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域水质改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6033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浅水域水质改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较浅水域(例如水深3公尺程度)的湖沼、水池、河川或净水用的储水池所使用的水质改良装置。
以往在水坝、湖、沼或河川中,随着水温的上升,藻类会繁殖,由于水中缺氧使鱼类死亡并发生恶臭,或其他原因而致使水质恶化,对此并无有效的防止方法。曾有人建议以活性炭等进行过滤。而在深水的水坝、湖,有人提议采用间歇空气扬水装置,强制令水坝内的水予以上下方向强制对流,加速藻类死亡,并增加溶氧量。但其安装维护费用很高且效果不明显。
在如上述水深程度时,如果令表面层的水与深层的水予以对流,就可以将发生于表面层的藻类送入水深暗处,从而防止藻类繁殖,同时也可达到灭藻的目的。
但是在浅水域中设置扬水筒使水对流时,其结果只能令水面的藻类稍向下方移动而已,并不可能使藻类死亡。同时因污水大多属于水中的微细浮游固形物,对于使微细浮游物沉淀也没有有效的装置,且对于缺氧情况也无适当的改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种在较浅水域内使用的解决上述问题的水质改良装置,它可在水循环流动的过程中令固形物的处理剂扩散,并在处理浮游固形物的同时使溶存氧气量提高。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浅水域水质改良装置,包括一扬水筒,固定扬水筒下端的间歇供气装置以及位于扬水筒上方的装纳固形物处理剂的容器;所述的间歇供气装置与扬水筒连通,它设有供气口,底部设有进水孔;在扬水筒顶部装有浮环,扬水筒连结有用来固定水质改良装置位置的重锤。
本实用新型在湖沼或储水场内规定的水深位置(如果没有深处位置时,即以人工挖掘法,例如有2公尺以上即可)设置扬水筒。依靠上述扬水筒使水循环流动的过程中令凝集剂或灭藻剂扩散,并使浮游固形物沉淀。而使固形物沉淀的同时也令藻类死亡,由此可较有效地达成净水的目的。
上述凝集剂可采用硫酸铝、聚氯化铝以及其他高分子凝集剂。灭藻剂则可使用硫酸铜或氯化铜。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水质改良装置。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状态的断面图。
图3为在湖沼直接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图4为在湖沼净水部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图5为本发明在扬水筒上方设置药剂容器的正面图。
图6为灭藻剂及凝集剂容器的一部份的正面剖视图。
图7为空气室的一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所示,本装置扬水筒1上端附有浮环2,以便将扬水筒竖立,下端外侧嵌装环状的间歇供气装置3,另在扬水筒1下端安装数个连结杆4与隔板5连接。而隔板5下面与重锤6连结以免扬水筒漂移。
上述间歇供气装置3与扬水筒1隔着一定间隙嵌装内筒7,再隔着一定间隙嵌装外筒8,而在内外筒之间装置隔开筒9。另在隔开筒9上下端设置对塞板10及11。又在内筒7的下端及隔开筒9的上部,有数个贯穿孔12及13以等距离相隔。内筒7上端所设封塞板14的下方另设置数个长方孔环状地列于扬水筒1的周围。16是供气口,供气来源由设置于岸上的空压机以供气橡皮管供给。
将其装设于池中适当位置后,如17箭头所示方向引入加压空气至16时由内外筒7、8所构成的空气室18内水位,将如19所示降下。当18内水位降至20位置时,空气室18内空气将经长方孔15的箭头所示方向21进入扬水筒1内部,而产生空气团22上升于扬水筒内。此时经外筒8下端,池水被吸入空气室18内(箭头23方向)。则扬水筒内的水,随着空气团22的上升一起上升而由上端开口部24喷出。喷水一到水面即被扩散,在吸收氧气后,顺着箭头所示方向25、25a循环,以至再度被吸入空气室18内。
如上述说明,池水被循环时,因扬水筒1下面设置有隔开板5,故池底堆积有机物26不被吸入扩散至水中。
以此扬水筒循环,溶氧升高后,池底堆积有机物26即被氧化,减少其堆积量及污染性而可防止这些有机物影响养殖鱼贝的生长。本装置所需空压机的马力甚小,是一省能源装置。
下面结合图2至图4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在图2中,将水深5公尺(虚线37)的水底挖掘成如实线37a,而令最深处为7公尺,在该处设置扬水筒1,该扬水筒1的设置场所可因水量、水深以及水底的形状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在水量约30公吨-50公吨各设置直径约50公分的扬水筒一部时,扬水如图2的箭头38a所示扩散于左右,从水面而下降至水底,沿着水底而又到扬水筒,又如最初那样再度被扬水,反覆该操作。
图3显示了在湖40的1、1a、1b、1c位置设置扬水筒。图4为在湖41的一侧在虚线43到放水口42之间设人工水道39,而只在必要部分设扬水筒1、1a的实施例。两者均属于将通过的水全部予以净水处理的构造。
图5至图7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
在下部设有空气室2的扬水筒1上方(例如水面与扬水筒1上端的中间)以圆形状配置硫酸铜容器3及凝集剂容器3a,依靠浮筒4令硫酸铜及凝集剂容器3、3a安定在规定水深处,而以索条5将硫酸铜及凝集剂容器3、3a的下侧连结到扬水筒1的上端,同时以索条6连结浮筒4与硫酸筒及凝集剂容器3、3a并规定设置位置。
硫酸铜及凝集剂的容器3、3a在内外框7、7a的内侧,并以网袋8使之成形,在网袋8内收容硫酸铜及凝集剂9、9a。硫酸铜及凝集剂9、9a的用量是由设置扬水筒1的水坝(或湖、沼等)的水量、水质及扬水筒的数目来决定,为了避免瞬间溶解成以上必要的浓度起见,以加密网目为宜。又如要计算溶解速度时,即水量×0.2ppm之量就可以,只是必须考虑到通常溶解度快于计算量,因此每次安装几分之一或几十分之一为宜。至于由扬水筒的搅拌效率及灭藻剂、凝集剂的扩散速度的计算,可使当所放置的灭藻剂全部溶解时,灭藻剂会扩至水坝的全部水域。
