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次氯酸钠消毒剂投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99358发布日期:2021-02-26 23:42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次氯酸钠消毒剂投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属于一种次氯酸钠消毒剂投加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通常会用到一些特制的消毒剂,添加到污水中以将污水中的某些污染物质去除,其中,次氯酸钠消毒剂由于其使用方便,除污效果好等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
目前投入消毒剂大多是人工投入,将污水集中在处理池内,按比例投入大量消毒剂,待其充分混合后,再将处理后的水导出,该类方式不仅人力成本较高,费时费力,同时,无法连续性的对污水进行处理(需处理完一批后再引入新的污水进行处理),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且能够对污水进行连续性处理的次氯酸钠消毒剂投加装置。
[0005]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次氯酸钠消毒剂投加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混液室和消毒剂放置室,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抽吸泵,所述抽吸泵的进口端设置有污水进管,所述抽吸泵的出口端与所述混液室连通;所述消毒剂放置室与混液室之间设置有流量控制阀;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抽吸泵以及流量控制阀的控制器。抽吸泵与污水进管的设置,用于将污水导入混液室内,流量控制阀的设置,则能够控制单位时间内进入混液室的消毒剂的量,控制器的设置,则用于根据抽吸泵的功率,来调节流量控制阀阀门开启的大小,以此对消毒剂的添加量进行控制,无需人工添加,使用方便,同时,消毒剂的单位添加量与污水单位进量成比例设置,能够保证添加剂在污水内的比例,以此即可连续性的对污水进行处理,无需分批次操作,实用性强。
[0007]
优选的,所述抽吸泵与所述混液室之间设置有水流量计,所述水流量计适用于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水流量计的设置,则能够实时检测进入混液室的污水流量,避免污水中因出现气泡,实际流量与抽吸泵流量存在偏差的情况,进一步保证了消毒剂的添加比例。
[0008]
优选的,所述混液室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混合室、中间室和排液室,所述混合室与中间室,中间室与排液室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所述排液室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混液室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连通孔和所述第二连通孔通断的分液装置。排液管的设置,用于将处理后液体排出,第一、第二隔板以及分液装置的设置,能够对液体进行多级分隔,避免消毒剂沉淀在混液室底端,影响除污效果。
[0009]
优选的,所述分液装置包括第一推板、第二推板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推板,第二推板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推板和所述第二推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排液孔和第二排液孔,所
述第一推板与所述第二推板包括至少两个工作状态,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排液孔与所述第一连通孔分隔,所述第二排液孔与所述第二连通孔对应;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排液孔与所述第一连通孔对应,所述第二排液孔与所述第二连通孔分隔。通过第一推板、第二推板、第一排液孔以及第二排液孔的设置,在污水进入混合室时,能够分段式的将污水排入排液室内,以此来避免消毒剂直接沉入混液室底部,影响除污效果。
[0010]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气缸和驱动板,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端与所述驱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混液室的侧壁上设置有密封套管,所述第一推板和所述第二推板上均设置有与密封套管配合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密封套管与所述驱动板连接。驱动气缸和驱动板的设置,用于推动第一推板与第二推板,以控制其在第一、第二状态之间往复切换,密封套管的设置,则能够避免污水由连接柱与混液室的连通处渗出,提高装置的密封性。
[0011]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上均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呈环状设置,所述第一连通孔和所述第二连通孔设置在所述密封结构的中间位置。环状的密封结构的设置,能够避免污水由隔板与推板的间隙流出,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0012]
优选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底端设置有支撑压簧,所述支撑压簧的自由端固设有与环形槽配合的环形连接块,所述环形连接块远离环形槽的一端还设置有弹性密封块。环形槽、环形连接块以及支撑压簧的设置,能够在不影响推板的偏移的前提下,保证弹性密封块与推板紧密接触,结构简单,便于使用。
[0013]
优选的,所述混合室内设置有用于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器的液面传感器。液面传感器的设置,能够将混合室内的液面信号传输至控制器,便于控制器对推板进行控制。
[0014]
优选的,所述混液室内转动连接有搅拌筒,所述搅拌筒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截面呈“l”型设置。搅拌筒及其外壁上截面呈“l”型的搅拌杆,能够将污水的重力转化为搅拌筒的转动力,无需额外的搅拌元件即可达到对混液室内液体进行搅拌的目的,降低能耗,节约成本。
[0015]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选用stc12c5a08ad型号单片机控制器,所述水流量计选用yf-2102-a型号水流量计,所述液面传感器选用m273287型号浮球式液面变送器。
[0016]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7]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控制器及与控制器连接的流量控制阀、水流量计的设置,能够根据进入污水的流量来调节消毒剂的投加量,从而可始终保持消毒剂与污水的比例,能够连续性的进行污水处理操作。
