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用润版液净化用环保处理废液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78307发布日期:2021-02-05 18:35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机用润版液净化用环保处理废液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印刷机用润版液净化用环保处理废液收集装置,属于环保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润版液是彩印机印刷过种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化学助剂,它在印版空白部分形成均匀的水膜,以抵制图文上的油墨向空白部分的浸润,防止脏版,润版液在使用时会受到污染,因此印刷后的润版液中会含有大量的异丙醇、油墨浮游、纸粉、纸屑等杂质,润版液随意排放会污染环境。
[0003]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0495391u公开了一种印刷机用润版液净化用环保处理废液收集装置,其通过滤网过滤废液,通过壳体收集过滤后的废液,实现了废液的净化和收集,但是过滤网设置太少,过滤程度不够彻底,且过滤网不可拆卸,不便清理过滤网上的残渣。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印刷机用润版液净化用环保处理废液收集装置,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到的过滤程度不够彻底,过滤网上的残渣不便清理的问题,以达到废液净化彻底且残渣便于清理的目的。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印刷机用润版液净化用环保处理废液收集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箱以及第二过滤箱,第一过滤箱活动安装在第二过滤箱的上端,所述第一过滤箱包括第一箱体、栅格架、夹板、第一滤网以及引流框,所述栅格架活动安装在第一箱体上端,所述第一箱体右端安装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右端安装夹板,所述夹板的右端与第一滤网对应的位置固定安装引流框,所述引流框位于第一滤网右侧,所述第二过滤箱包括第二箱体、第一挡板、第二滤网、第二挡板以及第三滤网,所述第一挡板卡装在第二箱体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第二滤网卡装在第一挡板内部,所述第二挡板卡装在第二箱体的内部,所述第二挡板位于第一挡板的左侧,所述第三滤网卡装在第二挡板的内部。
[0006]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箱通过扁嘴搭扣安装在第二过滤箱的上端。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箱的四边挡板上端分别开设有两个卡槽,所述栅格架通过卡槽卡装在第一箱体的上端。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夹板与第一箱体的右挡板规格相同,所述夹板右端四角位置均设有紧固螺栓,所述夹板通过四个紧固螺栓与第一箱体的右挡板固定连接,所述夹板与第一箱体的右挡板均开设有规格相同的出水口,所述第一滤网位于两个出水口之间且覆盖面大于出水口,所述引流框在环绕出水口的四周。
[0009]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框的右端设在第一挡板的右侧,所述第一挡板包括a板和b板,所述第二挡板包括c板和d板,所述a板、b板、c板以及d板的规格均相同,所述a板、b板、c板以及d板均开设有规格相同的流动口,所述第二滤网位于a板与b板的流动口之间且覆盖面大
于流动口,所述第三滤网位于c板与d板的流动口之间且覆盖面大于流动口,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前后壁均设有两个滑动槽,且第二箱体内部前壁的滑动槽与内部后壁的滑动槽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挡板通过右侧的两个滑动槽与第二箱体卡装连接,所述第二挡板通过左侧的两个滑动槽滑动与第二箱体卡装连接。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滤网的滤孔直径小于第二滤网的滤孔直径,所述第二滤网的滤孔直径小于第一滤网的滤孔直径。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过滤箱还包括电动缸以及活动板,所述电动缸固定安装在第二箱体的右端,所述电动缸的活塞杆与活动板右端固定安装,所述活动板设在第二箱体内部,所述活动板位于第一挡板的右侧。
[0012]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箱体的左挡板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二过滤箱的左侧设有回流装置,所述回流装置包括水泵、水管一、软管、水管二以及阀门开关,所述水泵的吸水端固定有水管二,所述水管二的右端与第二箱体固定安装且延伸至连接孔内,所述水泵的出水端固定有水管一,所述水管一的上端连接有软管,所述水管一上端延伸至软管内,所述水管一的环形外端设有阀门开关。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4]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印刷机用润版液净化用环保处理废液收集装置,增加了不同规格的滤网数量,在使用时,废液会分别经过三道滤网,进行不同程度的过滤,其净化效果更为明显,程度更为彻底,且滤网均可拆卸,便于清理滤网上的残渣,可反复使用。
[0015]
