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区农户杂排水的分散式生态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36135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区农户杂排水的分散式生态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区农户杂排水的分散式生态 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我国的农村普遍缺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 理系统,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对群众的身体健康产生的威胁 也越来越大。随着人们对农村生活污染日益关注,关于农村生活污水的生态处理技术和机 理的研究逐渐增多。生活污水可分为人畜粪便污水和生活杂排水,杂排水主要包括洗衣、沐 浴、洗菜、洗碗等生活污水。在浙南山区农村的现场调查表明,农户产生的粪便污水一般收 集于简易的化粪池中并回用于农家肥,而产生的杂排水则泼洒到地面或通过水池管道直排 到房舍周围水沟中。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山区农户杂排水的分散式生态 处理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山区农户杂排水的分散式生态处理装 置,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杂排水收集装置、配水槽、生态槽、出水收集槽,所述的配水槽与生态 槽之间还设有回流槽。
[0005] 所述的杂排水收集装置、配水槽、生态槽、回流槽和出水收集槽从上到下依次设置 在5°倾角的倾斜坡面。
[0006] 所述的杂排水收集装置由PVC排水管构成,包括支管和干管,所述的支管位于农 户洗衣洗物水池和沐浴房的排水口处,所述的干管接入配水槽,所述的排水口处设有过滤 网。
[0007] 所述的配水槽、回流槽和出水收集槽均为顶端封闭的PVC水箱。
[0008] 所述的生态槽包括布水装置和串联的一级生态槽和二级生态槽,所述的布水装置 包括一个PVC排水管连接加工而成的T型布水管,所述的T型布水管的T型头部均匀设有 若干钻孔,所述的T型布水管的T型头部分别位于一级生态槽和二级生态槽上方,所述的布 水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的T型布水管安装在支架上。
[0009] 所述的一级生态槽和二级生态槽从下到上依次包括集水层、炉渣层、碎石层、土壤 层、植被层。
[0010] 所述的炉渣层填充炉渣,所述的炉渣粒径约为25mm-40mm,所述的碎石层填充碎 石,所述的碎石粒径约为15-30_。
[0011] 所述的二级生态槽底部设有两个出水口,所述的两个出水口分别与回流槽和出水 收集槽连接,所述的出水口上分别设有开关。
[0012] 所述的回流槽和配水槽之间通过PVC软管连接,所述的PVC软管上还设有蠕动栗。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山区农户杂排水的分散式生态 处理装置,通过杂排水收集装置、配水槽、生态槽、出水收集槽和回流槽等装置,收集和处理 山区农户的生活杂排水,该装置对〇?(>31册14+43?指标均有较好的处理效果。运行期 间,装置出水的TN、NH4+-N、TP、CODCr浓度均能达标排放(GB18918 - 2002),相应的去除 率均值分别为54%、60%、47%、62%。该装置具有构造简单,占地少,投资少,运行管理费用低、 景观性好等优点,适合在农村山区应用。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处理流程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生态槽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斜坡安装方式参考图。
[0017] 图中1-集水层,2-炉渣层,3-碎石层,4-土壤层,5-植被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本发明人通过资料搜集、现场调研的方式,对浙南山区几个村落的地形地貌、农居 分布、社会经济、以及污水排放特征开展调查。结果表明,该农村区域的地形特征主要为多 山地丘陵,农户的居住较为分散。农户房舍周围可利用土地资源较少,土层较薄(约16~ 22cm),土层底部为岩石。对农户污水排放特征的调研表明,农户的生活污水的主要来源 包括厨房污水(洗碗水、涮锅水、淘米和洗菜水)、沐浴洗衣污水、以及少量的冲厕冲猪圈污 水。调研时发现,由于人畜粪便污水和冲厕、冲圈污水可以通过化粪池暂时收集并用于农 家肥,大部分农户在日常生活中排放的污水主要是杂排水,另外,可能是受山地丘陵地区的 地形影响,调研区域的农户居住较为分散。调查表明,调研区域的农村水资源比较紧张,单 个农户的杂排水每月排量约为17-30吨,夏季杂排水的月排放量相对较高。排出的杂排水 基本上是排入房舍附近的水沟,然后渗入地下或汇入溪流。在调查期间,选择试验点,连续 两个月采集杂排水样品测定水质。水质监测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CODCr)、总氮(TN)、氨氮 (NH4+-N)、总磷(TP)、pH。水质测定结果见表1
[0019]
[0020] 装置的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根据试验点农户的地形和土层特征构建出一套用于 处理农户杂排水的生态处理装置,该套装置由农户杂排水收集装置、配水槽、两级生态槽、 回流槽、出水收集槽组成。根据农村山区的地势高低,建构梯级砖水泥台阶并从高到低放置 配水槽、一级生态槽、二级生态槽,从而实现装置的进出水流均为重力流,降低装置的运行 能耗。放置生态槽的水泥砌台设计为5°角的倾斜坡面,如图3所示,以避免生态槽底部的 集水层形成死水区。
[0021] 农户杂排水收集装置主要由PVC排水管构成,包括支管和干管,支管设置在农户 洗衣洗物水池和沐浴房的排水口处,在排水口处加过滤网以防止杂排水收集管道的堵塞, 干管穿插接入配水槽。配水槽、回流槽和出水收集槽均为顶端封闭的PVC水箱,以排除雨水 和杂物的混入。收集槽底部设出水龙头,方便农户取回用水。
[0022] 生态槽包括布水装置和串联的一级生态槽、二级生态槽,装置中各槽的尺寸均为 0. 9mX0.7mX0.6m。布水装置是一套自行设计的由PVC排水管连接加工而成的T型布 水管。T型布水管的尾部设置有流量控制阀,在T型布水管的T头管部位用电钻均匀钻孔。 T型布水管由插入土层的支架支撑于生态槽上方,污水自配水槽流入T型布水管后,通过T头管底的孔滴灌到两级生态槽的表面,从而实现对两级生态槽的多点布水。
[0023] 生态槽外框是采用PVC塑料箱加工改造制成。从槽底部至顶部依次设计为集水 层、炉渣层、碎石层、土壤层、植被层。集水层顶部为竹质承托层,在竹质承托层往上依次填 充炉渣和碎石。所采用的炉渣和碎石均为在农村搜集到的废弃物。敲碎后的炉渣粒径约为 25 碎石的粒径约为15-30mm。所用的土壤采自农户附近的山林中,在采集的土壤 按一定比例中添加细沙并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均匀的沙土填入生态槽的碎石层上方。最 后在生态槽的沙土层中接种蚯蚓和种植植物。蚯蚓在土壤层中的接种密度约为45条/m2。 植被的种植构建包括草本层和灌木层,所选的植物包括观赏型植物芦苇、梭鱼草、美人蕉等 本地植物种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