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芯隔板、滤芯和净水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88967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滤芯隔板、滤芯和净水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滤芯隔板、滤芯和具有该滤芯的净水器。
【背景技术】
[0002]自来水厂对于自来水消毒多数使用加氯的方法,残留在自来水中的余氯在
0.03mg/L以上,有些地区甚至达到0.5mg/L,游离氯让人产生不愉快的味觉,而且在温水(35°C -45°C )条件下,氯的味道更为明显,同时游离氯作为一种强氧化剂,接触人的皮肤后,会对皮肤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严重影响人们沐浴体验。
[0003]因此,有必要对自来水中的余氯进行去除。去除余氯技术包括活性炭吸附技术、亚硫酸钙、铜锌合金氧化还原技术等,而对于高温水的除氯,活性炭技术存在缺陷,因在高温时,易反析出,造成水体二次污染。很多滤芯是由几种滤料混合而成,滤料之间的隔板是重要组成部分,隔板的设计是否合理,关系到装配简便程度,滤料之间的协同作用效果。
[0004]在相关技术中,隔板放置在滤芯的壳体内后还需要进行固定操作,例如焊接,由于隔板位于壳体内,焊接操作非常不便,滤芯结构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装配方便的滤芯。
[0006]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滤芯隔板,所述滤芯隔板阻拦性能好且过水顺畅,可以应用于上述滤芯中。
[0007]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滤芯的净水器。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滤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有容纳腔,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至少一个滤芯隔板,所述至少一个滤芯隔板分别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滤芯隔板的外周沿的至少一部分止抵所述壳体的内侧面以止挡所述滤芯隔板向下移动,所述滤芯隔板设有连通滤芯隔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多个过水孔;至少两个滤料层,每个所述滤料层分别设在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相邻的两个所述滤料层之间设有一个所述滤芯隔板。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滤芯,滤芯隔板放置在壳体内即可实现固定,滤芯隔板无需进行焊接等固定操作,装配更加方便且便于拆装,滤芯更换方便。
[0010]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滤芯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形成为沿竖向延伸的桶形,所述容纳腔的横截面积由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滤芯隔板的外周沿止抵在所述壳体的内周面上。
[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滤芯隔板包括隔板,所述隔板的外周沿止抵在所述壳体的内周面上,所述隔板具有迎水面和背水面,所述过水孔设在所述隔板上,所述过水孔的横截面积由上到下逐渐增大且所述过水孔在所述迎水面上的最大横向尺寸小于与所述迎水面相邻的所述滤料层的滤料粒子的最小粒径。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滤芯隔板还包括止挡部,所述止挡部设在所述隔板的外周沿的至少一部分上且止抵在所述壳体的内侧面上。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止挡部形成为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的下端与所述隔板的外周沿相连,所述环形挡板的外周面沿所述壳体的内周面的母线方向延伸。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止挡部形成为多个挡柱,多个所述挡柱沿所述隔板的周向间隔开,每个挡柱的外侧面分别沿所述壳体的内周面的母线方向延伸。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隔板形成为与所容纳腔的轴线垂直的平板,所述过水孔沿所述隔板的厚度方向延伸。
[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滤芯隔板,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具有迎水面和背水面,所述隔板设有连通所述迎水面和所述背水面的过水孔,在所述迎水面向背水面的方向上,所述过水孔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
