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分离水中油污的污水隔离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46429阅读:744来源:国知局
自动分离水中油污的污水隔离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化学化工领域的污水处理,具体是指一种自动分离水中油污的污水隔离池。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环保问题的日益严峻,污水处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在化工型生产企业中,含油污水是非常常见的,而这些油污物质大部分属于有机物,如果直接被送往污水处理系统,不仅会增加污水COD,导致处理成本升高,还会增加污水处理的难度。
[0003]因此,必须对含油污水进行简单的前处理,将污水中的油污尽可能的分离出来,再将处理后的污水送至污水处理站,而实现污水中油污分离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物理法,也有化学法。物理方法中存在处理不彻底或对设备条件要求过高的问题,而化学法由于需要添加新的化学试剂进行分离,故增加了成本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分离污水中油污,并将油污单独隔离出来的自动分离水中油污的污水隔离池。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分离水中油污的污水隔离池具有如下构成:
[0006]该自动分离水中油污的污水隔离池,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自动分离水中油污的污水隔离池为分级式的污水隔离池,从进水口一侧起依次包括主隔油区、副隔油区及清水区,其中主隔油区与副隔油区之间设有隔油溢流管,所述的隔油溢流管包括下部进水口,上部气压平衡口及侧出水口,初步分离的污水自所述的隔油溢流管下部进水口进入,从侧出水口流入所述的副隔油区。
[0007]优选地,所述的污水隔离池还设有一进水口缓冲区,位于主隔油区进水口处。
[0008]更优选地,所述的主隔油区、副隔油区之间由主/副隔油区隔板进行分区,副隔油区与清水区之间由清水区隔板进行分区。
[000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主/副隔油区隔板及清水区隔板为钢筋混凝土浇筑板,厚度为10?30cm。
[0010]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主/副隔油区隔板及清水区隔板为碳钢板或不锈钢金属板焊接板,厚度为3?10mm。
[0011]再进一步地,所述的隔油溢流管设置在所述的主/副隔油区隔板上远离进水口缓冲区的一侧。
[0012]最优选地,所述的污水隔离池还设有一水栗,所述的水栗位于清水区远离所述的副隔油区的一侧。
[0013]采用了该实用新型中的自动分离水中油污的污水隔离池,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中的污水隔油池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利用污水中油污依靠密度差异的自然分离,实现自动隔离,无需添加其他的物理或化学手段进行分离,高效环保,有很广泛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分离水中油污的污水隔离池的主视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分离水中油污的污水隔离池的俯视图。
[0016]附图标记
[0017]I主隔油区
[0018]2副隔油区
[0019]3清水区
[0020]4进水口缓冲区
[0021]5隔油溢流管
[0022]6主/副隔油区隔板
[0023]7清水区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2所示的自动分离水中油污的污水隔离池,为分级式的污水隔离池,从进水口一侧起依次包括主隔油区1、副隔油区2及清水区3,其中主隔油区I与副隔油区2之间设有隔油溢流管5,所述的隔油溢流管5包括下部进水口,上部气压平衡口及侧出水口,初步分离的污水自所述的隔油溢流管5下部进水口进入,从侧出水口流入所述的副隔油区2;所述的污水隔离池还设有一进水口缓冲区4,位于主隔油区I进水口处,所述的主隔油区1、副隔油区2之间由主/副隔油区隔板6进行分区,副隔油区2与清水区3之间由清水区隔板7进行分区。所述的主/副隔油区隔板6及清水区隔板7为钢筋混凝土浇筑板,厚度为10?30cm或为碳钢板或不锈钢金属板焊接板,厚度为3?10_,所述的隔油溢流管5设置在所述的主/副隔油区隔板6上远离进水口缓冲区4的一侧,所述的污水隔离池还设有一水栗,所述的水栗位于清水区远离所述的副隔油区2的一侧。
[0027]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为含油污水进入隔油池后的水流方向。含油污水首先流入进水口缓冲区4,再溢流进入主隔油区I,从而可减少对主隔油区的冲击力,利于主隔油区内油水自然分离。在主/副隔油区隔板6上,离进水口缓冲区较远的位置,设置隔油溢流管,以保持油污和水足够的分离时间。当主隔油区内的液位达到隔油溢流管5的横管段高度时,主隔油区底部的水,会通过隔油溢流管流入副隔油区2,而油污因浮在水面而被留在主隔油区内,实现了大部分油污的隔离。副隔油区内的污水中残留的少量油污,还会进一步自然分离漂浮在水面表层,而底部的清水会通过清水区隔板7底部开口流入清水区3,从而实现了含油污水中油污的自动隔离,清水区3中的污水可以通过栗抽走。隔油池的尺寸和隔油溢流管的管道尺寸,可根据进入池内的污水流量而灵活确定,污水流量越大,隔油池的尺寸容积应设计越大,溢流管直径也应设计越大。另外,当主隔油区I内的油污积累一定量后,需及时清理掉,以保持本隔油池处于较佳的工作状态,发挥自动隔油功能。
