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治理自动化控制设备及污水沉淀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704545发布日期:2021-09-18 03:23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治理自动化控制设备及污水沉淀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治理自动化控制设备及污水沉淀方法。


背景技术:

2.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需要对污水进行净化,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污水处理大致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以及三级处理,在二级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污水进行沉淀,用到絮凝剂,将絮凝剂倒入沉淀池内,为了使絮凝剂充分与污水接触,需要对污水进行搅拌,但沉淀池尺寸较大,单次处理污水较多,这就造成搅拌设备尺寸较大,设备成本高,且搅拌设备运行有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使污水处理的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沉淀池搅拌架设搅拌设备造成污水处理成本增加的问题,提出一种污水治理自动化控制设备。
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设备的污水沉淀方法。
5.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污水治理自动化控制设备,包括平台、沉淀池、第一盒体、清水进水管、第二转动轴、第二盒体和污水泵;沉淀池设置在平台上,沉淀池内壁的圆周表面设置螺旋导水管,螺旋导水管顶部入口连接有污水进水管,污水进水管上设置第一电磁阀;第一盒体设置在沉淀池外周壁上,第一盒体内壁上水平设置隔板,第一盒体内形成位于隔板上方和下方的转动控制室及搅拌室,第一盒体上设置有定量投放絮凝剂的定量配料装置,定量配料装置的底部设置进料管,进料管贯穿隔板伸入搅拌室,进料管上设置第三电磁阀;清水进水管设置在第一盒体上,清水进水管底部穿过隔板,清水进水管上设置第二电磁阀;第二转动轴竖直且转动设置在第一盒体底部内侧,第二转动轴顶部穿过隔板伸入转动控制室内,第二转动轴上设置搅拌杆,搅拌杆位于搅拌室内,转动控制室内设置有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的旋转组件;第二盒体设置在第一盒体底部,第二盒体顶部和第一盒体底部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第一连接管上设置第四电磁阀,第二盒体底部与螺旋导水管之前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第二连接管出水端设置第五电磁阀;污水泵设置在平台上,污水泵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设置抽水管和污水转移管,抽水管与沉淀池连接;平台上设置控制系统。
6.优选的,还包括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第一出水管为弧形管,第一出水管水平设置在螺旋导水管底部出水端;第二出水管为弧形管,第二出水管进水端配合插入第一出水管内,第二出水管与第一出水管滑动连接,沉淀池上设置有带动第二出水管在第一出水管内周壁上伸出与缩回的动力组件。
7.优选的,旋转组件包括第一转动轴、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第一转动轴转动设
置在第一盒体内壁上,第一转动轴插入螺旋导水管内的部分设置桨叶;第一锥齿轮设置在第一转动轴上,第一锥齿轮位于转动控制室内;第二锥齿轮设置在第二转动轴上,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
8.优选的,抽水管端面封闭且与沉淀池内周面贴合,抽水管端面上设置多组进水孔。
9.优选的,搅拌杆在第二转动轴上并排设置多组。
10.优选的,动力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支撑杆、弧形齿圈、第二支撑板、安装座、齿轮、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第一支撑板设置在第二出水管外周壁上;支撑杆竖直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弧形齿圈转动设置在沉淀池外周壁上,弧形齿圈齿面朝外;第二支撑板设置在弧形齿圈内周壁上,第二支撑板位于沉淀池上方,第二支撑板与支撑杆连接;安装座设置在沉淀池外周壁上,安装座上设置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上传动设置第三转动轴;齿轮设置在第三转动轴上,齿轮与弧形齿圈啮合;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均设置在沉淀池外周壁上,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分别位于弧形齿圈两侧,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朝向弧形齿圈的端面上分别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系统信号传输连接,控制系统与动力装置控制连接。
11.优选的,第一转动轴转速小于第二转动轴转速。
12.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上述污水治理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污水沉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第一电磁阀打开,污水从污水进水管进入螺旋导水管内,第五电磁阀同步打开,絮凝剂液通过第二连接管匀速进入螺旋导水管内与污水合流,动力装置启动带动第二出水管来回移动,改变污水出水口位置;s2、污水通过桨叶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再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杆转动;s3、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打开,向搅拌室内通入定量的絮凝剂和定量的清水,通过搅拌杆进行搅拌,随后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关闭;s4、第一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关闭,污水在沉淀池内进行沉淀,然后第四电磁阀打开,搅拌后的絮凝剂液体进入第二盒体内,随后第四电磁阀关闭;s5、污水泵启动,将沉淀后的高水位污水抽出,随后污水泵关闭,定期清理沉淀池底部的污泥;s6、重复s1

