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拌粉机的混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4136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次拌粉机的混料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混料机构,特别是一种二次拌粉机的混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在生产电池的过程中,需要将润滑粉和正极粉充分混合,提高电池的利用率,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

但是现有的机械设备中,针对润滑粉和正极粉的混合一般采用人工进行搅拌或者采用搅拌率较低的设备,使得润滑粉和正极粉之间不能充分混合,影响了电池的使用时间

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混料机构结构上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混合均匀性好,可操作性强的二次拌粉机的混料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均匀性好,可操作性强的二次拌粉机的混料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二次拌粉机的混料机构,包括:

机架;

送料组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其中,所述送料组件包括:第一输送单元,一端设置有润滑粉的进料口,另一端设置有润滑粉的出料口;第二输送单元,与所述第一输送单元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二输送单元的一端设置有正极粉的进料口,所述第二输送单元的另一端设置有正极粉的出料口;

混料组件,一端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输送单元的出料口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二次拌粉机的混料机构中,所述第一输送单元的出料口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单元的出料口的上方。

在上述的一种二次拌粉机的混料机构中,所述第一输送单元包括:

第一进料箱,一端设置有斜向下进料口,另一端的各个部角上设置有T形固定块;

传动丝杠,一端贯穿所述第一进料箱,另一端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且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外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

套筒,套设于贯穿所述第一进料箱一端的所述传动丝杠上,并与所述第一进料箱一体成型。

在上述的一种二次拌粉机的混料机构中,所述第二输送单元包括:

第二进料箱,一端设置有存储正极粉的储料箱,另一端设置漏斗形输料箱;

U形槽板,一端与所述输料箱相连,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进料箱的出料口的下方;

引流板,安装于所述U形槽板的一侧,且沿所述引流板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条条形凹槽;

振动块,位于所述输料箱的正下方,并通过垫板与所述输料箱相隔。

在上述的一种二次拌粉机的混料机构中,所述U形槽板的两端开口大小尺寸不一致,其中,与所述输料箱相连一端的U形槽板的开口尺寸大于与所述混料组件相连一端的所述U形槽板的开口尺寸。

在上述的一种二次拌粉机的混料机构中,所述混料组件包括:

框形支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其中,所述框形支架的两侧各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孔,所述框形支架的一端设置有通孔;

混料筒,嵌套于所述通孔内;

混料出料筒,一端与所述混料筒相连通,另一端设置有一混料出料口;

电机,安装于所述框形支架上,且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传动齿轮相连;

搅拌轴,一端贯穿所述框形支架,并伸入所述混料筒中,另一端设置有第三传动齿轮。

在上述的一种二次拌粉机的混料机构中,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位于同一垂直面内。

在上述的一种二次拌粉机的混料机构中,伸入所述混料筒中的所述搅拌轴一端上沿所述搅拌轴的轴线方向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二次拌粉机的混料机构,通过第一输送单元和第二输送单元,分别将润滑粉和正极粉送入混料组件中,并在混料组件的作用下,将润滑粉和正极粉的混合物搅拌均匀,从而提高电池的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二次拌粉机的混料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送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送料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混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混料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机架;200、送料组件;210、第一输送单元;211、第一进料箱;212、T形固定块;213、传动丝杠;214、第一传动齿轮;215、套筒;220、第二输送单元;221、第二进料箱;221a、储料箱;221b、输料箱;222、U形槽板;223、引流板;223a、条形凹槽;224、振动块;300、混料组件;310、框形支架;311、连接孔;312、通孔;320、混料筒;330、混料出料筒;340、电机;350、第二传动齿轮;360、搅拌轴;361、搅拌叶片;370、第三传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二次拌粉机的混料机构,包括:机架100;送料组件200,安装于机架100上,其中,送料组件200包括:第一输送单元210,一端设置有润滑粉的进料口,另一端设置有润滑粉的出料口;第二输送单元220,与第一输送单元210并排设置,其中,一端设置有正极粉的进料口,另一端设置有正极粉的出料口,且第一输送单元210的出料口位于第二输送单元220的出料口的上方;混料组件300,一端安装于机架100上,另一端与第二输送单元220的出料口相连,接受润滑粉和正极粉,并将其充分混合。