[0028]实施例2:
[0029]如图1?2所示的自动分离水中油污的污水隔离池,为分级式的污水隔离池,从进水口一侧起依次包括主隔油区1、副隔油区2及清水区3,其中主隔油区I与副隔油区2之间设有隔油溢流管5,所述的隔油溢流管包括下部进水口,上部气压平衡口及侧出水口,初步分离的污水自所述的隔油溢流管5下部进水口进入,从侧出水口流入所述的副隔油区2;所述的污水隔离池还设有一进水口缓冲区4,位于主隔油区I进水口处,所述的主隔油区1、副隔油区2之间由主/副隔油区隔板6进行分区,副隔油区2与清水区3之间由清水区隔板7进行分区。所述的主/副隔油区隔板6及清水区隔板7为钢筋混凝土浇筑板,厚度为20cm或为碳钢板或不锈钢金属板焊接板,厚度为5mm,所述的隔油溢流管5设置在所述的主/副隔油区隔板6上远离进水口缓冲区4的一侧,所述的污水隔离池还设有一出水口,所述的出水口位于清水区远离所述的副隔油区2的一侧。
[0030]采用了该实用新型中的自动分离水中油污的污水隔离池,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中的污水隔油池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利用污水中油污依靠密度差异的自然分离,实现自动隔离,无需添加其他的物理或化学手段进行分离,高效环保,有很广泛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0031]在此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主权项】
1.一种自动分离水中油污的污水隔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隔离池为分级式的污水隔离池,从进水口一侧起依次包括主隔油区、副隔油区及清水区,其中主隔油区与副隔油区之间设有隔油溢流管,所述的隔油溢流管包括下部进水口,上部气压平衡口及侧出水口,初步分离的污水自所述的隔油溢流管下部进水口进入,从侧出水口流入所述的副隔油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离水中油污的污水隔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隔离池还设有一进水口缓冲区,位于主隔油区进水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离水中油污的污水隔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隔油区、副隔油区之间由主/副隔油区隔板进行分区,副隔油区与清水区之间由清水区隔板进行分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分离水中油污的污水隔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副隔油区隔板及清水区隔板为钢筋混凝土浇筑板,厚度为10?30c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分离水中油污的污水隔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副隔油区隔板及清水区隔板为碳钢板或不锈钢金属板焊接板,厚度为3?10_。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分离水中油污的污水隔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油溢流管设置在所述的主/副隔油区隔板上远离进水口缓冲区的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离水中油污的污水隔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隔离池还设有一水栗,所述的水栗位于清水区远离所述的副隔油区的一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分离水中油污的污水隔离池,其中一种自动分离水中油污的污水隔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隔离池为分级式的污水隔离池,从进水口一侧起依次包括主隔油区、副隔油区及清水区,其中主隔油区与副隔油区之间设有隔油溢流管,所述的隔油溢流管包括下部进水口,上部气压平衡口及侧出水口,初步分离的污水自所述的隔油溢流管下部进水口进入,从侧出水口流入所述的副隔油区。采用了该实用新型中的自动分离水中油污的污水隔离池,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利用污水中油污依靠密度差异的自然分离,实现自动隔离,无需添加其他的物理或化学手段进行分离,高效环保,有很广泛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IPC分类】C02F1/40
【公开号】CN205258081
【申请号】CN201521089436
【发明人】付明荣, 肖志方
【申请人】丰益油脂科技(连云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