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用一体化净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36836发布日期:2021-02-03 19:35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商用一体化净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商用一体化净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商用净水装置是针对商业活动中产生的污水进行净化的设备以区别于民用净水装置和工业净水装置,现有的商用净水装置的相邻两个处理流程之间的距离较远,导致占地面积大,进程长,耗时长;此外,净化标准统一,无法根据需要进行转换,使用较为不便,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减小了占地面积并缩短处理进程和处理时间,使用方便灵活的商用一体化净水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商用一体化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池、粗滤罐、加药罐、第一进水管、第一泵体、第一出水管、第二进水管、第二泵体、第二出水管、精滤组件、第三进水管、第一阀门、反应罐、排气管和第三出水管,所述第一泵体设于水池内部上方,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泵体的出水端和粗滤罐的进水端上,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粗滤罐的出水端和加药罐的进水端上,所述第二进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加药罐的出水端和第二泵体的进水端上,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端连接在第二泵体的出水端上,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另一端与精滤组件相连,所述第三进水管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出水管上,所述第三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反应罐的进水端上,所述第一阀门设于第三进水管上,所述第三出水管的一端连接在反应罐的出水端上,所述排气管竖直设置,所述排气管的下端连接在反应罐的进水端上并与第三进水管相互连通,所述反应罐的中部一侧开设有加药孔;所述粗滤罐、加药罐、第二泵体、精滤组件和反应罐均设于水池的顶部上方。
[0005]
优选地,所述精滤组件包括精滤罐、筒体、第四出水管、连接管、滤板和调节组件;所述筒体的下端套设固定在精滤罐的上端外侧,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另一端竖直向下穿过筒体的顶部并插入固定在精滤罐的顶部并与精滤罐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滤板横向设于精滤罐的内部底部,所述第四出水管的一端连接在精滤罐的底部并与精滤罐内部相互连通,所述连接管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连接管均竖直穿插固定在精滤罐的顶部,所述连接管的下端穿插固定在滤板中,所述连接管的上端伸出到精滤罐的上方外部并与筒体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调节组件设于第二出水管上。
[0006]
优选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液化管、旁通管、溢流管和均压管;所述第二出水管上形成有倾斜向下分布的斜管段,所述液化管的一端连接在斜管段的上端,所述液化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筒体的顶部并与筒体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溢流管的一端连接在斜管段的下侧,所述溢流管的另一端与水池相互连通,所述旁通管的一端连接在溢流管上,所述旁通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液化管上,所述均压管的一端连接在溢流管上并设于旁通管的上游侧,所
述均压管的另一端竖直向下设置。
[0007]
优选地,所述第三进水管的一端横向且密封穿过筒体和第二出水管并连接在第二出水管上,所述第一阀门设于筒体和第二出水管之间,所述第三进水管上形成有u型段,所述u型段设于筒体和反应罐之间。
[0008]
优选地,所述精滤罐的一侧形成有排污孔和检修孔,所述排污孔的位置与滤板的位置相互配合。
[0009]
优选地,还包括第五出水管、第六出水管、第一水龙头和第二水龙头;所述第六出水管的一端连接在反应罐的一侧并高于加药孔,所述第五出水管的一端连接在反应罐的一侧并高于第六出水管的一端,所述第一水龙头和第二水龙头分别设于第五出水管和第六出水管的另一端。
[0010]
优选地,所述精滤组件还包括爬梯,所述爬梯设于筒体的一侧,所述爬梯的下端固定在水池顶部,所述爬梯的上端与筒体的顶部相互配合。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化结构以减小占地面积,并缩短处理进程和处理时间;此外,还能根据需要选择将絮凝后的水进行精滤或消毒,使用方便灵活。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筒体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15]