2、增加了回流装置,当第二箱体收集到一定数量的净化后的润版液之后,可通过回流装置将收集到的润版液再次使用,有效的减少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16]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印刷机用润版液净化用环保处理废液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印刷机用润版液净化用环保处理废液收集装置中第一过滤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印刷机用润版液净化用环保处理废液收集装置中第二过滤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印刷机用润版液净化用环保处理废液收集装置中回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1-第一过滤箱、2-第二过滤箱、3-回流装置、10-第一箱体、11-栅格架、12-夹板、13-第一滤网、14-引流框、20-第二箱体、21-电动缸、22-活动板、23-第一挡板、24-第二滤网、25-第二挡板、26-第三滤网、27-连接孔、30-水泵、31-水管一、32-软管、33-水管二、34-阀门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
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23]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印刷机用润版液净化用环保处理废液收集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箱1以及第二过滤箱2,第一过滤箱1活动安装在第二过滤箱2的上端,第一过滤箱1包括第一箱体10、栅格架11、夹板12、第一滤网13以及引流框14,栅格架11活动安装在第一箱体10上端,第一箱体10右端安装第一滤网13,第一滤网13右端安装夹板12,夹板12的右端与第一滤网13对应的位置固定安装引流框14,引流框14位于第一滤网13右侧,在使用印刷机进行印刷时,润版液透过栅格架11流入第一箱体10内,然后会经过第一滤网13进行初次过滤,此时颗粒较大的残渣等物体会被第一滤网13隔离在第一箱体10内。
[0024]
第二过滤箱包括第二箱体20、第一挡板23、第二滤网24、第二挡板25以及第三滤网26,第一挡板23卡装在第二箱体20内部中间位置,第二滤网24卡装在第一挡板23内部,第二挡板25卡装在第二箱体20的内部,第二挡板25位于第一挡板23的左侧,第三滤网26卡装在第二挡板25的内部,经过第一过滤箱1过滤之后的废液在引流框14的作用下流进第二过滤箱2内,此时废液会依次通过第二滤网24和第三滤网26,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过滤,使废液的过滤净化更为彻底。
[0025]
第一过滤箱1通过扁嘴搭扣安装在第二过滤箱2的上端,扁嘴搭扣可使第一过滤箱1和第二过滤箱2的连接更为紧固,且扁嘴搭扣也方便开启,便于第一过滤箱1和第二过滤箱2的分离。
[0026]
第一过滤箱1的四边挡板上端分别开设有两个卡槽,栅格架11通过卡槽卡装在第一箱体10的上端,栅格架11为可拆卸装置,便于栅格架11和第一箱体10内部残渣的清理。
[0027]
夹板12与第一箱体10的右挡板规格相同,夹板12右端四角位置均设有紧固螺栓,夹板12通过四个紧固螺栓与第一箱体10的右挡板固定连接,夹板12与第一箱体10的右挡板均开设有规格相同的出水口,第一滤网13位于两个出水口之间且覆盖面大于出水口,引流框14在环绕出水口的四周,因夹板12与第一箱体10是通过紧固螺栓连接的,便于拆卸,从而使得第一滤网13的清理也更为方便,且引流框14将经过第一滤网13的废液引流至第二过滤箱2内进行下一步的净化处理。
[0028]
引流框14的右端设在第一挡板23的右侧,第一挡板23包括a板和b板,第二挡板25包括c板和d板,a板、b板、c板以及d板的规格均相同,a板、b板、c板以及d板均开设有规格相同的流动口,第二滤网24位于a板与b板的流动口之间且覆盖面大于流动口,第三滤网26位于c板与d板的流动口之间且覆盖面大于流动口,第三滤网26的滤孔直径小于第二滤网24的滤孔直径,第二滤网24的滤孔直径小于第一滤网13的滤孔直径,废液依次通过第二滤网24和第三滤网26,可进行多层次的过滤净化,处理效果更明显,处理程度更彻底。
[0029]
第二箱体20的内部前后壁均设有两个滑动槽,且第二箱体20内部前壁的滑动槽与内部后壁的滑动槽对称设置,第一挡板23通过右侧的两个滑动槽与第二箱体20卡装连接,第二挡板25通过左侧的两个滑动槽滑动与第二箱体20卡装连接,通过滑动槽与第二箱体20进行卡装连接的第一挡板23和第二挡板25便于取出,从而使得第二滤网24和第三滤网26便于拆卸,进而便于清理过第二滤网24和第三滤网26上的残渣。
[0030]
第二过滤箱2还包括电动缸21以及活动板22,电动缸21固定安装在第二箱体20的右端,电动缸21的活塞杆与活动板22右端固定安装,活动板22设在第二箱体20内部,活动板
22位于第一挡板23的右侧,在废液流进第二过滤箱2之后,接通电动缸21的电源,并利用开关启动电动缸21,电动缸21的活塞杆带动活动板22左右移动,加快过滤速度。
[0031]
第二箱体20的左挡板开设有连接孔27,第二过滤箱2的左侧设有回流装置3,回流装置3包括水泵30、水管一31、软管32、水管二33以及阀门开关34,水泵30的吸水端固定有水管二33,水管二33的右端与第二箱体20固定安装且延伸至连接孔27内,水泵30的出水端固定有水管一31,水管一31的上端连接有软管32,水管一31上端延伸至软管32内,水管一31的环形外端设有阀门开关34,阀门开关34右端穿过水管一31延伸至水管一31内部,接通水泵30的电源,并利用开关打开水泵30,抽出通过第三滤网26的润版液,通过水泵30出水端连接的水管一31和软管32,可输送润版液进行再次使用,水管一31环形外端的阀门开关34可调节润版液的输送量。
[0032]
具体实施方式:操作人员将印刷版放置于栅格架11上,然后在印刷版上喷涂润版液,润版液通过栅格架11流入第一箱体10内,此时的润版液已经含有大量杂质,接着润版液通过第一滤网13且在引流框14的导引下流入第二过滤箱2内,而大颗粒残渣则被第一滤网13隔离在第一箱体10内,完成了初次过滤,接着进入第二过滤箱2的废液会依次通过第二滤网24和第三滤网26,由于第三滤网26的滤孔直径小于第二滤网24的滤孔直径,第二滤网24的滤孔直径小于第一滤网13的滤孔直径,润版液废液的过滤程度更为彻底,净化程度更为明显,在废液流进第二过滤箱2之后,接通电动缸21的电源,并利用开关启动电动缸21,电动缸21的活塞杆带动活动板22左右移动,加快过滤速度,由于第一滤网13、第二滤网24以及第三滤网26均可拆卸,便于清理滤网上的残渣,保证过滤程度以及净化效率,当通过第三过滤网26的润版液达到一定量之后,操作人员接通水泵30的电源,并利用开关打开水泵30,抽出通过第三滤网26的润版液,通过水泵30出水端连接的水管一31和软管32,可输送润版液进行再次使用,水管一31环形外端的阀门开关34可调节润版液的输送量,增加了润版液的重复使用率,节省了成本。
[003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34]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