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脱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59008发布日期:2021-04-21 01:00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脱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脱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脱氨装置。


背景技术:

2.高浓度氨氮废水来源甚广且排放量大。如化肥、焦化、石化、制药、食品、垃圾填埋等均产生大量高浓度氨氮废水,排入水体不仅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黑臭,而且将增加给水处理的难度和成本,甚至对人群及生物产生毒害作用。现有的处理方法是采用吹脱法,将污水中的氨吹出,这样的方法不仅对空气污染大,也造成氨氮的大量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脱氨装置,通过循环脱氨,不仅可以实现高效脱氨的目的,脱氨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而且污水中的氨最终以氨水的形式储存回收利用,不会污染空气,更加环保,也避免资源浪费。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脱氨装置,包括污水输送单元,脱氨处理单元,其中,所述污水输送单元包括进料管线、离心泵、回流管线和出料管线;所述脱氨处理单元包括脱氨塔,其中,所述脱氨塔包含脱氨塔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脱氨塔上端部内分布多个塔盘,且外部设置有第一进口,脱氨塔下端部设置有第二进口和出口;所述脱氨装置还包括氨气收集单元,其中,所述氨气收集单元包括氨气冷凝器、真空缓冲罐和真空泵,氨气冷凝器一端通过真空管线与真空缓冲罐连接,另一端通过真空管线与脱氨塔上端部连接;真空缓冲罐通过真空管线与真空泵连接。
5.在一种实施案例中,所述进料管线连接离心泵并且设置有第一阀门;
6.所述离心泵通过进料管线连接脱氨塔上端部的第一进口和脱氨塔下端部的第二进口,并在连接离心泵之后的进料管线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用于控制污水单向流动;
7.其中,所述第一进口前端设置有第五阀门,所述第二进口前设置有第四阀门;
8.所述脱氨塔下端部出口连接回流管线的一端,所述回流管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进料管线,所述回流管线上设置有第二阀门,用于控制回流液体回流后再经离心泵多次循环脱氨;
9.所述出料管线连接所述进料管线,并且其上设置有第三阀门,用于控制脱氨后的废液排放。
10.在一种实施案例中,所述单向阀设置在第四阀门之前,可有效避免含氨废水回流。
11.在一种实施案例中,所述脱氨塔上端部均匀分布3~7个测温装置;所述脱氨塔下端部均匀分布1~3个测温装置。
12.在一种实施案例中,塔盘数量范围是20~80个。
13.在一种实施案例中,所述脱氨塔下端部一侧设置有液位计,通过液位计观察含氨废水进液量。
14.在一种实施案例中,所述测温装置的测温范围在60~110℃。
15.在一种实施案例中,所述氨气冷凝器下端设置有循环水进口,上端设置有循环水出口,冷凝水循环实现氨气冷凝回收。
16.在一种实施案例中,所述真空缓冲罐的顶部通过真空管线连接真空泵,所述真空缓冲罐的底部设置有出口。
17.在一种实施案例中,所述脱氨塔所用材料为耐酸碱的合金材料。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1、含氨废水中的氨不会以氨气的形式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污染空气,更加环保。
20.2、含氨废水中的氨最终以氨水的形式储存可回收再次利用,资源利用合理化,避免资源浪费。
21.3、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脱氨装置处理含氨废水,脱氨效率可达到80%以上。
附图说明
22.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效脱氨装置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24.图2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效脱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
26.101-进料管线,102-离心泵,103-单向阀,104-第一阀门,105-第二阀门,106-回流管线,107-出料管线,108-第三阀门,109-第四阀门,110-第五阀门,111-测温装置,112-液位计,113-脱氨塔上端部,114-脱氨塔下端部,115-塔盘;201-脱氨塔下端部出口,202-第二进口,203-第一进口;301-循环水进口,302-循环水出口,303-氨气冷凝器,304-真空缓冲罐,305-氨水出口,306-真空泵;5-真空管线,6-真空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9.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高效脱氨装置,包括污水输送单元,脱氨处理单元和氨气收集单元。
