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及分类回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592402发布日期:2021-06-22 17:09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及分类回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垃圾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及分类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投放和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的使用,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

生活中最常见垃圾主要包括有塑料垃圾,金属垃圾以及其他垃圾。塑料垃圾和金属垃圾大部分为可回收垃圾,因此可对其进行分类回收并再次利用。现有的垃圾分类主要依靠人工分类,人工分类容易将垃圾投错分类箱,导致效率低下。并且分类的环境卫生较差,分类人员容易划伤和感染。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及分类回收方法,可对垃圾进行自动化分类回收,提高垃圾分类效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包括垃圾收集箱,其中,还包括输送阶梯,刺破装置以及输送管道,所述输送阶梯设在垃圾收集箱的出料端,所述输送管道的下端设有若干个连通的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上端设有区分装置,所述出料管的下端设有压辊装置,所述压辊装置的出料端设有垃圾筛分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区分装置包括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区分框架,以及与区分框架转动连接的转动辊,所述转动辊之间具有落料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管包括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以及第三出料管,所述区分装置包括设在第一出料管上端的第一区分装置,设在第二出料管上的第二区分装置以及设在第三出料管上的第三区分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区分装置具有第一落料间隙,所述第二区分装置具有第二落料间隙,所述第三区分装置具有第三落料间隙,所述第一落料间隙的面积小于第二落料间隙的面积,所述第二落料间隙的面积小于第三落料间隙的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阶梯包括倾斜输送带,所述倾斜输送带上设有输送隔板。

进一步的,刺破装置包括连接在输送阶梯上端的刺破输送带,设在刺破输送带上的刺破框架,以及转动连接在刺破框架内的刺破辊,所述刺破辊上设有尖刺。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管道上设有输送电机,输送管道内设有输送螺杆,所述输送电机驱动输送螺杆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压辊装置包括压辊输送带,压辊箱体以及压辊轴,所述压辊输送带设在出料管的下端,所述压辊箱体设在压辊输送带的出料端,所述压辊轴转动连接在压辊箱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压辊输送带上还设有铁制回收装置,所述铁制回收装置包括磁性输送带以及铁制回收箱,所述磁性输送带设置在压辊输送带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垃圾筛分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消毒装置,慢速输送带,快速输送带以及筛分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消毒装置包括倾斜滑坡以及设在倾斜滑坡上的消毒设备,所述倾斜滑坡设在压辊装置的出料端。

进一步的,所述倾斜滑坡上设有振动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慢速输送带的输送速度慢于快速输送带的输送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慢速输送带的两侧设有输送挡板,所述输送挡板沿慢速输送带的输送方向逐渐向中部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筛分装置包括荧光探测器,升降输送机构,第一回收输送带,第一回收箱,第二回收输送带,第二回收箱,第三回收输送带以及第三回收箱;所述荧光探测器设在快速输送带上,所述升降输送机构与快速输送带连接,所述第一回收输送带、第二回收输送带以及第三回收输送带依次上下设置在升降输送机构的出料端;所述第一回收箱与第一回收输送带连接,所述第二回收箱与第二回收输送带连接,所述第三回收箱与第三回收输送带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输送机构包括升降输送带,竖向导轨以及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降输送带滑动连接在竖向导轨上,升降驱动装置驱动升降输送带进行升降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垃圾收集箱上方还设有运输平台,运输平台具有与垃圾收集箱连通的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上设有滑动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运输平台的侧边设有车箱夹取装置,所述车箱夹取装置包括水平轨道,支撑立柱,水平驱动缸体以及转动顶板,所述水平轨道设置在运输平台的两侧,支撑立柱滑动连接于水平轨道上,所述水平驱动缸体设置在支撑立柱的上端,所述转动顶板设在水平驱动缸体的动力输出端。

一种基于上述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的分类回收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1)将垃圾转运车内的垃圾倒入垃圾收集箱内;

(2)将袋装垃圾刺破,使垃圾充分散落;

(3)根据垃圾的体积大小对垃圾进行区分;

(4)对区分后的垃圾进行压辊处理;

(5)铁制回收装置磁吸铁制垃圾并回收;

(6)对垃圾进行消毒;

(7)将垃圾进行排序输送;

(8)荧光探测器识别垃圾上是否带有荧光;