在混合时,第一输送单元210中的润滑粉的含量要少于第二输送单元220中正极粉的含量,而将第一输送单元210的出料口位于第二输送单元220的出料口220的上方,使得正极粉能够充分包围润滑粉,为后续两者的充分混合提供基础。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输送单元210包括:第一进料箱211,一端设置有斜向下进料口,使得添加润滑粉时,防止润滑粉的飞溅,第一进料箱211的另一端的各个部角上设置有T形固定块212,作为第一输送单元210与机架100之间的安装部;传动丝杠213,一端贯穿第一进料箱211,另一端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214,且第一传动齿轮214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通过电机驱动传动丝杠213转动,将第一进料箱211中的润滑粉向前输送,同时通过传动丝杠213的转动将润滑粉均质化;套筒215,套设于贯穿第一进料箱211一端的传动丝杠213上,并与第一进料箱211一体成型。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输送单元220包括:第二进料箱221,一端设置有存储正极粉的储料箱221a,另一端设置漏斗形输料箱221b;U形槽板222,一端与输料箱221b相连,另一端位于第一进料箱211的出料口的下方;引流板223,安装于U形槽板222的一侧,且沿引流板223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条条形凹槽223a,防止进入U形槽板222的润滑粉发生飞溅;振动块224,位于输料箱221b的正下方,并通过垫板与输料箱221b相隔,通过振动块224的振动作用,将正极粉源源不断的向前输送,从而进入混料组件300中。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U形槽板222的两端开口大小尺寸不一致,其中,与输料箱相连一端的U形槽板222的开口尺寸大于与混料组件300相连一端的U形槽板222的开口尺寸。

优选地,如图1、图4以及图5所示,混料组件300包括:框形支架310,安装于机架100上,其中,框形支架310的两侧各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孔311,作为混料组件300与机架100之间的固定部,且框形支架310与机架100之间的角度可调,使得混料组件330的进料口与U形槽板222的出料口相对齐,框形支架310的一端设置有通孔312;混料筒320,嵌套入通孔312内;混料出料筒330,一端与混料筒320相连通,另一端设置有一混料出料口;电机340,安装于框形支架310上,且电机340的输出端与第二传动齿轮350相连;搅拌轴360,一端贯穿框形支架310,并伸入混料筒320中,另一端设置有第三传动齿轮370,且第三传动齿轮370与第二传动齿轮350位于同一垂直面内,并通过链条将第二传动齿轮350的旋转运动传递给第三传动齿轮370,从而通过第三传动齿轮370带动搅拌轴360在混料筒320中旋转,使得润滑粉和正极粉的混合物搅拌充分。

优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伸入混料筒320中的搅拌轴360一端上沿搅拌轴360的轴线方向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片361,从而充分搅拌润滑粉和正极粉的混合物。

本发明提供的二次拌粉机的混料机构的工作原理:首先将润滑粉和正极粉分别倒入第一进料箱211和第二进料箱221中,然后润滑粉在传动丝杠213的作用下,向前运送,进入U形槽板222中,同时,正极粉依次通过储料罐、输料箱,并在振动块224的作用下,向前运送,进入U形槽板222中,接着润滑粉和正极粉共同进入混料筒320中,最后通过驱动电机340,依次通过第二传动齿轮350和第三传动齿轮370,带动搅拌轴360旋转,搅拌混料筒320中的润滑粉和正极粉的混合物,并将之搅拌均匀。

本发明提供的二次拌粉机的混料机构,通过第一输送单元和第二输送单元,分别将润滑粉和正极粉送入混料组件300中,并在混料组件300的作用下,将润滑粉和正极粉的混合物搅拌均匀,从而提高电池的使用时间。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