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冷水鱼养殖尾水的修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34907发布日期:2022-09-24 03:21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冷水鱼养殖尾水的修复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水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冷水鱼养殖尾水的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2.水产养殖的过程中,池塘内会积累大量的残饵、排泄物、生物尸体等有毒有害的有机物以及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等有毒有害的无机物。因此,养殖水位会造成养殖区周边水域富营养化,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治理对象之一。池塘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排放掉养殖尾水,以保证水产的正常生长。但直接将养殖尾水排放到外河中,会对自然水域的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
3.因此,目前的养殖尾水都会先通过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然后再将处理后的符合养殖标准的尾水进行排放,在现有的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系统主要是其将鱼类圈养在一条水槽中,且其后端安装有固形物收集装置。
4.固形物收集装置大多采用的是在养殖系统后端连接一沉积区,沉积在此区域的固形物通过吸污装置将其转移至地面沉淀池实现截污。但是,在此区域沉积的固形物并不能将全部的废气物转移,其余的废弃物仍随水流进入外塘,造成外塘水体氮磷等营养元素超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水效果。同时,现有的地面沉淀池对废弃物的处理效果有限,致使大量固体悬浮物仍随沉淀池外溢水进入外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冷水鱼养殖尾水的修复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养殖尾水修复系统对废弃物的处理效果有限,治水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冷水鱼养殖尾水的修复系统,包括:沉淀池,用于盛放并过滤未经处理的养殖尾水;
7.生物刷过滤结构,用于过滤经所述沉淀池处理的养殖尾水;
8.植物净化结构,用于吸收经所述生物刷过滤结构的养殖尾水内含有的植物营养物质。
9.优选地,所述生物刷过滤结构包括:
10.框体;
11.生物刷组件,设有若干组,各组所述生物刷组件分别与所述框体连接;所述生物刷组件用于浸入养殖尾水中;
12.清洗组件,与所述框体连接,用于带动至少一组所述生物刷组件活动并对所述生物刷组件上附着的固形物进行清洗。
13.优选地,所述清洗组件包括:
14.壳体,与所述框体连接;
15.转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带动至少一组所述生物刷组件移动;
16.冲洗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对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生物刷组件进行冲洗;所述冲洗组件与所述植物净化结构连通。
17.优选地,所述植物净化结构包括:
18.悬浮组件,上种植有植物;
19.第一防护组件,与所述悬浮组件连接,用于对种植于所述悬浮组件上的所述植物进行保护;
20.浮力增强组件,与所述悬浮组件连接,用于增强所述悬浮组件的浮力。
21.优选地,所述植物净化结构还包括降尘组件,所述降尘组件与所述悬浮组件连接;所述降尘组件用于对所述植物进行除尘作业。
22.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护组件包括:
23.防护网箱主体,用于容纳所述悬浮组件;所述防护网箱主体一端为开口端;
24.太阳能板,沿所述防护网箱主体设有若干块,各所述太阳能板通过转轴组件与所述防护网箱主体,所述太阳能板具有第一状态以及第二使用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太阳能板展开吸收太阳能量;在所述第二状态下若干所述太阳能板相配合盖合所述防护网箱主体的开口端。
25.优选地,所述植物净化结构还包括与所述降尘组件活动连接的割除组件。
26.优选地,所述割除组件包括:
27.壳体,内设有容纳腔;
28.割除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29.输送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将所述割除件切割的植物运至所述容纳腔内;
30.活动件,与所述壳体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二防护组件产生运动。
31.优选地,所述沉淀池内设有清污结构;所述清污结构用于移除尾水中的固形物。
32.优选地,还包括用于监测水体环境的水体监测组件。
