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Bardenph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及方法_2

文档序号:9225757阅读:来源:国知局
动化程度高的效果。
[0023]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级好氧池11与所述沉淀池12之间设置有一隔板,所述隔 板底部设置有若干排布水孔;所述沉淀池12上部还设置有一用于排放处理后的水的排水 装置13 ;所述出水隔室19中设置有一循环水泵14,所述出水隔室19通过所述循环水泵14 与所述厌氧池5连接。
[0024] 本发明中所述改良Bardenph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的工作原理为:生活污水 通过格栅进行预处理后进入到集水井中,将预处理后的污水通过集水井中的提升水泵泵提 至铁碳隔室中进行微电解反应,随后依次进入厌氧池、缺氧池、第一级好氧池、第一级兼氧 池、第二级好氧池、第二级兼氧池、第三级好氧池中进行反应,再将反应后的污水通过第三 级好氧池与所述沉淀池之间的隔板上的布水孔进入到沉淀池中进行处理,获得处理后的水 和剩下的泥水混合物,并将处理后的水通过沉淀池上部的排水装置排出,而将剩下的泥水 混合物通入出水隔室中,由出水隔室中的低循环水泵将泥水混合物送回至所述厌氧池中, 重新进行反应。本发明中所述装置的结构型式与ABR反应池大体相同,但其运行方式则与 ABR工艺大不一样。ABR是厌氧生物反应器,而本发明所述的折流式改良Bardenpho工艺是 由A20+多级A/0工艺再加上铁碳微电解除磷所组成的,既有缺氧工艺也有好氧工艺,从而 更加快速有效地进行污水处理。
[0025] 优选地,所述格栅可以为固定格栅或自动格栅,其作用是为了对生活用水进行预 处理,截留掉大体积的漂浮物。
[0026] 而在所述铁碳隔室中设置有一用于除磷的铁碳微电解填料层,优选地,所述铁碳 微电解填料层的厚度为200-500mm,例如300mm,其中进水时的水流速度为I. 5-3m/s。较佳 实施例中,所述铁碳微电解填料层设置在所述铁碳隔室的中间位置,而提升水泵将污水提 升至铁碳隔室时,会穿过铁碳微电解填料层,通过铁碳微电解除磷,其化学反应式为: Fe - 3e = Fe+3 (1) Fe+3 + P04-3 = FePO4 I (2) 4Fe+3 + 3P20/4 = Fe4(P2O7)3 I (3) FePO4丨和Fe4 (P2O7)3丨的溶度积很低,分别为3. 98_27和2. 51_23,因此通过铁碳微电解 填料层后的污水中含磷的浓度很低,能达到除磷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铁碳微电解填料层 所采用的材料为球形结构的铁-碳-M -体化微电解材料,其直径为14mm,采用球形结构可 以使得其颗粒间具有合适大小的缝隙供污水通过,而不易造成堵塞。
[0027] 进一步地,在所述缺氧池6和第一级好氧池7之间、所述第一级兼氧池8和第二级 好氧池9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级兼氧池10和第三级好氧池11之间均设置有一用于使污水 形成上向流的隔板,各个池之间的顶部连通,在所述隔板的顶部均设置有一跌水曝气装置 17,所述跌水曝气装置17均连接于一用于提供氧气的低扬程高流量风机16。当然,所述铁 碳隔室4与所述厌氧池5之间、所述厌氧池5与所述缺氧池6之间也是通过隔板所隔开的, 污水通过上方未密封的隔板流入不同的池中(将不同隔室或反应池的内部统称为池中),而 各个池中的水力落差为200-300mm。可以达到放置防止堵塞现象的发生。其中,所述跌水曝 气装置17能够进行均匀布水,并且其具有2级跌水充氧能力,同时所述跌水曝气装置17还 与低扬程高流量风机16连接,通过低扬程高流量风机16鼓入空气并为反应提供氧气。另 外,所述隔板的材料不限于混凝土材质,其还可以为钢板、玻璃钢等材质所组成。
[0028] 更进一步地,所述厌氧池5、缺氧池6、第一级好氧池7与第一级兼氧池8之间、第 二级好氧池9与第二级兼氧池10之间均设置有一用于改变污水流速的折板,换言之,所述 厌氧池5和缺氧池6的内部各自设置有一折板,而第一级好氧池7与第一级兼氧池8两个 反应池之间设置有一折板,第二级好氧池9与第二级兼氧池10两个反应池之间也设置有一 折板,所述折板使污水形成下向流。另外,所述折板总体为不规则的L型结构,其分为上截 折板和下截折板两部分,其中,所述上截折板均与所述厌氧池5、缺氧池6、第一级好氧池7 与第一级兼氧池8、第二级好氧池9与第二级兼氧池10的池底垂直,所述下截折板均与所 述厌氧池5、缺氧池6、第一级好氧池7与第一级兼氧池8、第二级好氧池9与第二级兼氧池 10的池底夹角呈45°,并且所述下截折板的底端与池底(将不同的隔室或反应池的底部桐 城为池底)留有缝隙,形成折流口,水流从缝隙布水,使得平稳下流的水流在折流口处骤然 加速,从而对底部的污泥床形成冲击,使其浮动达到使水流均匀通过污泥层的目的,缝隙间 水流速度按照彡I. lmm/s进行设计。
