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建筑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64716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型建筑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循环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建筑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非常有限。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m3。随着人口膨胀与工农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水资源短缺的情况更加严重。同时,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一旦超过排水能力,就会导致积水灾害的现象。比如严重内涝等现象。
[0003]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途径之一就是要水资源循环利用。生活用水量较大,生活污水中多含氮、磷污染物。A2O水处理工艺又称AAO法,是英文Anaerobic-Anoxic-Oxic第一个字母的简称(厌氧-缺氧-好氧法),A20工艺是将厌/好氧除磷系统和缺氧/好氧脱氮系统相结合而成,是生物脱氮除磷的基础工艺,可同时去除水中的B0D、氮和磷。
[0004]其工艺为:原水与从沉淀池回流的污泥首先进入厌氧池,在此污泥中的聚磷菌利用原污水中的溶解态有机物进行厌氧释磷;然后与好氧末端回流的混合液一起进入缺氧池,在此污泥中的反硝化菌利用剩余的有机物和回流的硝酸盐进行反硝化作用脱氮;脱氮反应完成后,进入好氧池,在此污泥中的硝化菌进行硝化作用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同时聚磷菌进行好氧吸磷,剩余的有机物也在此被好氧细菌氧化,最后经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出水排放,沉淀的污泥部分返回厌氧池,部分以富磷剩余污泥排出。
[0005]该工艺特点为:
[0006](I)本工艺在系统上可以称为最简单的同步脱N除P工艺,总的水力停留时间少于其他同类工艺;
[0007](2)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不能大量增殖,无污泥膨胀之虞,SVI值(污泥指数)一般均小于100 ;
[0008](3)污泥中含P浓度高,一般为2.5%以上,具有很高的肥效;
[0009](4)运行中勿需投药,两个A段只用轻缓搅拌,以不增加溶解氧为度,运行费用低;
[0010](5)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种类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N除P的功能。

【发明内容】

[001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型建筑水循环系统,该节能型建筑水循环系统可以对屋面雨水进行收集、净化处理和利用,节约能源的同时,防止内涝;同时节省空间,保持环境美观。
[001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0013]—种节能型建筑水循环系统,包括:
[0014]建筑物,建筑物下方具有地下空间,建筑物内设有用水单元,建筑物顶部为倾斜屋顶;
[0015]雨水收集装置,安装在倾斜屋顶较低侧;
[0016]水处理系统,设置在地下空间内,用于接收来自雨水收集装置的出水并向用水单元供水,所述水处理系统为集束式A2O水处理装置,包括多个管状A2O处理单元,各A2O处理单元通过管路可切换串并联。
[0017]所述建筑物,可以是居民住房、厂房、温室等。
[0018]所述用水单元,可以是生活用水单元,如洗脸池、淋浴室等;可以是厂房生产用水单元,如冷却管路等;可以是种植用水单元,如植物生态水池、土地等。
[0019]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安装在倾斜屋顶较低侧,便于雨水收集。就雨水收集装置本身而言,可以采用现有技术。
[0020]将水处理系统设置在地下空间,地下空间可以是地下室,或者将水处理系统直接地埋等。将水处理系统放置于地下空间,可以节约空间,保持环境美观等。
[0021 ] 所述集束式A2O水处理装置,是指将多个管状A2O处理单元捆扎成一束。这样可以节省空间,便于安装和转移。
[0022]作为优选,各A2O处理单元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各进水口分别通过并联管路与雨水收集装置连接,各出水口之间汇集;以水流方向而言,上一 A2O处理单元的出水口与下一A2O处理单元的进水口之间连接有串联管路。
[0023]作为优选,各A2O处理单元的出水口处设有水质检测器。
[0024]通过水质检测器检测A2O处理单元的出水水质,若出水水质能达到预定的标准,则关闭各串联管路上的阀门,各A2O处理单元之间以并联方式连接;若水质检测器检测到A2O处理单元的出水水质未能达到预定的标准,则关闭首个A2O处理单元之后各A2O处理单元的并联管路上的阀门,各A2O处理单元之间以串联方式连接,可形成多级处理系统,使最终的出水水质达标。
[0025]作为优选,各进水口、出水口处均设有过滤室,过滤室内装有过滤进水或出水的过滤袋,各过滤室设有用于清理过滤物的开口。
[0026]过滤室的设置可对A2O处理单元的进水和出水进行粗滤掉,除去其中体积较大的杂质,滤出的杂质可以从过滤室的开口处取出,另作处理。这样既可以减轻水处理系统的负荷,又能保证其出水水质。
[0027]本发明的节能型建筑水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8]降雨时,雨水收集装置收集屋面雨水,然后雨水进入水处理系统,通过集束式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根据雨水的洁净度、A2O处理单元的处理能力、用水单元的要求等情况,对各A2O处理单元切换串并联,以得到符合要求的水。这样可以针对不同条件灵活应用A2O水处理单元,避免浪费时间和设备,提高净化效率。
[0029]本发明的节能型建筑水循环系统,可以对屋面雨水进行收集、净化处理和利用,节约能源的同时,可以防止内涝;本发明可以节省空间,便于安装和转移,保持环境美观;本发明可灵活切换A2O水处理单元,净化效率高。
[0030]优选地,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安装在倾斜屋顶较低侧的檐沟以及位于檐沟出水口下方的雨水斗,雨水斗连接有与水处理系统相通的第一送水管路;所述檐沟倾斜设置,檐沟出水口位于低位端,檐沟底部为带有多个透水孔的排水区;排水区上滑动配合有用于封闭或开放透水孔的挡板;檐沟外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挡板的电动推杆。
[0031]檐沟倾斜设置,檐沟出水口位于低位端,可以提高雨水收集的效率。檐沟可以为PVC、铁皮等材质。就檐沟本身而言,可以采用现有技术。
[0032]透水孔下方可设生态水池、蓄水箱等,以对弃流的雨水进行回收利用。
[0033]就雨水斗和电动推杆本身而言,可以采用现有技术。
[0034]在未降雨的状态下,所述挡板处于开放透水孔的位置;降雨初期,电动推杆不工作,将水质较差的雨水经由透水孔弃流;弃流结束后,电动推杆驱动挡板,封闭透水孔,雨水沿着檐沟流入雨水斗进行收集,雨水斗与水处理系统通过第一送水管路连接,对雨水斗收集的雨水进行进一步处理后可作为生活用水。
[003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建筑物的一侧,设有位于倾斜屋顶较低侧下方的生态水池,生态水池设有与水处理系统相通的第二送水管路。
[0036]由经透水孔弃流的雨水或是强降雨时由檐沟溢出的雨水可以直接流入生态水池。提高对雨水的回收利用率。
[0037]生态水池可以用来养殖各种水生动植物。
[0038]生态水池对于雨水有一定的沉降和净化效果,生态水池设有与水处理系统相通的第二送水管路,可以在生态水池水量过多或雨水收集装置收集的雨水过少时,向水处理系统供水。
[0039]作为优选,所述建筑物为温室,包括地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