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折流式渗滤坝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114341阅读:来源:国知局
结构。
[0047] 进一步的,进水斜管2采用UPVC六角蜂窝斜管,进水斜管2设置2组,每组断面尺 寸为宽X高=1. 3mX0. 5m,进水斜管进水端比拦水坝底部高0. 3m,斜管内六角蜂窝孔径为 40mm,进水斜管2与水面夹角为30°。
[0048] 进一步的,第一植被层4种植植物为美人蕉,种植密度为16株/m2。
[0049] 进一步的,第一砾石填料层5覆盖进水斜管2出水端,厚度(高度)为0· 5m,砾石 粒径为40~50mm。
[0050] 进一步的,第一砾石填料层5为倒三角形或者倒梯形,第一砾石填料层5 -侧边与 拦水坝1下游水面侧的侧边适配,且覆盖进水斜管2的出水端,第一砾石填料层5另一侧边 与第二砾石填料层6的侧边适配,
[0051] 进一步的,第二砾石填料层6、第三砾石填料层7、第四砾石填料层8厚度均为 0. 5m,其中第二砾石填料层6的砾石粒径为20~30mm,第三砾石填料层7的砾石粒径为 40~50mm ;第四烁石填料层8的烁石粒径为60~70mm。
[0052] 进一步的,隔墙9高度为1. 7m,宽度为3. 5m,厚度为0. 5m,浆砌块石结构;其底部 设3个过水孔10,过水孔10尺寸为高X宽X厚=0.4mX0. 6mX0.5m,孔内填充粒径为 60~70mm的烁石填料。
[0053] 进一步的,第五砾石填料层12厚度为0. 4m,砾石粒径为60~70mm ;第六砾石填 料层13厚度为0. 4m,烁石粒径为40~50mm ;第七烁石填料层14厚度为0. 3m,烁石粒径为 20 ~30mm。
[0054] 进一步的,第二植被层15种植植物为狐尾藻,种植密度为25株/m2。
[0055] 进一步的,边墙16高度为1. 2m,宽度为3. 5m,顶部厚度为0. 5m,底部厚度为lm,浆 砌块石结构。
[0056] 本实施例设于一 3. 5m宽的河道内,本实施例建成后本渗滤坝上游水深1. 6m,下游 水深1. 4m。本实施运行3个月以来,渗滤坝水流通畅,植物生长良好,水质净化效率稳定,对 悬浮物处理效果明显,下表为采用本实施例河道水质监测结果:
[0058] 实施例3
[0059] 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
[0060] 拦水坝1高度为1. 6m,宽度为3. 2m,顶部厚度为0. 7m,底部厚度为1. 7m ;进水斜管 2采用UPVC六角蜂窝斜管,进水斜管2设置2组,每组断面尺寸为宽X高=lmX 0.5m,进水 斜管进水端比拦水坝底部高0. 3m,斜管内六角蜂窝孔径为50mm,进水斜管2与水面夹角为 40° ;第一植被层4种植植物为菖蒲,种植密度为25株/m2;第一砾石填料层5覆盖进水斜 管2出水端,厚度(高度)为0. 4m,砾石粒径为50~60mm ;第二砾石填料层6、第三砾石填 料层7、第四砾石填料层8厚度均为0. 4m,其中第二砾石填料层6的砾石粒径为30~40mm, 第三烁石填料层7的烁石粒径为50~60mm ;第四烁石填料层8的烁石粒径为70~80mm ; 隔墙9高度为1. 3m,宽度为3. 2m,厚度为0. 5m,其底部设3个过水孔10,过水孔10尺寸为 高X宽X厚=0. 3mX0. 6mX0. 5m,孔内填充粒径为70~80mm的烁石填料;第五烁石填 料层12厚度为0. 3m,烁石粒径为70~80mm ;第六烁石填料层13厚度为0. 3m,烁石粒径为 50~60mm ;第七烁石填料层14厚度为0. 3m,烁石粒径为30~40mm ;第二植被层15种植植 物为菹草,种植密度为25株/m2;边墙16高度为1. 0m,宽度为3. 2m,顶部厚度为0. 5m,底部 厚度为lm。其他与实施例2 -致。
[0061] 本实施例设于一 3. 2m宽的河道内,本实施例建成后本渗滤坝上游水深1. 6m,下游 水深1. 4m。本实施运行2个月以来,渗滤坝水流通畅,植物生长良好,水质净化效率稳定,对 悬浮物处理效果明显,下表为采用本实施例河道水质监测结果:
[0062]
