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再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36382发布日期:2021-07-20 16:22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循环水再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循环水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工业园区的建设都配套有循环水项目。循环水在使用过程当中不断的消化,需要持续的补充。通常补充循环水的来源一是自来水管网的自来水、一是开采地下水。地下水的开采容易导致底面的沉降。

而工业园区给排水设计是一般也都有配套有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污水引导如污水处理厂处理,雨水一般不做处理直接引导入排水河道,最终流入江河湖海。雨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淡水资源,随着生活发展的需要,人类将刚落到地面上的雨水采取一定的方法汇集到蓄水池加以利用,这样就解决生活杂用水的需求,减轻自来水供给的压力,这个行业在我国处于刚发展的阶段,有待进一步提高。

中海油有很多终端原油处理厂,尤其是南方地区处理厂,由于当地雨水充沛,为雨水的收集、资源化再利用提供了可靠保证。近期提出了可否利用雨水资源制造循环水的需求。

有鉴于此,亟待循环水再利用装置,能够将雨水集收集、净化、存储为一体,有效保证了长周期稳定为循环水系统持续补充水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循环水再利用装置,能够将雨水集收集、净化、存储为一体,有效保证了长周期稳定为循环水系统持续补充水资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循环水再利用装置,包括:集雨斗、净水箱和储水箱,所述集雨斗固定安装在所述净水箱顶面,所述净水箱与所述储水箱连通,所述集雨斗内表面可拆卸地安装有过滤层,所述集雨斗与所述净水箱之间可拆卸地安装有过滤筛,所述净水箱内可拆卸地安装有过滤机构,所述净水箱侧壁固定安装有加药罐,所述净水箱与所述储水箱之间通过抽吸泵连通,所述储水箱与循环水系统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集雨斗呈碟状,所述集雨斗内壁表面等距离固定安装有魔术贴,所述过滤层外侧壁与所述魔术贴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层包括:垫层、疏水膜,所述疏水膜固定安装在所述垫层表面,所述垫层与所述魔术贴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箱体、卵石层、活性炭层、第一过筛抽屉和第二过筛抽屉,所述第一过筛抽屉和第二过筛抽屉与所述箱体通过滑轨抽拉连接,所述第一过筛抽屉安装在所述第二过筛抽屉顶部,所述第一过筛抽屉底部筛孔大于所述第二抽屉底部筛孔;所述卵石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过筛抽屉内,所述活性炭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抽屉内。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液位计,所述第一液位计底部固定安装有加药罐,所述加药罐上设置有加药泵;所述箱体底部固定安装有ph检测装置,所述抽吸泵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另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液位计控制所述抽吸泵启闭,所述ph检测装置控制所述加药泵启闭。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箱一侧与所述抽吸泵连通,所述储水箱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液位计,所述储水箱另一侧壁底部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第二液位计控制所述电磁阀启闭。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循环水再利用装置,利用集雨斗初步过滤雨水中的粒径较大灰尘,且通过过滤筛完成初步过滤,在经过卵石层和活性炭层对雨水进行粒径较小的灰尘过滤,最后在净水箱内完成ph调节。根据净水箱内的第一液位计控制抽吸泵将净化后的雨水送入储水箱内,然后根据第二液位计控制电磁阀实现对循环水系统的水源补充。全程自动化且有效保证了长周期稳定为循环水系统持续补充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循环水再利用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循环水再利用装置过滤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循环水再利用装置集雨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循环水再利用装置垫层和疏水膜连接示意图;

图中标记:1-集雨斗,2-净水箱,3-储水箱,11-过滤层,12-过滤筛,13-魔术贴,21-过滤机构,22-加药罐,23-第一液位计,24-加药泵,31-第二液位计,32-电磁阀,111-垫层,112-疏水膜,211-箱体,212-卵石层,213-活性炭层,214-第一过滤抽屉,215-第二过滤抽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循环水再利用装置,包括:集雨斗1、净水箱2和储水箱3,所述集雨斗1固定安装在所述净水箱2顶面,所述净水箱2与所述储水箱3连通,所述集雨斗1内表面可拆卸地安装有过滤层11,所述集雨斗1与所述净水箱2之间可拆卸地安装有过滤筛12,所述净水箱2内可拆卸地安装有过滤机构21,所述净水箱2侧壁固定安装有加药罐22,所述净水箱2与所述储水箱3之间通过抽吸泵连通,所述储水箱3与循环水系统连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集雨斗1呈碟状,所述集雨斗1内壁表面等距离固定安装有魔术贴13,所述过滤层11外侧壁与所述魔术贴13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层11包括:垫层111、疏水膜112,所述疏水膜112固定安装在所述垫层111表面,所述垫层111与所述魔术贴13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机构21包括:箱体211、卵石层212、活性炭层213、第一过筛抽屉和第二过筛抽屉,所述第一过筛抽屉和第二过筛抽屉与所述箱体211通过滑轨抽拉连接,所述第一过筛抽屉安装在所述第二过筛抽屉顶部,所述第一过筛抽屉底部筛孔大于所述第二抽屉底部筛孔;所述卵石层212设置在所述第一过筛抽屉内,所述活性炭层213设置在所述第二抽屉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211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液位计23,所述第一液位计23底部固定安装有加药罐22,所述加药罐22上设置有加药泵24;所述箱体211底部固定安装有ph检测装置,所述抽吸泵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211另一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液位计23控制所述抽吸泵启闭,所述ph检测装置控制所述加药泵24启闭。

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水箱3一侧与所述抽吸泵连通,所述储水箱3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液位计31,所述储水箱3另一侧壁底部设置有电磁阀32,所述第二液位计31控制所述电磁阀32启闭。

工作原理:

在工作过程当中,集雨斗1能够大面积地接住雨水在过滤层11上,由于集雨斗1呈碟状,雨水积攒在集雨斗1内在倾斜的过滤层11表面流淌。由于过滤层11表面设置为疏水膜112,雨水在流动的过程当中部分粒径较大的灰尘附着在疏水膜112表面,疏水膜112和过滤筛12初步完成雨水的过滤工作。

紧接着雨水流入净水箱2内,流经卵石层212,集水斗无法吸附的粒径较小的灰尘附着在卵石层212上,在经过活性炭层213将雨水的色素以及异味和粒径更小的灰尘吸附,完成雨水的净化。

经过三次过滤吸附的雨水落在净水箱2底部积累起来,ph检测装置实时检测雨水的ph值并且控制加药泵24对雨水进行ph调节。当雨水收集到设置水位时,由第一液位计23控制抽吸泵将雨水抽入储水箱3内积攒起来,当储水箱3内水量达到预设值时,第二液位计31控制电磁阀32开启将储水箱3内的雨水排入水循环系统当中为水循环系统补充水资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循环水再利用装置,利用集雨斗1初步过滤雨水中的粒径较大灰尘,且通过过滤筛12完成初步过滤,在经过卵石层212和活性炭层213对雨水进行粒径较小的灰尘过滤,最后在净水箱2内完成ph调节。根据净水箱2内的第一液位计23控制抽吸泵将净化后的雨水送入储水箱3内,然后根据第二液位计31控制电磁阀32实现对循环水系统的水源补充。全程自动化且有效保证了长周期稳定为循环水系统持续补充水资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有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