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电环对中多维数控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8999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多电环对中多维数控喷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乐喷泉的喷头,尤其是一种多电环对中多维数控喷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多维数控喷头,如《一种连续旋转同步供电二维水景喷头及其旋转方法》(专利号为201310212121.8),由于其只使用了一个导电滑环3,使得其进出水管7上部的喷头只能在一个纬度上旋转,受到很大限制;另外,其导电滑环3是套设在进出水管7的外壁上(参见其权利要求1和附图1、2),使得导电滑环3的外径必然大于进出水管7的外径,进出水管7的直径越大,导电环的体积越大,不同直径的进出水管7,还需配置不同规格的导电滑环3,大大增加了生产难度和成本,而且,大体积的导电滑环3套设在进出水管7外,额外增加了相应的进出水管的总体长度,增加了喷泉的吃水深度,也不适合安装在喷头部位;再有,其喷头是悬空的,而且该喷头的竖直轴线是偏离进出水管7的轴线的(即不对中),悬空的喷头旋转起来不平衡,影响喷水效果;喷头不对中,产生反冲力矩,力矩的大小和偏心距和反冲力成正比,需要使用很大的电机来克服反冲力矩,还由于喷头不在进出水管7旋转的轴线上,若其四周装配附件(如射灯、辅助喷头等),附件将无法以喷头为轴心旋转,使得音乐喷泉的造型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的多电环对中多维数控喷头,喷头不再悬空,在竖直平面内摆动起来平衡性好;产生的反冲力矩最小,可以使用相对较小的电机;可扩展出音乐喷泉能够对中的新造型;实现了三维360度无极限旋转,喷出的水形丰富多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电环对中多维数控喷头,喷头设置于供水空心水管顶端的上方,且当喷头竖直向上时其轴线与供水空心水管的轴线重合,喷头的供水管一端通过密封转接头与一弯管的上端连通,所述弯管的下端与供水空心水管的上部连通,所述供水管的另一端与摇摆驱动机构的主动轴传动连接,一连板盖设于供水空心水管的顶端,该连板的一端与所述弯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摇摆驱动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喷头的根部设有喷头旋转驱动机构,在供水空心水管的下端部设有用于驱动该供水空心水管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从所述主动轴的轴线到连板上表面的距离大于从该主动轴的轴线到喷头头顶的距离,在供水空心水管的下端部设有下导电环,在所述主动轴的与供水管相对的另一端的端部设有上导电环。

所述喷头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各喷头通过喷头转换装置设置于供水管外周。

一种多电环对中多维数控喷头,喷头设置于供水空心水管顶端的上方,且当喷头竖直向上时其轴线与供水空心水管的轴线重合,喷头的供水管一端通过密封转接头与一弯管的上端连通,所述弯管的下端与供水空心水管的上部连通,所述供水管的另一端与摇摆驱动机构的主动轴传动连接,一连板盖设于供水空心水管的顶端,该连板的一端与所述弯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摇摆驱动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喷头上套设有中空水灯,在供水空心水管的下端部设有用于驱动该供水空心水管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从所述主动轴的轴线到连板上表面的距离大于从该主动轴的轴线到喷头头顶的距离,在供水空心水管的下端部设有下导电环,在所述主动轴的与供水管相对的另一端的端部设有上导电环。

一种多电环对中多维数控喷头,喷头设置于供水空心水管顶端的上方,且当喷头竖直向上时其轴线与供水空心水管的轴线重合,喷头的供水管一端通过密封转接头与一弯管的上端连通,所述弯管的下端与供水空心水管的上部连通,所述供水管的另一端与摇摆驱动机构的主动轴传动连接,一连板盖设于供水空心水管的顶端,该连板的一端与所述弯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摇摆驱动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喷头上固设有至少一个水下灯,在供水空心水管的下端部设有用于驱动该供水空心水管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从所述主动轴的轴线到连板上表面的距离大于从该主动轴的轴线到喷头头顶的距离,在供水空心水管的下端部设有下导电环,在所述主动轴的与供水管相对的另一端的端部设有上导电环。

所述喷头为喷水喷头、烟火喷头、或喷火喷头。

所述下导电环的定子通过衬套封堵于供水空心水管的下端部并随供水空心水管转动,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设置于供水空心水管的下端部,下导电环的转子通过端盖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底端连接。

