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吸附和光触媒功能的绒体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93622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气体清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吸附和光触媒功能的绒体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空气是生命第一要素, 人生的大部分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空气饱含人体物体各种代谢物, 适当的温湿度又有利微生物繁殖, 污秽程度是室外的多倍。成人每天呼吸约 20公斤空气, 呼吸都截留了毒污物,不能像代谢排泄, 对健康的危害较大 : 2000.6.8《中国技术市场报》介绍,北京技术监督发展中心的专家认为居室污染是第一杀手, 1999.1.15《上海大众卫生报》记载了上海环境科学研究院主任钱华的观点 “80%的致病因素来源于不流通的室内空气”。目前改善室内空气比较有效的办法有 : 一、守株待兔法,向内墙面、 地板、 家具等甲醛污染源喷涂具有吸附、 催化功能的涂料,用静态工作方式净化接触到的空气,此种方法耗时耗力,效果不明显, 成本不菲,性价比极低。二、采用用 “空气净化器” , 但其受流通量所限, 尚有出风口空气清洁然负离子浓度过高、 不宜直接呼吸, 而距离稍远处空气改善又相当迟慢, 还有滤网为污染物拥堵,效率会呈退化性衰减等缺憾。人们仍多用通风换气来获得改善, 然而频频换气会给空调房间带来麻烦和能量逸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条件的改善, 家装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随之而来的室内装修污染也摆在人们的面前, 这些有害物质主要是甲醛、 苯系物、 氨和其它挥发性有机物(VOCs), 而其中甲醛含量最高危害最大。 随着纳米光触媒的出现, 我们可以利用纳米光触媒的光催化原理, 将污染物进行光解消除。纳米二氧化钛以其良好的化学活性被广泛应用在涂料和装修治理中。由于它被涂布在室内的所有墙壁和屋顶, 与室内空气的接触面积大, 效果明显。但是, 纳米光触媒只有在阳光、 紫外光和可见光的条件下才能分解有害物质, 到了夜间没有光线的时候就停止工作了。而有呼吸功能的内墙涂料往往会使用硅藻土等拥有比活性炭更细微的孔型结构的材料, 不仅有呼吸水分的功能, 而且这种材料吸附力强, 不仅材料本身是环保的, 能够吸收有害物, 保护家居环境的健康安全。但单纯的硅藻土本身只有吸附, 没有降解功能。吸附作用是一种物理功能, 并不能分解有机物。并且, 当达到饱和吸附之后, 被吸附的气体物质肯定会有一部分在室内温度、 湿度变化的条件下脱附。这就意味着如果饱和吸附的是有害的气体, 那么有害气体有可能重新释出。 “因家庭装修或家具造成的有害气体中, 甲醛释放时间长达十余年。 因此, 如果室内甲醛污染严重超标, 仅靠硅藻土或其它多孔材料的吸附功能很难持续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标。如果将多孔吸附剂加入到纳米光触媒溶液中, 喷涂在墙面, 那么将会能使光触媒与吸附剂取长补短, 昼夜发挥作用。 通过先进的复配技术, 可以将纳米二氧化钛粒子负载到多孔无机颗粒表面, 使孔洞表面布满 “光触媒” 。吸附剂本身可以吸附甲醛等有害气体, 而“光触媒” 在可见光之下, 可以将这些有害物进行分解, 从而降解有害物。虽然有将硅藻土与光触媒进行复配的报道, 但是能成功解决颗粒的沉淀问题以及纳米二氧化钛的团聚问题, 做到真正纳米级别的光触媒吸附的,很难找到有用的资料和信息进行参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吸附和光触媒功能的绒体种植方法,将有吸附、 光触媒功能的简称为超短纤绒的长度小于 0.4mm 的多孔棉绒、 沸石、 活性炭、 纳米二氧化钛匀化混合附加到载体上,使单体一端根植于载体而本体直立于载体表面之上, 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植绒,能够使载体表面覆盖一层具有吸附和光触媒功能的绒体,能够主动或被动催化降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多种细菌,并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有除臭、抗污等功能。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吸附和光触媒功能的绒体种植方法,包括绒体材料和绒体种植方法,所述绒体材料包括绒毛、纳米钛白粉、沸石粉和铜粉,所述绒体种植方法将绒体材料植入载体表面,所述绒体材料经绒体种植方法植入载体表面后,载体表面的绒体结构具有吸附和光触媒功能,所述绒体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绒体材料的组成物资:绒毛、纳米钛白粉、沸石粉和铜粉进行预加工,所述预加工包括分别定点定位加料和/或搅拌均匀;

步骤2,对载体表面进行预加工,所述预加工包括载体表面的清洁处理和/或增加载体表面附着力的处理;

步骤3,往植绒装置中加入预加工后的绒体材料,所述植绒装置按需施加绒体材料,所述绒体材料通过介质或静电覆盖载体表面;

步骤4,所述植绒装置在载体表面的绒体材料覆盖厚度达到0.15-5.5mm后,停止施加绒体材料;

步骤5,根据绒体材料的耐热特性,在20-180°C的温度范围内加热绒体材料和/或载体表面,持续15-120分钟;

步骤6,用速度为0.5-10米/秒的流体冲洗绒体材料表面和/或载体表面;和/或用速度为0.1-1.5米/秒的柔韧表面摩擦绒体材料表面和/或载体表面0.5-300秒;

