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潜水式打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9037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的潜水式打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的潜水式打氧机。
一般养殖业者为了使池中所饲养的鱼或虾提高存活率,以及防止池中蓝绿水藻过度生长大都在养殖池中装设有一种打氧水车,借由打氧水车的运转,以期能增加养殖池内的氧气溶量以达到预期效果。此种习用打氧水车,主要是由马达及数个打水板共同装置于浮管上构成,且该浮管可供撑浮马达及打水板于水面上。然后借由马达带动打水板旋动,使打水板拍打、搅动水液产生气泡(此气泡本身即存带有氧气),以增加溶氧量。但此种习用打氧水车,由于其搅动打水是借打水板的旋转做打水动作,故其产生的气泡大部分是局限于养殖池较上层的水域,而养殖池的中、下层水域则无法得到打氧水车所产生的氧气气泡供给的氧气,又由于该氧气气泡颗粒较为粗大,因此其向上窜升的速度亦较为快速,进而使得水液的输氧效果大为降低。故,一般使用此种习用打氧水车的业者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即可发现其养殖池内的中、下层水域,渐渐地充满衰败的有机水液及蓝绿水藻,且其池底底部的污泥亦愈来愈多,如此,极易导致回游于中、下层水域的鱼、虾类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存活,且池内的食物、植物、肥料或已死亡的鱼、虾无法完全分解消化进而产生腐败的污泥囤积,以致水液腐臭及产生有毒气体。所以,此种打氧水车在实际使用上仍无法使养殖池的全部水域获得足够氧气,以致产生蓝绿水藻繁生过多、水液腐臭、污泥积囤、鱼虾类死亡率过高等缺点。
本创作人有鉴于上述习用打氧水车在实际使用上所存在的缺点,积数十年从事养殖器具的专业制造经验,并经不断努力研究和多次实验,终于完成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潜水式打氧机,可根据不同水深而自动调整进水流量大小,使其产生的气泡细微化,并可形成一对流循环效果以提高溶氧率及输氧效果,且其体积轻巧,搬运方便,以使打氧机的使用趋于完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改良的潜水式打氧机,是由潜水马达、底座、空气导管及进水调整组等部件组成,潜水马达的外部周边上设有数根连接螺杆,供连接潜水马达垂直螺固于底座上,其旋转轴贯穿突置于底座中央并连结有轮叶,轮叶容置于底座的打气室内,底座顶部具有一铁质中空圆座供潜水马达固置,其中央处开设有一孔供旋转轴贯穿突伸,且该旋转轴端恰好突置于中空圆座底面中央的通孔,中空圆座的外侧边上延伸连接有一导管座,其内部与中空圆座内部相通,供空气导管连接,以将空气由中空圆座内部导流入打气室,中空圆座内部适当位向下延伸设有数根脚架并突置于底座下方供支撑,底座的打气室位于中空圆座下方,其侧边环面设有许多通孔供水和空气混合搅拌后排出,且底座底部中央贯穿开设有一进水口,进水口的底部外侧连接螺置有一进水调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调整组是由一座体、浮控体及弹簧螺杆构成,座体顶部借螺栓螺置固定于底座的底面,其下方延伸突具有一内凹状梯形圆体,圆体中央贯穿开设有一贯穿孔与进水口对应,其环缘底边供弹簧螺杆一端螺置,弹簧螺杆另端贯穿螺置于浮控体的环边,弹簧螺杆的弹簧体位于座体与浮控体之间,且浮控体形状与内凹状梯形圆体相对应;借由养殖池的水深压力,使浮控体依附弹簧螺杆向上浮升,并借弹簧体的适当弹力挡阻顶掣,而令浮控体浮升停至适当位置,以改变其与内凹状梯形圆体间的距离,而达到自动调整进水流量大小,使空气和水液搅拌混合所产生的气泡细致化,并可形成对流循环效应,以提高溶氧率及输氧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改良的潜水式打氧机,该底座的顶面由硬质塑胶制成,其底部则由硬质塑胶与白铁材质的两环圆体借由螺栓螺接组成。达到可降低整体重量,以方便搬运移动的效果。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于较浅养殖池的实施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于较深养殖池的实施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示意图。