[0029] 当然,所述折板还可以延伸为旋流布水形式的折板,其下部设置有上下2层旋流 管,二者间距为200-500mm,其中下层旋流管为? 90 (即直径为90mm)的UPVC管,端升长度 为上向流隔室(即每个池中折板的左边部分称为上向流隔室,右边部分称为下向流隔室)宽 度的1/2-2/3距离,与隔板呈450夹角;上层旋流管为? 90的UPVC管,端升长度为上向流 隔室宽度的1/8-1/4距离,与隔板呈135°的夹角。折板使得水流的经流总长度加长,更加 利于生活污水的充分反应。
[0030] 优选地,所述厌氧池5和缺氧池6中均通过所述折板形成下向流隔室(即布水区) 和上向流隔室(即反应区),位于厌氧池和缺氧池中下向流隔室的污水,通过折板底部的折 流口进入到上向流隔室中进行反应,其中污水在厌氧池停留时间为4-6h,在缺氧池停留时 间为I. 5-2h。另外,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级好氧池7、第二级好氧池9和第三级好氧池11均 为下向流隔室,即位于其内部的水流均为向下运动,在这些下向流隔室中污水的停留时间 均为3-6h ;而第一级兼氧池8和第二级兼氧池10均为上向流隔室,即其内部的水流均为向 上运动,污水在其内部的停留时间为1.5-2h,当然污水在各个隔室中的停留位置可以根据 实际情况而定。
[0031] 更具体地,所述沉淀池12表面负荷为0. 35-0. 65m3/m2. h,在所述沉淀池12中设置 有一排泥管网15,所述排泥管网15包括一与出水隔室19相连接的主干管,以及若干设置在 主干管上的污泥斗,即主干管与污泥斗呈子母管的形式。所述污泥斗上还置有一污泥吸口。 通过所述排污泥管网,泥水混合物进入出水隔室19中,而经过处理后可以排放的水则通过 沉淀池上方所设置的排水装置13排出,进一步利用。在出水隔室内设置有一低扬程高流量 的循环水泵14,其回流比为15-30:1,通过循环水泵14可以将从排污泥管网中所收集到的 泥水混合物提升至厌氧池中,重新与集水井中泵入的污水一起进行处理反应,所述循环水 泵14可以使各个隔室或反应池中的污泥层均层流化态,使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与污泥能 充分接触,加快传递速度,提高生物化学反应速度。
[0032]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装置的顶部还设置有一用于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进 行排放的尾气排放管,其优先设置在入水端即铁碳隔室和厌氧池的上部,例如设置为一 12 米高的集照明和排气于一体的路灯结构。当然,也可以采用等离子等除臭装置对尾气进行 处理后再排放。
[0033]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装置所实现的改良Bardenpho工艺处理 生活污水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00、当生活污水通过格栅进行预处理后,进入到集水井中,将预处理后的污水通过集 水井中的提升水泵泵提至铁碳隔室中进行微电解反应,获得磷含量低的污水; S200、随后依次进入厌氧池、缺氧池、第一级好氧池、第一级兼氧池、第二级好氧池、第 二级兼氧池、第三级好氧池中进行反应,获得反应后的污水;其中,在厌氧池的停留时间为 4_6h,缺氧池中停留时间为I. 5-2h ;在第一级好氧池、第二级好氧池、第三级好氧池的停留 时间为3-6h ;而在第一级兼氧池、第二级兼氧池的停留时间为I. 5-2h ; S300、再将反应后的污水通过第三级好氧池与所述沉淀池之间的隔板上的布水孔进入 到沉淀池中进行处理,获得处理后的水和剩下的泥水混合物,并将处理后的水通过沉淀池 上部的排水装置排出,而将剩下的泥水混合物通入出水隔室中,由出水隔室中的低循环水 泵将泥水混合物送回至所述厌氧池中,重新进行反应。
[0034] 本发明所述改良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