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成室内地图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51956阅读:14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成室内地图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地图生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成室内地图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室内地图一般指大型室内建筑的内部地图,例如商场、机场等建筑物内的内部地图,用户通过移动终端查看室内地图可以在建筑物内部仍能较为便捷地找到要去的店铺、卫生间、电梯、休息区、出入口等。

在现有技术中,室内地图一般都是以比较简单的平面区块信息进行显示,展示的室内场景与真实环境差异较大,因此,在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展示室内真实场景的室内地图生成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生成室内地图的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室内地图与真实环境差异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成室内地图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建筑物的第一三维模型;

将所述第一三维模型进行压缩,生成第二三维模型;

确定所述建筑物在平面地图上的位置信息,将所述建筑物在平面地图上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三维模型对应保存,以使终端在接收到包括所述建筑物在平面地图上的位置信息的室内地图查询指令时,获取所述第二三维模型进行所述建筑物的室内地图展示。

相应的,所述将所述第一三维模型进行压缩,生成第二三维模型,包括:

从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提取室内地图所需的三维建筑信息,获得第三三维模型;

将所述第三三维模型的各个顶点坐标进行压缩,生成第二三维模型。

相应的,所述将所述第三三维模型的各个顶点坐标进行压缩,生成第二三维模型,包括:

计算所述第三三维模型的包围球,将所述包围球的中心点作为所述第三三维模型的中心点;

分别计算所述第三三维模型的各个顶点坐标与所述第三三维模型的中心点坐标之差,获得所述第三三维模型的各个顶点与所述第三三维模型的中心点之间的相对坐标;

将各个所述相对坐标除以所述包围球半径后乘以预设固定值,获得各个转换后的顶点坐标,各个所述转换后的顶点坐标的坐标值均为整数型;

各个所述转换后的顶点坐标作为第二三维模型的顶点坐标,生成所述第二三维模型。

一种生成室内地图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包括建筑物在平面地图上的位置信息的室内地图查询指令;

从服务器获取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三维模型;

将所述第二三维模型进行压缩还原,生成第三三维模型;

对所述第三三维模型进行渲染显示,以进行所述建筑物的室内地图展示。

相应的,所述将所述第二三维模型进行压缩还原,生成第三三维模型,包括:

将所述第二三维模型的顶点坐标除以预设固定值后乘以包围球半径,获得第三三维模型的各个顶点与所述第三三维模型的中心点之间的相对坐标;

将各个所述相对坐标加上所述第三三维模型的中心点坐标,获得所述第三三维模型的各个顶点坐标,生成所述第三三维模型,所述预设固定值、所述包围球半径以及所述第三三维模型的中心点坐标是从所述服务器获取的。

一种生成室内地图的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建筑物的第一三维模型;

压缩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三维模型进行压缩,生成第二三维模型;

保存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建筑物在平面地图上的位置信息,将所述建筑物在平面地图上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三维模型对应保存,以使终端在接收到包括所述建筑物在平面地图上的位置信息的室内地图查询指令时,获取所述第二三维模型进行所述建筑物的室内地图展示。

相应的,所述压缩单元包括:

提取子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提取室内地图所需的三维建筑信息,获得第三三维模型;

压缩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三三维模型的各个顶点坐标进行压缩,生成第二三维模型。

相应的,所述压缩子单元包括:

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三三维模型的包围球,将所述包围球的中心点作为所述第三三维模型的中心点;

第二计算子单元,用于分别计算所述第三三维模型的各个顶点坐标与所述第三三维模型的中心点坐标之差,获得所述第三三维模型的各个顶点与所述第三三维模型的中心点之间的相对坐标;

第三计算子单元,用于将各个所述相对坐标除以所述包围球半径后乘以预设固定值,获得各个转换后的顶点坐标,各个所述转换后的顶点坐标的坐标值均为整数型;

