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23847发布日期:2021-01-05 17:51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的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之下,且大部分的淡水资源已被污染,所以现在国家对于污水的处理非常重视,我国对于大规模的污水采用的政策是自然治理为主,对于私人排放的废水则是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这就使有排放废水需要的私人或企业必须拥有污水处理设备,目前的污水主力设备主要是卧式结构,且拥有复杂的电路设备,需要连接市电,耗能过高,占用场地面积过大。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920672908.5中公开有一种微动力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该苗木保湿套微动力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两端分别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罐体内依次设有相互导通的集水区、厌氧区、好氧区、沉淀区和出水区,所述沉淀区底面连通有出泥管,所述沉淀区通过进管与好氧区导通,所述进管由水平段和竖直段组成,所述竖直段的外侧设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简内设有位于竖直段正上方的第一过滤网,所述导流简侧壁开设有位于第一过滤网上方的出水口,所述导流简外侧连接有与沉淀区内壁连接的第二过滤网,所述沉淀区底面通过若干支撑柱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呈圆锥状,所述挡块的顶面开设有若干环形阵列分布的出料口,所述挡块底面连通有一根与若干出料口导通的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外接有抽药泵和配药间,所述进料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沉淀区内壁顶部连通有与出水区导通的连接管。该苗木保湿套微动力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依然采用卧式结构和电控设备,没有解决污水处理设备耗能过高,占用场地面积过大的问题。

因此,提出一种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的污水处理设备耗能过高,占用场地面积过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缸体,所述缸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水装置,所述进水装置的内部开设有进水通道,所述缸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和好氧室出水管,所述好氧室出水管的一端设有好氧室出水管进水口,所述好氧室出水管的另一端设有好氧室出水管出水口,所述进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罩,所述缸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厌氧室出水管,所述厌氧室出水管的一端设有厌氧室出水管进水口,所述厌氧室出水管的另一端设有厌氧室出水管出水口,所述缸体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下方设有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的下方设有第三分隔板,所述第三分隔板的下方设有第四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第三分隔板和第四分隔板均与缸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分隔板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过滤罩和回转轴承,所述固定过滤罩的底端开设有过滤出水孔,所述回转轴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自循环过滤罩,所述自循环过滤罩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自循环轴,所述自循环轴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水涡轮,所述水涡轮与进水装置活动连接,所述自循环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自循环进气风扇,所述自循环进气风扇与进气罩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分隔板的顶端中部设有厌氧室填料,所述第二分隔板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厌氧室隔离板,所述厌氧室隔离板与缸体固定连接,所述厌氧室隔离板的底端开设有厌氧隔离板通孔,所述厌氧室隔离板的下方设有过滤罩,所述过滤罩与缸体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罩的内部设有厌氧室出水管进水口,所述厌氧室出水管进水口贯穿缸体并与缸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分隔板的顶端设有好氧室填料,所述好氧室填料的上方设有单向曝气阀体和厌氧室出水管出水口,所述单向曝气阀体的顶端与进气管远离进气罩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单向曝气阀体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曝气阀套筒,所述曝气阀套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曝气阀支杆,所述曝气阀套筒的外部套接有曝气阀弹簧,所述曝气阀支杆的顶端贯穿曝气阀套筒并固定连接有曝气阀顶珠,所述单向曝气阀体的两侧开设有曝气阀通孔,所述厌氧室出水管出水口贯穿缸体并与缸体固定连接,所述厌氧室出水管出水口的上方设有好氧室出水管进水口,所述好氧室出水管进水口贯穿缸体并与缸体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分隔板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半透膜,所述半透膜远离支撑板的一端与缸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远离支撑板的一端与缸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板的下方设有好氧室出水管出水口,所述好氧室出水管出水口贯穿缸体并与缸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水装置的顶面为斜面。

优选的,所述自循环过滤罩的滤网由尼龙材料制成,滤网目数为100。

优选的,所述厌氧室出水管和好氧室出水管均由塑料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曝气阀弹簧的一端与曝气阀顶珠固定连接,所述曝气阀弹簧远离曝气阀顶珠的一端与单向曝气阀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半透膜的下方设有最终出水管,所述最终出水管贯穿缸体并与缸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缸体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排泥阀,所述排泥阀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排泥管,所述缸体的底端两侧均设有支架。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一方面通过自循环轴、水涡轮、自循环过滤罩、固定过滤罩和回转轴承的配合设置,能够在水进入缸体时带动自循环过滤罩转动且污水形成涡流达到自循环效果,实现了高效过滤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自循环轴、水涡轮、自循环进气风扇、进气管、进气罩和单向曝气阀体配合设置,能够在水进入缸体时带动自循环进气风扇旋转,向单向曝气阀体鼓风,实现了好氧池高效处理污水的目的,这两方面均是由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机械能,没有外接电源,解决了目前污水处理设备耗能过高的问题。

