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气泡生成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802457阅读:1609来源:国知局
微气泡生成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气泡生成器(microbubble generator),通过将其放入污水内生成微气泡来供给氧气,从而净化污水。
【背景技术】
[0002]现在在韩国,在水流滞流的地方,水中氧气不足,从而每年发生赤潮及绿潮现象。
[0003]为了减少这种现象而在水中设置产生氧气的装置(微气泡生成器)。
[0004]此外,为了净化污染的土壤,通过将微气泡形态的臭氧水供给受污染的土壤,可以使其较快时间内净化。
[0005]作为生成所述微气泡的现有技术,登记专利公报第1546593号登记公开了一种微气泡生成装置,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流入部,其中流入含有空气的混合水;排出部,其使得通过所述流入部所流入的混合水得以排出;生成部,其在所述流入部和所述排出部之间,根据混合水中含有的空气和水的相互作用生成具有微气泡的水。所述本体形成为筒形状,所述筒,在两端形成有构成所述流入部和所述排出部的管孔,并且内部设置有构成所述生成部的空间部。在所述生成部设置以与所述本体的内面之间具有间隔的方式配置的筒形状的冲撞筒(drum)。在所述冲撞筒上,就位于与所述流入部相对的面的一个侧面而言,构成为中央部位向所述流入部侧方向突出的圆弧形的凸出面。在所述冲撞筒上,就位于与所述流入部相对的面的另一侧面而言,构成为中央部位向所述排出部侧方向凹陷的凹陷圆弧形状的凹陷面。所述本体包括:第一壳体,其在一端形成有所述流入部,并且另一端开放;第二壳体,其在一端形成有所述排出部,并且在另一端开放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壳体结合,从而在内部形成所述生成部。从所述冲撞筒的边缘延长形成的固定片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
[0006]作为又另一个现有技术,登记专利公报第1483412号公开了一种微气泡喷嘴,其包括:喷嘴本体,其一侧形成有流入口,另一侧形成有排出口,并且流体流路形成于所述流入口与排出口之间,且截面比所述流入口及流出口缩小;空气供给部,其在所述流路的外侧形成空间部,并在所述空间部形成有空气供给孔,以便供给外部空气,并且形成有与所述流路连通的多个喷射孔;在所述喷嘴本体的流入口的内面形成螺旋形的流体供给路,在所述喷嘴本体的排出口的内面设置流体冲撞部件,并且所述流体冲撞部件由圆锥形的芯材和所述芯材外侧的翼片组成,所述翼片形成为与所述螺旋形的流体供给路方向相反,并且所述喷射孔在圆周方向上以螺旋形贯通。
[0007]此外,作为利用微气泡生成器改善水质及土壤的现有技术,登记专利公报第1123256号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气泡防治赤潮及绿潮的装置,其包括:原水供给单元,其供给原水;氧气生成单元,其生成氧气;臭氧生成单元,其接收在所述氧气生成单元生成的氧气从而生成臭氧;混合单元,其与所述原水供给单元、氧气生成单元、臭氧生成单元连接,接收原水、氧气、臭氧的供给并分别混合;微气泡生成单元,其连接于所述混合单元,接收在混合单元混合的原水、氧气、臭氧的供给。所述利用微气泡防治赤潮及绿潮的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单元包括:混合部,其将原水、氧气、臭氧混合;控制部,其调节供给至所述混合部的原水、氧气、臭氧的量;水质传感器,其连接于所述控制部并测定水质的污染浓度,从而所述混合单元根据在水质传感器测定的水质的污染浓度选择性地混合原水、氧气或原水、臭氧,所述微气泡生成单元还包括:排管,其在水深方向上延长,并可根据水深的长度来调节;微气泡生成喷嘴,其以可装拆的形式形成于所述排管的尾端,所述利用微气泡防治赤潮及绿潮的装置包括水平喷射单元,其连接于所述微气泡生成喷嘴的后方并使微气泡扩散。
[0008]但是在现有技术列举的微气泡生成器的缺点在于,构造复杂从而很难制造,大部分体积大占有空间很大。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气泡生成器,所述微气泡生成器构造简单,小型制作容易。
