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组合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55200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组合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组合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生活污水处理领域中应用比较成熟的工艺是A20工艺、膜工艺以及湿地等,在众多的处理工艺中都需要在污水生化处理前端加装格栅井和调节池等设备,格栅井的用途是在污水处理前期将大量固体颗粒物SS进行拦截,避免堵塞后端管网和设备。调节池的作用是将水质和水量进行均匀,保证生化处理端的稳定。但是现有的工艺是将两个前端处理设备分开放置,这种做法增加了设计和建设成本,维护困难。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格栅井与调节池于一体的生活污水处理组合井,以降低设计和建设成本、减少维护困难。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组合井,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邻设置的格栅部和调节部,格栅部的前壁上设有污水进水管,格栅部和调节部通过连接管连通,调节部通过出水管与外部连通,在垂直方向上,连接管均位于污水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下方,出水管不高于污水进水管,格栅部内设有格栅,污水进水管和连接管分别在格栅的两侧。
[0005]本实用新型格栅部和调节部相邻而设,能够实现对生活污水中颗粒物SS的拦截,利用水位差进行水质和水量调节,污水处理效果好,结构紧凑,可以减少建设费用、占地面积以及建设施工难度,成本低廉,并便于水质观察,便于维护,给业主带来经济上的实惠。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活污水处理组合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参见图1,生活污水处理组合井包括相邻设置的格栅部I和调节部2,格栅部I和调节部2由共用的分隔壁92隔开。格栅部I的前壁91上设有污水进水管4,生活污水从污水进水管4流入格栅部I。格栅3设置在格栅部I内,用于阻拦污水中的颗粒物SS。分隔壁92上设有连接管5,连接管5的两端分别连通格栅部I和调节部2,在垂直方向上,连接管5位于污水进水管4的下方。污水进水管4和连接管5分别位于格栅3的两侧,污水中的颗粒物SS被格栅3阻拦并积聚在前壁91和格栅3之间的空间,污水则通过格栅3并从连接管5进入调节部2中。在调节部2的后壁93上设有出水管6,出水管6将调节部2与外部连通。在垂直方向上,出水管6不能高于污水进水管4,一般是低于污水进水管4,也可以与污水进水管4等高。在垂直方向上,污水进水管4和出水管6均在连接管5的上方。格栅部I的顶部设有格栅部井盖7,调节部2的顶部设有调节部井盖8,格栅部井盖7和调节部井盖8大体水平设置。
[0008]参见图1,连接管5连接格栅部I的底部,调节部2比格栅部I深,便于格栅部I中的污水流入调节部2,有利于水质和水量调节,污水处理效果更好。调节部2的容积大于格栅部I的容积,调节部能够容纳更多污水,增加污水停留和处理时间,也有利于水质和水量调节,污水处理效果更好。
[0009]生活污水由污水进水管4流入格栅部I,污水中的颗粒物SS受到格栅3阻拦,积聚在前壁91和格栅3之间的空间,污水则通过格栅3并从连接管5进入调节部2中,生活污水在调节部2经过6?8小时的水力停留时间后,通过出水管6流出生活污水处理组合井。
[0010]本实用新型格栅部和调节部相邻而设,紧凑结合,集格栅井与调节池于一体,能够实现对生活污水中颗粒物SS的拦截,利用水位差进行水质和水量调节,满足前端除渣均匀水质的作用,污水处理效果好。结构紧凑,可以减少建设费用、占地面积以及建设施工难度,降低成本和工序,成本低廉,并便于水质观察,便于维护,给业主带来经济上的实惠。
【主权项】
1.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组合井,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邻设置的格栅部和调节部,格栅部的前壁上设有污水进水管,格栅部和调节部通过连接管连通,调节部通过出水管与外部连通,在垂直方向上,连接管均位于污水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下方,出水管不高于污水进水管,格栅部内设有格栅,污水进水管和连接管分别在格栅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处理组合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格栅部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活污水处理组合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比格栅部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活污水处理组合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的容积大于格栅部的容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组合井,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邻设置的格栅部和调节部,格栅部的前壁上设有污水进水管,格栅部和调节部通过连接管连通,调节部通过出水管与外部连通,在垂直方向上,连接管均位于污水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下方,出水管不高于污水进水管,格栅部内设有格栅,污水进水管和连接管分别在格栅的两侧。本实用新型格栅部和调节部相邻而设,能够实现对生活污水中颗粒物SS的拦截,利用水位差进行水质和水量调节,污水处理效果好,结构紧凑,可以减少建设费用、占地面积以及建设施工难度,成本低廉,并便于水质观察,便于维护,给业主带来经济上的实惠。
【IPC分类】C02F1/00
【公开号】CN204824225
【申请号】CN201520536780
【发明人】黄涛, 叶剑, 安效东, 沈佳春, 戴永军
【申请人】浙江嘉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