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供水用稀释罐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52548发布日期:2021-07-20 17:09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次供水用稀释罐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二次供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供水用稀释罐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饮用水(俗称自来水)的消毒绝大多数都是采用含氯制剂消毒,在自来水中加入含氯制剂后,能够长时间在自来水管网系统中保持足够的余氯浓度,从而保证自来水中的微生物被控制在合格范围内,余氯系指使用含氯制剂消毒时,加氯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剩余的氯量。常用的含氯制剂有液氯、氯胺和次氯酸钠。

二次供水是指当民用与工业建筑生活饮用水对水压、水量的要求超过城镇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管网能力时,通过储存、加压等设施经管道供给用户或自用的供水方式。二次供水设施主要包括储水设备、加压设备和管线三部分。二次供水储水设备(以下简称水箱)作为城市供水管网系统的末端承担着保证自来水水质安全最后一道屏障的作用,自来水在水箱中会停留一段时间,如果停留时间过长则余氯浓度可能衰减到很低的水平,起不到有效杀灭水中微生物的作用,造成水箱中自来水的微生物指标超标。

在国家标准gb28233-2011《次氯酸钠发生器安全与卫生标准》第7条中明确规定“次氯酸钠消毒液用于生活饮用水消毒的允许使用浓度(以有效氯含量计)为2-4mg/l”。同时,在国家标准gb28233-2011《次氯酸钠发生器安全与卫生标准》第5.8条中明确规定“使用次氯酸钠发生器产生的次氯酸钠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应现用现制备”。为了在满足上述标准的前提下使水箱中自来水能够持续保持足够的余氯浓度,申请号为2020101026235的文献在2020年6月11日公开了一种二次供水智能补加氯消毒系统及补加氯的方法。该技术通过稀释罐配合能够将消毒原液有效稀释到设定浓度并加入到水箱中,从而有效防止自来水中的微生物超标。但是,稀释罐被制造出来后,其内部通常附着有杂质等,即稀释罐的内部并不是完全干净的。为了保证消毒液加入的有效性以及避免杂质进入水箱,在使用稀释罐前需要对其需要清洗。但目前通常都是人工单个清洗,其存在着清洗效率较低、人工劳动强度较大和清洗不干净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二次供水用稀释罐清洗装置,本发明能够一次性实现稀释罐的清洗、冲洗和烘干,整个过程半自动化完成,不仅清洗的更干净,还有效提高了清洗效率和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供水用稀释罐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超声波清洗机、稀释罐限位框、推送组件、导向组件、输送组件、冲洗组件和烘干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弹性限位部和由步进电机驱动的输送带,输送带上设有均匀的通孔和均匀的网孔,弹性限位部分别固定在通孔四周;所述冲洗组件设置在输送带的中部,所述烘干组件设置在输送带的右端,所述超声波清洗机设置在输送带的左端一侧;所述推送组件设置在超声波清洗机的一侧,所述导向组件设置在超声波清洗机的另一侧与输送带之间,所述稀释罐限位框可升降地设置在超声波清洗机的清洗槽内;其中,推送组件用于将经超声波清洗机清洗后的稀释罐从稀释罐限位框中推送至导向组件中,导向组件用于使稀释罐的罐口卡固在弹性限位部上,冲洗组件用于同时从内部和外部冲洗稀释罐,烘干组件用于同时从内部和外部烘干稀释罐。

所述稀释罐限位框通过设置在超声波清洗机内部的升降组件升降或通过设置在超声波清洗机上方的升降组件升降。

所述稀释罐限位框包括容纳区域、稀释罐进口、稀释罐推送口和稀释罐出口,稀释罐进口设置在容纳区域一侧,稀释罐推送口和稀释罐出口分别设置在容纳区域两端,推送组件通过稀释罐推送口和稀释罐出口将容纳区域中的稀释罐推送至导向组件中。

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与稀释罐出口相对应的导向筒和两块对称固定在导向筒下端的限位板,两块限位板分别位于弹性限位部的两侧,且两块限位板之间可供稀释罐通过。

所述弹性限位部包括四根对称固定在通孔四周的弹性条,四根弹性条的中部均向外凸出,形成两端小、中部大的限位结构;当弹性限位部的中部通过稀释罐的罐口进入到稀释罐内时,稀释罐被限位。

所述冲洗组件包括罩壳、多个外部冲洗头和多个内部冲洗头,罩壳固定在输送带的中部上方,多个外部冲洗头固定在罩壳内的上部用于对稀释罐的外表面进行冲洗,多个内部冲洗头固定在输送带之间,多个内部冲洗头与通孔相对应用于对稀释罐的内表面进行冲洗。

