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滤式滤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53851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内滤式滤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提高使用寿命的内滤式滤袋,包括袋体,袋体上端为袋帽,下端为袋口,袋体上位于袋帽与袋口之间间隔设置有多条防瘪环,所述防瘪环中与袋口最接近的防瘪环为第一防瘪环,当袋体安装在除尘器上时所述袋口由上至下套置于袋座上并与袋座密封连接,此时袋座顶面至第一防瘪环环圈中线的距离为第一环距,所述第一环距与第一防瘪环的孔径之比为1.7以下。将第一环距与第一防瘪环的孔径之比设定为1.7以下,从而在反吹时减小第一防瘪环至袋口一段的袋体向内收缩的幅度,降低袋体被块体刺破的风险,由此提高内滤式滤袋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内滤式滤袋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用的滤袋,尤其涉及一种内滤式滤袋。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内滤分室反吹类袋式除尘器使用的内滤式滤袋包括袋体,袋体上端为袋帽,下端为袋口,袋体上位于袋帽与袋口之间间隔设置有多条防瘪环,滤袋安装后其袋口套置于除尘器下部的袋座上并通过束带进行绑定从而将袋口与袋座密封,袋帽则与除尘器上部的弹性吊挂装置连接,从而使整个袋体上下张紧。正常过滤时,待过滤的气体经袋座从由下往上进入滤袋内部,然后在过滤压力下从内向外滤过袋体,最后从除尘器的排气口排出,而滤出的灰尘则附着于袋体的内壁上;一定时间后启动反吹,反吹气从外向内作用于袋体,使袋体迅速向内收缩,这时,由于防瘪环的限制,袋体向内收缩幅度受限,从而使袋体内始终保持了一个灰尘沉降通道,从袋体的内壁上抖落的灰尘从该灰尘沉降通道下落,并经过袋座最终沉降到除尘器底部的沉灰室中。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现有内滤式滤袋在使用过程中其袋口靠上的部位往往最先损坏而导致过滤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使用寿命的内滤式滤袋。
[0004]该内滤式滤袋包括袋体,袋体上端为袋帽,下端为袋口,袋体上位于袋帽与袋口之间间隔设置有多条防瘪环,所述防瘪环中与袋口最接近的防瘪环为第一防瘪环,当袋体安装在除尘器上时所述袋口由上至下套置于袋座上并与袋座密封连接,此时袋座顶面至第一防瘪环环圈中线在袋体轴向上的距离为第一环距,该第一环距与第一防瘪环的孔径之比为
1.7以下。
[0005]现有内滤式滤袋中其第一环距与第一防瘪环的孔径之比一般为3以上,如当第一防瘪环的孔径为300毫米时第一环距为900毫米以上,这意味着第一防瘪环与袋座顶面之间的距离比较远,加之滤袋安装后因滤袋本身重量和所附着灰尘的重量等原因,第一防瘪环至袋座顶面一段的袋体的张紧力最小,因此,反吹时第一防瘪环至袋座顶面一段的袋体向内收缩幅度的也较大。一般来说,现有设计从保证反吹清灰效果的角度而使袋体向内收缩幅度较大的考虑无可厚非。但发明人却发现,内滤式滤袋经多次反吹后通常会在袋座顶面与袋体内壁之间所形成的三角区域集聚较多的灰尘,这些灰尘在待过滤气体中水份的作用下逐渐固结,形成具有一定硬度并可能带有尖角的垢块,而继续反吹时受袋体向内收缩幅度较大的影响,袋体容易被垢块刺穿,从而导致袋口靠上部位损坏导致过滤失效。基于对上述原因的认识,本实用新型提出将第一环距与第一防瘪环的孔径之比设定为1.7以下,从而在反吹时减小第一防瘪环至袋座顶面一段的袋体向内收缩的幅度,降低袋体被块体刺破的风险,由此提闻内滤式滤袋使用寿命。
[0006]在此基础上,所述第一环距与第一防瘪环的孔径之比可进一步优选为1.5以下,最好选择为I 一 1.5之间。当第一环距与第一防瘪环的孔径之比为I 一 1.5之间时,反吹时第一防瘪环至袋座顶面一段的袋体向内较小的收缩幅度既能够确保袋体不会受到损坏,同时也能对袋体内侧的灰尘和垢块形成一定的拨动力,有利于脱灰。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滤式滤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1所示,袋体I上端为袋帽2,下端为袋口 3,袋体I上位于袋帽2与袋口 3之间间隔设置有多条防瘪环4,这些防瘪环4中与袋口 3最接近的防瘪环41为第一防瘪环41,第一防瘪环41的孔径为300毫米,第一防瘪环41环圈中线41a至袋口 3在袋体I轴向上的距离为500毫米。