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氧生物滤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90213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兼氧生物滤塔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设计用于污水处理的兼氧生物滤塔。兼氧生物滤塔由塔身(1)、生物滤料层(2)、填料支承板(3)、进水管(4)、排水管(5)等组成。滤料材质为陶瓷。滤料下方设置凹槽。
【专利说明】
兼氧生物滤塔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兼氧生物滤塔。
【背景技术】
[0002]兼氧生物滤塔是污水处理中广泛运用的设备,目前生物滤塔存在滤料上下通道不畅通,容易堵塞的问题。采用蜂窝状滤料时需要严格对齐上下通道,安装十分麻烦。设计出流体畅通、安装简单的兼氧生物滤塔具有实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兼氧生物滤塔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出流体畅通、安装简单的的兼氧生物滤塔,其特征在于兼氧生物滤塔由塔身(I)、生物滤料层(2)、滤料支承板
[3]、进水管(4)、排水管(5)组成。塔的内边长为400mm?10000mm,宽为400mm?9000mm,高为2000mm?5000mm。滤料层总高度为800mm?4000mm。塔的顶部为全开口式。滤料的外形为矩形柱状,材质为陶瓷。滤料的长为200mm?400mm,宽为200mm?400mm,高为10mm?300mm。滤料的开孔(作为流体通道6)为方形,边长为20mm?40mm,开孔率65%?85%。每个滤料底部设有一个矩形凹槽(7),凹槽高度为20mm?30mm,凹槽的边框厚度为1mm?30mm。
[000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每个滤料的底部设有一个凹槽,可以保证无论如何安装滤料,液体可以顺畅地通过,从而保证不因安装方式的不同而影响废水的处理效果。
[0005]相对于现有的兼氧生物滤塔,本实用新型的突出优点是设备安装简单,使污水通道顺畅,确保滤塔的正常运行,不受滤料安装影响。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兼氧生物滤塔主视图。
[0007]图2为兼氧生物滤塔俯视图。
[0008]图3为图1的A-A剖面图。
[0009 ]图1?图3中:I一塔身、2—生物滤料层、3—滤料支承板、4一进水管、5—排水管。
[0010]图4为兼氧生物滤料仰视图。
[0011]图5为兼氧生物滤料主视图。
[0012]图6为兼氧生物滤料俯视图。
[0013]图7为图5的A-A剖面图。
[0014]图8为图6的B-B剖面图。
[0015]图4?图8中:6_流体通道、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一:处理屠宰厂废水500m3/d,进水水质为⑶DCr2000mg/L,B0D5800mg/L。经过兼氧生物滤塔(塔的内边长为6800mm,滤料层高度3000mm;滤料的边长为200mm,高度为150mm,开孔边长为20mm,开孔率为65%,凹槽高度为20mm,边框厚度为20mm)处理后的出水水质为COD& 760mg/L、B0D5 300mg/L。出水送好氧工序处理。
[0017]实施例二:处理啤酒厂废水2500m3/d,进水水质为CODcr 5200mg/L,BOD5 1800mg/L。经过兼氧生物滤塔(塔的内边长为15000mm,滤料层高度3000mm,每块滤料边长为200mm,高为300mm,开孔边长为40mm,开孔率为85%,凹槽高度为30mm,边框厚度为30mm)处理后的出水水质为C0D&2350mg/L、B0D5 950mg/L。出水送好氧工序处理。
【主权项】
1.一种兼氧生物滤塔,其特征在于兼氧生物滤塔由塔身、生物滤料层、滤料支承板、进水管、排水管组成,塔的内边长为400mm?10000mm,宽为400mm?9000mm,高为2000mm?5000mm,滤料层总高度为800mm?4000mm,塔的顶部为全开口式,滤料的外形为矩形柱状,材质为陶瓷,滤料的长为200mm?400mm,宽为200mm?400mm,高为10mm?300mm,滤料的开孔为方形,边长为20mm?40mm,开孔率65%?85%,每个滤料底部设有一个矩形凹槽,凹槽高度为20mm?30mm,凹槽的边框厚度为1mm?30mm。
【文档编号】C02F3/30GK205472946SQ201620023011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2日
【发明人】龙炳清, 蒋孟勤, 杨照
【申请人】四川师范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