所述的多个内部冲洗头的喷射方向包括向上垂直喷射和向上倾斜喷射。

所述烘干组件包括外壳、多个外部烘干头和多个内部烘干头,外壳固定在输送带的右端上方,多个外部烘干头固定在外壳内的上部用于对稀释罐的外表面进行烘干,多个内部烘干头固定在输送带之间,多个内部烘干头与通孔相对应用于对稀释罐的内表面进行烘干。

所述的多个内部烘干头的喷射方向包括向上垂直喷射和向上倾斜喷射。

所述冲洗组件还包括集水过滤池、收集室和输送泵,集水过滤池和收集室均设置在输送带之间,集水过滤池同时位于冲洗组件和导向组件下方用于收集冲洗水,收集室用于对冲洗水进行过滤,输送泵用于将过滤后的冲洗水送入表面冲洗头和内部冲洗头。

采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通过超声波清洗机能够快速实现稀释罐的自动清洗,且由于利用了超声波清洗时的空化效应,因此能够有效提高清洗效果。通过稀释罐限位框能够限制稀释罐,使稀释罐在清洗时完全进入并淹没在清洗槽中,以保证空化效应能够从各个区域作用到稀释罐上。通过推送组件和导向组件配合能够使清洗后的稀释罐自动卡固到输送带上的弹性限位部,从而便于稀释罐输送和后续工序的自动冲洗及烘干。通过冲洗组件能够同时从内部和外部冲洗稀释罐,有利于提高冲洗效果,使得稀释罐更加干净。通过烘干组件能够同时从内部和外部烘干稀释罐,有利于提高烘干效果,使得稀释罐能够被快速烘干。综合而言,本发明能够一次性实现稀释罐的清洗、冲洗和烘干,整个过程半自动化完成,不仅清洗的更干净,还有效提高了清洗效率和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2、本发明中升降组件的设置方式多种多样,有利于满足不同需求。

3、本发明采用特定结构的稀释罐限位框,能够在对稀释罐进行有效清洗的同时实现稀释罐的送入及自动推出。此外,特定结构的稀释罐还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4、本发明采用特定结构的导向组件,既能使稀释罐稳定而有效地卡固在输送带上,又不会影响稀释罐的输送。

5、本发明采用特定结构的弹性限位部,一方面有利于稀释罐的有效卡固及快速脱离,另一方面具有结构简单、卡固效果好等优点。

6、本发明采用特定结构的冲洗组件,能够同时对稀释罐的外部和内部进行冲洗,冲洗效率更高,冲洗效果更好。

7、本发明将内部冲洗头的喷射方向设置为向上垂直喷射和向上倾斜喷射,能够进一步提升冲洗效果。

8、本发明采用特定结构的烘干组件,能够同时对稀释罐的外部和内部进行烘干,烘干效率更高,烘干效果更好。

9、本发明将内部烘干头的喷射方向设置为向上垂直喷射和向上倾斜喷射,能够进一步提升烘干效果。

10、本发明通过集水过滤池、收集室和输送泵配合,能够实现冲洗水的循环利用,有利于节约水资源和节约能耗,同时也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中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稀释罐,2、超声波清洗机,3、稀释罐限位框,4、推送组件,5、导向组件,6、输送组件,7、冲洗组件,8、烘干组件,9、弹性限位部,10、输送带,11、通孔,12、网孔,13、导向筒,14、限位板,15、罩壳,16、外部冲洗头,17、内部冲洗头,18、外壳,19、外部烘干头,20、内部烘干头,21、集水过滤池,22、收集室,23、输送泵。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供水用稀释罐清洗装置,该清洗装置能够对稀释罐1的内部和外部进行有效清洗,以保证稀释罐1在使用时是干净的。另外,还可以对使用后的稀释罐1进行清洗,以便于重复利用稀释罐1。如图1-3所示,其包括超声波清洗机2、稀释罐限位框3、推送组件4、导向组件5、输送组件6、冲洗组件7和烘干组件8,各组成可统一采用plc控制器统一控制。各组成的具体结构、位置及连接关系分别如下:

所述稀释罐1通常为塑料材质制成,具有一较大口径的罐口。

所述输送组件6包括弹性限位部9、步进电机和输送带10,步进电机通过转动轴驱动输送带10转动。输送带10为环形带,输送带10本体上设有多个均匀的通孔11和若干均匀的网孔12。其中,冲洗组件7冲洗时产生的冲洗水可通过网孔12向下掉落。通孔11的孔径略小于稀释罐1罐口的内径,弹性限位部9的数量与通孔11的数量相同,弹性限位部9分别固定在通孔11四周,弹性限位部9用于卡固稀释罐1,一方面便于稀释罐1随输送带10移动,另一方便便于冲洗组件7冲洗以及便于烘干组件8烘干。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限位部9包括四根对称固定在通孔11四周的弹性条,四根弹性条的中部均向外凸出,从而形成两端小、中部大的限位结构。并且,弹性限位部9两端的外径均小于稀释罐1罐口的内径,而中部的外径又大于稀释罐1罐口的内径,以便于使弹性限位部9能够通过罐口顺利进入并卡固稀释罐1。实际使用时,当弹性限位部9的中部通过稀释罐1的罐口进入到稀释罐1内时,弹性限位部9的中部在本身弹力的作用下向外扩展并卡固住稀释罐1,使得稀释罐1被限位。

