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封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32349阅读:2417来源:国知局
液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封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分析化学实验中的液封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并且能进行批量分析的液封装置,包括液体容器,液体容器上部具有空气流通通道,还包括连接管路和反应容器,所述连接管路将液体容器与反应容器密封连接,所述反应容器的位置低于液体容器的位置。封装置使用时,在液体容器中装一定量的饱和碳酸氢钠液体,碳酸氢钠液体在静压差的作用下经过连接管路注入到反应容器中,在反应容器中酸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这样就起到了隔绝空气的作用。
【专利说明】液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封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分析化学实验中的液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铝箔还原硫酸铁铵滴定法测定二氧化钛是将固体粉末样品在三角瓶中加入硫酸和硫酸铵加热并冒硫酸的情况下反应分解成离子状态,此时四价钛离子形式存在,再补加盐酸和水,加入铝箔将四价钛还原为三价钛,用硫酸铁铵标准溶液滴定,硫氰酸铵指示终点。根据所消耗的硫酸铁铵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样品中二氧化钛的含量。该分析过程中保证在铝箔还原即将结束到用硫酸铁铵滴定的过程必须采用一种液封装置,其目的是防止已被还原的钛被空气中的氧化氧而使测定结果偏低。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中,用铝箔还原一硫酸铁铵滴定法测定二氧化钛含量时,所使用的液封装置是由盖氏漏斗与橡胶塞构成。在实验过程中,将饱和碳酸氢钠盛在盖氏漏斗中,盖氏漏斗的上部开口与大气相,下部开口与三角瓶相通,中间用橡胶塞将三角瓶密封,根据上下气压调节饱和碳酸氢钠滴漏量,如果三角瓶内气压大,饱和碳酸氢钠滴漏少或不滴漏,此时空气难以进入三角瓶,反之,如果三角瓶内气压小,饱和碳酸氢钠滴漏较多,进入三角瓶的饱和碳酸氢钠迅速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增加瓶中的气压,此时空气也难以进入三角瓶,以达到液封的目的。
[0003]盖氏漏斗的结构较复杂,不易加工,价格较高,又由于盖氏漏斗形状为球形,容易滚动,其使用和保存都不太方便,有时由于加工原因造成液封效果不理想而使测定结果偏低,同时一个盖氏漏斗只能用于一个样品的测定,一般分析操作中不可能只测定一个样品,要批量分析就必须要多个盖氏漏斗,这样就需要购买多个盖氏漏斗,使分析成本升高,另外盖氏漏斗的容积不大,操作中常常因为操作人员稍微不注意就会使液体漏完而失去液封作用,导致操作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并且能进行批量分析的液封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液封装置,包括液体容器、连接管路和反应容器,液体容器上部具有空气流通通道,所述连接管路将液体容器与反应容器连通,所述反应容器的位置低于液体容器的位置。
[0006]进一步的是,连接管路与液体容器的连接位置在液体容器的底部。
[0007]进一步的是,所述反应容器至少为2个。
[0008]进一步的是,所述反应容器上部具有开口,还包括密封塞,密封塞的大小与反应容器开口的大小一致,密封塞上开有通孔,所述连接管路包括中空玻璃,中空玻璃外壁直径与密封塞通孔的直径一致,所述中空玻璃一端通过通孔插入反应容器内部。
[0009]进一步的是,还包括阀门,所述阀门位于在连接管路上。
[0010]进一步的是,所述阀门为开口大小可调阀门。[0011]进一步的是,所述液体容器还包括瓶口和瓶塞,空气流通通道由瓶口侧壁上的通孔和瓶塞侧壁上的通孔组成。瓶塞可以相对瓶口转动。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液封装置使用时,在液体容器中装一定量的饱和碳酸氢钠液体,碳酸氢钠液体在静压差的作用下经过连接管路注入到反应容器中,在反应容器中酸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这样就起到了隔绝空气的作用,通过调节阀门的开口大小可以控制碳酸氢钠液体的流量,通过控制碳酸氢钠液体的流量可以控制反应容器中气压的大小,以防止空气进入到反应容器中。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现有技术中液封装置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封装置示意图;