首先请参阅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潜水马达(1)、底座(2)、空气导管(3)及进水调整组(4)等部件组合而成;其中,潜水马达(1)具有防水性,其与一般潜水马达的构造相同(故在此不在赘述),其外部周边上设有数根连接螺杆(11),该等连接螺杆(11)可供螺固于底座(2)上,使潜水马达(1)得以垂直固置于底座(2)上。然而潜水马达(1)的旋转轴(12)是贯穿突置于底座(2)中央,且旋转轴(12)的轴端连结有一轮叶(13),轮叶(13)是突置于底座(2)的打气室(23)内,以供带动水和空气搅拌并予以混合排出;底座(2)是一中空圆体,其顶部具有一铁质材料制成的中空圆座(21),中空圆座(21)可供潜水马达(1)借由连接螺杆(11)予以螺固置设,其上方中央处开设有一孔供潜水马达(1)的旋转轴(12)贯穿突伸。又,中空圆座(21)的外侧边上延伸连接有一导管座(211),该导管座(211)与中空圆座(21)的内部相通,可供空气导管(3)连接,以将空气由中空圆座(21)导流进入底座(2)的打气室(23)。中空圆座(21)的底面中央开设有一通孔(212),该通孔(212)恰可供潜水马达(1)的旋转轴(12)轴端突置,又于中空圆座(21)内部适当位置向下延伸突置有数根脚架(22),该等脚架(22)是贯穿底座(2)打气室(23)并突置于底部下方以供支撑。底座(2)的打气室(23)是位于中空圆座(21)的下方,其侧边环面设有许多通孔可供水和空气混合搅拌后排出,且其中央处是供轮叶(13)置设。轮叶(13)下方底座(2)底部中央贯穿开设有一进水口(24),进水口(24)的底部外侧连接螺置有一进水调整组(4)。底座(2)是由塑胶环体(25)及白铁质环体(26)螺接而成,可降低整个打氧机的重量,以方便搬运移动。空气导管(3)是一圆管,其长度视养殖池的水深而定,可供连接固定于导管座(211)上,以借助轮叶(13)的转动将空气由空气导管(3)引入中空圆座(21)内,并将其导流入底座(2)的打气室(23)内,使其与水液受到轮叶(13)的混合搅拌产生气泡后,再由打气室(23)的侧边通孔排出。进水调整组(4)是置设于进水口(24)的下方,其是由一座体(41)、浮控体(42)及弹簧螺杆(43)等部件构成,而座体(41)顶部是成一平面状可供贴靠于底座(2)的底面,并借螺栓(5)螺置固定。而其下方向下延伸突具有一内凹状梯形圆体(411),且在该圆体(411)中央贯穿开设有一贯穿孔(412),该贯穿孔(412)恰好位于进水口(24)的下方处可供水液由此流入。而内凹状梯形圆体(411)的环缘底边可供数根弹簧螺杆(43)螺置,且该等弹簧螺杆(43)的另端是贯穿螺置于浮控体(42)的环边,而弹簧螺杆(43)的弹簧体(431)则位于座体(41)与浮控体(42)之间。又,该浮控体(42)的形状恰与座体(41)的内凹状梯形圆体(411)的形状相对应,因此,当浮控体(42)受到水液压力而随弹簧螺杆(43)向上浮升时,会受到弹簧螺杆(43)的弹簧体(431)适度弹力挡阻,而适当地改变其与内凹状梯形圆体(411)间的距离(因本实用新型弹簧体的弹力值与浮控体及养殖池的水液压力是按预先计算的比例设定),故欲控制进水流量的大小,可借由座体(41)、浮控体(42)及弹簧螺杆(43)所构成的进水调整组(4)予以自动调整控制,以达到在不同水深的养殖池内均可自动控制进水流量的目的。
再请同时配合参阅图2、3所示,其是本实用新型在不同深度的养殖池的使用实施例,由图2所示,若本实用新型使用在水深约两米的养殖池内时,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完全潜置在养殖池的底部,因此导管座(211)上所连接的空气导管(3)的长度不需具有两米以上,方能使空气由空气导管(3)引流入底座(2)的打气室(23)内,以供与水液进行混合搅拌。当本实用新型潜置于水底时,该进水调整组(4)的浮控体(42)即会马上受到水液压力的影响,而自动地依其水压的大小向上浮升,但由于浮控体(42)的环边是与弹簧螺杆(43)底端穿接设,且弹簧螺杆(43)的上端又是螺固在内凹状梯形圆体(411)的边缘底边,因此浮控体(42)可顺着弹簧螺杆(43)向上移动并受其弹簧体(431)的适当弹力挡阻而浮升至适当位置,进而改变了其与座体(41)之间的距离。若将本实用新型予以导电而启动潜水马达(1)转动时,则该潜水马达(1)的旋转轴(12)即会带动轮叶(13)旋转。由于轮叶(13)在打气室(23)内高速转动时,会产生一极高速的离心力,而此时充满于中空圆座(21)内的空气即会被轮叶(13)的高速离心力,由其旋转轴(12)端处被吸入打气室(23)内,同时,该轮叶(13)的高速离心力亦会使水液由进水调整组(4)的座体(41)与浮控体(42)间引流导入进水口(24),并由进水口(24)注入打气室(23)内,故轮叶(13)在做高速旋转动作时,可借其离心力将空气和水液同时吸入。然而,轮叶(13)在将空气吸入时会在其旋转轴(12)端处产生一略呈真空状,故在进水口(24)处形成一局部低压,如此,可借其形成的略呈真空状引力及压力差,防止水液由旋转轴(12)端进入中空圆座(21)内,并促使所吸入的空气和水液受到轮叶(13)的离心转动而加以混合搅拌产生许多气泡,并由打气室(23)的侧边通孔迅速排出。又,因轮叶(13)的高速旋转离心作用的影响,故从打气室(23)侧边通孔所排出的气流极为强劲,而使得空气和水液混合搅拌后所产生的气泡更为细致,以扩大空气与水液接触的表面积(亦即提高溶氧率),同时可在水中产生一对流循环效应,借此可减缓气泡向上窜升的速度,而得以提高气泡在水液中的输氧效果,达到良好的打氧效果,提高养殖池内的溶氧率及输氧效果以有利于鱼、虾的生存与生长,并可有效仰制蓝绿水藻过度繁生。