所述冲洗组件7设置在输送带10的中部,用于同时从内部和外部冲洗稀释罐1。其包括罩壳15、多个外部冲洗头16和多个内部冲洗头17,多个外部冲洗头16和多个内部冲洗头17均通过水连接水源,罩壳15可通过支撑架等固定在输送带10的中部上方,其底部略高于输送带10,其宽度略大于输送带10的宽度。罩壳15两端具有开口,可供稀释罐1通过。多个外部冲洗头16固定在罩壳15内的上部,多个外部冲洗头16的喷射方向包括垂直向下喷射和向下倾斜喷射,以能够对稀释罐1的外表面进行全面冲洗为宜。多个内部冲洗头17固定在输送带10之间,多个内部冲洗头17与通孔11相对应并略低于通孔11,多个内部冲洗头17的喷射方向包括向上垂直喷射和向上倾斜喷射,以能够对稀释罐1的内表面进行有效冲洗为宜。当稀释罐1移动到罩壳15内时,开启外部冲洗头16和内部冲洗头17,不同喷射方向的外部冲洗头16对稀释罐1的外表面进行全面冲洗,不同喷射方向的内部冲洗头17喷射不同方向的冲洗水,冲洗水依次从通孔11和罐口进入到稀释罐1内部,实现稀释罐1内表面的有效冲洗。

另外,内部冲洗头17喷射冲洗水的冲击力需要低于弹性限位部9对稀释罐1的卡固力,以避免稀释罐1从弹性限位部9上脱落。

进一步的,多个外部冲洗头16和多个内部冲洗头17的布置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当罩壳15仅罩住一个弹性限位部9时,外部冲洗头16和内部冲洗头17的数量均可为三个,三个外部冲洗头16分别垂直向下喷射、向左下倾斜喷射和向右下倾斜喷射;而三个内部冲洗头17则分别垂直向上喷射、向左上倾斜喷射和向右上倾斜喷射,以便于对稀释罐1外部和内部全面冲洗。当罩壳15罩住两个弹性限位部9时,外部冲洗头16的数量可相应增加,并可使其中一个内部冲洗头17与一个通孔11对应并垂直向上喷射,使另两个内部冲洗头17与另一个通孔11对应并分别向左上倾斜喷射和向右上倾斜喷射。

所述烘干组件8设置在输送带10的右端,用于同时从内部和外部烘干稀释罐1。其包括外壳18、多个外部烘干头19和多个内部烘干头20,多个外部烘干头19和多个内部烘干头20均连接热气源,外壳18可通过支架固定在输送带10的右端上方,其底部略高于输送带10,其宽度略大于输送带10的宽度。外壳18两端具有开口,开口处设有塑料挡帘,可供稀释罐1通过。多个外部烘干头19固定在外壳18内的上部,多个外部烘干头19的喷射方向包括垂直向下喷射和向下倾斜喷射,以能够对稀释罐1的外表面进行全面烘干为宜。多个内部烘干头20固定在输送带10之间,多个烘干冲洗头与通孔11相对应并略低于通孔11,多个内部烘干头20的喷射方向包括向上垂直喷射和向上倾斜喷射,以能够对稀释罐1的内表面进行有效烘干为宜。当稀释罐1移动到外壳18内时,开启外部烘干头19和内部烘干头20,不同喷射方向的外部烘干头19对稀释罐1的外表面进行全面烘干,不同喷射方向的内部烘干头20喷射不同方向的所体,热气体依次从通孔11和罐口进入到稀释罐1内部,实现稀释罐1内表面的有效烘干。

另外,内部烘干头20喷射热气体的冲击力需要低于弹性限位部9对稀释罐1的卡固力,以避免稀释罐1从弹性限位部9上脱落。

进一步的,多个外部烘干头19和多个内部烘干头20的布置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当外壳18仅罩住一个弹性限位部9时,外部烘干头19和内部烘干头20的数量均可为三个,三个外部烘干头19分别垂直向下喷射、向左下倾斜喷射和向右下倾斜喷射;而三个内部烘干头20则分别垂直向上喷射、向左上倾斜喷射和向右上倾斜喷射,以便于对稀释罐1外部和内部全面烘干。当外壳18罩住两个弹性限位部9时,外部烘干头19的数量可相应增加,并可使其中一个内部烘干头20与一个通孔11对应并垂直向上喷射,使另两个内部烘干头20与另一个通孔11对应并分别向左上倾斜喷射和向右上倾斜喷射。

