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道式净水系统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364722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年 的静态实验,水体污染物平均去除率分别为:nO3d= 88. 5%,nMD= 89. 8%,nTN= 83. 5%, qTP=97. 6%。净化后水质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水质要 求,即一般景观要求水域水质标准,接近《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91中C类水质 要求,即一般景观用水水体水质要求。
[0073]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廊道式净水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0074] 1)多技术集成,适用性广。本发明提供的廊道式净水系统将景观生态设计技术、湿 地处理技术、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生物膜法处理技术、土地处理技术、生物操纵技术 等集成为一体,通过修复水体生态系统结构措施,强化生物作用,均衡发挥工程措施见效快 与生物措施可持续性强的优势,增强系统稳定性,保障系统生态流的流通与连续,进而持续 发挥其生态功能。
[0075] 2)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施工方便。廊道式净水系统结构简单,植物为乡土物种,渣 基填料采用炉渣、煤渣、矿渣等工业固废为原材料,成本低;净水单元的施工可因地制宜地 进行现场模块化组装,施工便捷,投资省。
[0076] 3)强化自净能力,获取木材收益。廊道式净水系统建构所用的箱体材料、渣基填 料无生物毒性,与种植其内的耐水湿树木共同为生物营造适生环境,这样,每一个净水单元 内由植物、基质、动物、微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通过与单元外水环境系统间物质循环、能量 流动和信息传递过程,提高水环境纳污容量,强化系统自净能力,汇以木材生产为物质流终 端,实现对水、土、气持续净化的功能目标。
[0077] 4)优化水力条件,提升景观效应。廊道式净水系统通过模块化组合,与其周围环境 形成若干时空功能区,可实现较完善的复合折流流态。这种组合方式使该水体生态系统在 纵向、横向、垂向和时间分量上具有连续性、相互性、融合性、延续性特点。纵向上,生物物种 和群落随水体物理条件的连续变化而不断调整和适应,营养物质在填料层间被大量吸附, 并随水流运动而转移扩散,为水生动植物提供丰富的营养;横向上,木本植物兼具与陆岸区 域横向流通通道功能;垂向上,廊道式净水系统的内部结构促进了不同深度水体间、底泥与 水体间的生物流、物质流、能量流。廊道式净水系统的组合方式容易实施常绿与落叶树种、 窄冠与宽冠、阳性与阴性、乔木与灌木的混交,利用各类树种不同物候期的花、叶、果、枝、杆 在色、形、味的异质性,完成净化与游憩的统一。
[0078] 尤其是针对北方地区城市缓流水体与陆岸土壤、植物间交流、交换通道被人工损 坏或阻断,而导致水体生态系统自净能力降低,水质恶化等问题,为提升城市湿地的生态功 能,本发明提供的廊道式净水系统可依据景观水体现状因地制宜地实施净水单元的模块化 组装,以驳岸、湖心岛等形式展现错落有致的滨水景观。本发明提供的廊道式净水系统投资 成本低廉,加工工艺简单,施工便捷,稳定性好,具有水体净化、景观游憩、节材与节地等多 重生态功能。
[0079]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 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 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 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一种廊道式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木本植物、步道层、沙垫层、木本承压层、木 本隔离层、木本填料层、挺水植物、挺水承压层、挺水隔离层、挺水填料层、沉水植物、沉水隔 离层和沉水填料层;相邻的木本填料层之间至少设置有两条互相平行的净水通道,每条净 水通道设置有依次排列的若干个沉水填料层和若干个挺水填料层; 所述木本填料层的上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种植穴,该种植穴的表面以及木本填料层的上 表面均铺设有木本隔离层,所述木本隔离层上铺设有木本承压层,所述木本植物被木本承 压层固定于种植穴内的木本隔离层上,所述木本承压层上依次铺设有沙垫层和步道层; 所述挺水填料层上依次铺设有挺水隔离层和挺水承压层,所述挺水承压层上种植有挺 水植物; 所述沉水填料层上铺设有沉水隔离层,所述沉水隔离层上种植有沉水植物。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廊道式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本填料层的周围固定 有木本箱板,挺水填料层的周围固定有挺水箱板,沉水填料层的周围固定有沉水箱板,所述 木本箱板向上延伸至步道层或者步道层以上,所述挺水箱板向上延伸至挺水承压层或者挺 水承压层以上,沉水箱板向上延伸至沉水隔离层或者沉水隔离层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廊道式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本箱板、挺水箱板和沉 水箱板的壁面上开设有直径为巾5~20mm的水流交换孔,开孔率为10%~30%,开孔位置 为常水位线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廊道式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木本填料层之间 设置有两条互相平行、紧贴的净水通道,其中一条净水通道上依次排列有若干个沉水填料 层,另一条净水通道上依次排列有若干个挺水填料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廊道式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本植物的树干周围安 装有卡箱凳,卡箱凳的中间从木本植物的树干穿过,卡箱凳的凳脚穿过所述步道层和沙垫 层后,固定于木本承压层中。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廊道式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箱凳包括支撑架、用于 穿过所述木本植物的树干的固定架和螺栓,所述固定架通过螺栓固定于支撑架的顶部,所 述支撑架的底部穿过所述步道层和沙垫层后,固定于木本承压层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廊道式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回字形的横 向板、斜向板以及垂直于所述横向板的竖向板,所述斜向板固定于回字形横向板的转角处, 所述回字形横向板的转角处以及斜向板上开设有通孔。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廊道式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弧形固定条 和直线固定条,所述弧形固定条的凸起面与直线固定条的一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直线固定 条上开设有至少一条滑道。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廊道式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本隔离层、挺水隔离层 和沉水隔离层为透水的无纺布材料; 所述步道层为用砖、砂粒、石块的一种或混合铺设而成的步行道路; 所述沙垫层采用河沙或细沙铺设; 所述木本承压层和/或挺水承压层为土壤铺设。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廊道式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隔离层上设置有种 植槽,所述沉水植物种植于该种植槽内;所述挺水承压层的上表面与铺设于木本填料层上 表面的木本隔离层齐平,所述挺水隔离层低于沉水隔离层。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廊道式净水系统,包括木本植物、步道层、沙垫层、木本承压层、木本隔离层、木本填料层、挺水植物、挺水承压层、挺水隔离层、挺水填料层、沉水植物、沉水隔离层和沉水填料层,相邻的木本填料层之间至少设置有两条互相平行的净水通道,每条净水通道设置有依次排列的若干个沉水填料层和若干个挺水填料层。本发明提供的廊道式净水系统可依据景观水体现状因地制宜地实施净水单元的模块化组装,以驳岸、湖心岛等形式展现错落有致的滨水景观。本发明提供的廊道式净水系统投资成本低廉,加工工艺简单,施工便捷,稳定性好,具有水体净化、景观游憩、节材与节地等多重生态功能。
【IPC分类】C02F3/32
【公开号】CN105084546
【申请号】CN201510546839
【发明人】吴丽萍, 文科军
【申请人】天津城建大学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8月31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