所述定子套设于衬套的内腔并与衬套通过过盈配合、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定子的引线从衬套顶端的通孔引出,所述定子的引线从供水空心水管内通过、穿出后与上部的电器件电连接,衬套套设于供水空心水管内并与供水空心水管之间密封固接,通孔及内腔的缝隙中灌封有密封胶。

所述转子与端盖的内腔壁通过过盈配合、或通过顶针结构、或通过螺栓连接,在端盖的内腔壁与供水空心水管下端外壁之间设有密封结构,端盖的下端设有密封盖,转子的引线从端盖的密封出线口引出。

所述下导电环为帽式导电环。

所述上导电环的结构与所述下导电环的结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头设置于供水空心水管顶端的上方,且当喷头竖直向上时其轴线与供水空心水管的轴线重合,喷头的供水管一端通过密封转接头与一弯管的上端连通,所述弯管的下端与供水空心水管的上部连通,所述供水管的另一端与摇摆驱动机构的主动轴传动连接,一连板盖设于供水空心水管的顶端,该连板的一端与所述弯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摇摆驱动机构固定连接,这种结构,供水空心水管顶端、弯管、摇摆旋转驱动机构和喷头通过一结构简单的连板便构成一有机的整体,与现有技术相比,喷头不再悬空,在竖直平面内摆动起来平衡性好;当供水空心水管旋转时,喷头与供水管的连接处在旋转的中心,产生的反冲力矩最小,可以使用相对较小的电机;若其四周装配附件(如射灯、辅助喷头等),附件将绕所述轴线旋转,可扩展出音乐喷泉能够对中的新造型;从所述主动轴的轴线到连板上表面的距离大于从该主动轴的轴线到喷头头顶的距离,在所述喷头的根部设有喷头旋转驱动机构,在供水空心水管的下端部设有用于驱动该供水空心水管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在供水空心水管的下端部设有下导电环,在所述主动轴的与供水管相对的另一端的端部设有上导电环,这种结构,所述喷头、供水管、供水空心水管均可以360度无限制旋转,实现了三维360度无极限旋转,喷出的水形丰富多样,在此过程中,下导电环通过静动转换为摇摆驱动机构供电,上导电环通过静动转换为喷头旋转驱动机构供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功能得到很大提升。

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喷头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各喷头通过喷头转换装置设置于供水管外周,这种结构,可多个喷头自动切换,一套机构多种喷头水形,既丰富了水形,又节省了成本。

另外还有两种变化的技术方案,一种是在所述喷头上套设中空水灯,另一种是在所述喷头上固设有至少一个水下灯,这两种技术方案都需要上导电环通过静动转换为中空水灯或水下灯供电,在灯光照射下,水形在夜间观赏性更佳。

再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下导电环的定子通过衬套封堵于供水空心水管的下端部并随供水空心水管转动,下导电环的转子通过端盖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底端连接,这种结构,下导电环不必大于供水空心水管的外径,大大缩小了下导电环的体积,耗材少,成本低,而且无需配置多种规格的下导电环,有利于下导电环的标准化,突破了行业发展的瓶颈。

由于所述定子套设于衬套的内腔,衬套套设于供水空心水管内,使得下导电环的长度部分与旋转驱动机构的高度重叠,这种结构与现有技术的下导电环套设在供水空心水管的外壁上相比,缩短了供水空心水管的长度,大大降低了喷泉设备的高度,不仅节省了材料,还可以降低喷泉设备的吃水深度,大幅度节约喷泉水池的造价。定子的引线从衬套顶端的通孔引出,使得供水空心水管还兼有线路管道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没有了暴露在外的电线,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所述下导电环的安装结构,使得使用市售的帽式导电环成为现实。使用市售的帽式导电环,无需配置不同规格的专用导电环,大大降低了生产难度和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导电环的结构与所述下导电环的结构相同,区别仅仅是安装的位置不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设扇形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增设了直流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设中空水灯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设水下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下导电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1至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多电环对中多维数控喷头,喷头设置于供水空心水管1顶端的上方,且当喷头竖直向上时其轴线与供水空心水管1的轴线重合,喷头的供水管02一端通过密封转接头03与一弯管04的上端连通,所述弯管04的下端与供水空心水管1的上部连通,所述供水管02的另一端与摇摆驱动机构06的主动轴061传动连接,一连板05盖设于供水空心水管1的顶端,该连板05的一端与所述弯管0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摇摆驱动机构06固定连接,在所述喷头的根部设有喷头旋转驱动机构07,在供水空心水管1的下端部设有用于驱动该供水空心水管1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2,从所述主动轴061的轴线到连板05上表面的距离大于从该主动轴061的轴线到喷头头顶的距离,在供水空心水管1的下端部设有下导电环,在所述主动轴061的与供水管02相对的另一端的端部设有上导电环。所述喷头可以是喷水喷头、也可以是烟火喷头、或喷火喷头。当所述喷头选用喷水喷头时,所述喷水喷头又可以从直流喷头012、扇形喷头011、高喷喷头、喇叭喷头、扶桑花喷头等等中选择。如图1所示,所述喷头优选为一个扇形喷头011。