3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冷水鱼养殖尾水的修复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用于冷水鱼养殖尾水的修复系统,通过沉淀池、生物刷过滤结构、植物净化结构的配合将养殖尾水中的固形物、植物营养物质分别进行高效的处理,有效提高了对养殖尾水的净化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冷水鱼养殖尾水的修复系统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3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冷水鱼养殖尾水的修复系统所采用的一种生物刷过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37.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冷水鱼养殖尾水的修复系统所采用的一种生物刷过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38.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冷水鱼养殖尾水的修复系统所采用的一种植物净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9.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冷水鱼养殖尾水的修复系统所采用的另一种植物净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40.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冷水鱼养殖尾水的修复系统所采用的一种生物过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41.图中:1、沉淀池;2、生物刷过滤结构;21、框体;22、生物刷组件;23、清洗组件;231、壳体;232、转动组件;233、冲洗组件;3、植物净化结构; 31、悬浮组件;32、第一防护组件;321、防护箱主体;322、太阳能板;33、降尘组件;34、割除组件;341、壳体;342、割除件;343、输送件;344、活动件;35、浮力增强组件;4、清污结构;5、水体监测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43.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现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冷水鱼养殖尾水的修复系统进行说明。所述一种用于冷水鱼养殖尾水的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1、生物刷过滤结构2以及植物净化结构3,沉淀池1用于盛放并过滤未经处理的养殖尾水;生物刷过滤结构2用于过滤经沉淀池1处理的养殖尾水;植物净化结构3用于吸收经生物刷过滤结构2的养殖尾水内含有的植物营养物质。
44.养殖尾水直接排入沉淀池1内进行沉淀,部分固形物会沉积在沉淀池1内,然后经过沉淀的养殖尾水经过生物刷过滤结构2,生物刷过滤结构2对养殖尾水进行二次过滤,生物刷过滤结构2会对养殖尾水中的固化物进行拦截,经过生物刷过滤结构2过滤的养殖尾水中含有植物营养物质,养殖尾水中的营养物质会植物净化结构3吸收,经过植物净化结构3处理过的养殖尾水达到可排放标准后被最终排放。
4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冷水鱼养殖尾水的修复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沉淀池1、生物刷过滤结构2、植物净化结构3的配合将养殖尾水中的固形物、植物营养物质分别进行高效的处理,有效提高了对养殖尾水的净化处理效果。
46.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生物刷过滤结构2包括:框体21、生物刷组件22以及清洗组件23,生物刷组件22 设有若干组,各组生物刷组件22分别与框体21连接;生物刷组件22用于浸入养殖尾水中;清洗组件23与框体21连接,用于带动至少一组生物刷组件22 活动并对生物刷组件22上附着的固形物进行清洗。清洗组件23的设置能及时的对生物刷组件22进行清洗,有效的延长了生物刷组件22的有效使用时间,提高了该种养殖尾水修复系统的治理效果。清洗组件23的设置能实现生物刷组件22正常工作的同时,对生物刷组件22的清洁作业。
47.在本实施例中,框体21由若干不锈钢板材拼接而成。框体21的上端面由左至右间隔布设有若干第一连接板;框体21的下端面由左至右间隔布设有若干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设置位置与第二连接板设置位置一一对应。
48.在本实施中,生物刷组件22与框体21活动连接。方便对生物刷组件22 的移动。生
物刷组件22的数量为第一连接板的一半。具体的是,生物刷组件 22包括第一活动带、第二活动带、生物刷主体。第一活动带与相邻两块第一连接板转动连接。第二活动带与相邻两块第二连接板转动连接。生物刷主体一端与第一活动带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活动带连接。生物刷主体沿第一活动带间隔设有若干组。第一活动带、第二活动带为软质环体结构。其中,第一活动带的部分部位与清洗组件23活动连接。第二活动带的部分部位与清洗组件23活动连接;此时至少一组生物刷主体位于清洗组件23内。
49.生物刷主体一般直径15cm,刷长根据水深决定,一般高出水母20cm左右,上下固定,间距12-13cm,使毛刷形成交叉,在水流轻微冲击下依然能够保证尾水中的颗粒物尽量多的被拦截在滤坝前。
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清洗组件23先对一组生物刷组件22进行清洗,对该组生物刷组件22清洗完成后再对另一组生物刷组件22进行清洗。
5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清洗组件23能同时对全部的生物刷组件22进行清洗。
52.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洗组件23包括:壳体231、转动组件232以及冲洗组件233,壳体231与框体21连接;转动组件232设置在壳体231内;用于带动至少一组生物刷组件22移动;冲洗组件233设置在壳体231内,用于对位于壳体231内的生物刷组件22进行冲洗;冲洗组件233与植物净化结构3连通。
