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管式气液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88276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环管式气液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管式气液反应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制备甘氨酸大多都是采用间歇式的反应手段鼓泡式方法来完成反应 过程,此反应过程中耗能高、生产周期长、成本高、产品的收率和纯度较低、反应不稳定等问 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反应效率高、成本低且降低能耗的环 管式气液反应器。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反应器壳体以及设置在反应器壳体上的进气口、进料口,其特征 在于与所述的进气口与进气管相连通,所述的反应器壳体内部下端设置有的环式反应装 置,所述进气管穿透环式反应装置且与环式反应装置相连通,所述的环式反应装置下端设 置有带有气孔的喷气管,所述的反应器壳体下端设置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的环式反应装置为2-5组。本实用新型反应器壳体上设置有导热入水口以及导热出水口,所述的导热入水口 以及导热出水口通过设置在反应器壳体内的环形导热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在反应器内在不同高度分三层设置有环式反应装置,气体通过带有多 个气孔分布的环式反应装置成雾状向周围向中间喷射,形成连续喷雾反应,增加了气液接 触表面积,提高了转化率,且降低了能耗,提高了产品纯度。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观图。在附图中1反应器壳体、2进气口、3进料口、4导热入水口、5进气管、6导热出水 口、7环式反应装置、8喷气管、9气孔、10出料口、11环形导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包括反应器壳体1以及 设置在反应器壳体1上的进气口 2、进料口 3,所述的反应器壳体1的高径比为8 1 9 1,所述的进气口 2与进气管5相连通,所述进气管5穿透设置在反应器壳体1内的环式 反应装置7且与环式反应装置7相连通,所述的环式反应装置7下端设置有带有气孔9的 喷气管8,所述的喷气管8上设置有气孔9且在反应器内呈放射环状交错设置,所述的喷漆管8上的气孔9的孔径是0. 5-1. Omm,所述的开有微孔的列管的微孔分布密度是5. 0-25. 0/ cm2,所述的反应器壳体1下端设置有出料口 10。气体通过气孔9高速喷出,在反应器壳体 1内形成立体雾状气流网,气泡微小,形成连续喷雾反应,明显增加了气液接触表面积,提高 了转化率,增加了气液接触表面积,且降低了能耗,提高了产品纯度。通过上端进气,不用动 力搅拌装置,减少动力90%以上。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反应器具有结构简单、所需空间小、换 热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无环境污染、便于放大及连续反应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反应器壳体1上设置有导热入水口 4以及导热出水口 6,所述的 导热入水口 4以及导热出水口 6通过设置在反应器壳体1内的环形导热管11相连通。采 用列管换热,有效提高了反应效率,同时降低了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环管式气液反应器,其包括反应器壳体(1)以及设置在反应器壳体(1)上的进 气口(2)、进料口(3),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的进气口(2)与进气管(5)相连通,所述的反应器 壳体(1)内部下端设置有的环式反应装置(7),所述进气管(5)穿透环式反应装置(7)且与 环式反应装置(7)相连通,所述的环式反应装置(7)下端设置有带有气孔(9)的喷气管(8), 所述的反应器壳体(1)下端设置有出料口( 1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管式气液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式反应装置(7)为 2-5 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管式气液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器壳体(1) 上设置有导热入水口(4)以及导热出水口(6),所述的导热入水口(4)以及导热出水口(6) 通过设置在反应器壳体(1)内的环形导热管(11)相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管式气液反应器。本实用新型包括反应器壳体以及设置在反应器壳体上的进气口、进料口,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的进气口与进气管相连通,所述的反应器壳体内部下端设置有的环式反应装置,所述进气管穿透环式反应装置且与环式反应装置相连通,所述的环式反应装置下端设置有带有气孔的喷气管,所述的反应器壳体下端设置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在反应器内在不同高度分三层设置有环式反应装置,气体通过带有多个气孔分布的环式反应装置成雾状向周围向中间喷射,形成连续喷雾反应,增加了气液接触表面积,提高了转化率,且降低了能耗,提高了产品纯度。
文档编号B01J10/00GK201906599SQ20102063010
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9日
发明者张星辰, 李晓东 申请人:张星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