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态冷源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14703发布日期:2021-05-11 15:11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态冷源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用于对挤出机中的熔喷模头进行清洗的气态冷源发生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生产用于防护口罩的溶喷布生产线中的熔喷模头通常需要在使用5~10小时后清理一次堵塞物。目前的清理方法为:将熔喷模头在真空热烘箱中加温400℃,使得塑料和杂物碳化,然后降温,冷却至常温,接着用超声波方法清洗。在上述清理过程中,对熔喷模头的塑料碳化通常需要10小时左右,因为加温速度过快会导致熔喷模头因变形或开裂而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个缩短清理时间以提高清理效率、以及降低加热温度以防止熔喷模头变形或开裂的熔喷模头的清理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熔喷模头的清理方法,其步骤为:将熔喷模头的塑料熔化温度控制在270℃以下,然后采用通过液氮气化吸热的方式对压缩气体进行降温所产生的气态冷源将熔喷模头的喷丝微孔内中的塑料和杂质瞬间尺寸收缩并吹除。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熔喷模头的清理方法中,所述的气态冷源低于零下10℃,其气压大于0.8mpa;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气态冷源的气压小于1.2mpa。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进一步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个对压缩气体进行冷却的气态冷源发生器。

为解决上述进一步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态冷源发生器,其结构包括:中空的器身和设置在器身两端的端盖,器身中设置有沿着器身的长度方向布置的冷却管,该冷却管包括有多个上下布置的直行段、连通相邻直行段两端弧形连接段、以及连通首个直行段的进液段和连接最后一个直行段的出液段,直行段上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换热翅片,相邻直行段上的换热翅片相互错开、并相互遮挡,形成迂回前行的换热风道,所述冷却管的进液段穿设在相应一端端盖的上部,该端端盖的下部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冷却管的出液段穿设在另一端端盖的下部,该端端盖的上部开设有出气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气态冷源发生器中,所述的换热翅片等间距布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气态冷源发生器中,相邻直行段上的任意两个相邻换热翅片之间的间距均相等。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气态冷源发生器中,相邻直行段上的换热翅片的重叠部分的最短直线距离小于等于换热翅片深度的1/2,大于等于换热翅片深度的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态冷源发生器可以使得压缩气体在器身中得到充分地冷却,使其降至将熔喷模头的喷丝微孔内的杂质吹除所需要的温度,通常在零下10℃左右。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清理方法中,只需要将熔喷模头(也称喷丝模头)加热至270℃左右,从而确保了熔喷模头不会变形或开裂;而且,还节约了电能,缩短了清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气态冷源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的附图标记为:1、器身,11、端盖,12、端盖,2、冷却管,21、直行段,211、换热翅片,22、弧形连接段,23、进液段,24、出液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气态冷源发生器、以及采用该气态冷源发生器生产的低温压缩气体对熔喷模头进行清理的方法的具体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气态冷源发生器,其结构包括:中空的器身1、设置在器身1两端的端盖11和12,所述的器身1中设置有沿着器身1的长度方向布置的冷却管2,该冷却管2包括有多个上下布置的直行段21、连通相邻直行段21两端弧形连接段22、以及连通首个直行段21的进液段23和连接最后一个直行段21的出液段24,进液段23上设置有进液端口b,出液段24上设置有出液端口b';直行段21上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等间距布置的换热翅片211,所述相邻直行段21上的换热翅片211相互错开、并相互遮挡(重叠),形成迂回前行的换热风道,相邻直行段21上的任意两个相邻换热翅片211之间的间距均相等,相邻直行段21上的换热翅片211的重叠部分的最短直线距离小于等于换热翅片深度的1/2,大于等于换热翅片深度的1/3;所述冷却管2的进液段23穿设在相应一端端盖11的上部,该端端盖11的下部开设有进气口a,所述冷却管2的出液段24穿设在另一端端盖12的下部,该端端盖12的上部开设有出气口a'。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态冷源发生器的工作过程为:液氮从进液端口b进入冷却管2中,然后从出液端口b'离开冷却管2,在此过程中,从进气口a进入器身1中的压缩气体在器身1中被冷却至零下10℃左右,从出气口a'输出,形成气态冷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熔喷模头的清理方法,其步骤为:将熔喷模头的塑料熔化温度控制在270℃以下(包括本数),然后,利用熔喷模头的喷丝微孔与其中的熔化塑料和杂质遇冷的收缩率不同,采用通过液氮气化吸热的方式对压缩气体进行降温所产生气态冷源将熔喷模头的喷丝微孔内的塑料和杂质瞬间尺寸收缩并吹除。所述的气态冷源的温度通常控制在零下10℃以下(包括本数),其气压通常控制在0.8至1.2mpa之间。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气态冷源发生器,包括:中空的器身、设置在器身两端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器身中设置有沿着器身的长度方向布置的冷却管,该冷却管包括有多个上下布置的直行段、连通相邻直行段两端弧形连接段、以及连通首个直行段的进液段和连接最后一个直行段的出液段,直行段上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换热翅片,相邻直行段上的换热翅片相互错开、并相互遮挡,形成迂回前行的换热风道,所述冷却管的进液段穿设在相应一端端盖的上部,该端端盖的下部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冷却管的出液段穿设在另一端端盖的下部,该端端盖的上部开设有出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态冷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翅片等间距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态冷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直行段上的任意两个相邻换热翅片之间的间距均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气态冷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直行段上的换热翅片的重叠部分的最短直线距离小于等于换热翅片深度的1/2,大于等于换热翅片深度的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提供一个对压缩气体进行冷却的气态冷源发生器,其结构包括:中空的器身、以及设置在器身两端的端盖,器身中设置有沿着器身的长度方向布置的冷却管,该冷却管包括有多个上下布置的直行段、连通相邻直行段两端弧形连接段、以及连通首个直行段的进液段和连接最后一个直行段的出液段,直行段上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换热翅片,相邻直行段上的换热翅片相互错开、并相互遮挡,形成迂回前行的换热风道,所述冷却管的进液段穿设在相应一端端盖的上部,该端端盖的下部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冷却管的出液段穿设在另一端端盖的下部,该端端盖的上部开设有出气口。该气态冷源发生器可广泛地应用于对各种压缩气体进行冷却的场合。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奥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4
技术公布日:2021.05.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