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斜管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49077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斜管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淀池,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有效分离泥沙和杂 物的新型斜管沉淀池。
背景技术
在内河清理、采矿选矿、建筑工地等场合,常常会产生含有大量泥沙的高 浊度污水,目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主要分为平流式、竖流式、辐流式和斜 管斜流式等多种结构,采用一般沉淀池进行净化,占地面积大,处理效果不佳, 沉淀池的出水口处均没有做任何出水水质的处理措施。而现有的斜管沉淀池对 水量变化的影响比较大、适应能力比较差,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难以保证其出水 的悬浮物是否达到设计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占地面^少,使用清洗方便的斜管沉淀池,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斜管沉淀池, 包括沉淀池主体以及沉淀池主体上设置的进水口、出水口,其特征在于布水 筒将沉淀池主体分成分离区和净化区,进水口设于分离区的上部,絮凝剂入口与进水口垂直且相邻设置,管状沉淀板分为两组, 一组垂直设于上壁上,另外 一组垂直设于下斜壁上,且两组管状沉淀板交错排列,排泥口设于分离区的底
部;布水筒位于分离区的一侧设有连通孔,布水筒内设有滤层,出油口设于滤 层上部且位于与连通孔相对的一侧上。
作为优选,所述滤层由纤维丝结扎而成,滤层的厚度为300-600mm。 根据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 在污水处理中,该装置在进水口处添加絮凝剂以加速污泥的浓縮,两组管式沉 淀板的交错设置,提高了沉淀效果,特别对分散性颗料的去除效果特别显著, 在布水筒内设置滤层,过滤沉淀后的污水,过滤后的水在净化区内再次沉淀净 化以达到需要的要求,因此,该装置广泛适应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有色金 属加工废水的处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二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新型斜管沉淀池,包括沉淀池主体、滤层7、管状沉淀板 6和布水筒9,布水筒I将沆淀池主体分隔成分离区11和净化区10,进水口 1 设于分离区11的侧上部,絮凝剂入口 5与进水口 1垂直且相邻设置,当进水口 1中流出污水时,絮凝剂入口 5放入絮凝剂充分的与刚进入沉淀池中的污水接触、 反应,加速污水的浓縮。管状沉淀板6为弯折结构的斜板,分为两组设于分离
4区11内, 一组垂直设于上壁上,另外一组垂直设于下斜壁上,且两组管状沉淀
板6交错排列,起到挡板过滤的作用,从进水口 1进入的含污泥的污水能够快 速、充分的在管状沉淀板6上脱离。排泥口 4设于分离区11的底部,当分离区 11内的污泥达到一定程度时,能够从该排泥口 4中集中排出。布水筒9位于分 离区11的一侧设有连通孔8,经过分离区11分离后的水通过连通孔8进入到布 水筒9中,布水筒9内设有滤层7,所述滤层7由纤维丝结扎而成,滤层7的厚 度在该实施例中为300mm。出油口 2设于滤层7上部且位于与连通孔8相对的一 侧上,由于油和水的密度不同,所以油和微粒杂质位于上层,经过出油口 2回 收。布水筒9的下方与净化区10相连通,经过滤层7后的水通过布水筒9下方 的孔流入到净化区10中,当净化区10中的水达到出水口 3的位置时,从出水 口3排出,回收利用。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斜管沉淀池,包括沉淀池主体,沉淀池主体上设有进水口(1)和出水口(3),沉淀池主体的下部朝内收缩,形成斜壁,其特征在于布水筒(9)将沉淀池主体分隔成分离区(11)和净化区(10),进水口(1)设于分离区(11)的上部,絮凝剂入口(5)与进水口(1)垂直且相邻设置,管状沉淀板(6)分为两组,一组垂直设于上壁上,另外一组垂直设于下斜壁上,且两组管状沉淀板(6)交错排列,排泥口(4)设于分离区(11)的底部,布水筒(9)位于分离区(11)的一侧设有连通孔(8),布水筒(9)内设有滤层(7),出油口(2)设于滤层(7)上部且位于与连通孔(8)相对的一侧上,布水筒(9)的底部与净化区(10)相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斜管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层(7) 由纤维丝结扎而成,滤层(7)的厚度为300-60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斜管沉淀池,包括沉淀池主体,其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沉淀池主体的下部朝内收缩,形成斜壁,其特征在于布水筒将沉淀池主体分隔成分离区和净化区,进水口设于分离区的上部,絮凝剂入口与进水口垂直且相邻设置,管状沉淀板分为两组,一组垂直设于上壁上,另外一组垂直设于下斜壁上,且两组管状沉淀板交错排列,排泥口设于分离区的底部;布水筒位于分离区的一侧设有连通孔,布水筒内设有滤层,出油口设于滤层上部且位于与连通孔相对的一侧上,布水筒底部与净化区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减少了占地面积,降低了基建费用和运行维护费等,在污水处理中,有效沉淀泥沙、去除微小悬浮物。
文档编号B01D21/02GK201410314SQ20092015633
公开日2010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2日
发明者邓隆波 申请人:邓隆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