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斜管沉淀池的液压往复式刮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66302发布日期:2021-03-30 19:59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斜管沉淀池的液压往复式刮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适用于斜管沉淀池的液压往复式刮泥机。



背景技术:

随着污水资源的再生利用,乳化液废水的处理技术也变得越发成熟,其中沉淀池因其处理量大、抗冲击力强等优点得到了普遍应用,其中斜管沉淀池因为沉淀效率高,从而应用最广,斜管沉淀池一般是利用倾斜的斜管形成阻挡作用,阻挡向上流动的污水,进而将污水中的沉淀物阻挡留在沉淀池中,经过沉淀的水从斜管上方溢流慢慢流出出水口。

刮泥机,是一种将淤泥从河道里清理出来的一种机器,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以及工业废水处理中直径较大的圆形沉淀池中,排除沉降在池底的污泥和撇除池面的浮渣,刮泥机主要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以及工业废水处理中直径较大的圆形沉淀池中,排除沉降在池底的污泥和撇除池面的浮渣,驱动装置带动刮泥机绕沉淀池中心旋转,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上清液从溢流堰板排出,沉淀于池底的污泥,在对数螺旋曲线形刮板的推动下,缓慢地沿池底流向中央集泥槽内,通过排泥管排出,同时池面浮渣集中到浮渣刮板和浮渣挡板之间的区域,当工作桥经过浮在池面的浮渣排出筒时,浮渣排出筒被压到液面下,浮渣通过排出筒排出池外。

现有的刮泥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对淤泥的清理不干净,且在对淤泥的清理时的阻力较大,驱动装置在外界时,使得驱动装置的清理比较麻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809748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液压往复式刮泥机,参考说明书附图5,该申请中通过将刮板11设置为三角铲形结构,使得在对淤泥进行清理时,刮板的移动阻力减小,使得对淤泥的清理更加的快捷,通过在液压杆7外侧设置有保护外壳,使得对液压杆的清洁更加的方便,使得人们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在对液压杆7的放置更加的便捷。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

一、由于该液压往复式刮泥机采用全局式刮板设计,虽能够对沉淀池底部污垢进行全局式刮除清理,但无法适应斜管沉淀池,传统斜管沉淀池的内部铺设有大量斜管,其沉淀物在池底内分布更为均匀在长时间的沉淀中“结板”现象更为严重传统刮板结构清理更为困难;