再请参阅图3,其是本实用新型潜置使用于养殖池水深约为四米的实施例,而从图3与图2所示比较可知,其唯一不同之处在于进水调整组(4)的浮控体(42),由图3所示可见,当本实用新型在四米水深的养殖池底部使用时,因其水深压力较大,故浮控体(42)会受到较大的水压影响,而随即自动地向上浮升。当浮控体(42)向上浮升顶撑弹簧螺杆(43)的弹簧体(431)时,该弹簧体(431)的力值若小于此时的水液压力,则浮控体(42)会将弹簧体(431)撑顶压挤;若是弹簧体(431)的弹力值大于此时的水液压力,则浮控体(42)即会停止撑顶压挤弹簧体(431)并停至其位,亦即此时弹簧体(431)的回复弹力值与水液压力恰好相等,故浮控体(42)向上浮升的距离较长,因而浮控体(42)与座体(41)间的距离更为短小,换言之,即浮控体(42)会因水液压力较大而往上浮升停至于较高位,如此,水液欲流入进水口(24)的孔道则较狭小。若将本实用新型予以导电而启动潜水马达(1)转动时,则该轮叶(13)同样地会产生旋转并形成一略呈真空状引力及压力差,促使所吸入的空气和水液受到轮叶(13)的离心转动而加以混合搅拌产生许多细致气泡。由于打气室(23)的侧边通孔迅速排出气体并形成一对流循环效应,以减缓气泡上升的速度,达到提高养殖池的溶氧量及输氧率的效果。
经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打氧机,确可借其进水调整组(4)的设置,而使其在不同水深的养殖池使用时,可自动地依其水深压力,以适度改变进水口(24)端处的进水流量,如在水深两米的情形下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因其水液压力较小,故浮控体(42)向上浮升的高度不会太高,以供较大量的水液流入进水口(24);若是在水深四米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则浮控体(42)会因其水液压力较大,而自动向上浮升于较高位,以供减少水液流入进水口(24)。如此,可使轮叶(13)所吸入搅拌混合的空气和水液,能达到一极为细致化的气泡,又因其轮叶(13)的高速旋转离心力的作用,进而使得从打气室(23)侧边通孔所排出的强劲气流产生对流循环效应,以减缓气泡向上窜升的速度,以提高溶氧量及输氧率,并且由于其体积较习用的打氧水车轻巧,故在搬运移动上均较为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潜水式打氧机,确可彻底改善习用打氧水车在使用下所存在的缺点,在实际应用上取得了很大的效果,提高了产品使用价值,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专利法所规定的专利要件,故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潜水式打氧机,是由潜水马达、底座、空气导管及进水调整组等部件组成,潜水马达的外部周边上设有数根连接螺杆,供连接潜水马达垂直螺固于底座上,其旋转轴贯穿突置于底座中央并连结有轮叶,轮叶容置于底座的打气室内,底座顶部具有一铁质中空圆座供潜水马达固置,其中央处开设有一孔供旋转轴贯穿突伸,且该旋转轴端恰好突置于中空圆座底面中央的通孔,中空圆座的外侧边上延伸连接有一导管座,其内部与中空圆座内部相通,供空气导管连接,以将空气由中空圆座内部导流入打气室,中空圆座内部适当位向下延伸设有数根脚架并突置于底座下方供支撑,底座的打气室位于中空圆座下方,其侧边环面设有许多通孔供水和空气混合搅拌后排出,且底座底部中央贯穿开设有一进水口,进水口的底部外侧连接螺置有一进水调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调整组是由一座体、浮控体及弹簧螺杆构成,座体顶部借螺栓螺置固定于底座的底面,其下方延伸突具有一内凹状梯形圆体,圆体中央贯穿开设有一贯穿孔与进水口对应,其环缘底边供弹簧螺杆一端螺置,弹簧螺杆另端贯穿螺置于浮控体的环边,弹簧螺杆的弹簧体位于座体与浮控体之间,且浮控体形状与内凹状梯形圆体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潜水式打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顶面由硬质塑胶制成,其底部则由硬质塑胶与白铁材质的两环圆体借由螺栓螺接组成。
专利摘要一种改良的潜水式打氧机,包括潜水马达、底座、空气导管及进水调整组,底座底部贯穿设有进水口,进水口底部螺置一进水调整组,进水调整组由座体、浮控体及弹簧螺杆构成,浮控体形状与内凹状梯形圆体相对应;借养殖池的水深压力挡阻顶掣,而令浮控体浮升停至适当位置,以改变其与内凹状梯形圆体间的距离,达到自动调整进水流量,使空气和水液搅拌混合所产生的气泡细致化,并形成对流循环效应,以提高其溶氧率及输氧效果。
文档编号C02F7/00GK2402675SQ9925421
公开日2000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18日
发明者刘承汉 申请人:刘承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