生成子单元,用于各个所述转换后的顶点坐标作为第二三维模型的顶点坐标,生成所述第二三维模型。

一种生成室内地图的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包括建筑物在平面地图上的位置信息的室内地图查询指令;

获取单元,用于从服务器获取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三维模型;

压缩还原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三维模型进行压缩还原,生成第三三维模型;

显示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三三维模型进行渲染显示,以进行所述建筑物的室内地图展示。

相应的,所述压缩还原单元包括:

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三维模型的顶点坐标除以预设固定值后乘以包围球半径,获得第三三维模型的各个顶点与所述第三三维模型的中心点之间的相对坐标;

第二计算子单元,用于将各个所述相对坐标加上所述第三三维模型的中心点坐标,获得所述第三三维模型的各个顶点坐标,生成所述第三三维模型,所述预设固定值、所述包围球半径以及所述第三三维模型的中心点坐标是从所述服务器获取的。

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建筑物的三维模型,将三维模型进行压缩后与该建筑物在平面地图上的位置信息对应保存,在使用终端的用户需要显示该建筑物的室内地图时,终端可以加载压缩后的三维模型作为室内地图显示,由于三维模型包括的建筑物室内信息非常全面,可以以更多的显示要素展示室内场景,从而使室内地图的展示与建筑物内部的真实环境较为接近。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室内地图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成室内地图的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成第二三维模型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三维模型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成室内地图的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成室内地图的装置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成室内地图的装置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所示,是现有技术中室内地图的示意图,可以看出现有的室内地图均是以比较简单的平面区块信息进行显示,例如地图中某个区块对应于某个店铺等等,该室内地图的展示与室内真实环境差异较大。为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生成室内地图的方法及装置,利用建筑物的三维模型以生成该建筑物的室内地图,由于三维模型包括的建筑物室内信息非常全面,可以以更多的显示要素展示室内场景,从而使室内地图的展示与建筑物内部的真实环境较为接近。

参见图2所示,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生成室内地图的方法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服务器,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建筑物的第一三维模型。

建筑物的三维模型包括了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三维模型可以为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或者建筑信息管理,buildinginformationmanagement,)或者3dmax模型等各类三维模型。其中,bim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建立起三维的建筑模型。由于三维模型中建筑物的室内信息非常详尽,因此本实施例选择建筑物的三维模型作为室内地图的数据来源。

在本实施例中,建筑物的第一三维模型可以理解为建筑物的原始三维模型,该第一三维模型所包括的信息较多,数据量较大,由于室内地图一般是由终端进行显示,而终端的处理能力有限,因此需要对第一三维模型进行压缩处理。

步骤202:将第一三维模型进行压缩,生成第二三维模型。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三维模型可以理解为对第一三维模型进行压缩后的模型,第二三维模型数据量相较于第一三维模型数据量小,适合在终端进行加载渲染,以进行室内地图的展示。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第一三维模型进行压缩,生成第二三维模型的具体实现可以包括:从第一三维模型中提取室内地图所需的三维建筑信息,获得第三三维模型;将第三三维模型的各个顶点坐标进行压缩,生成第二三维模型。

在第一三维模型中可能还包括一些不用于显示室内地图的要素,例如建筑物内关于管线的相关信息,因此首先需要将第一三维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可以把第一三维模型中室内地图不需要的三维建筑信息删除,将第一三维模型中的其他信息提取为室内地图所需的三维建筑信息,获得第三三维模型,或者直接提取室内地图所需的三维建筑信息,获得第三三维模型。室内地图所需的三维建筑信息的类型或者室内地图不需要的三维建筑信息的类型均可以预先设置,例如预先将管线信息设置为室内地图不需要的三维建筑信息,则可以在第一三维模型中将管线信息删除。

对于得到的第三三维模型,可以利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顶点压缩算法将第三三维模型的各个顶点坐标进行压缩,生成第二三维模型,关于顶点压缩算法的相关说明可以参见后续实施例。

