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压式卤代烃管式反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1637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增压式卤代烃管式反应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物合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增压式卤代烃管式反应系统。



背景技术:

卤代烃产品是有机化工中间体,在医药、农药等各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多为常压加热回流的方式生产卤代烃,即持续加热反应容器使反应容器内的原料反应,在反应过程中物料也会蒸发,蒸发后的物料再回流到反应容器中,这种方式生产出的产品收率低,持续加热,消耗热源大,需要的生产时间长,而且不能够连续及时生产卤代烃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连续生产卤代烃产品,用工少,生产规模大,产量和生产效率高,可控性强的增压式卤代烃管式反应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压式卤代烃管式反应系统,包括混合釜,所述混合釜的出料端连接有计量泵,所述计量泵连接有反应管,所述反应管的出料端连接有精馏塔;所述反应管的外部包裹设有加热套,所述加热套的进热口连接有加热泵,所述反应管包括承压外管体,所述承压外管体内壁设有防腐蚀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反应管包括若干弯曲往复设置的反应管段,所述反应管段之间依次首尾相连,首位所述反应管段的进料端与所述计量泵连接,末位所述反应管段的出料端与所述精馏塔连接。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加热套包括若干与所述反应管段数量对应且分别套装在所述反应管段外的加热套段,所述加热套段之间依次首尾管路连接,首位所述加热套段的进热端与所述加热泵连接,末位所述加热套段的出热端与所述混合釜连接。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加热套段外包裹设有保温层。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应管内物料输送方向与所述加热套内热蒸汽输送方向相逆设置。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应管的有效路径为50~150米。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应管承压5~20kg。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种增压式卤代烃管式反应系统,包括混合釜,混合釜的出料端连接有计量泵,计量泵连接有反应管,反应管的出料端连接有精馏塔;反应管的外部包裹设有加热套,加热套的进热口连接有加热泵,反应管包括承压外管体,承压外管体内壁设有防腐蚀层。将制备卤代烃产品的原料卤化氢和醇类物投入到混合釜中混合,卤化氢可以是氯化氢或溴化氢,醇类物可以是甲醇、乙醇、丙醇、丁醇、戊醇、己醇、庚醇、辛醇、壬醇、癸醇或其异构体,通过计量泵将混合原料打入到反应管中,加热泵将热蒸汽压入到加热套内,加热反应管内的混合原料,使卤化氢和醇类物反应生成卤代烃产品,反应管的出料端连续将生成的卤代烃产品输送到精馏塔,进行提纯得到精纯的卤代烃产品。承压外管体能够保证承受压力,使混合物料紧密接触,充分反应,防腐蚀层能够有效避免被酸腐蚀。本发明能够连续生产卤代烃产品,用工少,生产规模大,产量和生产效率高,可控性强。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反应管段与加热套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合釜;2-计量泵;3-反应管;31-承压外管体;32-防腐蚀层;33-反应管段;4-精馏塔;5-加热套;51-加热套段;52-加热泵;53-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附图中,将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结构以及功能基本相同的组成部分,并且为了使说明书更加简明,省略了关于基本上相同的组成部分的冗余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图中实心实线箭头示出了物料产品的输送方向,图中空心虚线箭头示出了热蒸汽的运动方向。一种增压式卤代烃管式反应系统,包括混合釜1,混合釜1的出料端连接有计量泵2,计量泵2连接有反应管3,反应管3的出料端连接有精馏塔4;反应管3的外部包裹设有加热套5,加热套5的进热口连接有加热泵52,反应管3包括承压外管体31,承压外管体31内壁设有防腐蚀层32。将制备卤代烃产品的原料卤化氢和醇类物投入到混合釜1中混合,卤化氢可以是氯化氢或溴化氢,醇类物可以是甲醇、乙醇、丙醇、丁醇、戊醇、己醇、庚醇、辛醇、壬醇、癸醇或其异构体,通过计量泵2将混合原料打入到反应管3中,加热泵52将热蒸汽压入到加热套5内,加热反应管3内的混合原料,同时使反应管3内原料间的压力增加,使卤化氢和醇类物反应生成卤代烃产品,反应管3的出料端连续将生成的卤代烃产品输送到精馏塔4,进行提纯得到精纯的卤代烃产品。承压外管体31能够保证承受压力,使混合物料紧密接触,充分反应,防腐蚀层32能够有效避免被酸腐蚀,承压外管体31可以采用不锈钢材料制得管体,防腐蚀层32可以采用搪瓷材料制得层体。

反应管3包括若干弯曲往复设置的反应管段33,反应管段33之间依次首尾相连,首位反应管段33的进料端与计量泵2连接,末位反应管段33的出料端与精馏塔4连接。反应管段33弯曲往复既能够保证有效路径,节约空间,而且能够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确保原料的充分加热升温。

加热套5包括若干与反应管段33数量对应且分别套装在反应管段33外的加热套段51,加热套段51之间依次首尾管路连接,首位加热套段51的进热端与加热泵52连接,末位加热套段51的出热端与混合釜1连接。末位加热套段51的热蒸汽输送至混合釜1,可以为混合釜1内的混合原料进行预热,大大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而且能够促进混合原料的预先反应。

加热套段51外包裹设有保温层53,保温层53能够有效避免热流失,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如图1所示,各反应管段33和各加热套5采用单行多列的方式设置,独立性更强,方便单独更换或者维修,而且便于生产组装,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

反应管3内物料输送方向与加热套5内热蒸汽输送方向相逆设置,上述结构能够保证原料在即将输送出来时温度和压力,确保物料的充分反应。

反应管3的有效路径为50~150米,上述结构能够确保原料有足够的行程,保证原料反应充分,提高产品收率。

反应管3承压5~20kg,上述结构为原料的紧密接触提供了前提,确保充分反应。

本实施例能够连续生产卤代烃产品,用工少,生产规模大,产量和生产效率高,可控性强。

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图中实心实线箭头示出了物料产品的输送方向,图中空心虚线箭头示出了热蒸汽的运动方向。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各反应管段33和各加热套5采用单列多行的方式设置,独立性更强,方便单独更换或者维修,而且便于生产组装,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另外大大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

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图中实心实线箭头示出了物料产品的输送方向,图中空心虚线箭头示出了热蒸汽的运动方向。各反应管段33和各加热套5也可以采用多列多行的方式设置,大大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也大大提高了产出能力,独立性更强,方便单独更换或者维修,而且便于生产组装,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