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冲式移动生态厕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69128发布日期:2021-01-08 11:13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循环水冲式移动生态厕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厕所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循环水冲式移动生态厕所。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集会、旅游、工程等经济活动日趋增多,相关的商业密集区、集会场所、海滨浴场、户外施工工地、旅游景点、野外作训地、灾害安置地以及广大农村等地方,人流量巨大,如厕需求大,厕所供应不足;或者无下水管网,粪便污物处理难,环境污染大;还有大批地方,二者兼而有之。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实用环保的移动生态厕所。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在无下水管网地域,常用的厕所主要包括旱厕、微水冲洗、泡沫封堵、打包和免水生物处理等类型,其中,微水冲洗、泡沫封堵和打包型相对于旱厕仅仅是在入厕舒适度、污物产生量上做了一些改进,并没有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仍需清运,容易发生二次环境污染,处理费用高;而免水生物处理型虽能对粪便进行一定的分解处理,但对如厕人数有严格要求,且难以处理臭气,如厕舒适度差。

已有的循环水冲式生态厕所,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有机物,膜或活性炭、石英砂等过滤分离,紫外光、等离子或臭氧脱色消毒杀菌的设备多有报道,但实际运行当中,容易出现微生物培养时间长、活性不够、过滤装置堵塞以及处理后水质不达标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水冲式移动生态厕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厕所难以对粪便进行有效的无污染处理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循环水冲式移动生态厕所,包括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舱体内的粪便收集装置、生物处理单元、膜过滤装置以及清水箱,其中:

所述粪便收集装置包括蹲便器,所述蹲便器通过清水泵与所述清水箱连接;

所述生物处理单元包括存在有厌氧微生物的厌氧箱和存在有好氧微生物的好氧箱,所述蹲便器通过污水泵与所述厌氧箱连接;

所述厌氧箱、所述好氧箱、所述膜过滤装置和所述清水箱依次通过相应管道连接;所述膜过滤装置用于分离经所述好氧箱处理后的污水,所述膜过滤装置通过回流泵与所述厌氧箱连接,且其分离后的清液能溢流至所述清水箱内

优选的,所述清水箱内设置有臭氧消毒装置以及用于向其内部提供臭氧的曝气头。

优选的,所述厌氧箱和所述好氧箱的底部均安装有温度探头和加热棒,所述好氧箱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向其内部提供空气的曝气头,所述曝气头连接有气泵。

优选的,所述厌氧箱和好氧箱中分别均加装有供相应微生物生长的填料,其填充比为厌氧箱和好氧箱体积的20%~40%。

优选的,所述生物处理单元的控制温度为25℃~35℃。

优选的,所述好氧箱的曝气浓度为溶解氧维持在5mg/l~7mg/l。

优选的,所述膜过滤装置内设置有用于分离污水的过滤膜,所述过滤膜的材质为聚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陶瓷或不锈钢;所述膜过滤装置内设置有臭氧曝气装置,所述臭氧曝气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以及与所述臭氧发生器连接并用于向所述膜过滤装置的内部提供臭氧的曝气头。

优选的,所述过滤膜的孔径为1~1000μm。

优选的,所述蹲便器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且多个所述蹲便器分隔设置,每个所述蹲便器均通过所述清水泵连接所述清水箱,通过所述污水泵连接所述厌氧箱;且每个所述蹲便器均通过相应管道依次与所述生物处理单元、所述膜过滤装置连接并形成循环系统。

优选的,所述舱体内设置有照明灯、排气扇;所述舱体上设置有舱门、玻璃窗、百叶窗、用于与电源连接的电源盒以及用于搬运的叉车孔和吊装用的角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循环水冲式移动生态厕所,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舱体中清水箱内的水通过清水泵进入蹲便器,与粪便混合后的污水进入生物处理单元,分别经厌氧微生物和好氧微生物作用以去除粪便中的有机物质和氨氮等无机物质;而后污水进入膜过滤装置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固体通过回流泵重新进入生物处理单元进行处理,清液进入清水箱,以便于消毒杀菌后用于循环冲厕。

