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型淋浴花洒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2269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型淋浴花洒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良型淋浴花洒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节水花洒一般设置有防止水流从进气孔倒灌渗漏出来的密封套或者皮碗,进气时气流推开密封套或皮碗,进入混合腔中,当水流倒灌时,水流推动密封套或皮碗复位,使进气孔被封闭,从而阻止水流渗透出来,结构复杂,加工装配过程繁琐,进气时由于密封套或皮碗的阻挡,使得进气不畅,影响了水汽的混合效果,密封套或皮碗经过长期使用后容易疲劳从而失去弹性,影响了止水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水汽混合效果好,不会产生渗漏水的改良型淋浴花洒连接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良型淋浴花洒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中通外接头、球头杆和导水杆,所述中通外接头、球头杆和导水杆均为不锈钢材质,所述中通外接头的下端固定在花洒头的进水口上,上端设有卡口,其内部形成一与进水口连通的膨胀腔室;所述球头杆的内部设置有一上大下小的阶梯通孔,所述球头杆的一端为连接进水管道的进水端,一端为可转动卡接在膨胀腔室中的球头端,进水端与球头端之间设置有向内贯穿球头杆侧壁至阶梯通孔的第一进气孔;导水杆置于阶梯通孔的台阶上,所述导水杆上下贯通,上端设置有将水流分成多股的分水孔,分水孔下方设置有往水流中混入空气的突变孔,该突变孔的截面面积大于分水孔的截面面积,所述导水杆与球头杆之间设置有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所述球头杆内壁、导水杆外壁、上密封圈与下密封圈之间形成一个环状间隙,所述第一进气孔将间隙与外部连通,所述导水杆上还设置有连通突变孔与间隙的第二进气孔,所述球头杆上设置有相对的两个第一进气孔,所述导水杆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进气孔。

为了防止水流从进气孔处逸出,所述第一进气孔的出口处于间隙的上端位置,所述第二进气孔的入口处于间隙的下端位置,两者之间形成一个高度差。

为了使气水更好的混合,所述第二进气孔的出口设置于突变孔的上端位置,其轴线垂直于分水孔的出水方向。

为了将水流分成多股,使水流与空气之间具有更大的接触面,所述导水杆上设置有多个分水孔。

进一步,所述花洒头包括规则布置有多个喷水孔的前盖,以及设置有进水口的后盖,所述前盖和后盖密封连接围成一个出水内腔,该出水内腔中设置有带导水孔的胶皮,胶皮的导水孔与前盖的喷水孔对应相通。

为了将中通外接头固定在后盖上,还设置有安装在花洒头内部的中通内接头,中通内接头上端穿过花洒头的进水口与中通外接头螺纹连接固定。

为了使球头杆在膨胀腔室中的转动更加顺畅,并且不会漏水,所述中通外接头的膨胀腔室中设置有与球头端端面相配合的密封环。

为了防止后盖的进水口位置漏水,所述中通外接头与后盖之间设有进水口密封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双进气孔和间隙的结构,不需要设置用于阻止水流溢出的弹性密封元件,进气畅通,改善了水汽混合效果;同时水流倒流时具有一定的容纳空间,避免了在水流倒流时通过进气孔向外漏水的缺点;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加工装配,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图2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2沿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球头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导水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球头杆、导水杆、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的配合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7,本发明的一种改良型淋浴花洒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中通外接头21、球头杆22和导水杆23,所述中通外接头21、球头杆22和导水杆23均为不锈钢材质,该实施例中,花洒头1设置有进水口11和喷水孔12;连接组件2连接进水管道,往进水管道输送来的水流中混合入空气后输送往花洒头1的进水口11,该连接组件2包括中通外接头21,下端固定在花洒头1的进水口11上,上端设有卡口,其内部形成一与进水口11连通的膨胀腔室;

