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净水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029623阅读:来源:国知局
套筒111和第二套筒112,所述第二套筒112的上端封闭,下端开口并朝下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筒111的外侧,所述第一套筒111和第二套筒112之间形成环形水流通道100。所述第一套筒111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喷嘴部1121、喉管部1122和栅格部1123,所述栅格部1123和喷嘴部1121通过所述喉管部1122连通,所述喷嘴部1121与进水管51连通,所述栅格部1123内沿着套筒的轴向方向上设置有多层栅格,所述栅格部1123的上端设有出口。所述栅格用于使来水产生紊流,使水中的悬浮颗粒相互碰撞聚结形成絮凝体。所述沉淀装置12包括斜管层121和斜板层122,所述斜管层121位于所述斜板层122的上方,所述斜管层121的斜管和和斜板层122的斜板倾斜方向相反,两层之间相互连通,构成来水的沉淀反应通道。优选的,斜板层122的斜板倾斜角度为55° -65°,更加优选为60° ;优选的,斜管层121的斜管的倾斜角度为115° -125°,更加优选为120°。絮凝后的水经过所述斜板层122的整流作用,进入斜管层121沉淀。斜管层121和斜板层122的双层设置,可以有效的增大沉淀面积,且经过下层斜管的整流作用,可以有效避免絮体颗粒穿过斜管沉淀区进入滤料层,有效的提高了沉淀效果。反应沉淀池I内还设置有排泥装置113,使积沉在所述沉淀室20的污泥和杂质外排。
[0028]所述清水池3位于所述过滤池2的上侧,两者之间相互连通。所述过滤池2通过在高度方向上设置两层带孔的滤板,将所述过滤池2自上而下依次分割为第一过滤室30、第二过滤室40和第三过滤室50,所述第三过滤室50通过连通管52与所述清水池3连通,彼此相邻的两个过滤室之间通过所述滤板上的孔连通,所述第二过滤室40用于放置滤料,例如石英砂等,所述第三过滤室50用于水的暂时集结存蓄。所述第一过滤室30内设置有阻砂装置21,所述阻砂装置21包括阻砂器211和驱动机构212,所述驱动机构212用于驱动所述阻砂器211。所述阻砂器211包括阻砂器体2111和盘片2112,所述阻砂器体2111为上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盘片2112上设置有排砂孔21121,所述阻砂器体2111的底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排砂孔21121相配的通孔,所述盘片2112紧贴在所述底壁上,通过所述盘片2112相对所述底壁转动,能实现所述相配通孔的重叠或者错开,进而实现所述排砂孔21121的封闭或者打开。所述驱动机构212为所述阻砂器211的动力部分,例如伺服电机驱动的蜗轮蜗杆机构,蜗杆的一端与所述盘片2112固定连接,来驱动所述盘片2112转动。所述第二过滤室40内填充滤料,例如石英砂等,用于对上游来水进行过滤。所述第三过滤室50用于对上游来水进行暂时存蓄。
[0029]所述虹吸装置4包括虹吸下降管41、虹吸上升管42和虹吸破坏管43,所述虹吸破坏管43 —端与所述虹吸下降管41连通,另一端插入所述清水池3中,所述虹吸上升管42一端与所述虹吸下降管41连通,另一端插入所述过滤池2中,并位于所述阻砂装置21的上方或者内部。所述虹吸下降管41包括外层管421、中层管422、内层管423和横管424,所述外层管421的上下端面均封闭,中层管422的下端开口并插入水中,进行水封,其上端面封闭并从外层管421的下端穿过进入外层管的内部,在外层管421和中层管422之间形成虹吸通道200 ;所述内层管423设置在中层管422内,其下端也插入水中,进行水封,上端通过横管424与所述虹吸通道200连通,所述虹吸破坏管43 —端连接虹吸通道200,另一端插入清水池3中,所述虹吸上升管42 —端连接虹吸通道200,另一端插入第一过滤池30内,所述横管424的安装高度和所述虹吸破坏管43与所述虹吸下降管41的连接位置基本处在同一高度上,所述横管424的安装高度大于所述虹吸上升管42与所述外层管421的连接位置高度。在所述虹吸上升管42与所述集水室10之间设置有配水管53,所述配水管53连通所述虹吸上升管42和集水室10,用于将所述集水斗10中的水输送到所述过滤池2中。优选的,在所述反应沉淀池I的一侧还设置有集水斗6,所述配水管53通过所述集水斗6与所述集水室10连通,所述集水斗6用于对来水进行暂时存蓄。优选的,所述配水管53为U形管。所述清水池3位于一体化净水器的下游侧,用于对经过净化处理后的清水进行暂时存蓄。所述清水池3上设置有出水口 31,所述出水口 31与输水管道连接,将清水池3内的清水外排。