步骤203:确定建筑物在平面地图上的位置信息,将建筑物在平面地图上的位置信息与第二三维模型对应保存,以使终端在接收到包括建筑物在平面地图上的位置信息的室内地图查询指令时,获取第二三维模型进行建筑物的室内地图展示。

建筑物在平面地图上的位置信息可以为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坐标,也可以为平面地图的区块信息,以标识该建筑物在平面地图上的位置。将建筑物在平面地图上的位置信息与第二三维模型对应保存,同时可以保存该位置信息具有室内地图的标识,以使用户在终端查看该位置信息对应的平面地图时,可以获知该位置信息存在室内地图,可以对该位置信息的室内地图进行查看。在终端接收到包括建筑物在平面地图上的位置信息的室内地图查询指令时,可以获取该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三维模型进行室内地图展示。在实际应用中,平面地图可以使用扩展的geojson格式,并以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服务的形式将平面地图以及第二三维模型放置于服务器之上,供终端使用,其中geojson是一种对各种地理数据结构进行编码的格式。

这样,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建筑物的三维模型,将三维模型进行压缩后与该建筑物在平面地图上的位置信息对应保存,在使用终端的用户需要显示该建筑物的室内地图时,终端可以加载压缩后的三维模型作为室内地图显示,由于三维模型包括的建筑物室内信息非常全面,可以以更多的显示要素展示室内场景,从而使室内地图的展示与建筑物内部的真实环境较为接近。

参见图3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实施例中提到可以利用顶点压缩算法将第三三维模型的各个顶点坐标进行压缩,生成第二三维模型,其具体实现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计算第三三维模型的包围球,将包围球的中心点作为第三三维模型的中心点。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压缩第三三维模型,主要考虑将第三三维模型的顶点坐标数据进行压缩,例如将顶点坐标中每个方向的坐标值由采用32位浮点型数据保存压缩为采用16位整数型数据保存,从而顶点坐标的数据量可以减少一半。

在压缩过程中,首先计算第三三维模型的包围球,第三三维模型的包围球可以理解为第三三维模型的最小外切球,包围球可以以包围球的中心点坐标+包围球半径的形式表示。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利用第三三维模型中各个顶点坐标计算第三三维模型的包围球,具体的,可以遍历第三三维模型中各个顶点坐标,确定各个顶点坐标中的最大坐标和最小坐标,最大坐标和最小坐标对应于所有顶点中的两个顶点,将这两个顶点连线的中点作为包围球的中心点,将这两个顶点之间的距离作为包围球直径,包围球直径的一半即为包围球半径。其中,顶点坐标可以以(x,y,z)的形式表示,x可以表示横轴坐标值,y可以表示垂直轴坐标值,z可以表示纵轴坐标值。

参见图4所示,以一个正方体三维模型为例,进行相关计算的说明。

假设该正方体三维模型的8个顶点坐标分别为:

(-100,-100,-100)、

(-100,100,-100)、

(100,100,-100)、

(100,-100,-100)、

(-100,-100,100)、

(-100,100,100)、

(100,100,100)、

(100,-100,100)

在本例中,为了便于书写,将各个顶点坐标中三个方向的坐标值小数点后的位数均省略,实际上在压缩前以上各个坐标值均可以以32位浮点型数据进行保存。则在这些顶点坐标中,坐标(-100,-100,-100)为最小坐标,坐标(100,100,100)为最大坐标,将这两个顶点连线的中点作为包围球的中心点,将这两个顶点之间的距离作为包围球直径,则此正方体三维模型的包围球中心点坐标为(0,0,0),也即此正方体三维模型的中心点坐标为(0,0,0),包围球半径为141,则计算得到了该正方体三维模型的包围球。