所述超声波清洗机2设置在输送带10的左端一侧,其作用是利用超声波在水中的空化作用清洗稀释罐1。超声波清洗机2为现有常规市售产品,在实际使用时,可根据需要确定是否需要加入清洗液。

所述稀释罐限位框3可升降地设置在超声波清洗机2的清洗槽内。由于稀释罐1通常为塑料罐,直接将稀释罐1放置到清洗槽中,稀释罐1将会漂浮。因此,通过稀释罐限位框3可将稀释罐1完全淹没在清洗槽的水中,以便于对稀释罐1进行有效清洗。其中,稀释罐限位框3可通过设置在超声波清洗机2内部的升降组件升降或通过设置在超声波清洗机2上方的升降组件升降。当通过设置在超声波清洗机2内部的升降组件升降时,可采用升降组件与超声波清洗机2结合在一起的一体化清洗机,该一体化清洗机为现有常规技术,其结构不再赘述。当通过设置在超声波清洗机2上方的升降组件升降时,可在超声波清洗机2上方设置龙门架等,然后在龙门架上设置与稀释罐限位框3相连的气缸实现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稀释罐限位框3优选由多根条状/片状的硬质塑料体制成,其包括用于放置并限位稀释罐1的容纳区域、稀释罐1进口、稀释罐1推送口和稀释罐1出口,稀释罐1进口设置在容纳区域一侧,稀释罐1通过稀释罐1进口进入容纳区域。稀释罐1推送口和稀释罐1出口分别设置在容纳区域两端,稀释罐1推送口供推送组件4进入推动稀释罐1,稀释罐1出口供稀释罐1从容纳区域被推出。

所述推送组件4设置在超声波清洗机2的一侧,所述导向组件5设置在超声波清洗机2的另一侧与输送带10之间。其中,推送组件4可采用气缸推动结构,用于将经超声波清洗机2清洗后的稀释罐1从稀释罐限位框3的容纳区域中推送至导向组件5中,

所述导向组件5用于对稀释罐1导向,使稀释罐1的罐口被卡固在输送带10上的弹性限位部9上。其包括与稀释罐1出口相对应的导向筒13和两块对称固定在导向筒13下端的限位板14,两块限位板14分别位于弹性限位部9的两侧,两块限位板14之间的距离与稀释罐1的长度或宽度相适配,可供稀释罐1通过。

本实施例主要在稀释罐1使用前对其进行清洗,以保证稀释罐内部的清洁性。在实际使用时,先通过稀释罐1进口将稀释罐1水平放置到稀释罐限位框3的容纳区域中,控制稀释罐1向下运动,直至稀释罐1全部淹没在清洗槽的水中。启动超声波清洗机2,超声波清洗机2利用超声波在清洗槽内产生空化效应,对稀释罐1的外部和内部进行有效清洗,清洗完成后,通过升降组件控制稀释罐限位框3向上运动至稀释罐限位框3的底部超出清洗槽的高度,停留一定时间直到稀释罐1中的水不再流出。启动推送组件4,推送组件4通过稀释罐1推送口和稀释罐1出口将稀释罐1推送至导向组件5中。由于稀释罐1水平放置在稀释罐限位框3中,因此推送时稀释罐1仍然有一定水量,因此在重力的作用下和在导向筒13及限位板14的限位使用下,稀释罐1向下运动并通过罐口卡固在输送带10上。控制步进电机转动,输送带10带动稀释罐1向右端运动并进入冲洗组件7内。启动外部冲洗头16和内部冲洗头17同时对稀释罐1的外表面和内表面进行冲洗,冲洗完成后,控制步进电机转动,输送带10带动稀释罐1向右端运动并进入烘干组件8内。启动外部烘干头19和内部烘干头20同时对稀释罐1的外表面和内表面进行烘干。烘干完成后,控制步进电机转动,输送带10带动稀释罐1向右端运动,人工或采用机械手取下烘干后的稀释罐1,完成稀释罐1的清洗。其中,上述过程为持续过程,在第一个稀释罐1经超声波清洗机2清洗后,立即进行后一个稀释罐1的清洗。

实施例2

为了避免水资源的浪费,本实施例增设了集水组件,以便于循环利用水资源。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冲洗组件7还包括集水过滤池21、收集室22和输送泵23,集水过滤池21和收集室22均设置在输送带10之间,集水过滤池21同时位于冲洗组件7和导向组件5下方,能够收集冲洗水以及经超声波清洗机2清洗后剩余在稀释罐1中清洗水。集水过滤池21内设有过滤组件,例如可为活性炭等,以过滤水中的杂质并得到清水等。收集室22用于收集过滤后的冲洗水等,输送泵23用于将过滤后的冲洗水送入表面冲洗头和内部冲洗头17,以便于循环利用,节约能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所公开的所有特征、或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任何方式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