有汇总腔,汇总腔与通气腔相连通。可以通过将污水处理设备的排气管与汇总腔相连通,汇总腔与通气腔连通实现滤池底部通气的均与流畅。汇总腔也可作为集水腔的总连通使用。
[0007]
进一步,托盘盖设有折流板,折流板设于过滤网的两侧。通过折流板实现气体从通气腔到填料之间的折流,同时避免填料上污水通过滤网落入通气腔中,避免污水泄露。
[0008]
进一步,承托盘的底部设有气孔,气孔与通气腔相连通。对于存在井盖孔式恶臭排气孔的设施,可将托盘的通气腔与气孔对应放置即可,实现进气。于恶臭排气口有排气管的设施,可将排气管接入该除臭滤池的预留汇总腔。
[0009]
进一步,承托盘设有溢流接管口,溢流接管口与集水腔相连通,确保降雨量过大时,多出的雨水可以通过一流接管口溢流到指定设施。
[0010]
进一步,托盘盖设有凸起部,方便托盘盖卡合在承托盘上,提高托盘盖在承托盘上的固定效果。
[0011]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对于井盖孔式恶臭排气孔的设施,将井盖孔与气孔对应防止即可,对于恶臭排气口有排气管的设施,可将排气管接入该除臭滤池的预留汇总腔,之后气体进入通气腔,在承托盘中折流后穿过滤网进入填料间隙,在湿润填料孔隙表面与水相溶,填料表面的挂膜的微生物吸收其中的恶臭成分进行分解。本实用新型无需添加动力元件、节能、除臭效果好、雨水经填料的污水不泄漏。
附图说明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去除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臭气的无动力生物滤池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未设置填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图2中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承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5为图2中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承托盘和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1-滤池外筒;2-承托盘;3-托盘盖;4-填料;5-分隔板;6-集水腔;7-通气腔;8-滤网;9-汇总腔;10-折流板;11-凸起部;12-湿生景观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去除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臭气的无动力生物滤池,包括滤池外筒1、承托盘2和托盘盖3,承托盘2设于滤池外筒1中,托盘盖3设于承托盘2上,滤池外筒1设有填料4,填料4设于托盘盖3上,承托盘2设有分隔板5,分隔板5分隔承托盘2形成集水腔6和通气腔7,托盘盖3设有滤网8,滤网8设于集水腔6的上方。滤池外筒1内放置多层疏松的填料4,如木质填料4、农作物杆茎等,通过设施使填料4保持松散和湿润,培植出相应生物膜,设置填料4的孔隙度满足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产生臭气自然通过滤池。恶臭气体
先经过填料4吸附,溶于填料4内水分中,在由填料4上生物膜吸收净化。将污水处理设备的排气接入通气腔7中,而后气体在通气腔7中均与分配再进入疏松的填料4间隙,在湿润填料4孔隙表面与水相溶,填料4表面的挂膜的微生物吸收其中的恶臭成分进行分解。集水腔6通过降雨自动存水,也可通过处理水回用等方式补充蓄水。集水腔6通过如下方式保证填料4同时具有疏松和湿润效果:采用松散填料4,使疏松孔隙通气与进气通量保持协调,使填料4的孔隙度满足臭气自然通过滤池的要求。分隔板5起到分割的作用,使得集水腔6中的水不会进入通气腔7,而通气腔7的气体可以从分隔板5的上方计入集水腔6的上部从而从滤网8处进入填料4中,采用该种设计,能够避免填料4中的污水落入通气腔7从而从通气腔7中漏出。通过在填料4内添加多束毛细吸水作用比较强的丝状或海绵状填充物,栽种根系比较发达的湿生景观植物12等保持湿润。集水腔6内的水通过植物根系吸收、毛细吸水、水分挥发等方式保证了填料4内的长期稳定的湿润程度。承托盘2上加托盘盖3,托盘盖3一方面有滤网8结构可以实现填料4与集水腔6的分层,保证下部通气的流畅性。另一方面,托盘盖3具有遮蔽结构,可以确保在降雨情况下,雨水在重力作用下经填料4后完全进入蓄水槽,而不会经通气腔7的气孔漏出形成污水泄漏。
[0022]
承托盘2设有汇总腔9,汇总腔9与通气腔7相连通。可以通过将污水处理设备的排气管与汇总腔9相连通,汇总腔9与通气腔7连通实现滤池底部通气的均与流畅。汇总腔9也可作为集水腔6的总连通使用。
[0023]
托盘盖3设有折流板10,折流板10设于过滤网8的两侧。通过折流板10实现气体从通气腔7到填料4之间的折流,同时避免填料4上污水通过滤网8落入通气腔7中,避免污水泄露。
[0024]
承托盘2的底部设有气孔,气孔与通气腔7相连通。对于存在井盖孔式恶臭排气孔的设施,可将托盘的通气腔7与气孔对应放置即可,实现进气。于恶臭排气口有排气管的设施,可将排气管接入该除臭滤池的预留汇总腔9。
[0025]
承托盘2设有溢流接管口,溢流接管口与集水腔6相连通,确保降雨量过大时,多出的雨水可以通过一流接管口溢流到指定设施。
[0026]
托盘盖3设有凸起部11,方便托盘盖3卡合在承托盘2上,提高托盘盖3在承托盘2上的固定效果。
[0027]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对于井盖孔式恶臭排气孔的设施,将井盖孔与气孔对应防止即可,对于恶臭排气口有排气管的设施,可将排气管接入该滤池的预留汇总腔9,之后气体进入通气腔7,在承托盘2中折流后穿过滤网8进入填料4间隙,在湿润填料4孔隙表面与水相溶,填料4表面的挂膜的微生物吸收其中的恶臭成分进行分解。本实用新型无需添加动力元件、节能、除臭效果好、雨水经填料4的污水不泄漏。
[0028]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