[0010]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气泡生成器,通过将其放入污水内生成微气泡来供给氧气,从而净化污水,其包括:壳体,其形成有内部空间,在侧面和后端分别形成有从外部流入水和空气的水流入口及空气流入口,在前端形成有将微气泡向外部排出的排出口,所述微气泡由通过水流入口及空气流入口流入的水和空气冲撞而生成;喷嘴部,其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在形成有壳体的排出口的前面朝向内部形成有中空槽,在所述中空槽形成有多个空气管路,以便使得通过壳体的空气流入口流入的空气流入,在侧面多个流路管以沿中空槽的圆周方向间隔一定间距的形式形成,所述多个流路管使得水向所述中空槽流入。
[0011]因此,本发明微气泡生成器显著效果在于构造简单且制作容易,小型制作容易且在哪都可使用等。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发明微气泡生成器的概要图。
[0013]图2是安装于本发明微气泡生成器的喷嘴部的立体图。
[0014]图3是安装于本发明微气泡生成器的喷嘴部的正面图。
[0015]图4是安装于本发明微气泡生成器的喷嘴部的A-A截面图。
[0016]图5是根据本发明微气泡生成器的第一实施例的概要图。
[0017]图6是根据本发明微气泡生成器第一实施例的喷嘴部的正面图。
[0018]图7是根据本发明微气泡生成器第二实施例的喷嘴部的正面图。
[0019]图8是本发明微气泡生成器的安装有多孔板的概要图。
[0020]图9是本发明微气泡生成器的多孔板的概要图。
[0021]图10是本发明微气泡生成器的安装有孔口(orifice)的概要图。
[0022]图11是本发明微气泡生成器的安装有孔口的概要图的部分放大图。
[0023]图12和图13是根据安装于本发明微气泡发生装置的喷出管又另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详细概要图。
[0024]图14和图15是根据安装于微气泡发生装置的多孔板又另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详细概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发明的一种微气泡生成器100,通过将其放入污水内生成微气泡来供给氧气,从而净化污水,其包括:壳体110,其形成有内部空间,在侧面和后端分别形成有分别从外部流入水和空气的水流入口 111及空气流入口 112,在前端形成有将微气泡向外部排出的排出口113,所述微气泡由通过水流入口 111及空气流入口 112流入的水和空气冲撞而生成;喷嘴部120,其安装于所述壳体110的内部,在形成有壳体110的排出口 113的前面,朝向内部形成有中空槽123,在所述中空槽123形成有多个空气管路124,以便使得通过壳体110的空气流入口 112流入的空气流入,在侧面,多个流路管125以沿中空槽123的圆周方向间隔一定间距的形式形成,所述多个流路管125使得水向所述中空槽123流入。
[0026]所述喷嘴部120包括和壳体110的内部直径匹配的第一本体121、以及比所述第一本体121的直径小的第二本体122,所述第二本体122通过位于壳体110的排出口 113侧,在第二本体122的侧面和壳体110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水室130,所述水室130是使得通过壳体110的水流入口 111流入的水得以贮藏的空间,在形成有壳体110的空气流入口 112的第一本体121形成有气室140,所述气室140是使得空气得以贮藏的空间,在所述喷嘴部120的中空槽123中,通过流路管125流入的水和通过空气管路124流入的空气发生冲撞,从而形成涡流的同时形成微气泡。
[0027]并且所述流路管125朝向切线方向形成于中空槽123的内侧面。
[0028]此外,所述流路管125形成于喷嘴部120的第二本体122。
[0029]此外,在所述壳体110的排出口113安装排出管150,所述排出管150诱导生成的微气泡向外部排出,所述排出管150的一端以临近喷嘴部120的中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