上述装置结构紧凑,可有效去除粪便中的污染物,使厕所系统运行可靠,维护简单,处理后水质达到国家冲厕回用水标准,且能够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单坑位循环水冲式移动生态厕所的内部结构正视图;

图2是单坑位循环水冲式移动生态厕所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3是单坑位循环水冲式移动生态厕所的内部结构整体示意图;

图4是单位坑循环水冲式移动生态厕所的方舱外部整体图;

图5是三位坑循环水冲式移动生态厕所的内部结构整体示意图;

图6是三位坑循环水冲式移动生态厕所的方舱外部整体图。

图中1、蹲便器;2、污水泵;3、清水泵;4、回流泵;5、臭氧发生器;6、气泵;7、厌氧箱;8、好氧箱;9、膜分离箱;10、清水箱;11、控制柜;12、液位计;13、舱体;14、电源盒;15、舱门;16、百叶窗;17、玻璃窗;18、角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循环水冲式移动生态厕所,参见图1-图4所示,图1是单坑位循环水冲式移动生态厕所的内部结构正视图;图2是单坑位循环水冲式移动生态厕所的内部结构俯视图;图3是单坑位循环水冲式移动生态厕所的内部结构整体示意图;图4是单位坑循环水冲式移动生态厕所的方舱外部整体图;该循环水冲式移动生态厕所包括舱体13以及设置于舱体13内的粪便收集装置、生物处理单元、膜过滤装置和清水箱10,其中:

粪便收集装置包括蹲便器1,蹲便器1通过清水泵3与清水箱10连接;

生物处理单元包括存在有厌氧微生物的厌氧箱7和存在有好氧微生物的好氧箱8,蹲便器1通过污水泵2与厌氧箱7连接;

厌氧箱7、好氧箱8、膜过滤装置和清水箱依次通过相应管道连接,具体的,厌氧箱7和好氧箱8之间可留有过水格栅;膜过滤装置用于分离经好氧箱8处理后的污水,膜过滤装置通过回流泵4与厌氧箱7连接,且其分离后的清液能溢流回清水箱10内。

其中,上述厌氧箱7的作用是通过厌氧微生物进行厌氧消化后,将大部分有机物转化为气体和水,或分解为好氧微生物可利用的小分子有机物;上述好氧箱8的作用是通过好氧微生物去除小分子有机物。

本实施例中的循环水冲式移动生态厕所,粪便进入便器后,清水箱10中的水通过清水泵3进入蹲便器1;其后,可设置污水碎化泵将含粪便污水打入生物处理单元,分别经厌氧微生物和好氧微生物作用以去除粪便中的有机物质和氨氮等无机物质;而后污水进入膜过滤装置,过滤后的固体物质通过回流泵4重新进入生物处理单元进行处理,清液进入清水箱10,以便于通过消毒杀菌后用于循环冲厕。

上述结构紧凑、可有效去除粪便中的污染物,使厕所系统运行可靠,维护简单,处理后的回用水可达到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18920-2002)中规定的冲厕所水标准,且能够循环使用。移动方便一次注水后的免清理时间在一年以上。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清水箱10内设置有臭氧消毒装置以及用于向其内部提供臭氧的曝气头。

其中,上述臭氧消毒装置可以为臭氧发生器5,臭氧发生器5用于在清水箱10中对水进行脱色、消毒、杀菌处理,并可通过曝气头连接臭氧供给装置向其内补充臭氧。

优选的,上述清水箱10上设置有液位计12,也便于及时观测清水箱10中的液位。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中的厌氧箱7和好氧箱8的底部均安装有温度探头和加热棒,好氧箱8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向其内部提供空气的曝气头,曝气头连接有气泵6。