[0018]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分液装置的设置,能够在混合室内水量达到一定值时,将其引出、分隔,避免消毒剂堆积在混合室底端,提高污水的流动性,保证混合效果。
[0019]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搅拌筒的设置,能够利用水流的冲击力(重力),对进入排液室内的液体进行搅拌,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002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图1中a区域第二状态下的放大示意图(图1为第一状态)。
[0023]
图3为图2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24]
图中标记:1-壳体,2-消毒剂放置室,3-抽吸泵,4-污水进管,5-流量控制阀,6-控制器,7-水流量计,8-混合室,9-中间室,10-排液室,11-第一隔板,12-第二隔板,13-第一连通孔,14-第二连通孔,15-排液管,16-第一推板,17-第二推板,18-第一排液孔,19-第二排液孔,20-驱动气缸,21-驱动板,22-密封套管,23-连接柱,24-环形槽,25-支撑压簧,26-环形连接块,27-弹性密封块,28-液面传感器,29-搅拌筒,30-搅拌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6]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7]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28]
如图1所示,一种次氯酸钠消毒剂投加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混液室和消毒剂放置室2,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抽吸泵3,所述抽吸泵3的进口端设置有污水进管4,所述抽吸泵3的出口端与所述混液室连通;所述消毒剂放置室2与混液室之间设置有流量控制阀5;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抽吸泵3以及流量控制阀5的控制器6。
[0029]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抽吸泵3与所述混液室之间设置有水流量计7,所述水流量计7适用于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器6。
[0030]
具体的,如图1、2所示,所述混液室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混合室8、中间室9和排液室10,所述混合室8与中间室9,中间室9与排液室10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隔板11和第二隔板12,所述第一隔板11和所述第二隔板1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通孔13和第二连通孔14,所述排液室10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排液管15,所述混液室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连通孔13和所述第二连通孔14通断的分液装置。
[0031]
具体的,如图1、2所示,所述分液装置包括第一推板16、第二推板17和用于驱动所
述第一推板16,第二推板17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推板16和所述第二推板17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排液孔18和第二排液孔19,所述第一推板16与所述第二推板17包括至少两个工作状态,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排液孔18与所述第一连通孔13分隔,所述第二排液孔19与所述第二连通孔14对应;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排液孔18与所述第一连通孔13对应,所述第二排液孔19与所述第二连通孔14分隔。
[0032]
具体的,如图1、2所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气缸20和驱动板21,所述驱动气缸20的活塞端与所述驱动板21固定连接,所述混液室的侧壁上设置有密封套管22,所述第一推板16和所述第二推板17上均设置有与密封套管22配合连接柱23,所述连接柱23穿过所述密封套管22与所述驱动板21连接。
[0033]
具体的,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隔板11和所述第二隔板12上均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呈环状设置,所述第一连通孔13和所述第二连通孔14设置在所述密封结构的中间位置。
[0034]
具体的,如图1、2、3所示,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环形槽24,所述环形槽24的底端设置有支撑压簧25,所述支撑压簧25的自由端固设有与环形槽24配合的环形连接块26,所述环形连接块26远离环形槽24的一端还设置有弹性密封块27。
[0035]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混合室8内设置有用于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器6的液面传感器28。
[0036]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混液室内转动连接有搅拌筒29,所述搅拌筒29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杆30,所述搅拌杆30的截面呈“l”型设置。
[0037]
在使用过程中,仅需开启抽吸泵3,抽吸泵3通过污水进管4将污水导入混合室8内,同时,控制器6根据水流量计7检测到的污水流量信号,控制流量控制阀5开启大小(消毒剂进量与污水流量呈指定添加比例设置),当混合室8内液面高度达到指定值时(液面传感器28将液面信号传输至控制器6),控制器6控制驱动气缸20收回,转化为第二状态(初始为第一状态),第一连通孔13与第一排液孔18配合,第二连通孔14与第二排液孔19分隔,混合室8内液体流入中间室9内,当混合室8内液面高度降至指定位置时,控制器6控制驱动气缸20伸出,转化为第一状态,第一连通孔13与第一排液孔18分隔,第二连通孔14与第二排液孔19配合,混合室8内继续混合下一组水流,中间室9内水流进入排液室10内(达到分组排液的目的,避免单次排液出现消毒剂沉淀的情况,同时还提高了消毒剂与污水的混合效果),水流冲击搅拌杆30,带动搅拌杆30旋转,对排液室10内的液体进行搅拌,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随后通过排液管15将排液室10内去污后液体正常排出即可。
[003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