30.参见图2,污水输送单元包括进料管线101、离心泵102、回流管线106和出料管线107;脱氨处理单元包括脱氨塔,脱氨塔所用材料为耐酸碱的合金材料。其中,脱氨塔包含脱氨塔上端部113和脱氨塔下端部114,且上下连通;本实施例脱氨塔上端部内分布20~80个塔盘115,且外部设置有第一进口203,脱氨塔下端部设置有第二进口202和出口201;由于每个塔盘的脱氨效率已知,可根据含氨废水浓度,脱氨效率而设置塔盘数量。
31.在本实施例中,氨气收集单元包括氨气冷凝器303和真空缓冲罐304,氨气冷凝器
303一端通过真空管线5与真空缓冲罐304连接,另一端通过真空管线5与脱氨塔上端部113连接,且该段真空管线上设置有测温装置111,用于测量氨气温度。
32.在本实施例中,进料管线101连接离心泵102并且设置有第一阀门104,离心泵通过进料管线连接脱氨塔上端部的第一进口203和脱氨塔下端部的第二进口202;并在连接离心泵之后的进料管线上设置有单向阀103,单向阀用于控制污水单向流动。
33.其中,第一进口203前端设置有第五阀门110,第二进口202前设置有第四阀门109;
34.脱氨塔下端部出口201连接回流管线106的一端,回流管线的另一端连接进料管线101,回流管线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05,用于控制回流液体回流后再经离心泵多次循环脱氨;
35.出料管线107连接进料管线101,并且设置有第三阀门108,用于控制脱氨后的废液排放。
36.在本实施例中,脱氨塔上端部侧壁均匀分布设置4个测温装置111,用于观测脱氨塔上端部的内部温度,设置4个温度计是为了能够准确观测到塔体不同高度处的温度,当然,这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少于4个或多于4个的测温装置,为了实现这一功能的其他合理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脱氨塔上端部的顶端还设置有一个真空压力表6,用于观测脱氨塔体内真空度。脱氨塔下端部均匀分布2个测温装置111,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测温装置111是温度计。脱氨塔下端部一侧设置有液位计112,用于观察含氨废水进液量。温度计的测温范围在60~110℃。
37.在本实施例中,氨气冷凝器303下端设置有循环水进口301,上端设置有循环水出口302,对应的进出口处都设有阀门,用于控制循环水进出,冷凝水循环实现氨气冷凝回收。真空缓冲罐304的顶部通过真空管线5连接真空泵102,顶部还设置有一个真空压力表,用来观测缓冲罐内真空度。真空缓冲罐的底部设置有出口305,用于排放收集的氨水。
38.本实施例提供的高效脱氨装置在进行脱氨处理时的使用方法如下:
39.(1)打开阀门104、单向阀103和阀门109,关闭阀门105、阀门108和阀门110;
40.(2)开启氨气冷凝器的冷却水的进出口,开启真空泵306;
41.(3)将界区外加热到80~110℃左右的含氨废水,通过离心泵102泵入到脱氨塔下端部,经由脱氨塔下端部向脱氨塔上端部流动;
42.(4)当脱氨塔的液位计的读数达到阈值时,关闭阀门104和阀门109,开启阀门105和阀门110,使含氨废水在脱氨塔内循环脱氨;
43.(5)监控脱氨塔上的温度计和真空压力表数值,当温度计和真空压力表的读数分别达到设定阈值时,开启阀门108,关闭阀门110;阈值的设定可根据含氨废水的浓度进行设定,脱氨效率为80%,比如,含氨废水浓度较高时,可将温度计的阈值设置较高,一般温度计的阈值范围是85~100℃;
44.(6)当脱氨塔的液位计的读数达到塔器的下限时,停止离心泵工作,关闭阀门108和阀门105;
45.(7)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将含氨废水处理达标;
46.(8)将处理后的达标废水,通过离心泵抽出回用或做其他用途;
47.(9)最后将真空缓冲罐里的氨水排出存放,用于回用或其它应用领域,比如制造化肥等。
48.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
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49.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5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2.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53.以上仅以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介绍,但是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应能在具体实施方式上及应用范围上进行改变,故而,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该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