步骤302:分别计算第三三维模型的各个顶点坐标与第三三维模型的中心点坐标之差,获得第三三维模型的各个顶点与第三三维模型的中心点之间的相对坐标。

将第三三维模型的每个顶点坐标分别与第三三维模型的中心点坐标做差,得到的一组坐标为第三三维模型的各个顶点与第三三维模型的中心点之间的相对坐标。

继续以上述举例为例,将正方体三维模型的各个顶点坐标分别减去正方体三维模型的中心点坐标(0,0,0),得到该正方体三维模型的各个顶点与正方体三维模型的中心点之间的相对坐标为:

(-100,-100,-100)、

(-100,100,-100)、

(100,100,-100)、

(100,-100,-100)、

(-100,-100,100)、

(-100,100,100)、

(100,100,100)、

(100,-100,100)

步骤303:将各个相对坐标除以包围球半径后乘以预设固定值,获得各个转换后的顶点坐标,各个转换后的顶点坐标的坐标值均为整数型。

为了将各个顶点坐标转换为整数型而不损失太多精度,可以将得到的各个相对坐标除以包围球半径后乘以预设固定值,预设固定值为一整数值可以根据经验设定,得到的一组坐标即为转换后的一组顶点坐标。

继续以上述举例为例进行计算,将该正方体三维模型的各个顶点与正方体三维模型的中心点之间的相对坐标分别除以包围球半径141可以得到如下的一组坐标:

(-0.70921985,-0.70921985,-0.70921985)、

(-0.70921985,0.70921985,-0.70921985)、

(0.70921985,0.70921985,-0.70921985)、

(0.70921985,-0.70921985,-0.70921985)、

(-0.70921985,-0.70921985,0.70921985)、

(-0.70921985,0.70921985,0.70921985)、

(0.70921985,0.70921985,0.70921985)、

(0.70921985,-0.70921985,0.70921985)

然后乘以预设固定值转换为整数型,例如预设固定值为8192,则得到的一组转换后的顶点坐标为:

(-5810,-5810,-5810)、

(-5810,5810,-5810)、

(5810,5810,-5810)、

(5810,-5810,-5810)、

(-5810,-5810,5810)、

(-5810,5810,5810)、

(5810,5810,5810)、

(5810,-5810,5810)

步骤304:各个转换后的顶点坐标作为第二三维模型的顶点坐标,生成第二三维模型。

各个转换后的顶点坐标可以作为第二三维模型的顶点坐标,同时第三三维模型各个顶点的纹理坐标以及法向坐标可以继续作为第二三维模型各个顶点的纹理坐标以及法向坐标,从而生成第二三维模型。另外,预设固定值、第三三维模型的中心点坐标以及包围球半径需要保存在第二三维模型中,以便于终端在获得第二三维模型后进行压缩还原处理。这样以整数型存储的三维模型是以字节对齐的方式来存储,比用为使用字节对齐方式来存储浮点型三维模型数据量更小,更容易压缩。

转换后的顶点坐标为整数型,从理论上来讲,会比原来使用32位浮点型数据损失一定的精度,但其16位整数型的精度可以全部用于表达与模型尺寸相关的数值。也就是模型越大其精度越小,模型越小精度越高,其精度可以达到模型尺寸的万分之二以内。以上例中的正方体三维模型为例,对转换后的顶点坐标进行逆操作,即除以预设固定值(例如8192),再乘以包围球半径141,加上正方体三维模型的中心点(0,0,0)可还原正方体三维模型的原有顶点坐标为:

(-100.001220703125,-100.001220703125,-100.001220703125)、

(-100.001220703125,100.001220703125,-100.001220703125)、

(100.001220703125,100.001220703125,-100.001220703125)、

(100.001220703125,-100.001220703125,-100.001220703125)、

(-100.001220703125,-100.001220703125,100.001220703125)、

(-100.001220703125,100.001220703125,100.001220703125)、

(100.001220703125,100.001220703125,100.001220703125)、

(100.001220703125,-100.001220703125,100.001220703125)