(9)根据荧光探测器测得的信息对垃圾新型筛分。

采用上述结构后,工作时,先将垃圾转运车内的垃圾倒入垃圾收集箱内进行收集,输送阶梯将垃圾输送到刺破装置,刺破装置将袋装的垃圾刺破,是垃圾袋内的垃圾散落。然后垃圾被输送至输送管道,区分装置根据垃圾的体积大小对垃圾进行区分,并将垃圾通过对应的出料管输送到压辊装置上,压辊装置对垃圾进行碾压并输送到垃圾筛分机构,最后垃圾筛分机构根据垃圾的材料进行筛分回收。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能够对垃圾进行自动化分类并回收,提高垃圾分类效率。并且可对垃圾进行消毒,使回收的垃圾更加清洁。此外,回收时无需人工操作,保障人身安全并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形结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区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垃圾筛分机构的外形结构立体图。

图7为运输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7所示,一种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包括垃圾收集箱1,其中,还包括输送阶梯2,刺破装置3以及输送管道4,输送阶梯2设在垃圾收集箱1的出料端,输送管道4的下端设有若干个连通的出料管,出料管的上端设有区分装置5,出料管的下端设有压辊装置6,压辊装置6的出料端设有垃圾筛分机构7。

优选的,区分装置5包括与输送管道4连接的区分框架51,以及与区分框架51转动连接的转动辊52,转动辊52可通过电机和链带连接的方式驱动转动,并且转动辊52之间具有落料间隙,采用上述结构后,垃圾在输送管道4内向前输送经过区分装置5时,转动辊52于垃圾的下方不断滚动,使垃圾不断被搅动,体积小于落料间隙的垃圾由落料间隙掉落至出料管内,并送至垃圾输送带上。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出料管包括第一出料管41、第二出料管42以及第三出料管43,区分装置5包括设在第一出料管41上端的第一区分装置,设在第二出料管42上的第二区分装置以及设在第三出料管43上的第三区分装置。第一区分装置具有供小型垃圾掉落的第一落料间隙,第二区分装置具有供中型垃圾掉落的第二落料间隙,第三区分装置具有供大型垃圾掉落的第三落料间隙,第一落料间隙的面积小于第二落料间隙的面积,第二落料间隙的面积小于第三落料间隙的面积。第一区分装置,第二区分装置以及第三区分装置分别对小型垃圾,中型垃圾以及大型垃圾进行区分。

优选的,输送阶梯2包括倾斜输送带21,倾斜输送带21上设有输送隔板22,输送隔板22在倾斜输送带21的驱动下推动袋装垃圾向刺破装置3输送。

优选的,刺破装置3包括连接在输送阶梯2上端的刺破输送带31,设在刺破输送带31上的刺破框架32,以及转动连接在刺破框架32内的刺破辊33,刺破辊33上设有尖刺,采用上述结构,刺破辊33具体可采用电机驱动转动,袋装垃圾通过刺破输送带31向前输送,刺破辊33转动并驱动尖刺刺破搅烂垃圾袋,使垃圾袋内的垃圾能够充分散开。

优选的,输送管道4上设有输送电机,输送管道4内设有输送螺杆,输送电机驱动输送螺杆转动,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输送电机驱动输送螺杆转动,输送螺杆能够缓慢推动垃圾向前运动,并且输送螺杆能够对垃圾进行充分搅拌分离,使区分装置5能够更好的对垃圾进行区分。

优选的,压辊装置6包括压辊输送带61,压辊箱体62以及压辊轴63,压辊输送带61设在出料管的下端,压辊箱体62设在压辊输送带61的出料端,压辊轴63转动连接在压辊箱体62内,并且压辊轴63可对压辊箱体62内的垃圾进行压辊,进一步减小垃圾的体积,方便之后的垃圾回收。

优选的,压辊输送带61上还设有铁制回收装置8,铁制回收装置8包括磁性输送带81以及铁制回收箱82,磁性输送带81设置在压辊输送带61的上方。采用上述结构,磁性输送带81可将铁制垃圾吸附,并输送至铁制回收箱82内,铁制回收箱82内设有分离刮刀,分离刮刀垂直设置在磁性输送带81的侧边,磁性输送带81将铁制垃圾输送至铁制回收箱82内以后,分离刮刀可刮动铁制垃圾,使铁制垃圾与磁性输送带81分离并落入铁制回收箱82内部。

优选的,垃圾筛分机构7包括依次连接的消毒装置71,慢速输送带72,快速输送带73以及筛分装置74。

优选的,消毒装置71包括倾斜滑坡711以及设在倾斜滑坡711上的消毒设备712,倾斜滑坡711设在压辊装置6的出料端,采用上述结构,消毒设备712喷射消毒剂对垃圾进行消毒杀菌处理,使回收的垃圾更加清洁。

