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89510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滤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袋。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滤袋包括袋体和袋底。如图1所示,袋体呈圆筒状,袋体一端与袋底 固定连接,袋体另一端为开口。整个袋体的横截面为圆形。在过滤除尘过程中,袋体放置在 管道中后,被过滤气体从袋体外侧面向袋体内部冲击。由于袋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所以它的 过滤面积是一定的,过滤效率有限,不能满足高效率的过滤要求。
发明内容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滤袋,提高滤袋的过滤 效率,满足作业要求。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滤袋,包括袋体和袋底,袋体呈圆筒状,袋体一端与袋底固定连接,袋体另一 端为开口,所述的袋体表面设置有周向延伸的环形凹槽。所述的环形凹槽至少有两条。所述的环形凹槽的深度从袋底到袋体的开口依次减小。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过滤效率。在本技术 方案中,袋体表面设置有周向延伸的环形凹槽。这样,与圆筒状的袋体相比,本技术方案中 的袋体的表面面积增加。在单位时间里,本技术方案的滤袋可以过滤更多的气体,提高了过 滤效率。另外,环形凹槽设置的越多,过滤效率就越高。环形凹槽3的深度从袋底2到袋体 1的开口依次减小。这样有助于从袋体的开口处吹来的风冲击环形凹槽,确保尘埃被冲离环 形凹槽。

图1是背景技术描述的滤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有袋体1、袋底2、环形凹槽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滤袋,包括袋体1和袋底2。袋体1呈圆筒状,袋体 1 一端与袋底2固定连接,袋体1另一端为开口。袋体1表面设置有周向延伸的环形凹槽 3。在过滤除尘过程中,滤袋放置在管道中。被过滤气体从袋体1外侧面向滤袋内部冲击。 本技术方案中的袋体1表面设置有周向延伸的环形凹槽3。这样,与圆筒状的袋体相比,本 技术方案中的袋体1的表面面积增加。因此,在单位时间里,本技术方案的滤袋可以过滤更 多的气体,提高了过滤效率。[0013]进一步,所述的环形凹槽3至少有两条。袋体1表面的环形凹槽3可以设置多条。 根据作业要求中的过滤效率,可以合理设定环形凹槽3的数量。环形凹槽3设置的越多,过 滤效率就越高。当设置多条环形凹槽3时,环形凹槽3彼此之间是相互平行的。进一步,所述的环形凹槽3的深度从袋底2到袋体1的开口依次减小。在过滤除尘 过程中,当滤袋外表面积累了一定量的尘埃时,需要从袋体1的开口处,对滤袋冲击气体, 使得滤袋外表面积累的尘埃被冲离滤袋。为了保证环形凹槽3中的尘埃被冲离,从袋底2 到袋体1的开口,环形凹槽3的深度依次减小。这样有助于从袋体1的开口处吹来的风冲 击环形凹槽3,确保尘埃被冲离环形凹槽3。
权利要求1.一种滤袋,包括袋体(1)和袋底O),袋体(1)呈圆筒状,袋体(1) 一端与袋底(2) 固定连接,袋体(1)另一端为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袋体(1)表面设置有周向延伸的环 形凹槽⑶。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凹槽(3)至少有两条。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凹槽(3)的深度从袋底(2)到 袋体(1)的开口依次减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滤袋,包括袋体和袋底,袋体呈圆筒状,袋体一端与袋底固定连接,袋体另一端为开口所述的袋体表面设置有周向延伸的环形凹槽。在本技术方案中,袋体表面设置有周向延伸的环形凹槽。这样,与圆筒状的袋体相比,本技术方案中的袋体的表面面积增加。在单位时间里,本技术方案的滤袋可以过滤更多的气体,提高了过滤效率。另外,环形凹槽设置的越多,过滤效率就越高。环形凹槽的深度从袋底到袋体的开口依次减小。这样有助于从袋体的开口处吹来的风冲击环形凹槽,确保尘埃被冲离环形凹槽。
文档编号B01D46/02GK201921607SQ201020682538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8日
发明者张春清, 杨福良, 王爱民 申请人:江苏菲特滤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