s5。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第一电磁阀打开,污水从污水进水管进入螺旋导水管内,第五电磁阀同步打开,絮凝剂液通过第二连接管匀速进入螺旋导水管内与污水合流,动力装置启动带动第二出水管来回移动,改变污水出水口位置,旋转组件带动搅拌杆转动,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打开,向搅拌室内通入定量的絮凝剂和定量的清水,通过搅拌杆进行搅拌,随后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关闭,第一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关闭,污水在沉淀池内进行沉淀,然后第四电磁阀打开,搅拌后的絮凝剂液体进入第二盒体内,随后第四电磁阀关闭,污水泵启动,将沉淀后的高水位污水抽出,随后污水泵关闭,定期清理沉淀池底部的污泥。综上,絮凝剂液通过第二连接管匀速进入螺旋导水管内与污水合流,大大提高了絮凝剂与污水接触面积,且随着污水在螺旋导水管内不断转动下降,絮凝剂与污水进一步融合,同时第二出水管来回移动,不断改变污水出水口位置,使污水搅动沉淀池内的水,起到搅拌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絮凝剂的均匀性,不需要架设大型的搅拌设备,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成本。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剖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图1的俯视剖视图;图5为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15.附图标记:1、平台;2、沉淀池;3、螺旋导水管;4、污水进水管;5、第一电磁阀;6、第一盒体;7、隔板;8、清水进水管;9、第二电磁阀;10、定量配料装置;11、进料管;12、第三电磁阀;13、第一转动轴;14、第一锥齿轮;15、第二转动轴;16、第二锥齿轮;17、搅拌杆;18、第二盒体;19、第一连接管;20、第四电磁阀;21、第二连接管;22、第五电磁阀;23、污水泵;24、抽水管;25、污水转移管;26、第一出水管;27、第二出水管;28、第一支撑板;29、支撑杆;30、弧形齿圈;31、第二支撑板;32、安装座;33、第三转动轴;34、齿轮;35、第三支撑板;36、第一压力传感器;37、第四支撑板;38、第二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16.实施例一如图1

5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污水治理自动化控制设备,包括平台1、沉淀池2、第一盒体6、清水进水管8、第二转动轴15、第二盒体18和污水泵23;沉淀池2设置在平台1上,沉淀池2内壁的圆周表面设置螺旋导水管3,螺旋导水管3顶部入口连接有污水进水管4,污水进水管4上设置第一电磁阀5;第一盒体6设置在沉淀池2外周壁上,第一盒体6内壁上水平设置隔板7,第一盒体6内形成位于隔板7上方和下方的转动控制室及搅拌室,第一盒体6上设置有定量投放絮凝剂的定量配料装置10,定量配料装置10的底部设置进料管11,进料管11贯穿隔板7伸入搅拌室,进料管11上设置第三电磁阀12;清水进水管8设置在第一盒体6上,清水进水管8底部穿过隔板7,清水进水管8上设置第二电磁阀9;第二转动轴15竖直且转动设置在第一盒体6底部内侧,第二转动轴15顶部穿过隔板7伸入转动控制室内,第二转动轴15上设置搅拌杆17,搅拌杆17位于搅拌室内,转动控制室内设置有带动第二转动轴15转动的旋转组件;第二盒体18设置在第一盒体6底部,第二盒体18顶部和第一盒体6底部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19连通,第一连接管19上设置第四电磁阀20,第二盒体18底部与螺旋导水管3之前通过第二连接管21连通,第二连接管21出水端设置第五电磁阀22;污水泵23设置在平台1上,污水泵23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设置抽水管24和污水转移管25,抽水管24与沉淀池2连接;平台1上设置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第一电磁阀5、第二电磁阀9、第三电磁阀12、第四电磁阀20、第五电磁阀22、定量配料装置以及污水泵23均控制连接,控制系统内设置计时模块。
17.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第一电磁阀5打开,污水从污水进水管4进入螺旋导水管3内,第五电磁阀22同步打开,絮凝剂液通过第二连接管21匀速进入螺旋导水管3内与污水合流,旋转组件带动搅拌杆17转动,第二电磁阀9和第三电磁阀12打开,向搅拌室内通入定量的絮凝剂和定量的清水,通过搅拌杆17进行搅拌,随后第二电磁阀9和第三电磁阀12关闭,第一电磁阀5和第五电磁阀22关闭,污水在沉淀池内进行沉淀,然后第四电磁阀20打开,搅拌后的絮凝剂液体进入第二盒体18内,随后第四电磁阀20关闭,污水泵23启动,将沉淀后的
高水位污水抽出,随后污水泵23关闭,定期清理沉淀池2底部的污泥。本实施例中,絮凝剂液通过第二连接管21匀速进入螺旋导水管3内与污水合流,大大提高了絮凝剂与污水接触面积,且随着污水在螺旋导水管3内不断转动下降,絮凝剂与污水进一步融合,不需要架设大型的搅拌设备,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成本。
18.抽水管24端面封闭且与沉淀池2内周面贴合,抽水管24的端面上设置多组进水孔,可起到过滤的作用,沉淀池2内的水在转动作用下,沉淀物在沉淀池2中间位置沉淀较多,抽水管24与沉淀池2内周壁接触,不在中间位置出水,能减少抽出沉淀物。
19.搅拌杆17在第二转动轴15上并排设置多组,提高搅拌效果,使絮凝剂充分溶于清水中。
20.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污水治理自动化控制设备,相较于实施例一,还包括第一出水管26和第二出水管27;第一出水管26为弧形管,第一出水管26水平设置在螺旋导水管3底部出水端;第二出水管27为弧形管,第二出水管27进水端配合插入第一出水管26内,第二出水管27与第一出水管26滑动连接,沉淀池2上设置有带动第二出水管27在第一出水管26内周壁上伸出与缩回的动力组件。
21.本实施例中,第二出水管27来回移动,不断改变污水出水口位置,使污水搅动沉淀池2内的水,起到搅拌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絮凝剂的均匀性。
22.实施例三如图5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污水治理自动化控制设备,相较于实施例一,旋转组件包括第一转动轴13、第一锥齿轮14和第二锥齿轮16;第一转动轴13转动设置在第一盒体6内壁上,第一转动轴13插入螺旋导水管3内的部分设置桨叶;第一锥齿轮14设置在第一转动轴13上,第一锥齿轮14位于转动控制室内;第二锥齿轮16设置在第二转动轴15上,第二锥齿轮16与第一锥齿轮14啮合。
23.本实施例中,污水通过桨叶带动第一转动轴13转动,不需要额外的能源驱动,减少能源消耗。
24.所述第一转动轴13转速小于第二转动轴15转速,提高搅拌效果。
25.实施例四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污水治理自动化控制设备,相较于实施例二,如图2