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0016]
如图1~2所示,一种商用一体化净水装置,包括水池1、粗滤罐2、加药罐3、第一进水管4、第一泵体5、第一出水管6、第二进水管7、第二泵体8、第二出水管20、精滤组件、第三进水管12、第一阀门21、反应罐11、排气管13和第三出水管14,第一泵体5设于水池1内部上方,第一进水管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泵体5的出水端和粗滤罐2的进水端上,第一出水管6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粗滤罐2的出水端和加药罐3的进水端上,第二进水管7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加药罐3的出水端和第二泵体8的进水端上,第二出水管20的一端连接在第二泵体8的出水端上,第二出水管20的另一端与精滤组件相连,第三进水管12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出水管20上,第三进水管12的另一端连接在反应罐11的进水端上,第一阀门21设于第三进水管12
上,第三出水管14的一端连接在反应罐11的出水端上,排气管13竖直设置,排气管13的下端连接在反应罐11的进水端上并与第三进水管12相互连通,反应罐11的中部一侧开设有加药孔111;粗滤罐2、加药罐3、第二泵体8、精滤组件和反应罐11均设于水池1的顶部上方;精滤组件包括精滤罐10、筒体9、第四出水管19、连接管27、滤板28和调节组件;筒体9的下端套设固定在精滤罐10的上端外侧,第二出水管20的另一端竖直向下穿过筒体9的顶部并插入固定在精滤罐10的顶部并与精滤罐10的内部相互连通,滤板28横向设于精滤罐10的内部底部,第四出水管19的一端连接在精滤罐10的底部并与精滤罐10内部相互连通,连接管27包括多个,多个连接管27均竖直穿插固定在精滤罐10的顶部,连接管27的下端穿插固定在滤板28中,连接管27的上端伸出到精滤罐10的上方外部并与筒体9的内部相互连通,调节组件设于第二出水管20上;精滤罐10的一侧形成有排污孔101和检修孔102,排污孔101的位置与滤板28的位置相互配合;调节组件包括液化管22、旁通管23、溢流管24和均压管25;第二出水管20上形成有倾斜向下分布的斜管段201,液化管22的一端连接在斜管段201的上端,液化管22的另一端连接在筒体9的顶部并与筒体9的内部相互连通,溢流管24的一端连接在斜管段201的下侧,溢流管24的另一端与水池1相互连通,旁通管23的一端连接在溢流管24上,旁通管23的另一端连接在液化管22上,均压管25的一端连接在溢流管24上并设于旁通管23的上游侧,均压管25的另一端竖直向下设置;第三进水管12的一端横向且密封穿过筒体9和第二出水管20并连接在第二出水管20上,第一阀门21设于筒体9和第二出水管20之间,第三进水管12上形成有u型段121,u型段121设于筒体9和反应罐11之间。
[001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一种商用一体化净水装置,还包括第五出水管15、第六出水管16、第一水龙头17和第二水龙头18;第六出水管16的一端连接在反应罐11的一侧并高于加药孔111,第五出水管15的一端连接在反应罐11的一侧并高于第六出水管16的一端,第一水龙头17和第二水龙头18分别设于第五出水管15和第六出水管16的另一端。
[001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精滤组件还包括爬梯26,爬梯26设于筒体9的一侧,爬梯26的下端固定在水池1顶部,爬梯26的上端与筒体9的顶部相互配合。
[0019]
工作原理:启动第一泵体5以使水池1中的污水经由第一进水管4进入粗滤罐2以除去大颗粒杂质,然后再经由第一出水管6进入加药罐3中,通过加药罐3的上端开口处向加药罐3内加入絮凝剂以除去水中的微小颗粒杂质,接着,水在第二泵体8的作用下经由第二进水管7和第二出水管20进入到精滤罐10中并在滤板28的作用下进一步除去水中的残留的细小颗粒杂质,最后,处理后的水经由第四出水管19向外排出;此过程中,水中挥发的气体在流经斜管段201时经由液化管22进入筒体9中,再经由多个连接管27直接汇入第四出水管19向外排出;若精滤罐10发生堵塞,位于第二出水管20中的水无法继续流动,则可以经由溢流管24回到水池1中;若液化管22由于内压也无法下流时,液化管22中的水可以经由旁通管23汇入溢流管24,均压管25的设置维持了溢流管24内的压力以保证水顺利下落;若经絮凝后的水需要消毒后直接使用时,则先通过加药孔111将消毒剂加入到反应罐11中,再打开第一阀门21以使絮凝后的水经由第三进水管12进入到反应罐11中并与消毒剂充分反应以达到杀灭水中微生物的作用,消毒后的水经由第三出水管14向外排出,反应时产生的气体经由排气管13向外排放。
[0020]
打开第一水龙头17或第二水龙头18就能将反应罐11中的水经由第五出水管15和
第六出水管16向外排放以进行检验。
[0021]
通过爬梯26可以爬到筒体9的顶部以对筒体9进行维护,可以打开第一角阀14以将游泳池水经由第一短管15向外排出使用;打开排污孔101就能将沉积在滤板28上的污物清除,通过检修孔102可以对精滤罐10内部进行检修。
[0022]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化结构以减小占地面积,并缩短处理进程和处理时间;此外,还能根据需要选择将絮凝后的水进行精滤或消毒,使用方便灵活。
[002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