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3387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粉尘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过滤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粉尘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粉尘过滤装置在工业上特别是化工业起着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通常将过滤网设置在设备内壁,这样的结构长时间使用后不仅过滤网容易变形,拆卸和清洗也很困难,很难达到良好的过滤效果。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滤网不易变形、便于拆卸和清洗的粉尘过滤装置。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进气口、弯管、排气口和过滤机构,弯管短端出口为进气口,弯管长端出口为排气口,弯管短端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的排气口内设置有活性炭滤网。所述的过滤机构包括顶盖、底座、密封垫、支撑杆、支撑架、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过滤机构通过密封垫与弯管密封连接,过滤机构内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下端设置有底座,支撑架与支撑杆相连接,支撑架设置有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支撑杆上端设置有顶盖。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胶垫,底座通过胶垫与弯管内壁紧密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通过使过滤装置的过滤机构单元化,可轻松实现对滤网的拆卸和清洗;
2.本发明通过在过滤机构内设置支撑架,把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固定在支撑架上,能使滤网不易发生形变。3.本发明通过将单一的滤网改变成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的两层滤网结构,使过滤效果更好。4.本发明通过在排气口设置活性炭滤网,达到二次过滤的效果。


图I为本发明的结构简图。图中
I、进气口,2、弯管,3、过滤机构,4、活性炭滤网,5、排气口,
6、底座,7、胶垫,8、顶盖,9、支撑杆,
10、第一滤网,11、支撑架,12、第二滤网,13、密封垫。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粉尘过滤装置,包括进气口 I、弯管2、排气口 5和过滤机构3,弯管2短端出口为进气口 I,弯管2长端出口为排气口 5,弯管2短端设置有过滤机构3。所述的排气口 5内设置有活性炭滤网4。所述的过滤机构3包括顶盖8、底座6、密封垫13、支撑杆9、支撑架11、第一滤网10和第二滤网12,过滤机构3通过密封垫13与弯管2密封连接,过滤机构3内设置有支撑杆9,支撑杆9下端设置有底座6,支撑架11与支撑杆9相连接,支撑架11设置有第一滤网10和第二滤网12,支撑杆9上端设置有顶盖8。所述底座6上设置有胶垫13,底座6通过胶垫7与弯管2内壁紧密连接。
权利要求
1.粉尘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口(I)、弯管(2)、排气口(5)和过滤机构(3),弯管(2)短端出口为进气口(1),弯管(2)长端出口为排气口(5),弯管(2)短端设置有过滤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粉尘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口(5)内设置有活性炭滤网(4)。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粉尘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机构(3)包括顶盖(8)、底座(6)、密封垫(13)、支撑杆(9)、支撑架(11)、第一滤网(10)和第二滤网(12),过滤机构(3 )通过密封垫(13 )与弯管(2 )密封连接,过滤机构(3 )内设置有支撑杆(9 ),支撑杆(9)下端设置有底座(6),支撑架(11)与支撑杆(9)相连接,支撑架(11)设置有第一滤网(10 )和第二滤网(12 ),支撑杆(9 )上端设置有顶盖(8 )。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粉尘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上设置有胶垫(7),底座(6)通过胶垫(7)与弯管(2)内壁紧密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过滤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粉尘过滤装置。包括进气口、弯管、排气口和过滤机构,弯管短端出口为进气口,弯管长端出口为排气口,弯管短端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的排气口内设置有活性炭滤网。本发明通过使过滤装置的过滤机构单元化,可轻松实现对滤网的拆卸和清洗;通过在过滤机构内设置支撑架,把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固定在支撑架上,能使滤网不易发生形变。通过将单一的滤网改变成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的两层滤网结构,使过滤效果更好。通过在排气口设置活性炭滤网,达到二次过滤的效果。
文档编号B01D46/12GK102921250SQ20121044780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2日
发明者王春艳, 王淳 申请人:沈阳信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