图4所示,动力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28、支撑杆29、弧形齿圈30、第二支撑板31、安装座32、齿轮34、第三支撑板35和第四支撑板37;第一支撑板28设置在第二出水管27外周壁上;支撑杆29竖直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8上;弧形齿圈30转动设置在沉淀池2外周壁上,弧形齿圈30齿面朝外;第二支撑板31设置在弧形齿圈30内周壁上,第二支撑板31位于沉淀池2上方,第二支撑板31与支撑杆29连接;安装座32设置在沉淀池2外周壁上,安装座32上设置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上传动设置第三转动轴33;齿轮34设置在第三转动轴33上,齿轮34与弧形齿圈30啮合;第三支撑板35和第四支撑板37均设置在沉淀池2外周壁上,第三支撑板35和第四支撑板37分别位于弧形齿圈30两侧,第三支撑板35和第四支撑板37朝向弧形齿圈30的端面上分别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36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8,第一压力传感器36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8均与控制系统信号传输连接,控制系统与动力装置控制连接。
26.本实施例中,动力装置通过第三转动轴33带动齿轮34转动,再带动弧形齿圈30移
动,当弧形齿圈30移动其端部与第三支撑板35接触后,挤压第一压力传感器36产生压力信号将其传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动力装置反转,使弧形齿圈30向相反方向移动,当与第四支撑板37接触,挤压第二压力传感器38产生压力信号将其传送给控制系统,控制动力装置正转,依次反复,使第二出水管27来回移动,不断改变污水出水口位置,使污水搅动沉淀池2内的水,起到搅拌作用。
27.实施例五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污水治理自动化控制设备,相较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还提出污水沉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第一电磁阀5打开,污水从污水进水管4进入螺旋导水管3内,第五电磁阀22同步打开,絮凝剂液通过第二连接管21匀速进入螺旋导水管3内与污水合流,动力装置启动带动第二出水管27来回移动,改变污水出水口位置;s2、污水通过桨叶带动第一转动轴13转动,再通过第一锥齿轮14和第二锥齿轮16带动第二转动轴15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杆17转动;s3、第二电磁阀9和第三电磁阀12打开,向搅拌室内通入定量的絮凝剂和定量的清水,通过搅拌杆17进行搅拌,随后第二电磁阀9和第三电磁阀12关闭;s4、第一电磁阀5和第五电磁阀22关闭,污水在沉淀池内进行沉淀,然后第四电磁阀20打开,搅拌后的絮凝剂液体进入第二盒体18内,随后第四电磁阀20关闭;s5、污水泵23启动,将沉淀后的高水位污水抽出,随后污水泵23关闭,定期清理沉淀池2底部的污泥;s6、重复s1

s5。
2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