由此可见损失的精度在模型尺寸的万分之2以内,损失非常轻微,对终端渲染影响很小。而且,模型损失的精度与模型的尺寸有关,不会因为模型的尺寸极端而导致模型的外形畸变。

这样,本申请实施例对建筑物的三维模型进行了充分压缩,数据量较小,同时其存储数据为字节对齐非常利于在数据传输时使用通用数据传输算法进行压缩传输,从而压缩后的三维模型在由服务器到终端的传输过程中传输速度较快,并且压缩后的顶点坐标可以直接进行显示渲染而无须特殊处理,以使室内地图在终端显示时加载速度较快。

参见图5所示,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生成室内地图的方法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终端,终端具体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movingpictureexpertsgroupaudiolayeriii,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播放器、mp4(movingpictureexpertsgroupaudiolayeriv,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播放器、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本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接收包括建筑物在平面地图上的位置信息的室内地图查询指令。

终端首先可以渲染显示平面地图,在进行渲染时平面地图可以动态地取得平面地图的位置信息,例如地图的分块信息。终端中的地图渲染程序会根据用户的操作调整视角,当视角改变时会计算当前终端屏幕需要显示的地图位置信息,并显示该位置信息对应的平面地图。在进行地图渲染时,如果当前地图位置信息保存有对应的第二三维模型,即代表该位置信息对应的建筑物可以显示室内地图,则出现此处有室内地图信息的提示按钮。用户通过触发该提示按钮,从而终端可以接收到包括建筑物在平面地图上的位置信息的室内地图查询指令。

步骤502:从服务器获取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三维模型。

根据室内地图查询指令中包括的建筑物在平面地图上的位置信息,终端向服务器请求获取该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三维模型。

步骤503:将第二三维模型进行压缩还原,生成第三三维模型。

由于第二三维模型为一个压缩后的三维模型,需要进行本申请实施例中顶点压缩算法的逆运算,以进行压缩还原从而生成第三三维模型,用第三三维模型进行室内地图展示。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实施例中将第二三维模型进行压缩还原,生成第三三维模型的具体实现可以包括:

将第二三维模型的顶点坐标除以预设固定值后乘以包围球半径,获得第三三维模型的各个顶点与第三三维模型的中心点之间的相对坐标;将各个相对坐标加上第三三维模型的中心点坐标,获得第三三维模型的各个顶点坐标,生成第三三维模型,预设固定值、包围球半径以及第三三维模型的中心点坐标是从服务器获取的。

继续以上述举例为例,第二三维模型中的各个顶点坐标为:

(-5810,-5810,-5810)、

(-5810,5810,-5810)、

(5810,5810,-5810)、

(5810,-5810,-5810)、

(-5810,-5810,5810)、

(-5810,5810,5810)、

(5810,5810,5810)、

(5810,-5810,5810)

将第二三维模型中的各个顶点坐标除以预设固定值(例如8192),再乘以包围球半径141,加上第三三维模型的中心点(0,0,0),获得第三三维模型的各个顶点坐标:

(-100.001220703125,-100.001220703125,-100.001220703125)、

(-100.001220703125,100.001220703125,-100.001220703125)、

(100.001220703125,100.001220703125,-100.001220703125)、

(100.001220703125,-100.001220703125,-100.001220703125)、

(-100.001220703125,-100.001220703125,100.001220703125)、

(-100.001220703125,100.001220703125,100.001220703125)、

(100.001220703125,100.001220703125,100.001220703125)、

(100.001220703125,-100.001220703125,100.001220703125)

即还原后的顶点坐标可以作为第三三维模型的顶点坐标,同时第二三维模型各个顶点的纹理坐标以及法向坐标可以继续作为第三三维模型各个顶点的纹理坐标以及法向坐标,从而生成第三三维模型。

步骤504:对第三三维模型进行渲染显示,以进行建筑物的室内地图展示。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更好的展示室内地图,会将正常显示的平面地图作暗化处理,同时隐藏该室内地图所在的建筑的外轮廓图,并拉低视角,通过对第三三维模型进行渲染显示,让用户在建筑物场景内浏览。此时场景的浏览会做出限制,不能让室内地图移出终端的显示屏幕。

