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式移动应急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01656阅读:1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装箱式移动应急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新型涉及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装箱式移动应急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然而,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也急剧增加。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年产生量已超过1.4亿吨,且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人均日产垃圾量已超过1.1kg,仅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就达2万吨左右。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垃圾包围城市最严重的国家之一Ο
[0003]2012年,全国654个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57亿吨,县城及城镇约7000万吨,共计2.2亿吨垃圾。我国90.5%的生活垃圾通过填埋处理的方式进行处理。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和降水的淋滤、地表水和地下水浸泡而滤出的污水。垃圾渗滤液成分复杂,不仅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还含有高浓度的氨氮和有毒有害的污染物。并且,随着填埋场使用年限的延长,氨氮的浓度越来越高,有的甚至达到了 5000mg/Lo过高的氨氮浓度不仅增加了渗滤液生化处理系统的负荷,也导致C/N降低,碳源不足,微生物营养比例的失调,而且产生的高浓度游离氨还会对微生物产生抑制作用,影响生化处理系统稳定有效的运行。垃圾渗滤液危害比较大,1吨垃圾渗滤液产生的污染相当于100吨生活污水产生的污染。据测算,我国生活垃圾平均每天可产生渗滤液100?120万吨以上,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对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将会产生严重的污染,同时威胁到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0004]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路线一般采取“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其中预处理主要包括混凝沉淀、吹脱、高级氧化处理技术等;生化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氨氮,主要采用厌氧+好氧的处理方法;深度处理技术主要目的是去除渗滤液中的悬浮物、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和胶体等,深度处理技术一般采用包括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包括:膜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Fenton氧化技术、电化学氧化技术等高级氧化技术。
[0005]膜技术中,UF处理系统,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以超滤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当原液流过膜表面时,超滤膜表面密布的许多细小的微孔只允许水及小分子物质通过而成为透过液,而原液中体积大于膜表面微孔径的物质则被截留在膜的进液侧,成为浓缩液,因而实现对原液的净化、分离和浓缩的目的。每米长的超滤膜丝管壁上约有60亿个0.01微米的微孔,其孔径只允许水分子、水中的有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通过,而最小细菌的体积都在0.02微米以上,因此细菌以及比细菌体积大得多的胶体、铁锈、悬浮物、泥沙、大分子有机物等都能被超滤膜截留下来,从而实现了净化过程。
[0006]R0反渗透系统采用卷式有机复合膜,在压力的作用下,水分子透过逆渗透膜,水中的杂质被反渗透膜截留并被浓水带出。利用反渗透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大分子溶解盐、胶体、细菌、病毒、细菌内毒素和大部分有机物等杂质,系统二价盐脱盐率一般为99%以上,另外系统操作简单、运行平稳、能耗低。
[0007]Fenton氧化技术中,管式电芬顿处理系统反应原理是在一个离子反应室中,排列着一组由计算机控制的发射极,也是一个电凝聚的过程。当待处理废水被送入反应室后,会诱导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凝聚沉淀;电凝聚可以中和离子或颗粒上的电荷而使污染物沉淀,它比化学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清除污染物,并能免去或减少使用化学试剂(如金属盐、聚合物等)。
[0008]现有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中,渗滤液处理站遇到紧急情况,如暴雨,洪涝灾害时没有灵活的紧急处理方案,而且现有的移动垃圾处理车智能化程度低,操作难度大,处理水质不稳定,水质不达标。
【实用新型内容】