[0030]所述配水管53上设置有进水阀门71,用于控制所述配水管中上游来水的通断;所述出水口 31上设置有浊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出水水质;所述内层管423上设置有流量传感器73,用于监测虹吸下降管41中的水流速度;所述虹吸破坏管43位于所述清水池3外部的部分上设置有放气阀门72,用于控制虹吸作用的形成和中断。所述进水阀门71、放气阀门72、浊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73与控制系统,例如PLC系统配合,形成一体化进水器的反冲洗智能控制装置。
[0031]本申请中的一体化净水器工作时,投加混凝剂的原水由进水管51以一定压力和速度进入絮凝反应装置11,水经过栅格部1123的多层栅格,从第一套筒111上端流入环形水流通道100,进入沉淀室20。此过程中,所述栅格部1123的设置,使水流的通流面积不断发生变化,引起水流紊动,产生涡流,水中的悬浮物和混凝剂充分接触反应形成絮凝体。此后,含有大量絮凝体的水,从所述沉淀室20向上进入沉淀装置12,水中的絮凝体经过斜板层和斜管层的双层沉降作用后,水中的絮凝体沉入沉淀区形成沉淀污泥,从而完成对来水的固液分离。从斜管层上部端口流出的水依次进入集水室10和集水斗6,对水进行暂时存蓄。
[0032]图2中所示H为期终水头损失,其值为所述清水池3中的水位与所述横管424之间的高度差。浊度传感器73检测一体化净水器的出水浊度,当出水浊度(设定值(本申请中设定值为18NTU)时,则PLC输出开启控制信号,放气阀门72保持开启状态虹吸破坏管43与空气连通,此时无论过滤阻力多大,虹吸不能形成,从而保证过滤过程的正常进行;随着过滤过程的进行,所述第三过滤室50内截留的杂质增多,出水浊度不断上升,当出水浊度>设定值时,PLC输出关闭控制信号,放气阀门72关闭,形成虹吸条件。此过程中,由于过滤池的过滤阻力不断增加,使所述虹吸上升管42内的水位不断上升,当过滤水头损失足以平衡期终水头损失H时,水位通过所述虹吸通道100上升到横管424时,水经过横管424进入内层管423进行外排,直至内层管41中形成连续水流时,虹吸作用形成。虹吸下降管41中的水流流经流量传感器73,所述流量传感器73将流量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输出,PLC采集电流信号,判断其是否超标,当水流流量多设定流量Q时,进水阀门71关闭,反冲洗过程开始。在反冲洗过程中,所述清水池3中的水经过连通管52反向流入第三过滤室50,进入第二过滤室40对滤料进行反向冲洗,将滤料中的杂质冲洗到第一过滤室30内。由于在反冲洗过程中,所述阻砂器211关闭,所以反冲洗水流只能通过所述阻砂器211的上部端口进入所述虹吸上升管42 ;阻砂器211的设置,避免了反冲洗带出的滤料与所述虹吸上升管42下端口的直接接触而造成滤料流失,反冲洗带出的杂质由于质量较小,逐渐被所述虹吸上升管42吸入并经虹吸下降管41排出。随着反冲洗过程的进行,清水池3中的水位不断降低,在此过程中,可根据需要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开启放气阀门72,对虹吸作用进行提前破坏来中断反冲洗过程。当然,也可使所述清水池3中的水下降到直至虹吸破坏管43的下部端口,水封失效,虹吸作用被破坏。反冲洗过程中,由于进水阀门71关闭,没有上游来水参与反冲洗过程,形成了密闭的冲洗空间,因此,不会造成过滤池不间断冲洗而导致水的浪费。当反冲洗结束,虹吸下降管41中无水流流经流量传感器73,进水阀门71开启,过滤池2开始进水,盘片2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