53.壳体231内设有容纳腔。转动组件包括多组沿框体21的上端面由左至右设置的多组第一转动部、多组沿框体21的下端面由左至右设置的多组第二转动部以及与壳体231活动连接的传动部。传动部用于带动任一组第一转动部转动。传动部可通过移动电动任一组第一转动部转动。第二转动部与生物刷组件22 中的第二活动带一一对应。第二转动部转动时可带动第二活动带转动。第一转动部与生物刷组件22中的第一活动带一一对应。第一转动部可带动第一活动带转动。传动部包括与框体21活动连接的电机,与电机的传动端连接的伸缩杆。第一转动部上设有用于伸缩杆伸入的凹槽,凹槽内设有卡块。更具体的是,伸缩杆包括第一套管套设在第一套管上的第二套管,以及与第二套管连接的卡板,第二套管能沿着第一套管的轴向产生运动。第一套管的一端与电机连接。还包括弹簧,弹簧一端与第一套管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套管连接。第一永磁件设置在第一套管内。电磁件设置在第二套管内。电磁件与第一永磁件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且电磁件与第一永磁件相贴近的一端的磁极相反。伸缩杆转动时,卡板与卡块卡住,能带动第一转动部转动。
54.冲洗组件233包括:转筒、设置在转筒上的海绵块、以及设置在筒体上用于冲洗海绵块或/和生物刷组件22的冲洗头。转筒与转动组件232同步转动。冲洗头通过管路与植物净化结构3连接。管路的末端设有水泵。
55.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植物净化结构3包括:悬浮组件31、第一防护组件32以及浮力增强组件35,悬浮组件31上种植有植物;第一防护组件32与悬浮组件31连接,用于对种植于悬浮组件31上的植物进行保护;浮力增强组件34与悬浮组件31连接,用于增强悬浮组件31的浮力。植物选用耐低温的水培植物组成。
56.该种用于冷水鱼养殖尾水的修复系统植物的种类可以为千屈菜、鸢尾、水芹、香蒲、河菜、狐尾藻、眼子菜、轮叶黑藻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滤坝选用植物为狐尾藻。浮床选用植物为千屈菜、鸢尾、香蒲、水芹、河菜等。
57.悬浮组件31包括若干相互连接的空心管材,若干空心管材围合成框体结构。框体
结构上设有支撑网架。植物种植于框体结构和支撑网架形成的容纳槽内。
5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护组件32为防护网箱主体321、与防护网箱主体321 连接的太阳能板322。防护箱主体321背离水体的一端为开口端。太阳能板322 通过转轴组件与防护网箱主体321转动连接。太阳能板322盖合住防护箱主体 321的开口端。太阳能板322能漂浮在水面上。具体的是,第一防护组件32包括:防护网箱主体321以及太阳能板322,防护网箱主体321用于容纳悬浮组件31;防护网箱主体321一端为开口端;太阳能板322沿防护网箱主体321设有若干块,各太阳能板322通过转轴组件与防护网箱主体321,太阳能板322 具有第一状态以及第二使用状态,第一状态下太阳能板322展开吸收太阳能量;在第二状态下若干太阳能板322相配合盖合防护网箱主体321的开口端。
59.在本实施例中,太阳能板322包括弧形板主体、设置于弧形板主体两侧的板体,以及设置于弧形板主体弧形面的太阳能转化体。太阳能板322设有若干块,各太阳能板322分别与防护网箱主体321的开口端转动连接。太阳能板322 具有两种使用状态。第一使用状态,太阳能板322处于展开状态,此时太阳能板322与水面接触,弧形板主体以及设置于弧形板主体两侧的板体能防止水浸泡太阳能转化体。太阳能转化体被太阳照射,进而完成对太阳能量的转化。第二使用状态,各太阳能板322处于拼合状态,各太阳能板322拼合成一盖体,将防护网箱主体的开口端盖住,避免恶劣环境(如大雨、冰雹)条件下,对植物和太阳能板322的损害。弧形板主体背离太阳能转化体的一端设有浮力部,浮力部在第一使用状态下与水面接触。
6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种养殖尾水修复系统还包括用于监测水体环境的水体监测组件5。水体监测组件5包括水下监测组件、控制终端组件、水质监测组件。太阳能板322连接有蓄电结构,蓄电结构与水下监测组件、控制终端组件、水质监测组件电连接。水下监测组件用于检测水下环境的情况。水质监测组件用于实时检测水体质量。水下监测组件和水质监测组件监测到结果可传输给控制终端组件。用户可通过控制终端实时对作业情况进行了解。控制终端可与手机等通信设备通信连接。用户可通过手机等通信设备远程进行了解。
61.在一些实施例中,浮力增强组件35为浮球结构,浮球结构通过绳体与悬浮组件31连接。
62.在一些实施例中,植物净化结构3还包括降尘组件33,降尘组件33与悬浮组件31连接;降尘组件31用于对植物进行除尘作业。降尘组件31包括设置于水体内的水泵、与悬浮组件31活动连接的喷头结构,水泵通过管路与喷头结构连通。喷头结构包括连接体以及设置于活动体内的喷头体。连接体与悬浮组件31活动连接,能沿着悬浮组件31的表面进行转动,方便喷头结喷水的均匀性。连接体为十字形板体结构。
63.在本实施例中,植物净化结构3还包括与降尘组件33活动连接的割除组件 34。割除组件34包括:壳体341、割除件342、输送件343以及活动件345,壳体341内设有容纳腔;割除件342设置在壳体341上;输送件343设置在壳体341上,用于将割除件342切割的植物运至容纳腔内;活动件344与壳体341 连接,用于带动壳体341相对于第二防护组件42产生运动。壳体341上设有用于容纳植被的凹槽。割除件342位于凹槽内。割除件342与凹槽的侧壁滑动连接。割除件342包括滑动块与滑动块连接的扇形转动割除部。输送件433为吸风组件。当扇形转动割除部将植物割除后,会被输送件433吸入壳体341内的容纳腔内。活动件344包括横向运动件以及与横向运动件连接的纵向运动件。横向运动件为电动伸缩件,电动伸缩件与
壳体341连接。纵向运动件包括驱动电机,用于被驱动电机驱动的齿轮。
64.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降尘组件33上设有滑槽,滑槽的侧壁上设有与齿轮适配的齿条。驱动电机驱动齿轮转动,可实现割除组件43 沿着支撑杆产生活动。
65.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沉淀池1 内设有清污结构4;清污结构4用于移除尾水中的固形物。清污结构4的设置可及时的将尾水中的固形物移除,减少尾水中氮磷的溶解,减轻后续水质净化的压力。清污结构4为吸污泵、水下清淤机中的一种或多种。
6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