[00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滤芯隔板还包括止挡部,所述止挡部设在所述隔板的外周沿的至少一部分上,所述止挡部向所述迎水面所在的一侧延伸,所述止挡部的外侧面相对于所述隔板的轴向向外倾斜设置。
[00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滤芯。
[0020]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滤芯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滤芯隔板的剖视图;
[0024]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滤芯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滤芯100 ;
[0027]滤芯隔板10 ;隔板11 ;止挡部12 ;过水孔101 ;
[0028]壳体20 ;容纳腔201 ;进水口 202 ;出水口 203 ;
[0029]滤料层30。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1]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滤芯100。
[0032]参照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滤芯100包括壳体20、至少一个滤芯隔板10和至少两个滤料层30。
[0033]壳体20内可以限定有容纳腔201,壳体20上设有进水口 202和出水口 203,进水口202和出水口 203分别与容纳腔201连通。至少一个滤芯隔板10分别设在容纳腔201内,滤芯隔板10的外周沿的至少一部分止抵壳体20的内侧面以止挡滤芯隔板10向下移动。
[0034]也就是说,当将滤芯隔板10放置在壳体20内时,滤芯隔板10的外周沿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止抵在壳体20的内侧面上,壳体20的内侧面与滤芯隔板10相止抵的部分可以限制滤芯隔板10向下移动的自由度,使滤芯隔板10可以在上下方向上实现固定,从而无需再对滤芯隔板10进行焊接等固定操作,滤芯100的装配操作变得更加简便。
[0035]每个滤料层30分别设在容纳腔201内并且位于进水口 202和出水口 203之间,相邻的两个滤料层30之间设有一个滤芯隔板10。由此,相邻的两个滤料层30可以通过滤芯隔板10间隔开,有效防止不同的滤料发生混合。滤芯隔板10可以设有连通滤芯隔板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多个过水孔101。由此,位于滤芯隔板10两侧的滤料层30可以通过多个过水孔101实现连通,经过一个滤料层30过滤后的水可以通过滤芯隔板10上的过水孔101流向另一个滤料层30内,水流较顺畅。
[003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滤芯100,通过使滤芯隔板10的外周沿的至少一部分止抵在壳体20的内侧面上,使得滤芯隔板10无需通过焊接等固定操作即可以实现在壳体20内位置的固定,滤芯100装配更加方便且便于拆装,滤芯100更换方便。
[0037]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壳体20可以形成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桶形。例如,圆桶形或方桶形等。容纳腔201的横截面积由上到下逐渐减小,也就是说,容纳腔201形成为类似倒截锥形的形状。滤芯隔板10的外周沿可以止抵在壳体20的内周面上。
[0038]具体而言,滤芯隔板10的形状与容纳腔201的横截面形状适配,滤芯隔板10的横向尺寸与滤芯隔板10所在处的容纳腔201的横向尺寸相对应,当滤芯隔板10放置在容纳腔201内时,滤芯隔板10的外周沿可以止抵在壳体20的内周面上,滤芯隔板10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实现固定,固定牢固,阻拦性能好。
[0039]该种结构的滤芯100不仅便于制造,而且无需在壳体20的内侧面上设置止挡滤芯隔板10向下移动的止挡结构,结构更简单。同时,当需要改变滤芯隔板10在壳体20内的位置时,只需要改变滤芯隔板10的横向尺寸即可。
[0040]下面结合附图对滤芯隔板10的结构进行描述。参照图1至图4所示,滤芯隔板10可以包括隔板11,隔板11具有迎水面和背水面。例如,隔板11的上表面可以形成为迎水面,隔板11的下表面可以形成为背水面,水可以从上表面处经过过水孔101流至下表面处。
[0041]过水孔101可以设在隔板11上,过水孔101连通迎水面和背水面,过水孔101的横截面积由上到下逐渐增大。也就是说,在沿水流的方向上,或者说,在沿迎水面向背水面的方向上,过水孔101大致形成为喇叭型。由此,可以有效减小水流阻力,水流更顺畅,并且隔板11可以具有一定的厚度,以保证隔板11的强度。
[0042]优选地,过水孔101在迎水面上的最大横向尺寸可以小于与迎水面相邻的滤料层30的滤料粒子的最小粒径。也就是说,过水孔101的上端开口的最大横向尺寸小于位于隔板11的上方的滤料层30的滤料粒子的最小粒径。由此,滤料层30中的滤料粒子不会进入到过水孔101内,进而经过过水孔101进入到位于隔板11下方的滤料层30内,隔板11可以有效阻拦上方滤料层30,并且过水孔101不会发生堵塞,保证了水流的顺畅性。
[0043]这里,需要说明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