在实际应用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三维模型是可以直接被现有的终端显卡所支持的,可以直接用opengl渲染出来而无须做过多处理,而三维模型数据却减少了一倍,极大地加快了三维模型的渲染速度。opengl渲染的具体方法是,将第三三维模型的中心点以及包围球半径传入opengl渲染的顶点着色器中,然后顶点着色器根据信息将第二三维模型的各个顶点坐标还原成世界坐标系的顶点坐标(即第三三维模型的顶点坐标),从而实现对第三三维模型进行渲染显示,以进行建筑物的室内地图展示。这样第二三维模型的顶点坐标并没有做特别处理就可以直接利用显卡的硬件特性进行三维渲染。

另外,当用户点击退出室内地图浏览时,室内地图的显示关闭,重新显示平面地图。

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使用终端的用户需要显示该建筑物的室内地图时,终端可以加载压缩后的三维模型作为室内地图显示,由于三维模型包括的建筑物室内信息非常全面,可以以更多的显示要素展示室内场景,从而使室内地图的展示与建筑物内部的真实环境较为接近。

参见图6所示,示出了生成室内地图的装置实施例一,该装置实施例可以应用于服务器,可以包括:

获取单元601,用于获取建筑物的第一三维模型。

压缩单元602,用于将第一三维模型进行压缩,生成第二三维模型。

保存单元603,用于确定建筑物在平面地图上的位置信息,将建筑物在平面地图上的位置信息与第二三维模型对应保存,以使终端在接收到包括建筑物在平面地图上的位置信息的室内地图查询指令时,获取第二三维模型进行建筑物的室内地图展示。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压缩单元可以包括:

提取子单元,用于从第一三维模型中提取室内地图所需的三维建筑信息,获得第三三维模型;

压缩子单元,用于将第三三维模型的各个顶点坐标进行压缩,生成第二三维模型。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压缩子单元可以包括:

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第三三维模型的包围球,将包围球的中心点作为第三三维模型的中心点;

第二计算子单元,用于分别计算第三三维模型的各个顶点坐标与第三三维模型的中心点坐标之差,获得第三三维模型的各个顶点与第三三维模型的中心点之间的相对坐标;

第三计算子单元,用于将各个相对坐标除以包围球半径后乘以预设固定值,获得各个转换后的顶点坐标,各个转换后的顶点坐标的坐标值均为整数型;

生成子单元,用于各个转换后的顶点坐标作为第二三维模型的顶点坐标,生成第二三维模型。

参见图7所示,示出了生成室内地图的装置实施例二,该装置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终端,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701,用于接收包括建筑物在平面地图上的位置信息的室内地图查询指令。

获取单元702,用于从服务器获取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三维模型。

压缩还原单元703,用于将第二三维模型进行压缩还原,生成第三三维模型。

显示单元704,用于对第三三维模型进行渲染显示,以进行建筑物的室内地图展示。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压缩还原单元可以包括:

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将第二三维模型的顶点坐标除以预设固定值后乘以包围球半径,获得第三三维模型的各个顶点与第三三维模型的中心点之间的相对坐标;

第二计算子单元,用于将各个相对坐标加上第三三维模型的中心点坐标,获得第三三维模型的各个顶点坐标,生成第三三维模型,预设固定值、包围球半径以及第三三维模型的中心点坐标是从服务器获取的。

这样,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建筑物的三维模型,将三维模型进行压缩后与该建筑物在平面地图上的位置信息对应保存,在使用终端的用户需要显示该建筑物的室内地图时,终端可以加载压缩后的三维模型作为室内地图显示,由于三维模型包括的建筑物室内信息非常全面,可以以更多的显示要素展示室内场景,从而使室内地图的展示与建筑物内部的真实环境较为接近。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或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