2、该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通过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厌氧室出水管、第三分隔板、好氧室出水管和第四分隔板的配合设置,使污水处理设备由过去的卧式结构转变为了立式结构,减少了设备的占地面积,解决了目前污水处理设备占地面积过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水装置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向曝气阀体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循环轴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缸体;11、进水装置;12、进水通道;13、排泥阀;14、排泥管;15、最终出水管;16、支架;2、进气管;21、进气罩;22、单向曝气阀体;23、曝气阀套筒;24、曝气阀支杆;25、曝气阀弹簧;26、曝气阀顶珠;27、曝气阀通孔;3、第一分隔板;31、自循环轴;32、水涡轮;33、自循环进气风扇;34、自循环过滤罩;35、固定过滤罩;36、回转轴承;37、过滤出水孔;4、第二分隔板;41、厌氧室出水管;42、厌氧室出水管进水口;43、厌氧室出水管出水口;44、厌氧室隔离板;45、厌氧隔离板通孔;46、厌氧室填料;47、过滤罩;5、第三分隔板;51、好氧室出水管;52、好氧室出水管进水口;53、好氧室出水管出水口;54、好氧室填料;6、第四分隔板;61、支撑板;62、半透膜;63、第一过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缸体1,缸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水装置11,进水装置11的内部开设有进水通道12,进水装置11的顶面为斜面,缸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2和好氧室出水管51,好氧室出水管51的一端设有好氧室出水管进水口52,好氧室出水管51的另一端设有好氧室出水管出水口53,进气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罩21,缸体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厌氧室出水管41,厌氧室出水管41的一端设有厌氧室出水管进水口42,厌氧室出水管41的另一端设有厌氧室出水管出水口43,厌氧室出水管41和好氧室出水管51均由塑料材料制成,缸体1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分隔板3,第一分隔板3的下方设有第二分隔板4,第二分隔板4的下方设有第三分隔板5,第三分隔板5的下方设有第四分隔板6,第一分隔板3、第二分隔板4、第三分隔板5和第四分隔板6均与缸体1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分隔板3、第二分隔板4、厌氧室出水管41、第三分隔板5、好氧室出水管51和第四分隔板6的配合设置,使污水处理设备由过去的卧式结构转变为了立式结构,减少了设备的占地面积,解决了目前污水处理设备占地面积过大的问题,第一分隔板3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过滤罩35和回转轴承36,固定过滤罩35的底端开设有过滤出水孔37,回转轴承3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自循环过滤罩34,自循环过滤罩34的滤网由尼龙材料制成,滤网目数为100,自循环过滤罩3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自循环轴31,自循环轴31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水涡轮32,水涡轮32与进水装置11活动连接,自循环轴3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自循环进气风扇33,自循环进气风扇33与进气罩21活动连接,第二分隔板4的顶端中部设有厌氧室填料46,第二分隔板4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厌氧室隔离板44,厌氧室隔离板44与缸体1固定连接,厌氧室隔离板44的底端开设有厌氧隔离板通孔45,厌氧室隔离板44的下方设有过滤罩47,过滤罩47与缸体1固定连接,过滤罩47的内部设有厌氧室出水管进水口42,厌氧室出水管进水口42贯穿缸体1并与缸体1固定连接,第三分隔板5的顶端设有好氧室填料54,好氧室填料54的上方设有单向曝气阀体22和厌氧室出水管出水口43,单向曝气阀体22的顶端与进气管2远离进气罩21的一端固定连接,单向曝气阀体22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曝气阀套筒23,曝气阀套筒2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曝气阀支杆24,曝气阀套筒23的外部套接有曝气阀弹簧25,曝气阀支杆24的顶端贯穿曝气阀套筒23并固定连接有曝气阀顶珠26,单向曝气阀体22的两侧开设有曝气阀通孔27,曝气阀弹簧25的一端与曝气阀顶珠26固定连接,曝气阀弹簧25远离曝气阀顶珠26的一端与单向曝气阀体22固定连接,一方面通过自循环轴31、水涡轮32、自循环过滤罩34、固定过滤罩35和回转轴承36的配合设置,能够在水进入缸体1时带动自循环过滤罩34转动且污水形成涡流达到自循环效果,实现了高效过滤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自循环轴31、水涡轮32、自循环进气风扇33、进气管2、进气罩21和单向曝气阀体22配合设置,能够在水进入缸体1时带动自循环进气风扇33旋转,向单向曝气阀体22鼓风,实现了好氧池高效处理污水的目的,这两方面均是由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机械能,没有外接电源,解决了目前污水处理设备耗能过高的问题,厌氧室出水管出水口43贯穿缸体1并与缸体1固定连接,厌氧室出水管出水口43的上方设有好氧室出水管进水口52,好氧室出水管进水口52贯穿缸体1并与缸体1固定连接,第四分隔板6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1,支撑板6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半透膜62,半透膜62远离支撑板61的一端与缸体1固定连接,半透膜62的下方设有最终出水管15,最终出水管15贯穿缸体1并与缸体1固定连接,支撑板6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板63,第一过滤板63远离支撑板61的一端与缸体1固定连接,第一过滤板63的下方设有好氧室出水管出水口53,好氧室出水管出水口53贯穿缸体1并与缸体1固定连接,缸体1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排泥阀13,排泥阀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排泥管14,缸体1的底端两侧均设有支架16。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污水注入到进水装置11中,污水经过进水通道12带动水涡轮32,随即进入缸体1,水涡轮32通过自循环轴31带动自循环过滤罩34转动,使污水形成涡流,污水经过自循环过滤罩34和固定过滤罩35流入到厌氧处理室,此时水涡轮32通过自循环轴31带动自循环进气风扇33向进气管2鼓风,使空气进入好氧处理室,污水进入到厌氧处理室经过厌氧室填料46的处理,使污水中的有机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厌氧处理室中的上清液经过过滤罩47和厌氧室出水管41流入到好氧处理室,污水在好氧处理室经过好氧室填料54的充分处理,分解绝大部分有机物,处理过后的好氧室上清液经过好氧室出水管流入到缸体1的底部,随着好氧室污水的持续注入,缸体1的底部污水水位持续升高,在经过第一过滤板63和半透膜62的过滤后完成过滤,长时间使用的污泥,可以从缸体1底部的排泥阀13和排泥管14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