二、由于该液压往复式刮泥机采用当液压机构进行驱动作业,在实际使用中其力矩较小,小功率液压杆无法进行带动刮泥板运行,而大功率液压机构易造成连接结构弯曲形变,造成该刮泥机使用周期变短。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刮泥效果好且省力适用于斜管沉淀池的液压往复式刮泥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斜管沉淀池的液压往复式刮泥机,通过整合斜管沉淀池内部的斜管组件,将斜管集中安置于斜管部内部,将上清液通过两端的斜管部滤出,实现斜管沉淀池的基本功能,并配合新型刮板结构,利用刮板底部齿尖轻松实现对“结板”的破除,提高刮泥效果,使刮泥结构工作更加省力,保护刮泥组件;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双液压机构,利用双液压机构的相反运动带动刮泥组件的往复运动,无需增大驱动结构的功率亦可实现高效刮泥操作,且双液压结构接通过杠杆原理与刮板进行联动,刮板运动的反作用力通过双杠杆结构进行分担传递,有效的保证了传动结构的使用寿命,提高整个刮泥设备的使用寿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斜管沉淀池的液压往复式刮泥机,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底面开设有出泥口,所述沉淀池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斜管部,所述斜管部的表面开设有斜管滤口,所述沉淀池、斜管部的顶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启动器、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外侧固定套接有保护外壳,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沉淀池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表面滑动安装有刮板,所述斜管部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支点座,所述支点座的表面转动安装有杠杆,所述杠杆的两端分别与伸缩杆、刮板的端部转动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杠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导向杆的内侧设置有中心轴,所述导向杆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支杆,所述刮板的顶面与中心轴的表面滑动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斜管部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斜管,所述若干斜管的顶端呈阶梯式排布,所述斜管滤口的边缘呈斜面结构,所述斜管的顶端与斜管滤口的边缘位于同一高度。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泥口位于沉淀池顶面的中部,所述出泥口呈外扩型结构,所述出泥口的外扩端与沉淀池的底面位于同一高度,所述出泥口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排污管。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杆与刮板的接触面呈光面结构,所述导向杆、刮板的表面喷涂有防锈漆层。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杠杆与伸缩杆、支点座、刮板的连接点固定安装有旋转部,所述杠杆通过旋转部与伸缩杆、支点座、刮板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支点座位于杠杆靠近刮板的一端。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刮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橡胶刮板,所述橡胶刮板一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三角齿尖并均匀分布,所述三角齿尖呈直角三角锥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整合斜管沉淀池内部的斜管组件,将斜管集中安置于斜管部内部,将上清液通过两端的斜管部滤出,实现斜管沉淀池的基本功能,并配合新型刮板结构,利用刮板底部齿尖轻松实现对“结板”的破除,提高刮泥效果,使刮泥结构工作更加省力,保护刮泥组件;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双液压机构,利用双液压机构的相反运动带动刮泥组件的往复运动,无需增大驱动结构的功率亦可实现高效刮泥操作,且双液压结构接通过杠杆原理与刮板进行联动,刮板运动的反作用力通过双杠杆结构进行分担传递,有效的保证了传动结构的使用寿命,提高整个刮泥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杠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刮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对比文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沉淀池;2、斜管部;3、出泥口;4、斜管滤口;5、启动器;6、保护外壳;7、液压杆;8、伸缩杆;9、杠杆;10、支点座;11、刮板;12、导向杆;13、连杆;111、橡胶刮板;112、三角齿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4所示的一种适用于斜管沉淀池的液压往复式刮泥机,包括沉淀池1,沉淀池1的底面开设有出泥口3,沉淀池1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斜管部2,斜管部2的表面开设有斜管滤口4,沉淀池1、斜管部2的顶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启动器5、液压杆7,液压杆7的外侧固定套接有保护外壳6,液压杆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8,沉淀池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导向杆12,导向杆12的表面滑动安装有刮板11,斜管部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支点座10,支点座10的表面转动安装有杠杆9,杠杆9的两端分别与伸缩杆8、刮板11的端部转动连接。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整合斜管沉淀池内部的斜管组件,将斜管集中安置于斜管部2内部,将上清液通过两端的斜管部2滤出,实现斜管沉淀池的基本功能,并配合新型刮板结构,利用刮板11底部齿尖轻松实现对“结板”的破除,提高刮泥效果,使刮泥结构工作更加省力,保护刮泥组件;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双液压机构,利用双液压机构的相反运动带动刮泥组件的往复运动,无需增大驱动结构的功率亦可实现高效刮泥操作,且双液压结构接通过杠杆原理与刮板11进行联动,刮板11运动的反作用力通过双杠杆结构进行分担传递,有效的保证了传动结构的使用寿命,提高整个刮泥设备的使用寿命。

其中,杠杆9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连杆13,导向杆12的内侧设置有中心轴,导向杆12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支杆,刮板11的顶面与中心轴的表面滑动连接,使得在对淤泥进行清理时,刮板的移动阻力减小,使得对淤泥的清理更加的快捷。

其中,斜管部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斜管,若干斜管的顶端呈阶梯式排布,斜管滤口4的边缘呈斜面结构,斜管的顶端与斜管滤口4的边缘位于同一高度,实现斜管沉淀池的基本功能,防止刮泥机对斜管造成损坏。

其中,出泥口3位于沉淀池1顶面的中部,出泥口3呈外扩型结构,出泥口3的外扩端与沉淀池1的底面位于同一高度,出泥口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排污管,实现泥污的快速排出。

其中,导向杆12与刮板11的接触面呈光面结构,导向杆12、刮板11的表面喷涂有防锈漆层,减小导向杆12与刮板11的摩擦并防止锈蚀,提高使用寿命。

其中,杠杆9与伸缩杆8、支点座10、刮板11的连接点固定安装有旋转部,杠杆9通过旋转部与伸缩杆8、支点座10、刮板11的端部转动连接,支点座10位于杠杆9靠近刮板11的一端,利用杠杆原理使刮泥更加省力。

其中,刮板1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橡胶刮板111,橡胶刮板111一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三角齿尖112并均匀分布,三角齿尖112呈直角三角锥形结构,利用刮板11底部齿尖轻松实现对“结板”的破除,提高刮泥效果。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首先将斜管沉淀池的大量斜管集中于沉淀池1两侧后砖砌出斜管部2进行分割,防止刮泥机对斜管造成损坏,在沉淀池1内架设导向杆12并铺设刮板11,安装好由液压杆7构成的驱动组件,通过杠杆9、支点座10与刮板11连接构成联动即可,通过两端液压杆7的相反运动利用杠杆原理推动刮板11往复运动,刮板11底部齿尖轻松实现对“结板”的破除,提高刮泥效果,使刮泥结构工作更加省力,双液压结构接通过杠杆原理与刮板11进行联动,刮板11运动的反作用力通过双杠杆结构进行分担传递,有效的保证了传动结构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