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密闭防结焦方法及沉降器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91592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流态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密闭防结焦方法及沉降器。



背景技术:

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提升管反应器出口都设有快分,以实现油气与催化剂的快速分离终止油气裂化反应。催化裂化装置提升管出口通常采用2台简单的旋风分离器(简称粗旋),效率可达95%以上,粗旋料腿是在正压差下排出催化剂,同时排出15%~30%油气,该部分油气在沉降器内慢速上升进入顶旋入口,油气在沉降器停留时间在30秒以上,在高温下存在过渡热裂化、缩合反应,影响轻质油收率,加工重质油时容易在沉降器、翼阀结焦。有的装置将粗旋排气管向上延伸到顶旋入口附近软连接,粗旋料腿排出的部分油气停留时间更长,沉降器、翼阀结焦更为严重。

为解决沉降器结焦问题,专利CN2716269Y采用粗旋排气管与顶旋入口密闭连接,在沉降器内设置导气管,其上端与顶旋入口管连接、下端敞口并伸到至沉降器下部,试图将粗旋料腿排出油气从沉降器下部导出,从而缩短油气在沉降器停留时间、并解决沉降器结焦问题。但这种方案粗旋料腿仍然是正压差排料,仍有15%~30%油气从粗旋料腿排出,使沉降器下部存在大量油气,沉降器下部及翼阀仍有结焦倾向,另外该方案导气管设计不当装置操作波动时容易引进催化剂跑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密闭防结焦方法,解决沉降器及翼阀结焦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法是:包括在沉降器内反应油气与催化剂快速分离、顶旋二级分离、油气输送与引出、催化剂排出,其特征是:反应油气与催化剂快速分离、顶旋二级分离在密闭系统内进行,设计水蒸汽隔离设施使沉降器充满水蒸汽避免结焦,并利用隔离水蒸汽对翼阀进行吹扫避免翼阀结焦。

一种全密闭防结焦沉降器,包括沉降器、防焦蒸汽环管、汽提段、提升管、快分、顶旋、料腿、翼阀、旋流快分或粗旋快分或旋风筒快分、隔离板及吹汽筒,快分入口与提升管出口连接,快分上端排气口通过密闭连接管与顶旋连接;隔离板及吹汽筒设置在沉降器下部,快分下部穿过隔离板,料腿下部穿过隔离板伸到其下方与翼阀连接;吹汽筒是直筒或是喇叭筒或是阶梯筒结构,其上端敞口与隔离板连接并连通,下端设置在翼阀周围。

进一步,吹汽筒是1根套筒套在料腿、翼阀周围,下部侧壁顺翼阀方向设置出汽口;或是1根矩形筒或弧形筒布置在料腿、翼阀径向外侧,下部内侧壁设置出汽口;或是上部直筒 下部扇形筒组合结构,扇形筒内侧壁设置出汽口;或是若干直管布置在料腿、翼阀径向外侧周围,下部内侧壁设置出汽口。

本发明创新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创新点是:反应油气与催化剂快速分离、顶旋二级分离在密闭系统内进行,设计水蒸汽隔离设施使沉降器充满水蒸汽避免结焦,并利用隔离水蒸汽对翼阀进行吹扫避免翼阀结焦。

本发明积极效果是:1、沉降器充满水蒸汽、无油气,彻底解决了沉降器结焦问题。2、隔离水蒸汽经吹汽筒导流对翼阀进行吹扫,避免翼阀结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全密闭防结焦方法及沉降器示意图。

1-顶旋排气管,2-顶旋进气管,3-顶旋,4-补偿器,5-快分排气管,6-旋流快分,7-隔离板,8-料腿,9-翼阀,10-吹汽筒,11-汽提段,12-出口管,13-集气室,14-防焦蒸汽环管,15-沉降器,16-提升管,17-气窗。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沉降器15上部有出口管12、集气室13、防焦蒸汽环管14,下端与汽提段11连接。提升管16出口与旋流快分6连接,旋流快分6上端通过补偿器4、快分排气管5、顶旋进气管2与顶旋3连接,下部设有气窗17,下端与沉降器15底部连接;顶旋3上端通过顶旋排气管1与集气室13连接,下端与料腿8、翼阀9连接,翼阀9置于沉降器15下部。在沉降器15下部设置隔离板7及吹汽筒10,旋流快分6下部穿过隔离板7,料腿8下部穿过隔离板7伸到其下方与翼阀9连接;吹汽筒10是喇叭筒结构(是1根套筒套在料腿、翼阀周围),其上端敞口与隔离板7连接并连通,下端设置在翼阀9周围。

参见图1,反应油气与催化剂的混合物从提升管16出口流出进入旋流快分6,然后进行气固快速分离。初级净化油气从旋流快分6上端引出,经快分排气管5、顶旋进气管2进入顶旋3;在顶旋3再次进行离心分离,净化油气经顶旋排气管1进入集气室13,经出口管12排出。初级分离下来的催化剂从旋流快分6下部排出落入下方的汽提段11中,顶旋3分离下来的催化剂落入料腿8经翼阀9排入,在重力作用下(经气窗17)排入汽提段11。在防焦蒸汽环管14中给入蒸汽,蒸汽充满沉降器15缓慢向下流动,从吹汽筒10上口进入继续向下流动、对翼阀9周围油气进行吹扫,汇同翼阀9排出的少量油气从气窗17进入旋流快分6。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