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卫浴行业,尤其是与一种易控制进出水机构及花洒有关。
背景技术:
卫浴行业中,涉及到进出水通路开闭的机构有很多的形式,如常见的厨房花洒控制出水的开关,花洒上控制出水的开关等等,花洒上控制出水的开关,一般都是通过按压或提拉的方式启闭被密封阀体封堵的出水口,现有的方式进水出水机构在水压变大或长时间的处于静压时,作用在密封阀体上的压力会随压力的增大而成倍的增大,特别是针对需要大流量,采用的大的出水口时其压力会更加显著,此时若想要打开密封阀体对出口的封堵,需很大的操作力,导致使用者对产品的使用手感和体验会较差,对于儿童或老人而言操作更加不易,且常因过渡施力致使内部的组件损坏;此外,现有的进出水机构对空间占用大,密封效果较差;因此,现有的进出水机构难以满足控制使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易控制进出 水机构及花洒,其结构简单且易实现,通过阶进式启闭结构,将启闭过程分解成两个动作,使得开关力度轻、操作简便灵活,适用范围广。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易控制进出水机构,其包括进水本体及与进水本体配合的密封底座,所述进水本体上具有进水口,出水口开设于密封底座上;所述进出水机构包括一活动杆、弹簧件及密封单元;所述活动杆装设在进水本体与密封底座之间形成的过水腔,且贯穿过水腔内形成隔腔部;所述密封单元套设于活动杆上且二者形成有过水间隙,所述活动杆上具有用于启闭过水间隙的封堵部;所述弹簧件装接于活动杆一端;其中,驱动所述活动杆位移,其上封堵部随之位移开启或封堵过水间隙,并联动所述过水腔泄压,以使所述密封单元启闭隔腔部上的过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杆具有供密封单元套设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轴向距离大于密封单元上下表面的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单元上且位于过水间隙处分布有泄压槽,该泄压槽连通过水孔与过水腔。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单元还设有一凸环,该凸环由密封单元上表面向封堵部延伸而成,且所述封堵部随活动杆运动作用于该凸环。
进一步地,所述隔腔部上且位于过水孔位置形成一凸起,其供所述密封单元作用,以封堵所述过水孔。
一种花洒,其包括花洒本体,所述花洒本体内装设有进出水机构;还包括有一个驱动结构,其装设于花洒本体外,且与所述活动杆的一 端相接并联动活动杆启闭过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结构为杠杆结构,其包括按压板及铰接轴;所述按压板具有形成杠杆摆动的支点、及与活动杆相接的装接座,该支点对应铰接轴设置;其中,按压所述按压板一端,联动所述装接座上活动杆以所述支点形成杠杆摆动,以使所述活动杆启闭过水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易控制进出水机构及花洒,其结构简单且易实现,通过阶进式启闭结构,将启闭过程分解成两个动作,先进行第一阶的泄压工作,而后进行二阶开启过水,使得启闭的操作力度轻、操作简便灵活且适用范围广,可运用于诸多卫浴产品中;此外,该进出水机构的部件少、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部的方式来对密封单元来进行启闭操作,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直接有效,泄压能力、释压效果好,稳定性佳;
(3)本实用新型提供通过泄压槽的方式来进行泄压过程,不仅简化制作步骤,还能缩小一部分的封堵面积,避免启闭操作力大;
(4)本实用新型提供在密封单元与隔腔部上设置的凸台与凸起,使得封堵面小,封堵密封效果更佳;此外,还能将各部件最小化,对空间的占据小;
(5)本实用新型将运用至花洒上,并与杠杆结构配合,轻松实现进出水过程;相较于现有的花洒进出水启闭,本机构的开启力度轻、 启闭的手感好、密封效果佳。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新型所述进出水机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新型所述进出水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新型所述活动杆与密封单元配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新型所述密封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新型所述密封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新型所述装有进出水机构的花洒的剖视图一;
图7为本新型所述进出水机构的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新型所述装有进出水机构的花洒的剖视图二;
