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液单独澄清的煤泥水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47845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滤液单独澄清的煤泥水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泥水处理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原煤水分高的煤泥水处
理工艺。
背景技术
在目前我国煤泥水处理工艺中,多数是将煤泥压滤机滤液返回至压滤机用于调节矿浆浓度,或是直接返回至循环水池用作循环水。实际生产中,循环水的煤泥浓度多在5g/L以上,远不满足选煤标准规定的选煤用生产清水浓度〈O. 4g/L的要求。而我国多数选煤厂的煤泥水系统都存在着煤泥水“胀肚”的问题,导致这部分浓度较高的煤泥水不得不外排,以保证选煤厂的正常生产需要。主要原因在于原煤水分偏高,带入生产系统的水量很大,并且生产中某些必须使用的清水(泵冷却水、轴封水、车间卫生用水等)也进入了生产系统,而产品对水分的要求是越低越好,导致进入系统的水量大于产品带出系统的水量,最终导致系统水量越来越多,表现为循环水“胀肚”现象,需要不定期外排,难以真正实现洗水闭路循环,严重影响选煤厂的正常生产,环保压力很大。以某选煤厂实际生产为例,入选原煤处理量为397. 73t/h,入选原煤水分波动很大,因井下文明生产的要求,导致原煤水分偏高,取平均水分Mt=9. 2%,原煤带入水量为40. 30 m3 /h。块精煤产率8. 67%,水分6%,带走水量为2. 20 m3 /h ;末精煤产率63. 98%,水分7. 86%,带走水量为21. 71 m3/h ;中煤产率7. 18%,水分7. 21,带走水量为2. 22 m3/h % ;煤泥产率6. 81%,水分24%,带走水量为8. 55 m3/h ;矸石产率13. 36%,水分11. 28%,带走水量为6. 76 m3/h ;经计算产品带走水总量为41. 44m3/h。经计算药剂溶解添加用水为2. 81m3 /h,滤布冲洗水量0. 25 m3 /h,轴封用水0. 8 m3 /h,生产辅助添加水量0. 8 m3 /h,生产过程添加水总量为4. 66 m3/h。“胀肚”水量等于进入系统总水量减去产品带走水量为3. 52 m3/h。取事故浓缩机的体积为1000 m3,则“胀肚”周期T=17. 75天。在煤泥水沉降技术研究还没完全成熟的情况下,这种将煤泥压滤机滤液返回至压滤机用于调节矿浆浓度,或是直接返回至循环水池用作循环水的旧工艺并没有解决煤泥水“胀肚”的问题。这种旧工艺已经不适应某些选煤厂的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方法简单、节能环保、降低介耗、避免煤泥水胀肚的滤液单独澄清的煤泥水处理工艺。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滤液单独澄清的煤泥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在煤泥浓缩底流进入煤泥脱水设备进行脱水时,将脱出的滤液泵 送至澄清设备;
b.滤液在澄清设备中进行澄清,澄清后的清水溢流进入收集桶,由泵输送至生产清水池,澄清设备中的底流经底流泵泵送返回煤泥脱水设备,与新的煤泥浓缩底流混合再次进行脱水;C.重复步骤b,完成整个煤泥水的处理工作。所述澄清后的清水浓度〈O. 4g/L ;所述的煤泥脱水设备为压滤机或过滤机。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适用于解决原煤水分高、煤泥水系统出现“胀肚”问题的煤泥水处理工艺,将尾煤压滤机滤液进行单独处理,采用高效斜管浓缩机澄清设备对煤泥压滤机滤液进行高效澄清,澄清至满足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 (GB50539-2005)要求的浓度小于0. 4g/L的条件,补充到生产系统中去,来替代清水添加在某些对水质程度要求不苛刻的环节,如泵轴封水、药剂添加用水、煤场洒地用水等,减少了清水添加量,用于彻底解决煤泥水外排的难题。溢流补充到生产系统的各个清水添加环节,底流高浓度返回压滤机入料。该循环作业能不断得到生产清水。