[0015]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液体容器1、反应容器2、瓶塞3、阀门4、连接管路5、密封塞6、中空玻璃7、空气流通通道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液封装置,包括液体容器1、连接管路5和反应容器2,液体容器1上部具有空气流通通道11,所述连接管路5将液体容器1与反应容器2连通,所述反应容器2的位置低于液体容器1的位置。在重力方向上,所述反应容器2的位置低于液体容器1的位置。在进行实验时,铝箔还原硫酸铁铵滴定法测定二氧化钛的反应在反应容器2中进行。液体容器1内装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将整个装置的空间分隔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位于碳酸氢钠溶液的液面以上,与空气相通的部分,另一个是被碳酸氢钠溶液液封的反应容器2部分,由于连接管路5将液体容器1与反应容器2密封连接,使该部分成为一个密闭空间。在液体容器1的上部设置应空气流通通道11可以使液体容器1与大气相通,又由于反应容器2的位置低于液体容器1的位置,这样在静压差的作用下液体容器1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以经过连接管路5流入到反应容器2中,此时碳酸氢钠将与与反应容器2中的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由于二氧化碳气体的产生增大了反应容器2内部密封空间的压强使得空气难以进入到反应容器2内。由于本装置对液体容器1和反应容器2结构形状无其他特殊要求,在具体实施时液体容器1可以采用结构简单且常用的下口瓶而反应容器2则可以采用结构简单且常用的三角瓶。
[0018]由于连接管路5与液体容器1的连接位置在液体容器1的底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保证碳酸氢钠溶液的液面高于连通管路,以使液体容器1内的碳酸氢钠溶液得到充分利用。为进行批量分析实验,可以同时设置2个以及2个以上的反应容器2。具体实施时可以从液体容器1上引出多个连接管路5分别与多个反应容器2相连接,作为其中的一种优选方式也可以从液体容器1上先引出一个主管路,再根据实际需要利用多通接头引出分支管路与多个反应容器2连接,采用这种方式不需要在液体容器1上加工多余的孔,使装置结构更加简单。
[0019]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结构对反应容器2进行密封:反应容器2上部具有开口,还包括密封塞6,密封塞6的大小与反应容器2开口的大小一致,密封塞6上开有通孔,所述连接管路5包括中空玻璃7,中空玻璃7外壁直径与密封塞6通孔的直径一致,所述中空玻璃7一端通过通孔插入反应容器2内部,在实验进行前先取下密封塞6将实验所需的化学物质从反应容器2的开口放入反应容器2内,然后塞上密封塞6进行密封。用于注入碳酸氢钠溶液的连接管路5尾部采用中空玻璃7,其余部分采用乳胶管,中空玻璃7通过密封塞6上的通孔进入反应容器2内部。此种密封结构简单可靠,所采用的部件均为结构简单的常用件,可以降低液封装置的成本。
[0020]为了方便使用可以增设阀门4,所述阀门4位于在连接管路5上。当需要碳酸氢钠溶液是可将阀门4打开,这样碳酸氢钠溶液可以通过连接管路5流入反应容器2内,当不再需要碳酸氢钠溶液时将阀门4关闭即可。为了更加及时有效的控制反应容器2内的气压增设的阀门4优选开口大小可以调节的阀门4,这样通过调节阀门4开口的大小来调节碳酸氢钠溶液的流量,进而调节反应容器2内的气体压力。在进行批量分析实验时可以为每个反应容器2单独设置一个相应的阀门4,以实现对每个实验的独立控制。
[0021]所述液体容器I还包括瓶口和瓶塞3,空气流通通道11由瓶口侧壁上的通孔和瓶塞3侧壁上的通孔组成。瓶塞3可以相对瓶口转动。在化学分析实验进行前可以转动瓶塞3,使瓶塞3侧壁上的通孔与瓶口侧壁上的通孔错开一定距离,这样空气流通通道11被封闭,液体容器I内部与外界空气隔绝以保证液体容器I内部清洁;当需要进行化学分析实验时,转动瓶塞3使瓶塞3侧壁上的通孔和瓶口侧壁上的通孔相通形成空气流通通道11使液体容器I内部与大气相通。
【权利要求】
1.液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容器(1)、连接管路(5)和反应容器(2),液体容器(1)上部具有空气流通通道(11),所述连接管路(5 )将液体容器(1)与反应容器(2 )连通,所述反应容器(2)的位置低于液体容器(1)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封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管路(5)与液体容器(1)的连接位置在液体容器(1)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容器(2)至少为2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容器(2)上部具有开口,还包括密封塞(6),密封塞(6)的大小与反应容器(2)开口的大小一致,密封塞(6)上开有通孔,所述连接管路(5 )包括中空玻璃(7 ),中空玻璃(7 )外壁直径与密封塞(6 )通孔的直径一致,所述中空玻璃(7)—端通过通孔插入反应容器(2)内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液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门(4),所述阀门(4)位于连接管路(5)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4)为开口大小可调阀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器(1)还包括瓶口和瓶塞(3),空气流通通道(11)由瓶口侧壁上的通孔和瓶塞(3)侧壁上的通孔组成,瓶塞(3)可以相对瓶口转动。
【文档编号】B01L3/00GK203470016SQ201320608206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9日
【发明者】冯向琴, 蒋成荣, 余秋杰, 向国齐, 伍斌 申请人:攀枝花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