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浓度钴离子废水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34897发布日期:2022-09-06 23:14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浓度钴离子废水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钴离子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浓度钴离子废水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化工企业中,高浓度金属离子废水的排放指标要求严格,为了处理这些废水,企业往往需要安装一套装置来处理这些废水。
3.例如公开号cn206814562u就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设备,由过滤池、沉淀池、泵体、溶气罐、减压阀、浮选池、蒸馏池、流量计、输出设备和阀门组成,述过滤池上设有废水输入口,过滤池与沉淀池相连,沉淀池与泵体相连,沉淀后的废水通过泵体传输到溶气罐中,再通过减压阀输送到浮选池中,浮选池与蒸馏池相连,蒸馏池与流量计相连,流量计上设有阀门,阀门与输出设备相连;除油率高,悬浮物去除率高;产渣量少,费用低;环境友好,钴离子浓度0.3~0.7mg/l;镍离子含量0.1~0.5mg/l,镍离子去除率达到99.95~99.99%;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分离速度快,经济效益好,会得到广泛使用,并不断替代现有材料。
4.以往处理高浓度钴离子废水的装置大多直接将废水来源直接接入,但是在生产过程中,有时候会由于生产需求导致不同时间段产生的废水浓度和量会产生较大的波动。这样会导致废水处理装置不能很好的控制住添加处理用的一些化学试剂的量,导致处理效果就会产生差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浓度钴离子废水的处理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废水处理装置容易受废水来量不稳定和废水浓度波动大影响,从而导致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高浓度钴离子废水的处理系统,包括废水收集罐、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第三反应釜、压滤机和第四反应釜,第一反应釜的进料端端通过第一泵管和废水收集罐相连,出料端通过第二泵管和第二反应釜的进料端相连,第二反应釜的出料端通过第三泵管和第三反应釜的进料端相连,第三反应釜的出料端通过第四泵管和压滤机的进料端相连,压滤机的出料端通过第五泵管和第四反应釜的进料端相连,第一反应釜上设置有氢氧化钠添加口,第二反应釜上设置有pac添加口,第三反应釜上设置有pam添加口,第四反应釜上设置有稀硫酸添加口。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泵管朝向第一反应釜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第一反应釜的进料端朝向第一泵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密封相连。
9.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二连接管和第一反应釜进料端的连接处环绕第二连接管的内壁形成平面,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和第一泵管相连,另一端穿进第二连接管内,并且和
平面密封贴合,第一连接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锁紧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连接的锁紧装置。
10.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锁紧装置包括连接环、转动环、限位环和转动杆,连接环套设于第一连接管的外壁上,连接环的内壁和第一连接管的外壁相连,外壁和转动环的内壁滑动贴合,限位环在连接环朝向第一泵管的一侧和转动环的内壁相连,限位环的侧面和连接环的侧面滑动贴合,转动杆通过连接件和转动环的外壁相连,转动环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第二连接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内螺纹和外螺纹螺纹咬合相连。
11.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连接件包括连接块和转动轴,连接块的一端和转动环的外壁相连,另一端设置有转动槽,转动杆的一端穿进转动槽内通过转动轴和转动槽的槽壁转动相连,另一端置于连接块的外侧。
12.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平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的一侧和平面相连,另一侧和第一连接管置于第二连接管内的一端密封贴合。
13.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环绕第二连接管朝向连接环的一端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的一侧和密封槽的槽底相连,另一侧和连接环的侧面相连。
14.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二连接管的内壁设置为第一弧面,且第二连接管的内径由第一反应釜至第一泵管的方向逐渐增大,第一连接管的外壁设置为和第一弧面相匹配的第二弧面。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废水收集罐,能够在废水进入第一反应釜进行处理前能够先手机在废水收集罐内,当废水收集罐内收集到一定量以后再通过第一泵管进入到第一反应釜内进行处理。这样就能很好的控制住每一次处理废水的量以及处理前还可以测出这一批废水中钴离子的含量,从而根据钴离子的含量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添加处理用的氢氧化钠、pac、pam以及稀硫酸。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废水处理装置容易受废水来量不稳定和废水浓度波动大影响,从而导致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设置压滤机,能够在处理过程中,将可以回收的一些固体废物通过压滤机分离出来,这样一方面能够减少排放量,还可以通过回收的方式将固体废物循环投入使用,提升了环保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浓度钴离子废水的处理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浓度钴离子废水的处理系统的第一反应釜正面示意图。
18.图3为图2中标记a处的局部剖面放大示意图。