大大降低了浓缩机工作负荷,实现了煤泥厂内回收,洗水真正闭路循环,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若生产清水量大,还可将部分生产清水分至脱介筛末段喷水,降低介耗,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图I是本发明的滤液单独澄清的煤泥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的滤液单独澄清的煤泥水处理工艺,在煤泥浓缩底流进入煤泥脱水设备进行脱水时,将脱出的滤液泵送至澄清设备,所述的煤泥脱水设备为压滤机或过滤机。滤液在澄清设备中进行澄清,澄清后的清水溢流进入收集桶,由泵输送至生产清水池,澄清设备中的底流经底流泵泵送返回煤泥脱水设备,与新的煤泥浓缩底流混合再次进行脱水;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完成整个煤泥水的处理工作。在煤泥浓缩底流进入煤泥脱水设备进行脱水时,将脱出的滤液泵送至澄清设备,此步骤中,煤泥浓缩底流煤泥浓度为400 g/L,煤泥量为397. 73 t/hX6.81% = 27. 09 t/h,则底流含水量为W1 = 49.66 m3/h,经脱水设备脱水后的煤泥水分M = 24%,则煤泥产品带水量W2 = 8. 55 m3/h,所以脱出的滤液量W3 = W1 - W2 = 49. 66 - 8.55 = 41. 11 m3/h ;滤液在澄清设备中进行澄清,澄清后的清水溢流进入收集桶,由泵输送至生产清水池,此步骤中,进入澄清系统的滤液W3分别被溢流和带走,按照浓缩机的工况,溢流带走水量与底流带走水量的分配比例约为25:1 50:1,这样溢流水量范围为39. 52 40. 30 m3/h,相应的底流带水量为I. 59 0. 81 m3/h ;澄清设备中的底流经底流泵泵送返回煤泥脱水设备,与新的煤泥浓缩底流混合再次进行脱水;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完成整个煤泥水的处理工作。按照这个过程进行后,滤液澄清系统每小时能够产生溢流清水量39. 52 40. 30 m3,产生的清水量远大于系统每小时的累积煤泥水量3. 52 m3/h,相当于原煤泥水系统由向系统外排煤泥水3. 52 m3/h变为了向系统外排清水3. 52 m3/h。这部分需要外排的清水可以加在泵轴封水和煤场降尘洒水等环节,实现煤泥水的零外排,彻底解决了煤泥水系统“胀肚”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滤液单独澄清的煤泥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煤泥浓缩底流进入煤泥脱水设备进行脱水时,将脱出的滤液泵送至澄清设备; b.滤液在澄清设备中进行澄清,澄清后的清水溢流进入收集桶,由泵输送至生产清水池,澄清设备中的底流经底流泵泵送返回煤泥脱水设备,与新的煤泥浓缩底流混合再次进行脱水; c.重复步骤b,直至完成整个煤泥水的处理工作。
2.根据权利要就I所述的滤液单独澄清的煤泥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泥脱水设备为压滤机或过滤机。
全文摘要
一种滤液单独澄清的煤泥水处理工艺,在煤泥浓缩底流进入煤泥脱水设备进行脱水时,将脱出的滤液泵送至澄清设备;滤液在澄清设备中进行澄清,澄清后的清水溢流进入收集桶,由泵输送至生产清水池,澄清设备中的底流经底流泵泵送返回煤泥脱水设备,与新的煤泥浓缩底流混合再次进行脱水;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完成整个煤泥水的处理工作。澄清设备的底流返回至煤泥脱水设备的入料端。能够降低浓缩机的工作负荷,降低幅度达到10%~20%;将部分原循环水澄清为生产清水,彻底解决了循环水“胀肚”问题;降低了选煤厂的介质消耗,提高了产品质量;缓解因煤泥水外排而造成的环保压力,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B01D36/04GK102626571SQ20121011156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7日
发明者张蕾, 沈丽娟, 陈建中, 隋占峰 申请人:中国矿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