袋体I安装后其袋口 3套置于除尘器下部的袋座7上并通过束带8进行绑定,这时,袋座7顶面至第一防瘪环41环圈中线41a在袋体I轴向上的距离L约为450毫米(第一环距),这样,第一环距与第一防瘪环41的孔径之比为1.5 ;袋帽2则与除尘器上部的弹性吊挂装置(图中未示出连接,整个袋体I上下张紧。正常过滤时,待过滤气体经袋座7从由下往上进入滤袋内部,然后在过滤压力下从内向外滤过袋体1,最后从除尘器的排气口排出,而滤出的灰尘则附着于袋体I的内壁上,反吹时,反吹气从外向内作用于袋体1,使袋体I迅速向内收缩(图中虚线为袋体I向内收缩后的形状,袋体I收缩后由袋体I’表示),这时,由于防瘪环4的限制,袋体I向内收缩幅度受限,从而使袋体I内始终保持了一个灰尘沉降通道,从袋体I的内壁上抖落的灰尘从该灰尘沉降通道下落,并经过袋座7最终沉降到除尘器底部的沉灰室中。如图1,该内滤式滤袋经多次反吹后通常会在袋座7顶面与袋体I内壁之间所形成的三角区域集聚较多的灰尘6,这些灰尘在待过滤气体中水份的作用下逐渐固结,形成具有一定硬度并可能带有尖角的垢块。由于将第一环距与第一防瘪环41的孔径之比设置为1.5,反吹时第一防瘪环41至袋座7顶面一段的袋体I向内收缩的幅度较小(图中由最下部的虚线所表示的袋体I向内收缩幅度明显很小),降低袋体I被垢块刺破的风险,由此提闻内滤式滤袋使用寿命。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第一防瘪环41至袋口 3 —段的袋体I最好是由至少两层滤料5叠置构成的,这样可提高该段的袋体I的厚度,并使其在反吹时的收缩幅度进一步缩小,从而进一步降低该段袋体I被块体刺破的风险。其中,第一防瘪环41至袋口 3—段的袋体I优选由2 — 3层滤料5叠置构成。此外,还可将第一防瘪环41至袋口 3 —段的袋体I的最外层滤料51的平均孔径设置为大于最内层滤料52的平均孔径,这样既提高了该段的袋体I的厚度,使其在反吹时的收缩幅度缩小,同时又不至于显著降低该段袋体I的气体渗透性而影响过滤效率。
【权利要求】
1.内滤式滤袋,包括袋体(1),袋体(I)上端为袋帽(2),下端为袋口(3),袋体(I)上位于袋帽(2)与袋口(3)之间间隔设置有多条防瘪环(4),所述防瘪环(4)中与袋口(3)最接近的防瘪环(41)为第一防瘪环(41),当袋体(I)安装在除尘器上时所述袋口(3)由上至下套置于袋座(7)上并与袋座(7)密封连接,此时袋座(7)顶面至第一防瘪环(41)环圈中线(41a)在袋体I轴向上的距离(L)为第一环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距与第一防瘪环(41)的孔径之比为1.7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滤式滤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瘪环(41)至袋口(3)—段的袋体(I)是由至少两层滤料(5)叠置构成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滤式滤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瘪环(41)至袋口(3)—段的袋体(I)是由2 — 3层滤料(5)叠置构成的。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内滤式滤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瘪环(41)至袋口(3)一段的袋体(I)的最外层滤料(51)的平均孔径大于最内层滤料(52)的平均孔径。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内滤式滤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距与第一防瘪环(41)的孔径之比为1.5以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滤式滤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距与第一防瘪环(41)的孔径之比为I 一 1.5。
【文档编号】B01D46/02GK203816386SQ201420185298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6日
【发明者】谭险峰 申请人:成都瑞柯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