其中,上述曝气头用于与供气装置连接并向好氧箱8内提供氧气。上述加热棒用于通电加热供给微生物以相应适宜生产的温度环境,其中,温度探头可设置在箱体内用于监测箱体内的温度,温度探头可电连接有控制器,该控制器同时与加热棒连接,用于控制加热棒的启停,以提高整个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为了便于操作,参见图1所示,还设置有控制柜11,该控制柜用于连接所有用电器件。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厌氧箱7和好氧箱8中分别均加装有供相应微生物生长的填料,其填充比为厌氧箱7和好氧箱8体积的20%~40%。上述填充量的填料适宜相应微生物的生长。

为了进一步营造微生物生长的适宜环境,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可利用加热棒加热,使得生物处理单元中好氧箱8和厌氧箱7中温度控制在25℃~35℃。

为了便于好氧微生物具有适宜的环境,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好氧箱8的曝气浓度为溶解氧维持在5mg/l~7mg/l。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膜过滤装置为膜分离箱9,膜分离箱9内设置有用于分离污水的过滤膜,过滤膜的材质为聚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陶瓷或不锈钢。为了定时对膜将进行清理和膜外的污物进行消解,膜过滤装置内设置有臭氧曝气装置,臭氧曝气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以及与臭氧发生器连接并用于向膜过滤装置的内部提供臭氧的曝气头。臭氧发生器通过曝气头对过滤膜进行清洗,利用保证膜的通透性。

经好氧箱8处理后的污水经过过滤膜的分离后,其固体物通过回流泵4重新进入厌氧箱7,其清液溢流至清水箱10中。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过滤膜的孔径为1~1000μm。上述孔径范围的过滤膜能够充分将污水分离为固体物和清液。

本实施例的循环水冲式移动生态厕所,具体实施过程为:人进入舱体13如厕完成后,按下冲厕按键,与直排水冲式厕所无异,清水箱10中已由臭氧发生器5脱色消毒的清洁水即进入蹲便器1;而后,污水泵2启动,将粪便污水打入厌氧箱7中;粪便在厌氧箱7中通过厌氧微生物进行厌氧消化后,大部分有机物或转化为气体和水,或分解为好氧微生物可利用的小分子有机物;而后,上清液溢流进入好氧箱8中,在气泵6的曝气作用下,通过好氧微生物去除小分子有机物;好氧箱8中污水溢流进入膜分离箱9中,分离后的固体物质通过回流泵4回流至厌氧箱7中,同时起到反冲洗膜组件、避免膜分离箱9固体物质积累和促进厌氧箱7反硝化反应发生的作用;分离后的清液溢流进入清水箱10中,与臭氧发生器5进一步反应脱色、消毒、杀菌并去除剩余污染物,成为符合标准的回用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参见图5和图6所示,图5是三位坑循环水冲式移动生态厕所的内部结构整体示意图,图6是三位坑循环水冲式移动生态厕所的方舱外部整体图。

本实施例中蹲便器1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循环水冲式移动生态厕所包括单坑位或三坑位的移动式厕所,其中,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三个蹲便器1分隔设置,每个蹲便器1均通过清水泵3连接清水箱10,通过污水泵2连接厌氧箱7;且每个蹲便器1均通过相应管道依次与生物处理单元、膜过滤装置连接并形成循环系统。换言之,三个相连接的坑位可通过相应管道公用一套生物处理单元和膜过滤装置,避免资源的浪费。

且上述装置同时也可便于移动,除此之外,还可设置其他数量的坑位。

为了便于使用者使用方便,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4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舱体13内设置有照明灯、排气扇;舱体13上设置有舱门15、玻璃窗17、百叶窗16、用于与电源连接的电源盒14以及用于搬运的叉车孔和吊装用的角件18。

上述角件18设置于每个舱体13的端角处以便于吊装移动,方便根据需要将上述循环水冲式移动生态厕所移动到需要的地方。

本实施例的循环水冲式移动生态厕所,结构紧凑、移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通过填料上预制高效菌群(厌氧菌群和好氧菌群),膜分离箱9过滤后固体物质回流反冲洗膜,结合提高臭氧反应活性的方式,最大可能去除粪便中的污染物,使厕所系统运行可靠,维护简单,处理水质达到国家冲厕回用水标准。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