作为优选,所述喷头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各喷头通过喷头转换装置021设置于供水管02外周。图2优选的是直流喷头012和扇形喷头011两个喷头。所述喷头转换装置021,可以采用《一种数控喷头专用多喷咀转换装置》专利号201210307551.3所述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可变换喷嘴的多功能喷头》专利号201520534497.5所述的结构,也可以是现有技术的其它结构。

实施例2

一种多电环对中多维数控喷头,喷头设置于供水空心水管1顶端的上方,且当喷头竖直向上时其轴线与供水空心水管1的轴线重合,喷头的供水管02一端通过密封转接头03与一弯管04的上端连通,所述弯管04的下端与供水空心水管1的上部连通,所述供水管02的另一端与摇摆驱动机构06的主动轴061传动连接,一连板05盖设于供水空心水管1的顶端,该连板05的一端与所述弯管0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摇摆驱动机构06固定连接,在所述喷头上套设有中空水灯071,在供水空心水管1的下端部设有用于驱动该供水空心水管1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2,从所述主动轴061的轴线到连板05上表面的距离大于从该主动轴061的轴线到喷头头顶的距离,在供水空心水管1的下端部设有下导电环,在所述主动轴061的供水管02相对的另一端的端部设有上导电环。图3优选的是一个直流喷头012。

实施例3

一种多电环对中多维数控喷头,喷头设置于供水空心水管1顶端的上方,且当喷头竖直向上时其轴线与供水空心水管1的轴线重合,喷头的供水管02一端通过密封转接头03与一弯管04的上端连通,所述弯管04的下端与供水空心水管1的上部连通,所述供水管02的另一端与摇摆驱动机构06的主动轴061传动连接,一连板05盖设于供水空心水管1的顶端,该连板05的一端与所述弯管0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摇摆驱动机构06固定连接,在所述喷头上固设有至少一个水下灯072,在供水空心水管1的下端部设有用于驱动该供水空心水管1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2,从所述主动轴061的轴线到连板05上表面的距离大于从该主动轴061的轴线到喷头头顶的距离,在供水空心水管1的下端部设有下导电环,在所述主动轴061的供水管02相对的另一端的端部设有上导电环。图4优选的是一个直流喷头012,两个水下灯072。

上述各方案,均包含下导电环(导电环也叫导电滑环),所述下导电环的定子4通过衬套5封堵于供水空心水管1的下端部并随供水空心水管1转动,所述旋转驱动机构2设置于供水空心水管1的下端部,下导电环的转子6通过端盖7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2的底端连接。作为优选,

所述定子4套设于衬套5的内腔并与衬套5通过过盈配合、或通过螺栓41固定连接,定子的引线从衬套5顶端的通孔引出,所述定子的引线从供水空心水管1内通过、穿出后与上部的电器件电连接,衬套5套设于供水空心水管1内并与供水空心水管1之间密封固接,通孔及内腔的缝隙中灌封有密封胶8。所述转子6与端盖7的内腔壁通过过盈配合、或通过顶针结构、或通过螺栓连接,在端盖7的内腔壁与供水空心水管1下端外壁之间设有密封结构9,端盖7的下端设有密封盖10,转子6的引线从端盖7的密封出线口引出。作为优选,所述下导电环为帽式导电环。

上述各方案中,所述上导电环的结构与所述下导电环的结构相同,仅仅是安装的位置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进水管11是从位于下导电环上方的供水空心水管1接入,当然,供水空心水管1与进水管11的连接部位需要设置密封转接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