球头杆22的内部设置有一上大下小的阶梯通孔221,所述球头杆22的一端为连接进水管道的进水端222,一端为可转动卡接在膨胀腔室中的球头端223,卡口限制了球头端223,使其不会从膨胀腔室中脱出,球头杆22的进水端222伸出卡口连接进水管道,保证了花洒水路通畅,同时具有一定转动角度范围,进水端222与球头端223之间设置有向内贯穿球头杆22侧壁至阶梯通孔221的第一进气孔224;

导水杆23的外侧设置有两个凸起环部,下端的凸起环部配合置于阶梯通孔221的台阶上,所述导水杆23上下贯通,上端设置有入水口,入水口下方设置有将水流分成多股的分水孔231,分水孔231下方设置有往水流中混入空气的突变孔232,该突变孔232的截面面积大于分水孔231的截面面积,使得水流进入后具有一定的空间来吸入空气,所述导水杆23与球头杆22之间设置有上密封圈24和下密封圈25,上密封圈24和下密封圈25分别固定在导水杆23外侧的凸起环部中,所述球头杆22内壁、导水杆23外壁、上密封圈24与下密封圈25之间形成一个环状间隙233,所述第一进气孔224将间隙233与外部连通,所述导水杆23上还设置有连通突变孔232与间隙233的第二进气孔234。

当花洒打开时,花洒朝外喷水,水流从进水通道进入分水孔231,通过分水孔231分成若干股小水流后进入突变孔232,此时突变孔232中形成负压,从而通过第一进气孔224、间隙233和第二进气孔234吸气,空气从第二进气孔234进入突变孔232之后,在分水孔231流出的水流冲击下进行混合,从而达到混合空气的效果。

为了在保证球头杆22强度的同时进气更多,所述球头杆22上设置有相对的两个第一进气孔224,这样即便是花洒头1转动到一个角度,使得其中一个第一进气孔224被封堵,另外一个第一进气孔224也是保持畅通的。

为了使气水混合效果更好,所述导水杆23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进气孔234,使得空气可以从四周吸入,当水流从分水孔231流进突变孔232时,水汽得以较好的混合。

为了防止水流从进气孔处逸出,所述第一进气孔224的出口处于间隙233的上端位置,所述第二进气孔234的入口处于间隙233的下端位置,两者之间形成一个高度差。

为了使气水更好的混合,所述第二进气孔234的出口设置于突变孔232的上端位置,其轴线垂直于分水孔231的出水方向。

为了将水流分成多股,使水流与空气之间具有更大的接触面,所述导水杆23上设置有多个分水孔231,这些分水孔231呈放射环状布置,使得分水后的水流之间形成一定的规律空隙,使得水流与空气之间具有更大的接触面,方便水汽混合。

进一步,所述花洒头1包括规则布置有多个喷水孔12的前盖13,以及设置有进水口11的后盖14,所述前盖13和后盖14密封连接围成一个出水内腔,该出水内腔中设置有带导水孔的胶皮15,胶皮15的导水孔与前盖13的喷水孔12对应相通。

为了将中通外接头21固定在后盖14上,还设置有安装在花洒头1内部的中通内接头16,中通内接头16上端穿过花洒头1的进水口11与中通外接头21螺纹连接固定,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中通外接头21包括螺纹连接在中通外接头21下端的螺纹转接圈28,该螺纹转接圈28与中通内接头16螺纹连接,还设置有将螺纹连接圈28锁死的螺钉,从而达到将中通外接头21固定在后盖14进水口11上的目的。

为了使球头杆22在膨胀腔室中的转动更加顺畅,并且不会漏水,所述中通外接头21的膨胀腔室中设置有与球头端223端面相配合的密封环26。

为了防止后盖14的进水口11位置漏水,所述中通外接头21与后盖14之间设有进水口密封圈27。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中通外接头21内部的螺纹连接圈和球头杆22的球头端223之间还设置有外接头密封圈29。

当然,本发明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之外,还可以有其它结构上的变形,这些等同技术方案也应当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