19.图标:1-废水收集罐,2-第一反应釜,3-第二反应釜,4-第三反应釜,5-压滤机,6-第四反应釜,7-第一泵管,8-第二泵管,9-第三泵管,10-第四泵管,11-第五泵管,12-第一连接管,13-第二连接管,14-平面,15-连接环,16-转动环,17-限位环,18-转动杆,19-连接块,20-转动轴,21-第一密封圈,22-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22.实施例1:
23.一种高浓度钴离子废水的处理系统,包括废水收集罐1、第一反应釜2、第二反应釜3、第三反应釜4、压滤机5和第四反应釜6,第一反应釜2的进料端端通过第一泵管7和废水收集罐1相连,出料端通过第二泵管8和第二反应釜3的进料端相连,第二反应釜3的出料端通过第三泵管9和第三反应釜4的进料端相连,第三反应釜4的出料端通过第四泵管10和压滤机5的进料端相连,压滤机5的出料端通过第五泵管11和第四反应釜6的进料端相连,第一反应釜2上设置有氢氧化钠添加口,第二反应釜3上设置有pac添加口,第三反应釜4上设置有pam添加口,第四反应釜6上设置有稀硫酸添加口。
24.在生产过程中,生产产生的废水进入到废水收集罐1中,然后在废水收集罐1中充分混合均匀,当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将废水收集罐1中的废水通过第一泵管7泵入到第一反应釜2内。在泵入到第一反应釜2以前可以测一下废水中钴离子以及其他离子的含量,以便于后续添加化学试剂进行处理。当废水进入到第一反应釜2以后,通过氢氧化钠添加口往第一反应釜2内添加氢氧化钠溶液,使废水的ph值上升到13,然后将第一反应釜2内的废水全部通过第二泵管8泵入到第二反应釜3内,当废水进入到第二反应釜3内以后,通过pac添加口加入pac,然后进行充分搅拌,当搅拌均匀以后,通过第三泵管9将废水泵入到第三反应釜4中。当废水内容就到第三反应釜4以后,通过pam添加口加入pam,然后充分搅拌。搅拌完成以后通过第四泵管10泵入到压滤机5内,通过压滤机5过滤,能够将废水中的固体过滤出来,进行回收,便于后续处理后循环使用。然后将过滤后的废水通过第五泵管11泵入到第四反应釜6中。然后通过稀硫酸添加口往第四反应釜6中添加稀硫酸,将废水的ph调节成中性。此时废水中的钴离子浓度已经低于0.1mg/l,能达到进入污水池的纳管标准。
25.整套系统中用到的废水收集罐1、第一反应釜2、第二反应釜3、第三反应釜4、压滤机5和第四反应釜6均为现有的一些收集罐型号和反应釜型号。其具体功能和结构均为现有技术,此处就不再赘述其具体结构。第一泵管7、第二泵管8、第三泵管9、第四泵管10和第五泵管11上均设置有泵来泵入废水。
26.实施例2:
27.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第一泵管7朝向第一反应釜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2,第一反应釜2的进料端朝向第一泵管7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3,第一连接管12和第二连接管13密封相连。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管12和第二连接管13,提升了第一泵管7和第一反应釜2进料端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28.第二连接管13和第一反应釜2进料端的连接处环绕第二连接管13的内壁形成平面14,第一连接管12的一端和第一泵管7相连,另一端穿进第二连接管13内,并且和平面14密封贴合,第一连接管12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锁紧第一连接管12和第二连接管13之间连接的锁紧装置。通过设置平面14,能够很好的通过平面和第一连接管12密封贴合在一起来密封第一连接管12和第二连接管13之间的缝隙。这样就能使废水能够顺利的从废水收集罐1进入到第一反应釜2内。通过设置锁紧装置,能够使第二联机关13和平面14稳定的密封贴合在一起。
29.锁紧装置包括连接环15、转动环16、限位环17和转动杆18,连接环15套设于第一连
接管12的外壁上,连接环15的内壁和第一连接管12的外壁相连,外壁和转动环16的内壁滑动贴合,限位环17在连接环15朝向第一泵管7的一侧和转动环16的内壁相连,限位环17的侧面和连接环15的侧面滑动贴合,转动杆18通过连接件和转动环16的外壁相连,转动环16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第二连接管13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内螺纹和外螺纹螺纹咬合相连。这样的设置,当需要连接第一连接管12和第二连接管13的时候,通过将第一连接管12插入到第二连接管13内,然后操作人员握住转动杆18,推动转动环16,是转动环16的内螺纹和第二连接管13上的外螺纹接触,然后通过握住转动杆18带动转动环16转动,就能使内螺纹和外螺纹逐渐咬合相连,这样限位环17就能通过推动连接环15,使第一连接管12在第二连接管13内的一端逐渐和平面14密封贴合。最终第一连接管12和第二连接管13密封连接完成。当需要拆卸第一连接管12和第二连接管13的时候,通过反向转动转动杆18,是外螺纹和内螺纹分离即可。连接件包括连接块19和转动轴20,连接块19的一端和转动环16的外壁相连,另一端设置有转动槽,转动杆18的一端穿进转动槽内通过转动轴20和转动槽的槽壁转动相连,另一端置于连接块19的外侧。这样的设置,当需要使用转动杆18的时候,将转动杆18围绕转动轴20转动至和转动环16的外壁相互垂直,操作人员就能够通过握住转动杆18来带动转动环16转动。当不需要使用转动杆18的时候,可以通过使转动杆19围绕转动轴20转动至和第一泵管7贴合,这样就能够便于收纳转动杆18。转动轴20可以是和转动槽固定相连,但是和转动杆18转动相连,也可以是和转动槽以及转动杆18都是转动相连,也可以是和转动杆18固定相连,但是和转动槽转动相连。
30.平面14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1,第一密封圈21的一侧和平面14相连,另一侧和第一连接管12置于第二连接管13内的一端密封贴合。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圈21,提升了第一连接管12和平面14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31.环绕第二连接管13朝向连接环15的一端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2,第二密封圈22的一侧和密封槽的槽底相连,另一侧和连接环15的侧面相连。通过设置第二密封圈22,进一步提升了第一连接段12和第二连接段13之间的密封性。
32.第二连接管13的内壁设置为第一弧面,且第二连接管13的内径由第一反应釜2至第一泵管7的方向逐渐增大,第一连接管12的外壁设置为和第一弧面相匹配的第二弧面。通过设置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能够使第一连接管12更加顺畅的进入到第二连接管13内。
33.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技术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技术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