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庭有机垃圾处理工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61103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庭有机垃圾处理工艺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家庭有机垃圾处理工艺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持续增加。生活垃圾中厨房垃圾约占37%_62%,已经成为市容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厨房垃圾主要如剩菜剩饭,择菜的菜叶、菜根,鱼肉蛋类等清洗掉的表皮或者内脏等,这些有机垃圾的成分主要是以淀粉,蛋白质,脂肪为主,还有氮,磷,钾,钙等各种微量元素,这些厨房有机垃圾是可以利用的废弃物,对其采用合适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转化为数量可观的有机肥料。
[0003]现有的家庭有机垃圾处理,一般是将垃圾装在塑料袋中由环境卫生人员集中装运后掩埋,掩埋后的垃圾在环境中会由生物细菌自然分解。此种处理方式的缺点是:装运过程中的滴、漏、撒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掩埋需要大量的场地,而且由于在自然环境中,生物细菌的密度有限,从而导致分解垃圾的所需时间较长,掩埋的垃圾会造成水源、土壤的持续污染。
[0004]目前,市场上有一种家庭有机垃圾处理方法是一种采用生物细菌的垃圾处理机,其结构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料筒,料筒的顶部有进料口,料筒内部有生物细菌。这种垃圾处理机在使用时,将家庭有机垃圾从进料口放入料筒内,采用生物细菌分解来大量削减家庭有机垃圾的体积,并且只排放出对环境、水源、土壤几乎无污染的水、二氧化碳和少量的固形垃圾。该垃圾处理机的缺点是:生物细菌分解家庭有机垃圾的速度比较缓慢,造成家庭有机垃圾不能及时的被处理,不适用于饭店、宾馆等产生有机垃圾较多的场所。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庭有机垃圾处理工艺系统,采用加热装置和进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家庭有机垃圾处理工艺系统,包括进料口、切碎装置、搅拌装置、发酵筒和液晶显示屏,所述进料口连接有切碎装置,所述切碎装置另一侧连接有发酵筒,所述发酵筒分别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液晶显示屏、搅拌装置、排废装置、加热装置、进水装置、排气口相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发酵筒内设有微生物。
[0008]优选的,所述液晶显示屏分别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搅拌装置、加热装置、进水装置、切碎装置相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发酵筒外壳分为三层,所述发酵筒外壁为保温材料,所述发酵筒内壁为陶瓷纤维板,所述发酵筒内壁与外壁之间设有加热装置。
[0010]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热丝。
[0011 ] 优选的,所述排气口另一侧连接有除臭装置。
[0012]优选的,所述液晶显示屏为触摸式显示屏。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家庭有机垃圾处理工艺系统,结构简单,功能实用,设有加热装置和进水装置,可以设定发酵筒内的温度和湿度为适宜微生物发酵的温度和湿度,营造一个微生物更容易发酵的环境,加快微生物生长,快速高效的分解处理有机垃圾,分解成对环境、水源、土壤几乎无污染的水、二氧化碳和少量的固形垃圾,高效环保,且进水装置还可以在机器使用过后对机器清洗,去除残留的垃圾和气味,排气口上连接有除臭装置,可以清除异味,保证在有机垃圾发酵分解过程中无异味,不影响家庭中的生活,无异味。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家庭有机垃圾处理工艺系统,包括进料口、切碎装置、搅拌装置、发酵筒和液晶显示屏,所述进料口连接有切碎装置,有机垃圾有进料口放入,经过切碎装置进行粉碎切割,把大块的有机垃圾切割成狭小的有机垃圾,增大与微生物的接触面积,这样体积小的垃圾更容易发酵,所述切碎装置另一侧连接有发酵筒,所述发酵筒分别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液晶显示屏、搅拌装置、排废装置、加热装置、进水装置、排气口相连接,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可以对发酵筒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测,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帮助使用人员随时了解分解情况,加热装置和进水装置,可以设定发酵筒内的温度和湿度为适宜微生物发酵的温度和湿度,营造一个微生物更容易发酵的环境,加快微生物生长,快速高效的分解处理有机垃圾,搅拌装置,把切碎的有机垃圾和微生物充分搅拌,增大有机垃圾与微生物的接触面积,最后由排废装置排出分解后的产物,对环境、水源、土壤几乎无污染的水、二氧化碳和少量的固形垃圾,高效环保,还可以控制进水装置对使用过后的机器进行清洗,去除残留的垃圾和气味,排气口可以放出分解有机垃圾时产生的气体。