图9为本新型所述进出水机构的开启状态示意图一;
图10为本新型所述进出水机构的开启状态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易控制进出水机构及花洒,其包括进水本体1及与进水本体1配合的密封底座2,所述进水本体1上具有进水口10,出水口20开设于密封底座2上;所述进出水机构包括一活动杆3、弹簧件4及密封单元5;
所述活动杆3装设在进水本体1与密封底座2之间形成的过水腔11,且贯穿过水腔11内形成隔腔部12;所述活动杆3具有供密封单元5套设的限位部30,所述限位部30的轴向距离大于密封单元5上下表面51、52的之间的距离;
所述密封单元5套设于活动杆3上且二者形成有过水间隙,所述活动杆3上具有用于启闭过水间隙的封堵部31;所述密封单元5上且位于过水间隙处分布有泄压槽50,该泄压槽50连通过水孔120与过水腔11;所述密封单元5还设有一凸环53,该凸环53由密封单元5上表面向封堵部31延伸而成,且所述封堵部31随活动杆3运动作用于凸环53;所述隔腔部12上且位于过水孔120位置形成一凸起121,其供所述密封单元5作用,以封堵所述过水孔120;
所述弹簧件4装接于活动杆3一端;
其中,驱动所述活动杆3位移,其上封堵部31随之位移开启或封堵过水间隙,并联动所述过水腔11泄压,以使所述密封单元5启闭隔腔部12上的过水孔120。
具体实施方式,如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以一种装有上述进出水机构的花洒为例,其主要包括以下部件:进水本体1、密封底座2、活动杆3、弹簧件4密封单元5、花洒本体6、花洒面盖7、按 压板81、支架82及铰接轴83;
装配时,首先制备具有阶层的圆柱体的活动杆3,该阶层为所述限位部30;而后,在密封单元5上开设一用于套接活动杆3的孔位,且在该孔位内壁上均布开设泄压槽50,此外,在密封单元5成型时,在其上表面51在泄压槽50外围设置一圈凸环53,再将密封单元5套接在活动杆3的限位部30内,且限位部30轴向距离大于密封单元5上、下表面51、52之间的距离,以使密封单元5能够在活动杆3的限位部30上下活动;其次,将活动杆3装接在所述隔腔部12,且其中一端套上弹簧件4后,最后,将进水本体1与密封底座2相接于一体形成进出水组件;
安装花洒组件,于花洒本体6背部开设一供按压板81置入的槽体,且槽体内设有一支点82;将按压板81的支点对应支点82,使得按压板81以该支点82形成杠杆运动;随后,把按压板81上的装接座810与活动杆3上套接有弹簧件4的一端相接于一体,最终将花洒面盖7装接在花洒本体6上,以完成整个装配过程;
操作原理:平时不使用时,花洒为处于关闭状态(如图6所示),水由花洒本体6进入到进水本体1的过水腔11;原始状态(没有按压活动杆3动作时),此时因弹簧件4和水压的作用(如图7所示),活动杆3上限位部30的上端抵于密封单元5的凸环53,使泄压槽50关闭,同时也将整个密封单元5压抵在隔腔部12的凸起121上,使得过水孔120被密封,处于关闭状态,出水口20没有出水;
开启时,(如图8所示),按压所述按压板81一端,通过杠杆原 理,与活动杆3相接的装接座810以支点82为支点被抬起,活动杆3被抬起,此时活动杆3进行两个动作过程,(如图9所示)开始被抬起的是活动杆3的限位部30,其向上移动一定位置,限位部30的上端面脱离所述密封单元5的凸环53,此时将使泄压槽50打开,水流从泄压槽50及过水间隙进入过水孔120,将过水腔11的水压力进行泄压,使密封单元5所受水压作用力变小;此时再向进一步抬起时(如图10所示),活动杆3带动密封单元5进一步向上移动,密封单元5的下表面52从隔腔部12的凸起121上脱离,此时过水孔120处于打开状态,水流从过水孔120流出后,经密封底座2上的出水口20后,从花洒面盖7的出水胶套内出水;
当然此时如按钮板设置锁止机构(图中未示出),按下去的时候通过锁止机构进行固定,将持续处于打开状态,当再次按压所述按压板81的另一端,通过杠杆结构与弹簧件4,使得密封单元5随活动杆3运动,并配合水压力将过水孔120关闭;
上述按压板81为其中一种驱动方式,本进出水机构并不限定于此驱动方式,亦可将其反向驱动,顶推活动杆3另一端亦可实现启闭功能。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易控制进出水机构及花洒,其结构简单且易实现,通过阶进式启闭结构,将启闭过程分解成两个动作,先进行第一阶的泄压工作,而后进行二阶开启过水,使得启闭的操作力度轻、操作简便灵活且适用范围广,可运用于诸多卫浴产品中;此外,该进出水机构的部件少、成本低;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部的方式来对密封 单元来进行启闭操作,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直接有效,泄压能力、释压效果好,稳定性佳;本实用新型提供通过泄压槽的方式来进行泄压过程,不仅简化制作步骤,还能使得封堵面积不会过大,避免启闭操作力大;本实用新型提供在密封单元与隔腔部上设置的凸台与凸起,使得封堵面小,封堵密封效果更佳;此外,还能将各部件最小化,对空间的占据小;本实用新型将运用至花洒上,并与杠杆结构配合,轻松实现进出水过程;相较于现有的花洒进出水启闭,本机构的开启力度轻、启闭的手感好、密封效果佳。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