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除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54732发布日期:2021-05-14 13:46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除磷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除磷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化除磷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含磷废水排放越来越多,严重污染了水质,给湖泊、河流带来越来越大的危害,因磷的排放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也日趋严重。而目前随着环保监管加强,对于磷的排放限制较为严格,采用化学沉淀法除磷是目前常见的一种污水除磷方法,而现有的除磷装置需要修建反应池和沉淀池,应用不灵活;另外,对现在的一些磷含量较高,悬浮物含量较低的废水来说,经过混凝产生的絮体密度较轻,沉淀时间较长,这就导致了沉淀池占地面积较大,另外,一些一体化除磷设备采用污泥回流的形式提高沉淀效果且降低药剂使用量,而对于这种水质来说,效果并不佳,甚至因为污泥密度过低导致出水效果变差,使用范围受限,因此,对于这种水质的废水,需要提高沉降效率,改善出水效果,尽量减少占地面积,基于上述,需要一种高效的针对上述水质的除磷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沉降效率,改善出水效果,结构紧凑,处理效果高的一体化除磷装置。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一体化除磷装置,包括圆柱形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有一组相互配合的内筒构件,分别为吊装在壳体顶部的外层筒体和通过支撑架安装在壳体底部的内层筒体,所述内层筒体插装在外层筒体内,内层筒体和外层竖之间形成过流空间,在内层筒体的上方壳体上吊装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搅拌轴插入内层筒体内,所述搅拌轴上沿轴向方向设有搅拌齿;所述壳体与内层筒体的外侧形成环状泥水分离区,在泥水分离区的顶部所述壳体上设有出水口,所述内层筒体下端的下方设有污泥聚集区;所述内层筒体侧壁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连接进水管线,所述进水管线上连接pac、pam加药装置和加砂装置。
5.优选的,所述外层筒体和内层竖向筒体的圆柱形结构,外层筒体的下端部设有下锥体。
6.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下底部为锥体结构。
7.优选的,在壳体上部外圆周面上设有观察孔。
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技术效果:
9.对于低悬浮物含量的废水来说,本装置采用化学除磷法能够高效的达到除磷的目的,虽需要采用加砂装置,但实际来说,除了石英砂本身价格低廉外,实际使用时消耗量并不大。另外,石英砂的加入,除了增加了微小絮体的碰撞几率外,形成的大絮体密度的增加速了絮体的沉降,减小了沉降的空间,同样条件下,设备的体积更小,处理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1.图中:1

壳体;2

外层筒体;3

泥水分离区;4

支撑架;5

内层筒体;6

上升通道;7

出水口;8

污泥聚集区;9

进水管;10

排泥管;11

搅拌装置;12

电机;13

加砂装置;14

pac加药装置,15

pam加药装置,16

观察孔。
具体实施方式
1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3.请参阅图1,一种一体化除磷装置,包括圆柱形壳体1;在所述壳体内设有一组相互配合的内筒构件,分别为吊装在壳体顶部的外层筒体2和通过支撑架4安装在壳体底部的内层筒体5,所述内层筒体插装在外层筒体内,内层筒体和外层竖之间形成过流空间,在内层筒体的上方壳体上吊装有搅拌装置11,所述搅拌装置的搅拌轴插入内层筒体内,所述搅拌轴上沿轴向方向设有搅拌齿;所述搅拌装置的动力源采用减速电机12,减速电机12连接搅拌轴,搅拌装置的工作原理属于公知技术;所述内层筒体5的内腔为水流上升通道6,在搅拌装置搅拌的同时水向外溢出;所述壳体与内层筒体的外侧形成环状泥水分离区3,在泥水分离区的顶部所述壳体上设有出水口7,所述内层筒体下端的下方设有污泥聚集区8;所述内层筒体侧壁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连接进水管线9,所述进水管线上连接加砂装置13,混凝剂pac加药装置14和絮凝剂pam加药装置15。
14.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污水的处理工艺流程是通过泵将适量石英砂打入内层竖向筒内5,原水加入混凝剂pac从进水管进入内层筒体,经过搅拌机的搅拌作用,将水中的磷以及悬浮物絮凝,已经加入的石英砂因为本身粒径较小,且由于水流的作用会悬浮于筒内,形成的密度较低的絮体经过絮凝剂pam的作用会和少量石英砂混合,混合石英砂的絮体密度增加,进入壳体与内层竖向筒体之间的环状泥水分离区,絮体沉淀在污泥聚集区,而与絮体分离的上清液经过出水管口排出,定期的监测出水管的浊度和磷含量,当出水浑浊或者带有小絮体时需要及时打开底部排泥阀,排出部分污泥,同时,还需要通过加砂装置再次补充石英砂。
15.对于低悬浮物含量的废水来说,本装置采用化学除磷法能够高效的达到除磷的目的,虽需要采用加砂装置,但实际来说,除了石英砂本身价格低廉外,实际使用时消耗量并不大。另外,石英砂的加入,除了增加了微小絮体的碰撞几率外,形成的大絮体密度的增加速了絮体的沉降,减小了沉降的空间,同样条件下,设备的体积更小,处理效果更佳。
16.实施中,所述竖向筒体的壳体1为圆形状竖向筒体结构,所述外层竖向筒体2和内层竖向筒体5优选为相应的圆形状结构。
17.实施中,壳体1的下部为锥体结构,所述污泥聚集区8即位于壳体1下部内腔内,所述进水口位于内层筒体底壁上,排泥口位于壳体1的底壁上,壳体1下部的锥体结构有利于污泥的聚集,另外,由于絮体里含有密度较大的石英砂,因此,污泥沉淀区污泥体积被进一步压缩,减少了污泥排放次数。
18.进一步地,在环状泥水分离区澄清后的上清液经过出水口7排出。
19.进一步地,高效除磷设备是圆筒形,其圆周面上设有观察孔16。采用该技术方案,使设备的维修更加方便,维修人员可随时进入到设备顶端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检修。
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