[0017]所述发酵筒内设有微生物,微生物可以对切碎的有机垃圾进行发酵分解成对环境、水源、土壤几乎无污染的水、二氧化碳和少量的固形垃圾,高效环保,所述液晶显示屏分别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搅拌装置、加热装置、进水装置、切碎装置相连接,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可以对发酵筒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测,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帮助使用人员随时了解分解情况,使用人员还可以通过液晶显示屏进行设定,控制加热装置和进水装置,设定发酵筒内的温度和湿度为适宜微生物发酵的温度和湿度,营造一个微生物更容易发酵的环境,加快微生物生长,快速高效的分解处理有机垃圾,控制搅拌装置,把切碎的有机垃圾和微生物充分搅拌,增大有机垃圾与微生物的接触面积,最后控制排废装置排出分解后的产物,对环境、水源、土壤几乎无污染的水、二氧化碳和少量的固形垃圾,高效环保,还可以控制进水装置对使用过后的机器进行清洗,去除残留的垃圾和气味,排气口可以放出分解有机垃圾时产生的气体,自动设置,完全自动化,节省人力,所述发酵筒外壳分为三层,所述发酵筒外壁为保温材料,可以有效降低热量的散失,维持发酵筒内的温度,所述发酵筒内壁为陶瓷纤维板,所述发酵筒内壁与外壁之间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热丝,陶瓷纤维板的比热容使得电热丝的温度均匀性更好,另外电热丝位于陶瓷纤维板的内部使得电热丝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被氧化,使用寿命长,采用电热丝加热,发热速度快,控制精确,所述排气口另一侧连接有除臭装置,可以对排出的气体进行除臭,清除异味,保证在有机垃圾发酵分解过程中无异味,不影响家庭中的生活,所述液晶显示屏为触摸式显示屏,操作方便,外形美观。
[0018]该家庭有机垃圾处理工艺系统,结构简单,功能实用,设有加热装置和进水装置,可以设定发酵筒内的温度和湿度为适宜微生物发酵的温度和湿度,营造一个微生物更容易发酵的环境,加快微生物生长,快速高效的分解处理有机垃圾,分解成对环境、水源、土壤几乎无污染的水、二氧化碳和少量的固形垃圾,高效环保,快速的处理家庭有机垃圾,清洗方便,无异味。
[001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0]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主权项】
1.一种家庭有机垃圾处理工艺系统,包括进料口、切碎装置、搅拌装置、发酵筒和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连接有切碎装置,所述切碎装置另一侧连接有发酵筒,所述发酵筒分别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液晶显示屏、搅拌装置、排废装置、加热装置、进水装置、排气口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庭有机垃圾处理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筒内设有微生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庭有机垃圾处理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屏分别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搅拌装置、加热装置、进水装置、切碎装置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庭有机垃圾处理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筒外壳分为三层,所述发酵筒外壁为保温材料,所述发酵筒内壁为陶瓷纤维板,所述发酵筒内壁与外壁之间设有加热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家庭有机垃圾处理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热丝。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庭有机垃圾处理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另一侧连接有除臭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庭有机垃圾处理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屏为触摸式显示屏。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庭有机垃圾处理工艺系统,包括进料口、切碎装置、搅拌装置、发酵筒和液晶显示屏,所述进料口连接有切碎装置,所述切碎装置另一侧连接有发酵筒,所述发酵筒分别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液晶显示屏、搅拌装置、排废装置、加热装置、进水装置、排气口相连接,该家庭有机垃圾处理工艺系统,结构简单,功能实用,设有加热装置和进水装置,可以设定发酵筒内的温度和湿度为适宜微生物发酵的温度和湿度,营造一个微生物更容易发酵的环境,加快微生物生长,快速高效的分解处理有机垃圾,分解成对环境、水源、土壤几乎无污染的水、二氧化碳和少量的固形垃圾,高效环保,快速的处理家庭有机垃圾,清洗方便,无异味。
【IPC分类】B09B5/00, B09B3/00
【公开号】CN105080945
【申请号】CN201510545237
【发明人】高战元, 潘高志, 黄志敏
【申请人】滁州科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8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