进一步的,所述定点定位加料为通过指示、标识或能够限制位置、限制形状的任意工装治具进行加料。

进一步的,所述载体表面的清洁处理包括去油和/或除锈和/或除尘;所述增加载体表面附着力的处理包括表面打毛或有色金属磷化工艺或有色金属的皮膜处理或附加表面粗糙度大于Ra6.3的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植绒装置为静电喷涂机器和/或喷粉烤漆流水线和/或喷、涂、抹胶液、胶粉、胶粒装置与能够喷射绒体的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介质或静电覆盖载体为胶液、胶粉、胶粒和/或可固化的聚氨酯或环氧树脂材料或装置。

进一步的,植绒时,所述绒体材料覆盖厚度的控制系采用厚度传感器实时监控和/或根据经验设定施加时间控制和/或实时绒厚增加速度监控传感器预判控制和/或绒体材料施加速度传感器与计时器的共同计算监控。

进一步的,所述绒体材料的耐热特性为绒体材料热变形特性,所述加热的温度范围应低于引起绒体材料受热变形导致物理化学不能恢复的温度20°C以下。

进一步的,所述流体为水流、空气气流、惰性气体气流;所述柔韧表面包括硅胶、软胶条、软布、毛刷、气泡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2.附着效果好,不容易脱绒;

3.分布均匀,外观漂亮,表面脏污残留少

4.能够被动催化降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多种细菌,并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

5. 能够主动催化降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多种细菌,并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有除臭、抗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具有吸附和光触媒功能的绒体种植方法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所示,一种具有吸附和光触媒功能的绒体种植方法,包括绒体材料和绒体种植方法,所述绒体材料包括绒毛、纳米钛白粉、沸石粉和铜粉,所述绒体种植方法将绒体材料植入载体表面,所述绒体材料经绒体种植方法植入载体表面后,载体表面的绒体结构具有吸附和光触媒功能,所述绒体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绒体材料的组成物资:绒毛、纳米钛白粉、沸石粉和铜粉进行预加工,所述预加工包括分别定点定位加料和/或搅拌均匀;

步骤2,对载体表面进行预加工,所述预加工包括载体表面的清洁处理和/或增加载体表面附着力的处理;

步骤3,往植绒装置中加入预加工后的绒体材料,所述植绒装置按需施加绒体材料,所述绒体材料通过介质或静电覆盖载体表面;

步骤4,所述植绒装置在载体表面的绒体材料覆盖厚度达到0.15-5.5mm后,停止施加绒体材料;

步骤5,根据绒体材料的耐热特性,在20-180°C的温度范围内加热绒体材料和/或载体表面,持续15-120分钟;

步骤6,用速度为0.5-10米/秒的流体冲洗绒体材料表面和/或载体表面;和/或用速度为0.1-1.5米/秒的柔韧表面摩擦绒体材料表面和/或载体表面0.5-300秒;

进一步的,所述定点定位加料为通过指示、标识或能够限制位置、限制形状的任意工装治具进行加料。

进一步的,所述载体表面的清洁处理包括去油和/或除锈和/或除尘;所述增加载体表面附着力的处理包括表面打毛或有色金属磷化工艺或有色金属的皮膜处理或附加表面粗糙度大于Ra6.3的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植绒装置为静电喷涂机器和/或喷粉烤漆流水线和/或喷、涂、抹胶液、胶粉、胶粒装置与能够喷射绒体的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介质或静电覆盖载体为胶液、胶粉、胶粒和/或可固化的聚氨酯或环氧树脂材料或装置。

进一步的,植绒时,所述绒体材料覆盖厚度的控制系采用厚度传感器实时监控和/或根据经验设定施加时间控制和/或实时绒厚增加速度监控传感器预判控制和/或绒体材料施加速度传感器与计时器的共同计算监控。

进一步的,所述绒体材料的耐热特性为绒体材料热变形特性,所述加热的温度范围应低于引起绒体材料受热变形导致物理化学不能恢复的温度20°C以下。

进一步的,所述流体为水流、空气气流、惰性气体气流;所述柔韧表面包括硅胶、软胶条、软布、毛刷、气泡袋。

具体实施例:

一种绒体材料推荐使用的绒毛、纳米级钛白粉、沸石粉、铜粉的规格和质量份数为:

绒毛:1.5X0.6mm±50%,密度110±15% g/M,材质:尼龙,表面有光;

纳米级钛白粉:细小微粒的尺寸在0.1微米以下,每平米绒毛消耗纳米级钛白粉的质量为0.5-0.95克;

沸石粉:每平米绒毛消耗沸石粉的质量为0.7-1.1克;

铜粉:每平米绒毛消耗沸石粉的质量为0.1-0.45克;

粘胶:520#胶,固含量≥30%,每平米绒毛消耗胶70克。

搅拌混合后组成绒体材料的物资:绒毛、纳米钛白粉、沸石粉和铜粉,充分均匀,加入植绒装置中,对载体表面进行清洁处理,并增加载体表面附着力,通过介质或静电在载体表面覆盖厚度达到0.15-5.5mm的绒体材料,根据绒体材料的耐热特性,在20-180°C的温度范围内加热绒体材料和载体表面,持续约15-120分钟;

再用中低速的流体冲洗绒体;用软布,绸缎、橡胶块等软质材料摩擦绒体材料表面,持续0.5-300秒,这样我们就可以获取能够主动或被动催化降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多种细菌,并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有除臭、抗污等功能的物品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