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升降漂浮植物水体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75863发布日期:2021-03-23 11:10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升降漂浮植物水体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净化景观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升降漂浮植物水体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均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城市内的景观水体如大小湖泊、人工湖、护城河已成为各个城市风景建设的重点内容,这些水体一般具有水域面积不大、易污染、水环境容量小、水体自净能力低等特点。如果能在水体上铺设绿化浮床,一方面可以营造浮岛景观,同时也可以治理水体污染。

现有的人工绿岛浮床大多采用拉索式的浮床作为漂浮绿植载体,主要有两个问题,首先是可漂浮浮床通过柔性拉索与水底锚固连接,拉索刚度不够,容易发生侧翻;而且浮床高度仅仅通过拉索柔性控制,不能自动调节高度,对于潮汐水位很难保证绿植一直漂浮在水面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智能升降漂浮植物水体净化装置,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浮床本体的稳定性,避免发生侧翻,同时还能更具潮汐水位,自动调整浮床本体高度,实现了依据水位高低对浮床高度的主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升降漂浮植物水体净化装置,包括有漂浮于水体表面的浮床本体、中央控制系统、液位传感器、伸缩杆组件和锚固支架,所述锚固支架固定于水体内且延伸至河床内部,所述伸缩杆组件固定于所述锚固支架上,所述浮床本体固定与所述伸缩杆组件上且能够相对与所述锚固支架上下移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水体内,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伸缩杆组件和液位传感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组件包括有固定杆、移动杆和驱动件,所述固定杆固定于所述锚固支架上,所述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杆活动连接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杆上下移动,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杆为螺纹移动杆,所述固定杆内部设置有与所述螺纹移动杆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浮床本体包括有浮床,所述浮床上种植有用于净化水质的漂浮绿植,所述浮床固定于所述移动杆的上端且随着移动杆的运动而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浮床本体上升高度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杆的端部,另一端设置固定与所述驱动件和伸缩杆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的高度小于所述移动杆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锚固支架为不锈钢锚固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锚固支架下端设置有用于提高锚固支架稳定效果的穿刺件,所述穿刺件与所述锚固支架之间为一体成型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组件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伸缩杆组件对称设置于所述浮床本体的四个顶角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为不锈钢固定杆,所述移动杆为不锈钢移动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设置有漂浮于水体表面的浮床本体、中央控制系统、液位传感器、伸缩杆组件和锚固支架,使得浮床本体在安装和使用的过程当中,首先将锚固支架固定在河床底部,然后将带有浮床本体的伸缩杆组件固定在锚固支架上,保证支撑浮床的杆件具有足够的刚度,相对于现有的拉索式漂浮植物平台,本设计大大提高了浮床抵抗大风等恶劣天气的能力,避免发生侧翻,同时通过设置在河内的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能够实时将水位高低的情况传递到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内,然后中央控制系统根据液位传感器传递的信息,控制伸缩杆组件的伸缩,从而实现了固定在伸缩杆组件上浮床本体的位置调节,进而可以根据潮汐水位涨退同步控制浮床高度,实现了依据水位高低对浮床本体高度的主动控制。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升降漂浮植物水体净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升降漂浮植物水体净化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包括有:浮床本体1、浮床11、漂浮绿植12、中央控制系统2、液位传感器3、伸缩杆组件4、固定杆41、移动杆42、驱动件43、外螺纹44、内螺纹45、限位板46、锚固支架5、穿刺件6。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端部”、“前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在详述。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升降漂浮植物水体净化装置,包括有漂浮于水体表面的浮床本体1、中央控制系统2、液位传感器3、伸缩杆组件4和锚固支架5,所述锚固支架5固定于水体内且延伸至河床7内部,所述伸缩杆组件4固定于所述锚固支架5上,所述浮床本体1固定与所述伸缩杆组件4上且能够相对与所述锚固支架5上下移动,所述液位传感器3设置于水体内,所述中央控制系统2分别与所述伸缩杆组件4和液位传感器3电性连接。

由于设置有漂浮于水体表面的浮床本体1、中央控制系统2、液位传感器3、伸缩杆组件4和锚固支架5,所述锚固支架5,使得浮床本体1在安装和使用的过程当中,首先将锚固支架5固定在河床底部,然后将带有浮床本体1的伸缩杆组件4固定在锚固支架上,保证支撑浮床的杆件具有足够的刚度,相对于现有的拉索式漂浮植物平台,本设计大大提高了浮床抵抗大风等恶劣天气的能力,避免发生侧翻,同时通过设置在河内的液位传感器3,液位传感器3能够实时将水位高低的情况传递到通过中央控制系统2内,然后中央控制系统2根据液位传感器3传递的信息,控制伸缩杆组件4的伸缩,从而实现了固定在伸缩杆组件4上浮床本体的位置调节,进而可以根据潮汐水位涨退同步控制浮床高度,实现了依据水位高低对浮床本体高度的主动控制。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杆组件4包括有固定杆41、移动杆42和驱动件43,所述固定杆41固定于所述锚固支架5上,所述移动杆42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4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杆41活动连接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杆41上下移动,所述驱动件43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2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杆42为螺纹移动杆42,所述固定杆41内部设置有与所述螺纹移动杆42的外螺纹44相配合的内螺纹45。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浮床本体1包括有浮床11,所述浮床11上种植有用于净化水质的漂浮绿植12,所述浮床11固定于所述移动杆42的上端且随着移动杆42的运动而运动。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41上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浮床本体1上升高度的限位板46,所述限位板4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杆41的端部,另一端设置固定与所述驱动件43和伸缩杆之间,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46的高度小于所述移动杆42的高度。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锚固支架5为不锈钢锚固支架5,由于锚固支架5为不锈钢锚固支架5,不仅保证锚固支架5的使用寿命,也能保证锚固支架5的强度。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锚固支架5下端设置有用于提高锚固支架5稳定效果的穿刺件6,所述穿刺件6与所述锚固支架5之间为一体成型设置,由于在锚固支架5的下端设置有穿刺件6,不仅使得锚固支架5在穿插到河床的过程当中更加方便,同时也能使得锚固支架5与河床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杆组件4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伸缩杆组件4对称设置于所述浮床本体1的四个顶角处,由于伸缩组件4设置有四个,且均匀设置与浮床本体1的四个顶角处,不仅使得浮床本体1在上升的过程当中更加的方便快捷,同时还能保证浮床本体1的稳定性。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41为不锈钢固定杆41,所述移动杆42为不锈钢移动杆42,由于固定杆41为不锈钢固定杆41,移动杆42为不锈钢移动杆42,能够有效的保证伸缩杆组件4的稳定性能,进而使得固定在伸缩杆组件4上的浮床本体1在使用的过程当中更加的稳固。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