优选的,倾斜滑坡711上设有振动电机,振动电机可振动倾斜滑坡711,方便倾斜滑坡711上的垃圾滑落。

优选的,慢速输送带72的输送速度慢于快速输送带73的输送速度。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慢速输送带72输送速度较慢,因此垃圾可以在慢速输送带72上堆叠,而快速输送带73的输送速度较快,使得垃圾可快速向下输送,如此一来,垃圾可在快速输送带73上按顺序自动排列,使垃圾输送更加间隔有序。

优选的,慢速输送带72的两侧设有输送挡板721,输送挡板721沿慢速输送带72的输送方向逐渐向中部倾斜。采用上述结构,输送挡板721使垃圾只能单独通过,使垃圾输送更加有序。

优选的,筛分装置74包括荧光探测器741,升降输送机构,第一回收输送带742,第一回收箱743,第二回收输送带744,第二回收箱745,第三回收输送带746以及第三回收箱747;荧光探测器741设在快速输送带73上,升降输送机构与快速输送带73连接,第一回收输送带742、第二回收输送带744以及第三回收输送带746依次上下设置在升降输送机构的出料端;第一回收箱743与第一回收输送带742连接,第二回收箱745与第二回收输送带744连接,第三回收箱747与第三回收输送带746连接,第一回收箱743用于回收塑料垃圾,第二回收箱745用于回收其他垃圾,第三回收箱747用于回收玻璃垃圾。采用上述结构后,荧光探测器741先对慢速输送带72上的垃圾进行荧光识别,然后垃圾被输送至升降输送机构上。若感应到垃圾上具有荧光,则识别荧光颜色发出信号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荧光颜色信号驱动升降输送机构向上或者向下移动将垃圾分类至第一回收输送带742或者第三回收输送带746。若感应到垃圾上不具有荧光,则第升降输送机构不进行升降运动,垃圾将被输送到输送到第三回收输送带746上。

优选的,升降输送机构包括升降输送带748,竖向导轨749以及升降驱动装置,升降输送带748滑动连接在竖向导轨749上,升降驱动装置驱动升降输送带748进行升降运动,升降驱动装置具体可采用气动缸体来驱动升降输送带748沿竖向轨道进行升降运动。

优选的,垃圾收集箱1上方还设有运输平台9,运输平台9具有与垃圾收集箱1连通的进料通道,进料通道上设有滑动挡板91。运输平台9的侧边设有车箱夹取装置,车箱夹取装置包括水平轨道92,支撑立柱93,水平驱动缸体以及转动顶板94,水平轨道92设置在运输平台9的两侧,支撑立柱93滑动连接于水平轨道92上,水平驱动缸体设置在支撑立柱93的上端,转动顶板94设在水平驱动缸体的动力输出端。采用上述结构后,垃圾运输车的车箱与车体可拆卸装置,并且可通车箱夹取装置将车箱从车体上取下,然后滑动挡板91相互分离使车箱进入进料通道,之后滑动挡板91滑动卡紧并密封车箱,直至车箱内的垃圾完全倒出后,滑动挡板91松开车箱,车箱夹取装置将车箱重新安装回车体上。如此一来,可避免垃圾与外界接触而造成污染。

一种基于上述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的分类回收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1)将垃圾转运车内的垃圾倒入垃圾收集箱1内;

(2)将袋装垃圾刺破,使垃圾充分散落;

(3)根据垃圾的体积大小对垃圾进行区分;

(4)对区分后的垃圾进行压辊处理;

(5)铁制回收装置8磁吸铁制垃圾并回收;

(6)对垃圾进行消毒;

(7)将垃圾进行排序输送;

(8)荧光探测器741识别垃圾上是否带有荧光;

(9)根据荧光探测器741测得的信息对垃圾新型筛分。

工作时,先将垃圾转运车内的垃圾倒入垃圾收集箱1内进行收集,输送阶梯2将垃圾输送到刺破装置3,刺破装置3将袋装的垃圾刺破,是垃圾袋内的垃圾散落。然后垃圾被输送至输送管道4,区分装置5根据垃圾的体积大小对垃圾进行区分,并将垃圾通过对应的出料管输送到压辊装置6上,压辊装置6对垃圾进行碾压并输送到垃圾筛分机构7,最后垃圾筛分机构7根据垃圾的材料进行筛分回收。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能够对垃圾进行自动化分类并回收,提高垃圾分类效率。并且可对垃圾进行消毒,使回收的垃圾更加清洁。此外,回收时无需人工操作,保障人身安全并降低人工成本。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