[0009]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集装箱式移动应急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该装置智能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处理后水质好,能在渗滤液处理站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急使用,且移动方便,处理效率高。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集装箱式移动应急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包括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内设置依次连接的储存池、PH调节池、管式电芬顿反应器、沉淀池、中间水池、UF膜反应器、UF膜产水箱以及R0膜反应器;所述储存池连接渗滤液入口,所述储存池上端设置与所述PH调节池连通的贯通道;所述PH调节池与所述管式电芬顿反应器通过离心栗组件连接,渗滤液在PH调节池内调节PH值后由离心栗组件打入所述管式电芬顿反应器中;所述管式电芬顿反应器与所述沉淀池之间设有第二 PH调节池;所述中间水池与UF膜反应器之间、所述UF膜产水箱与R0模反应器之间也设有离心栗组件,离心栗组件提供渗滤液流动的动力;所述R0模反应器还连接清水出口和浓水出口 ;渗滤液由所述管式电芬顿反应器、沉淀池、UF膜反应器以及R0膜反应器依次进行电解絮凝、沉淀、过滤处理,得到清水与浓水,清水经水质检测后从所述清水出口排出,浓水经所述浓水出口流入渗滤液存储池中。
[0011]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阐述: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离心栗组件包括两截止阀、离心栗以及止回阀;所述两截止阀设置在所述离心栗两端,所述止回阀一端连接一所述截止阀,另一端与一流量计连接,该流量计用以计量渗滤液的流速,从而调节渗滤液处理效率。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储存池上设置有一液位计,用以计量注入存储池中的渗滤液容量。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PH调节池和第二 PH调节池均连接有加药装置,通过所述加药装置加入酸或碱,调节渗滤液的PH值;所述PH调节池和第二 PH调节池上还设置PH计,由所述PH计测量及监测所述PH调节池和第二 PH调节池内渗滤液的PH值以及PH值的变化;所述第二 PH调节池内还设置有电动搅拌器,由该电动搅拌器均匀混合搅拌液体,使得液体快速反应并混合。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PH调节池和所述储存池内还设置有布气装置,该布气装置与鼓风机连接,由鼓风机鼓入空气经布气装置释放,对所述储存池和PH调节池进行均匀曝气,使得渗滤液快速反应。
[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沉淀池内设有斜流板,经第二 PH调节池调节后的渗滤液流入沉淀池,由该斜流板分离为污泥和上清液。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管式电芬顿反应器包括四电芬顿反应组件,且四电芬顿反应组件串联连接。
[00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UF膜反应器包括四UF膜组件,并且四UF膜组件并联连接,增加单位面积内的UF膜面积。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R0模反应器包括三R0模组件,所述三R0模组件的两R0模组件并联连接之后再与另一 R0模组件串联连接;两并联连接的R0模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离心栗组件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另一 R0模组件,并且连接所述另一 R0模组件的该端还与所述浓水出口连接;所述另一 R0模组件一端连接所述浓水出口,另一端连接所述清水出口,并且与所述浓水出口连接端还为所述两并联连接的R0模组件过滤的清水的注入端。
[00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集装箱内还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储存池、PH调节池、第二 PH调节池、管式电芬顿反应器、沉淀池、中间水池、UF膜反应器、UF膜产水箱、R0膜反应器以及离心栗组件与该控制装置连接并由所述控制装置统筹控制;所述渗滤液入口、清水出口以及浓水出口处均设有快接头,所述快接头连接管道,快速匹配渗滤液处理的注入及排放。
[00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是,采用智能控制装置,用于全面控制集装箱式移动应急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中所有工艺流程,并能检测PH,加药栗投加量,液位,流速,水质;能操控加药栗投加量和流速。
[0023]二是,本装置集成度极高,占地面积小,模块化管理设备,实行实时监控各个部件。
[0024]三是,本装置适用可生化性较差以及填埋场不同填埋阶段的渗滤液水质,不受可生化性影响,出水水质、处理效率稳定达到65%以上。
[0025]四是,出水水质好,不受C/N比影响,总氮和重金属可轻松达标,完全满足高标准水质要求。
[0026]五是,运行费用低,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
[0027]六是,采用移动式或集装集装箱式处理设备,可实现多个垃圾场或污水产生源的连片处理,同时也可用于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渗滤液入口,2.集装箱,3.储存池,4.液位计,5.鼓风机,6.布气系统,7.PH调节池,8.PH计,9.截止阀,10.离心栗,11.止回阀,12.流量计,13.加药装置,14.管式电芬顿反应器,15.电动搅拌器,16.第二 PH调节池,17.沉淀池,18.中间水池,19.UF膜反应器,20.UF膜产水箱,21.R0膜反应器,22.浓水出口,23.清水出口,24.控制装置,25.渗滤液存储池,31.贯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1 ] 附图1实例了本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0032]参考附图1,一种集装箱式移动应急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包括集装箱2,所述集装箱2内设置依次连接的储存池3、PH调节池7、管式电芬顿反应器14、沉淀池17、中间水池18、UF膜反应器19、UF膜产水箱20以及R0膜反应器21;所述储存池3连接渗滤液入口,所述储存池3上端设置与所述PH调节池7连通的贯通道31;所述PH调节池7与所述管式电芬顿反应器14通过离心栗组件连接,渗滤液在PH调节池7内调节PH值后由离心栗组件打入所述管式电芬顿反应器14中;所述管式电芬顿反应器14与所述沉淀池17之间设有第二 PH调节池16;所述中间水池18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