本实用新型的灭藻剂溶器如图6所示,且如前面所说明,在环状内外框7、7a的内侧固定有网袋8,在网袋8内收容了硫酸铜或凝集剂。
当扬水筒1内上升的水在如图5中以箭头11所示流动于四方时,通过上述网袋8内而溶解硫酸铜或凝集剂,只是此种容器很难调节溶解度,需要一定网目以预先防止其过度溶解才行。在上述实施例中是依靠在扬水筒上部周边设置灭藻剂及凝集剂容器而使必要浓度的灭藻剂及凝集剂发生扩散。如果灭藻剂及凝集剂是液体状态时,即在扬水筒1中间内部设置灭藻剂用的喷嘴,接着图2中管13供给必要量的灭藻剂等即可,比例中也可以先送凝集剂,然后再送灭藻剂。图2中的标号12为药液槽。
如图7所示,本发明所使用的扬水装置是在扬水筒1的下部设置空气室2,而由送气管16以箭头17所示送加压空气,加压空气首先进入于外筒室18,在外筒室18的顶部逐渐积存,而使外筒室18内的水位下降,同时由设置在隔开筒19上部的贯空孔20而如箭头21所示进入中间室22,使中间室22水位降低,当水位降至图7中的虚线所示的位置时,中间室内的加压空气经过设置在内筒24下端部的连通孔25而以箭头26所示进入内筒室27,如箭头28所示在内筒室27内上升,由其上部而经连通孔29如箭头所示30喷入扬水筒1内,所以加压空气成为空气团31而在扬水筒内上升,因此扬水筒下部的水随着空气团的上升而如箭头15所示上升并由扬水筒1的上端喷出,而如箭头11所示横向流动(图5)。由于该水的一部分会通过硫酸铜或凝集剂容器内,所以逐渐地溶解容器内的硫酸铜等,该溶解物随着水的流动而扩散,且由上下对流而如箭头33所示地下降于水底侧,在水底附近即对于已被弱化的藻类更加弱化而至杀灭。图中的标号32为空气软管,35为重锤,36为设在扬水管1上端部的浮筒。
本实用新型利用扬水筒的扬水循环而扩散灭藻剂及凝集剂,并在曝气的同时扩散药剂,增加溶存氧气量,并使微细固形物沉淀,令藻类死亡,从而达到了使水净化之目的。
扬水筒利用水的对流循环,在水深二公尺以上部分可有效地发生作用,所以要有如图2所示的表层部分与下层部分容易对流的形状为宜。为了获得必要的水深,可使用人工或机械挖掘水底(例如利用泥泵)而形成如图2所示的水底形状即可。
上述凝集剂或灭藻剂如欲以液体使用时,即如
图1所示,在扬水筒中接给液管,以定时定量的供给上述液体,即可达到目的。
上面是对于湖沼中设置扬水筒为例而加以说明。当然也可以在储水场内设上述扬水筒,而由湖沼或河川抽送适量的处理水,使储水场内固形物沉淀,同时或依次实施固形物的沉淀及灭藻。
如使用固体凝集剂时,即在扬水筒上方让含有药剂的容器浮游,使之适当溶解而使它扩散成必要的均匀浓度。
灭藻剂的浓度以0.2ppm-1.0ppm为宜,此浓度已经确认不至于毒死鱼类且可达成灭藻目的。
总之,本实用新型利用凝集剂及灭藻剂同时或个别散扩,可使水中微细固形物沉淀,藻类死亡,且由于扬水筒作用而可以提高水中的溶氧量。
权利要求1.一种浅水域水质改良装置,它包括一扬水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扬水筒下端的间歇供气装置以及位于扬水筒上方的装纳固形物处理剂的容器;所述的间歇供气装置与扬水筒连通,它设有供气口,底部设有进水孔;在扬水筒顶部装有浮环,扬水筒连结有用来固定水质改良装置位置的重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水域水质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歇供气装置由与所述的扬水筒依次隔着一定间歇成环状嵌装的内筒,隔开筒及外筒组成;所述的隔开筒上下端装的对塞板,内筒上端设有封塞板;所述的隔开筒上端和内筒的下端均设有贯穿孔;所这的供气口位于外筒侧部,进水孔位于外筒底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浅水域水质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形物处理剂为凝集剂、灭藻剂。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浅水域水质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凝集剂或灭藻剂可同时扩散或个别地依次扩散。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浅水域水质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凝集剂为聚氯化铝或其他高分子凝集剂。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浅水域水质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灭藻剂为硫酸铜或氯化铜。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浅水域水质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扬水筒下装有隔板以防止池底堆积有机物扩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较浅水域(例如水深3公尺)的湖沼、池、河川,或供净水用储水池使用的水质改良装置。包括一扬水筒以及下端的间歇供气装置,和上方的装固形物处理剂的容器。在湖沼、储水池或河川内以扬水筒使水循环流动的过程中令固形物的处理剂扩散,并在处理浮游固形物的同时使容存氧气量提高。
文档编号C02F1/54GK2067709SQ9020091
公开日1990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1990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1990年1月19日
发明者陆文彬 申请人:陆文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