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结构的人工湿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36138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结构的人工湿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湿地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改进结构的人工湿地。
【背景技术】
[0002]湿地是由水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功能的自然综合体,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是生物重要的生存环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也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
[0003]人工湿地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通过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
[0004]传统人工湿地的植物床都是分散在湿地的内部,各植物床之间的水体流速较快,导致污水不能进行有效的进化,影响了整个湿地系统的过滤功能,降低了净化效率,因此设计能够增强湿地过滤和净化功能的一种改进结构的人工湿地,对于人工提高湿地的净化效率,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大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增强湿地过滤和净化功能的改进结构的人工湿地。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改进结构的人工湿地,它包括具有阶梯地势差的湿地床,所述湿地床内设置有多个互相独立的污水净化单元,所述污水进化单元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设有进水闸,所述出水口设有出水闸,所述污水净化单元内设有多条互相平行的小沟壕,所述小沟壕的两端分别设有将所述小沟壕连通的大沟壕一和大沟壕二,所述小沟壕之间设置有植物床,所述植物床上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植物床底部设有人造根孔。
[0007]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采用在湿地内设置多个互相独立的污水净化单元的结构设计,通过将进水闸和出水闸关闭,使单个净化单元内的污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增强了湿地系统的截留功能,有利于植物床对于污水的净化,并通过在单个净化单元内开设大、小沟壕,使之互相联通,实现了在单个净化单元内的水循环,促进了水流在植物床根孔系统中的滤过,实现对营养物、颗粒物以及藻类的较高截留,提升了单个净化单元的过滤和净化功能;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能够增强湿地过滤和净化功能的一种改进结构的人工湿地。
[0008]作为改进,所述大沟壕一内设有大沟堵头一,所述大沟壕二内设有大沟堵头二,通过将所述大沟堵头一和大沟堵头二打开或闭合,能够配合进出水闸控制所述单个污水净化单元内的水体流速,改善所述单个污水净化单元内的水循环效果,增强截留过滤功能。
[0009]作为改进,所述小沟壕的两端分别设有小沟堵头一和小沟堵头二,可以通过自主选择所述小沟堵头一和所述小沟堵头二的开启与关闭,控制所述小沟壕内与所述污水净化单元内水体的交换速率,进一步提高净化效率。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结构的人工湿地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所示,1、湿地床,2、污水净化单元,3、进水口,4、出水口,5、进水闸,6、出水闸,7、小沟壕,8、大沟壕一,9、大沟壕二,10、植物床,11、大沟堵头一,12、大沟堵头二,13、小沟堵头一,14、小沟堵头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3]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结构的人工湿地,它包括具有阶梯地势差的湿地床1,湿地床1内设置有多个互相独立的污水净化单元2,污水进化单元2设有进水口 3和出水口 4,进水口 3设有进水闸5,出水口 4设有出水闸6,污水净化单元2内设有多条互相平行的小沟壕7,小沟壕7的两端分别设有将小沟壕7连通的大沟壕一 8和大沟壕二9,小沟壕之间设置有植物床10。
[0014]大沟壕一 8内设有大沟堵头一 11,大沟壕二9内设有大沟堵头二12。
[0015]小沟壕7的两端分别设有小沟堵头一 13和小沟堵头二14。
[0016]进水口 3设置在水流来向方向上,出水口 4设置在水流的去向方向上,植物床10上种植有水生植物,植物床10底部设有人造根孔,所述人造根孔由上下两层秸杆层腐烂发育而成,所述两层秸杆层之间设有淤泥保护层,所述两层秸杆层均包括粗秸杆层和细秸杆层,并以粗-细-粗的铺设方式形成,所述粗秸杆层和所述细秸杆层之间设有土壤基质层,在湿地运行初期,利用植物床10底部埋设所述秸杆层腐烂发育形成所述人造根孔,主导系统的生态净化过程,实现污水的净化,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所述水生植物发育形成自然根孔,这时湿地的净化过程由所述水生植物发育形成的自然根孔完成,利用湿地床1内设置的多个互相独立的污水净化单元2,通过关闭进水闸5和出水闸6,可以将单个污水净化单元2与湿地床1隔绝形成相对独立的净化体系,使单个污水净化单元2内的污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以此增强湿地系统的截留功能,有利于植物床10对于污水的净化,并通过在单个污水净化单元2内开设大沟壕8和小沟壕7,使之互相联通,实现了在单个污水净化单元2内的水循环,促进了水流在植物床10根孔系统中的滤过,实现对营养物、颗粒物以及藻类的较高截留,提升了单个污水净化单元2的过滤和净化功能,通过将大沟堵头一 11和大沟堵头二12打开或闭合,控制单个污水净化单元2内的水体流速,改善单个污水净化单元2内的水循环效果,增强截留过滤功能,结合小沟堵头一 13和小沟堵头二14,通过自主选择小沟堵头一 13和小沟堵头二14的开启与关闭,控制小沟壕7内与污水净化单元2内水体的交换速率进一步提高净化效率。
[001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改进结构的人工湿地,它包括具有阶梯地势差的湿地床(1),其特征在于:湿地床(1)内设置有多个互相独立的污水净化单元(2),污水进化单元(2)设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4),进水口(3)设有进水闸(5),出水口(4)设有出水闸(6),污水净化单元(2)内设有多条互相平行的小沟壕(7),小沟壕(7)的两端分别设有将小沟壕(7)连通的大沟壕一(8)和大沟壕二(9),小沟壕之间设置有植物床(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结构的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大沟壕一(8)内设有大沟堵头一(11),大沟壕二(9)内设有大沟堵头二(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结构的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小沟壕(7)的两端分别设有小沟堵头一(13)和小沟堵头二(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能够增强湿地过滤和净化功能的一种改进结构的人工湿地,它包括具有阶梯地势差的湿地床(1),湿地床(1)内设置有多个互相独立的污水净化单元(2),污水进化单元(2)设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4),进水口(3)设有进水闸(5),出水口(4)设有出水闸(6),污水净化单元(2)内设有多条互相平行的小沟壕(7),小沟壕(7)的两端分别设有将小沟壕(7)连通的大沟壕一(8)和大沟壕二(9),小沟壕之间设置有植物床(10)。
【IPC分类】C02F3/32
【公开号】CN205045891
【申请号】CN201520785608
【发明人】姜立群, 沈奕诚, 汪徐涛, 金叶
【申请人】海宁市洁源水务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