[0063]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 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 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防堵折流式渗滤坝,包括拦水坝(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拦水坝(1)下 游侧的边墙(16),拦水坝(1)与边墙(16)之间设置有隔墙(9), 拦水坝⑴与隔墙(9)之间构成下行渗滤区(3),隔墙(9)与边墙(16)之间构成上行 渗滤区(11), 下行渗滤区(3)内设置有第一植被层(4)、第一砾石填料层(5)、第二砾石填料层(6)、 第三砾石填料层(7)和第四砾石填料层(8),第一砾石填料层(5)和第二砾石填料层(6)位 于同一层,第一植被层(4)设置在第一砾石填料层(5)和第二砾石填料层(6)上,第一砾石 填料层(5)和第二砾石填料层(6)下依次设置第三砾石填料层(7)和第四砾石填料层(8); 上行渗滤区(11)内从下至上设置有第五砾石填料层(12)、第六砾石填料层(13)、第七 砾石填料层(14)和第二植被层(15), 其中拦水坝(1)坝体中部设进水斜管(2);隔墙(9)底部设过水孔(1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折流式渗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拦水坝(1)为浆 砌块石结构,进水斜管(2)采用六角蜂窝斜管,出水端高于进水端。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堵折流式渗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斜管(2)的 六角蜂窝孔径为25~80mm,进水斜管(2)与水面夹角为30°~45°。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折流式渗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砾石填料 层(5)为倒三角形或者倒梯形,第一砾石填料层(5) -侧面与拦水坝(1)下游侧面适配,且 覆盖进水斜管(2)的出水端,第一砾石填料层(5)另一侧面与第二砾石填料层(6)的侧面 适配。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折流式渗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砾石填料 层(5)的烁石粒径为40~60mm,第二烁石填料层(6)的烁石粒径为20~40mm,第三烁石 填料层(7)的烁石粒径为40~60mm;第四烁石填料层(8)的烁石粒径为60~80mm;第一 植被层(4)中的种植植物为芦苇、鸢尾、美人蕉、菖蒲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折流式渗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五砾石填料 层(12)的烁石粒径为60~80mm,第六烁石填料层(13)的烁石粒径为40~60mm;第七石乐 石填料层(14)的砾石粒径为20~40mm,第二植被层(15)植物为苦草、菹草、金鱼藻、狐尾 藻、黑藻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折流式渗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墙(9)为浆砌 块石结构,过水孔(10)内填充粒径为60~80mm的烁石填料。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折流式渗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墙(16)为浆 砌块石结构,且高度低于下游水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堵折流式渗滤坝,包括拦水坝、下行渗滤区、隔墙、上行渗滤区、边墙。河道水体由设于拦水坝上的进水斜管流入下行渗滤区,后经过隔墙底部的过水孔流入上行渗滤区,由上行渗滤区顶部流出。本实用新型采用进水斜管进水,渗滤区采用折流上行加下行的折流方式以及采用挺水加沉水的多元植被层,具有防堵效果好、过滤效率高、净化及景观效果好的优点。
【IPC分类】C02F3/32, C02F101/16
【公开号】CN205023956
【申请号】CN201520770238
【发明人】刘志军, 熊芨, 刘恋, 刘月红
【申请人】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